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19日,荟萃民国老课本精华的《日课2014》上市发售,短短10天内首印一万套销售殆尽。
自2010年起,民国老课本开始走红。先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开明国语课本》5年后逆袭大卖,随后又有开明出版社的《开明国语课本》、辽宁教育出版社的《国文老课本》、中华书局的《民国经典国语课》等跟风行进。
如果说时代更迭,教材也应顺应潮流日新月异。那么,民国老课本引发的好评以及受到的热捧,恐怕不能用怀旧、复古等词语加以定义。
它不仅是课本,更是儿童文学
2004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编辑陈宁宁在一堆上海图书馆的旧书中,翻出了三套民国老课本——《开明国语课本》、《商务国语教科书》、《世界书籍国语读本》。
与现行课本不同的是,这些尘封了70余年的民国老课本,图文并茂,意象优美。陈宁宁摸着发黄的旧书感叹,“这种书编得太用心了,小孩子怎么会不喜欢。”
于是,在出版社启动“上海图书馆馆藏拂尘”行动,对尘封多年的图书馆馆藏资源进行开发时,51岁的陈宁宁立刻想到了这几套浅显易懂,满含童趣的民国老课本,在选题会上提出,“是不是可以影印一批民国时期的老课本?”立刻得到了认同。
2005年,《开明国语课本》付梓。时至今日,这部书已经重印多次,并有开明出版社的《开明国语课本》、辽宁教育出版社的《国文老课本》、中华书局的《民国经典国语课》等跟风行进,引发民国老课本热现象。
与如今的教材相比,老课本显然更贴合儿童心理,浅显易懂更具童趣外,更能寓教于乐。以《开明国语课本》为例,它的开学第一课只有两行字:一行是“先生,早。”另一行是“小朋友,早。”
编者叶圣陶的儿子叶至善在再版前言中写道:小朋友初踏校园,见着老师,他们上前鞠躬,问了好,老师微笑着欢迎他们,等到上了国文课,他们翻开书一看,方才温馨的一刹原来已经写进课本了,还有像快照似的插图,你说他们会怎样的惊喜。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现行使用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第一册第一课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它更多地从识字的角度去选文,两者的选文标准迥然不同。
丰子恺的女儿丰一吟在文中写道:小时候我们在家里诵念《开明国语课本》,有一篇课文很有意义——爸爸在园里种菜,弟弟问:“为什么不种花?”爸爸说:“要种的,先种菜,后种花。”
这28个字含有很深的意义,看起来是讲种菜种花的事,其实这里有一个大道理:既要注重吃,又要懂得爱美,两者不可偏废,但还是有主次之分。
在民国老课本里,这样的讲故事不讲大道理的常识教育俯拾皆是,许多文章更是妙趣横生,如《绿衣邮差上门来》一文中,它巧妙地编织一个别有情趣的谜语——薄薄几张纸,纸上许多黑蚂蚁。蚂蚁不做声,事事说得清!
它的选文独多自然与人、花鸟鱼虫、乃至猫猫狗狗的题材。《田里的麦熟了》、《一箩麦》、《我被缚住了》……几乎构成了一组儿童田园诗,也符合1929年《国语课程标准纲要》制定的“选文要蕴涵文学趣味”的要求,“因为少年时期的学生,正是心性活动的时候,读有兴趣的文章,方足以引人入胜。”
叶至善称,叶圣陶编纂课本的主旨是: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但这还不够,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
对于现行语文课本而言,它是一面镜子
民国老课本热的出现,恰恰与现行语文课本被指摘最多的时段相吻合。
2000年,深圳一名初中老师指正《驿路梨花》一文第10行“一座草顶、竹蔑泥墙的小屋……”一句的“蔑”字有误,应为竹字头的“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苍蝇”竟被写作“茶蝇”。
自此以后,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最好的专家与教师编写语文课本被拉下神坛,坊间对其错误的指正越来越多。有人指出内容错误,王羲之的生卒年月明明是公元303年—361年,而课本中却是321年—379年;有人指出插图错误,孙膑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而轮椅却是南北朝的产物,插图中,他却坐在轮椅上。
更有人对其思想含义做出批判,有人指出鲁提辖暴打镇关西属于“暴力血腥”;《背影》中父亲跳过铁道是“违反交通规则”;课本中的母爱和母亲形象不健康,要么苦大仇深要么道德完美,课本里的孩子要么成人化了,要么非常态,都是不快乐的孩子。
这些问题早有人提出,可到了2010年方聚沙成塔,引出风暴。人们将其总结出类别,认为现行语文课本存在“四大缺失”,即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甚至有人认为,现行教材充斥了虚假、说教、篡改,应予以全盘否定,推倒重来。
应该说,现行语文教材在有限的课本涵容中承载了过多的道德责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泛政治性代替了人文性,过分强调文以载道,处处要求彰显德性,其结果往往道彰而文伤。这不能不说是现行语文教材最大的“痛”,也是与老课本相比对照显示出明显不同的地方。
照实说,民国老课本也并非不讲以文载道,但在以何为“道”与如何传“道”方面别具见解。其以“立人”为宗旨,“做人”为准则,传导的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而不是具有政治导向和时代立场的特定理念。
在传导普世价值观念的方法上,老课本的编者是循循善诱的。在世界书局国语课本《老师很喜欢我》中,“弟弟放学回来,母亲问他说,老师喜欢你吗?弟弟说,老师喜欢我,他搀了我的手,叫我小朋友。”一个“搀”字是个很小的细节,但传达出了老师和学生,以及人和人之间和睦、亲切的情感。
写这种课文文字的人,心中有对孩子们的大爱,又真正懂得教育,熟悉儿童心理,深知应怎样“搀”着孩子们向“做人”的大道走。
因此,民国老课本恰似一面镜子,将现行语文课本存在的问题照得纤毫毕露。一边是 “那边是田,这边是房子。白天,我们到田里去种田。晚上,我们回到屋子里睡觉 ”的幼儿稚语,一面是耳提面命的道德教育,民国课本热也就理所当然了。
老课本温润了当下人们的心灵和情感
从民国老课本到现行语文教材,在看似断裂的当代教育与民国教育之间似乎拉起了一条线,在越演越烈的民国老课本热之下,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应该从民国老课本中学到些什么?
按理说,这些有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历史的老课本,离今天的生活已经相当遥远了。然而,无论是《开明国语课本》、《商务国语教科书》、《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的原汁原味,还是取材于老课本文化精华的《日课2014》,其中包含的人文情怀和文化悲悯,是人类社会一以贯之的文化基因,在任何时代都不该埋没。
民国老课本之所以在今天形成一股文化热潮,缘于其在相当程度上契合了教育的本质,那就是将教育对象看成活生生的人,致力于树人立人,让教育真正发挥出文以化之的涵养功能。
随着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急遽提高的同时,不可否认,我们精神文化生活前进的脚步显得有些拖沓。不论是小学生毕业留言要“为人民币奋斗”、种种充满“围堵思维”的“最牛校规”,还是公交车争座位大打出手、无良老人摔倒反讹救助者,种种社会乱象,都在某种程度上暴露出时代快节奏冲击下的正道人心。
在某种意义上,民国老课本恰巧温润了当下人们的心灵和情感干涸,给步履匆匆、内心焦灼的人们上了一堂及时的人文教育课。虽然当下重印或拣选的老课本,内容大都是针对儿童的,但其中散发出的温润情怀,对于整个社会仍旧有着非凡的启示意义。
但值得警惕的是,如今的老课本热已经使不少人用力过猛,过度推崇。老课本的优秀在于其有童真童趣能够贴合儿童心理,但正如丰子恺小女儿丰一吟所说,“老教材,相见不如怀念”,“书都出这么多年了,社会也发生了这么多变化,当年的教材肯定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孩子,如果说还有什么价值,也只能给教材编写者做个参考罢了。”
自2010年起,民国老课本开始走红。先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开明国语课本》5年后逆袭大卖,随后又有开明出版社的《开明国语课本》、辽宁教育出版社的《国文老课本》、中华书局的《民国经典国语课》等跟风行进。
如果说时代更迭,教材也应顺应潮流日新月异。那么,民国老课本引发的好评以及受到的热捧,恐怕不能用怀旧、复古等词语加以定义。
它不仅是课本,更是儿童文学
2004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编辑陈宁宁在一堆上海图书馆的旧书中,翻出了三套民国老课本——《开明国语课本》、《商务国语教科书》、《世界书籍国语读本》。
与现行课本不同的是,这些尘封了70余年的民国老课本,图文并茂,意象优美。陈宁宁摸着发黄的旧书感叹,“这种书编得太用心了,小孩子怎么会不喜欢。”
于是,在出版社启动“上海图书馆馆藏拂尘”行动,对尘封多年的图书馆馆藏资源进行开发时,51岁的陈宁宁立刻想到了这几套浅显易懂,满含童趣的民国老课本,在选题会上提出,“是不是可以影印一批民国时期的老课本?”立刻得到了认同。
2005年,《开明国语课本》付梓。时至今日,这部书已经重印多次,并有开明出版社的《开明国语课本》、辽宁教育出版社的《国文老课本》、中华书局的《民国经典国语课》等跟风行进,引发民国老课本热现象。
与如今的教材相比,老课本显然更贴合儿童心理,浅显易懂更具童趣外,更能寓教于乐。以《开明国语课本》为例,它的开学第一课只有两行字:一行是“先生,早。”另一行是“小朋友,早。”
编者叶圣陶的儿子叶至善在再版前言中写道:小朋友初踏校园,见着老师,他们上前鞠躬,问了好,老师微笑着欢迎他们,等到上了国文课,他们翻开书一看,方才温馨的一刹原来已经写进课本了,还有像快照似的插图,你说他们会怎样的惊喜。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现行使用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第一册第一课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它更多地从识字的角度去选文,两者的选文标准迥然不同。
丰子恺的女儿丰一吟在文中写道:小时候我们在家里诵念《开明国语课本》,有一篇课文很有意义——爸爸在园里种菜,弟弟问:“为什么不种花?”爸爸说:“要种的,先种菜,后种花。”
这28个字含有很深的意义,看起来是讲种菜种花的事,其实这里有一个大道理:既要注重吃,又要懂得爱美,两者不可偏废,但还是有主次之分。
在民国老课本里,这样的讲故事不讲大道理的常识教育俯拾皆是,许多文章更是妙趣横生,如《绿衣邮差上门来》一文中,它巧妙地编织一个别有情趣的谜语——薄薄几张纸,纸上许多黑蚂蚁。蚂蚁不做声,事事说得清!
它的选文独多自然与人、花鸟鱼虫、乃至猫猫狗狗的题材。《田里的麦熟了》、《一箩麦》、《我被缚住了》……几乎构成了一组儿童田园诗,也符合1929年《国语课程标准纲要》制定的“选文要蕴涵文学趣味”的要求,“因为少年时期的学生,正是心性活动的时候,读有兴趣的文章,方足以引人入胜。”
叶至善称,叶圣陶编纂课本的主旨是: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但这还不够,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
对于现行语文课本而言,它是一面镜子
民国老课本热的出现,恰恰与现行语文课本被指摘最多的时段相吻合。
2000年,深圳一名初中老师指正《驿路梨花》一文第10行“一座草顶、竹蔑泥墙的小屋……”一句的“蔑”字有误,应为竹字头的“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苍蝇”竟被写作“茶蝇”。
自此以后,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最好的专家与教师编写语文课本被拉下神坛,坊间对其错误的指正越来越多。有人指出内容错误,王羲之的生卒年月明明是公元303年—361年,而课本中却是321年—379年;有人指出插图错误,孙膑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而轮椅却是南北朝的产物,插图中,他却坐在轮椅上。
更有人对其思想含义做出批判,有人指出鲁提辖暴打镇关西属于“暴力血腥”;《背影》中父亲跳过铁道是“违反交通规则”;课本中的母爱和母亲形象不健康,要么苦大仇深要么道德完美,课本里的孩子要么成人化了,要么非常态,都是不快乐的孩子。
这些问题早有人提出,可到了2010年方聚沙成塔,引出风暴。人们将其总结出类别,认为现行语文课本存在“四大缺失”,即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甚至有人认为,现行教材充斥了虚假、说教、篡改,应予以全盘否定,推倒重来。
应该说,现行语文教材在有限的课本涵容中承载了过多的道德责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泛政治性代替了人文性,过分强调文以载道,处处要求彰显德性,其结果往往道彰而文伤。这不能不说是现行语文教材最大的“痛”,也是与老课本相比对照显示出明显不同的地方。
照实说,民国老课本也并非不讲以文载道,但在以何为“道”与如何传“道”方面别具见解。其以“立人”为宗旨,“做人”为准则,传导的是一种普世的价值观,而不是具有政治导向和时代立场的特定理念。
在传导普世价值观念的方法上,老课本的编者是循循善诱的。在世界书局国语课本《老师很喜欢我》中,“弟弟放学回来,母亲问他说,老师喜欢你吗?弟弟说,老师喜欢我,他搀了我的手,叫我小朋友。”一个“搀”字是个很小的细节,但传达出了老师和学生,以及人和人之间和睦、亲切的情感。
写这种课文文字的人,心中有对孩子们的大爱,又真正懂得教育,熟悉儿童心理,深知应怎样“搀”着孩子们向“做人”的大道走。
因此,民国老课本恰似一面镜子,将现行语文课本存在的问题照得纤毫毕露。一边是 “那边是田,这边是房子。白天,我们到田里去种田。晚上,我们回到屋子里睡觉 ”的幼儿稚语,一面是耳提面命的道德教育,民国课本热也就理所当然了。
老课本温润了当下人们的心灵和情感
从民国老课本到现行语文教材,在看似断裂的当代教育与民国教育之间似乎拉起了一条线,在越演越烈的民国老课本热之下,我们不禁要问:我们应该从民国老课本中学到些什么?
按理说,这些有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历史的老课本,离今天的生活已经相当遥远了。然而,无论是《开明国语课本》、《商务国语教科书》、《世界书局国语读本》的原汁原味,还是取材于老课本文化精华的《日课2014》,其中包含的人文情怀和文化悲悯,是人类社会一以贯之的文化基因,在任何时代都不该埋没。
民国老课本之所以在今天形成一股文化热潮,缘于其在相当程度上契合了教育的本质,那就是将教育对象看成活生生的人,致力于树人立人,让教育真正发挥出文以化之的涵养功能。
随着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物质生活急遽提高的同时,不可否认,我们精神文化生活前进的脚步显得有些拖沓。不论是小学生毕业留言要“为人民币奋斗”、种种充满“围堵思维”的“最牛校规”,还是公交车争座位大打出手、无良老人摔倒反讹救助者,种种社会乱象,都在某种程度上暴露出时代快节奏冲击下的正道人心。
在某种意义上,民国老课本恰巧温润了当下人们的心灵和情感干涸,给步履匆匆、内心焦灼的人们上了一堂及时的人文教育课。虽然当下重印或拣选的老课本,内容大都是针对儿童的,但其中散发出的温润情怀,对于整个社会仍旧有着非凡的启示意义。
但值得警惕的是,如今的老课本热已经使不少人用力过猛,过度推崇。老课本的优秀在于其有童真童趣能够贴合儿童心理,但正如丰子恺小女儿丰一吟所说,“老教材,相见不如怀念”,“书都出这么多年了,社会也发生了这么多变化,当年的教材肯定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孩子,如果说还有什么价值,也只能给教材编写者做个参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