数感培养:课堂教学的目标指向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u_m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感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数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联系,更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较好地发展学生对数的理解力、判断力、发现力和实践力,为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奠定基础,为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数感;课堂教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
  我们的数学课堂应该让学生获得什么?《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学习内容中安排了这样四个学习领域: "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在总体目标的具体阐述中,将"建立初步的数感"列入数学思考目标的首项要求,可见,数感已成为数学课程中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
  西方数学教育中,数感也是常见词语,美国国家数学教师委员会把"数感"定义为:一种对数的直觉。英国的《COCKCROFT报告》中强调数学教育应该"使学生懂得将数学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新加坡的数学教学大纲中关于数学教育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能使用数学作为交流的工具"。
  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对数感的定义如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情景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答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并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在我看来,数感就是对数的理解力、判断力、发现力和实践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这四个方面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数感,为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奠定基础。
  一、培养对数的理解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优化于生活。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因此,培养对数的理解力就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就在身边。
  例如在一年级上册《认识0》的教学中,教师可启发学生说出在日常生活的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马上高涨起来:"温度表上有0"、 "直尺上有0"、"日历上有0"、"电话上有0"、"车牌上有0"......通过联系这些身边事物,学生体会到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还可在温度表上表示分界点;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电话、车牌上与其他数字一起组成号码。
  再如教学《认识面积》时,重点培养学生对面积大小的数感,让学生解决如下问题:1平方米有多大?一块黑板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通过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例子,可以让学生建立直观的表象,有了面积的大小"感觉",。使学生在联系生活中体会数的意义,在现实中初步建立数感。
  二、培养对数的判断力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增强对数的判断力,培养数感。以下是我执教的一上《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中的部分案例:
  1.估一估
  师:这儿有一堆本子,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本?
  生1:15本。
  生2:16本。
  师:他们谁估计的最接近呢?一起来数一数。18本(把第一堆本子放在桌面上)
  师:我这儿还有第二堆本子,(放在第一堆旁边)你能根据第一堆的本数估一估第二堆大约有多少本吗?
  生1:66本。
  生2:73本。
  师:老师课前已经数过了,第二堆是72本。
  2.比一比
  师:那么把第一堆的本数和第二堆比一比,你会怎么说?请在小组里说一说。
  生:第一堆比第二堆少得多,第二堆比第一堆多得多。
  3.移一移
  师:刚才小朋友比的真好,下面的问题更难了,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现在,第二堆比第一堆多得多。那么,谁能想个办法能让第二堆只比第一堆多一些呢?请小朋友上台试一试。
  教学中设计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环节,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使第二堆的本子只比第一堆多一些。孩子们开动脑筋,一次放几本,看看感觉还不够又放上几本。这个过程恰恰反映了学生的对"多一些"、"多得多"的感知,在这一实践和交流的过程中孩子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运用,在参与活动中发展培养了数感。
  三、培养对数的发现力
  规律是数学的灵魂。学习数学,重要的不是会做几道题,而是通过学习,学会总结规律、使用规律,最终培养出一种能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探索"和"发现"规律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探索数、形及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培养学生对数的发现力,近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
  四、培养对数的实践力
  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数、符号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重要语言。如果我们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并把它作为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我们就能从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比如:邮政编码、电话号码可以了解到大致的区域,身份证号码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出生日期等。一个号码隐藏了许多的信息,发现了这个规律就要运用它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这样不仅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连加、连减》这一课时,当学生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后,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好一个装有各式各样食品图片的小袋子,设置了一个购物情景:"学校要组织一次秋游,请你用15元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让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设计购物方案,秋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出了多种购物方案。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不断完善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学习内容与真实的生活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升数感。
  综上所诉,学生数感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建立起来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有关内容和情境,加强学生对数的理解力、判断力、发现力和实践力,把培养学生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最终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制定 《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马云鹏、史炳星著《认识数感与发展数感》 数学教育学报
  4、李星云著《 浅谈数感的认识及其培养》 教育论坛
  5、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应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动觉学习能力较强特点,笔者在摄影课程教学中进行活动课程改革,通过精心设计的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摄影课程;课程改革;活动课程;职业教育  * 中图分类号:G423.07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我们知道学生理论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行为习惯不够好,学习自信严重不足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我们仍按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难学懂,老师也
现在的手机屏幕越来越大,核心越来越多,性能也越来越强。当然相比性能,体验可能更重要,而体验好坏的很大一部分来自手机的智能程度。下面我们来看看作为新一代Android旗舰的
目的:探讨骨科高龄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巴南区人民医院2013年47例骨科高龄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安全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术前护理、术后护理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对其辨证治疗不仅从宏观而且从微观方面如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等角度进行探讨,本文总结近五年来的研究进展.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总参抗震救灾应急防疫处置分队,紧急赶赴四川彭州,配属某救灾部队执行卫生防疫任务。根据灾区部队任务特点,主要开展了消杀灭、饮食饮水卫生监督、个
本文介绍并分析了由于润滑管理不善所导致的各类设备故障,详细地介绍了油品的选择更换及防护,同时也介绍了国外最新的主轴箱润滑装置与深孔加工油雾冷却润滑系统.
益生菌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研究显示,益生菌的特殊性质使其在皮肤应用领域上的作用已经显现出来,本文介绍了益生菌的皮肤作用机制。“,”the applications of probiotic bacte
本文采用随机双盲法,对临床确诊的3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中药制剂冠心丹参片和复方丹参片分别服用,观察其临床疗效,效果满意.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对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8例需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55例)与开腹组(53例),对两组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