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词设计与细节处理在人物心理影像化中的作用

来源 :吉林画报·新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kffdkjk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电影产业虽蓬勃发展,却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导致电影作品艺术质量不高的原因有很多,不能将人物心理成功地影像化便是其中之一。这类作品多是“说”出来的电影,用台词讲故事、诉情感,却忽略了电影语言与技巧的运用,或是缺少经过反复推敲设计的有意义的台词,或是缺少刻画人物极具说服力的细节处理。
  简单举例:《赤壁》可谓大制作,而其中多处雷人的台词却让观众并不买账。影片中有这样一场戏:曹操嫉妒小乔对周瑜一往情深,问:“他是个什么样的男人?”小乔回应:“在我心中,周郎是个完美的男人。”曹操又问:“他怎么完美?”小乔回答:“他忠于国家,爱护老百姓,还爱他的小马。”于是观众笑了,是嘲笑,笑的是台词的肤浅无聊,是编剧、导演的胡闹。
  这种电影现象不容忽视。艺术上的过于宽容将导致可悲的恶性循环:先是剧本的语言基础薄弱,对白空洞又缺乏艺术价值,不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导演、演员或是二度创作能力有限,或是对艺术作品的去粗取精缺乏独到的判断力,又或是电影语言的运用能力有限,没能让镜头“说话”,更有甚者为了标新立异,屡屡爆出不适宜的雷人台词……长此以往自然难以提升影片品质。没能使来源于生活的艺术高于生活,这是电影工作者的悲哀。
  “看电影”或“see a movie”的固定用法一直以被沿用至今,就从构词法上很好地解释了电影是观影人通过观看获得直观艺术感知的艺术形式。这种凭借光影集中展现生活的形式,本就应该在艺术或技巧上去粗取精,赋予文字以生命,将故事与人物成功地影像化,使其鲜活而立体地呈现于银幕之上,具备一定的可观赏价值。
  尤其在着力塑造人物的故事片电影中,则更要注重如何通过影像来成功地展现人物心理世界。台词的斟酌考量与细节的巧妙处理在人物心理的影像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同时正是编剧在剧本创作阶段要予以重视的。
  台词与细节的有机结合,第一,应体现出特定的目的性和动作性,让观众不仅能通过台词及细节了解特定情境下人物的意图,同时还能体会到它们被赋予的动作性,如劝慰、诱惑、恐吓、哀求等。第二,应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电影台词配合镜头的剪接、银幕的画面、音效的辅助,共同作用,推动了剧情的发展。第三,表现人物特点并展现内心世界。台词及细节能够体现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年龄、出身、职业、教养、社会地位,并且带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影片可以借助台词直接抒发人物内心情感,也可以通过对潜台词及细节的呈现,帮助观众对人物进行理解和把握。第四,能够揭示影片主题或传达影片的精神理念,引发观众的深度思考。电影的意义在于为观众创造深层次的理解空间,使观众体会其传达的精神理念,而这些恰恰与台词、细节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密不可分的。
  已成为经典的优秀影片无需一一例举,早有前辈评价得深刻透彻。只取2009年的影片《谢利》(Chéri)作为例子,点评一二。这部影片由斯蒂芬•弗雷斯执导,是他继《危险关系》后与奥斯卡最佳编剧克里斯托弗•汉普顿、最佳女配角米歇尔•菲佛再次联手之作。这部影片2009年成功入围第59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影片以20世纪法国著名女作家科莱特(Colette)的小说《谢利》及其姊妹篇《最后的谢利》为故事蓝本,彻底颠覆爱情故事约定俗成的惯例,讲述了浪漫的爱情禁忌。多年前弗雷斯通过《危险关系》证明了自己的执导能力,在奥斯卡及柏林电影节上多次被授予奖项或获得提名,编剧汉普顿更是善于为男女主人公设计爱恨离愁,欲念纠结的对白台词,其创作才能也在2007年的《赎罪》中得到印证;女演员米歇尔•菲佛演技精湛,善于把握人物性格,对此片女主角的把握也很到位。
  《谢利》延续了导演一贯的手法,在人物内心的影像化方面实力不凡。导演对镜头的掌控、细节的刻画、台词的处理值得称道,成功地用影像将人物复杂多变的心理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物丰满、鲜活、真实。
  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巴黎,影片色彩柔和,弥漫着浓厚的怀旧的英伦风情,有像风景画一样的乡村景致,也不乏奢华亮丽的名利场,这些无不透露着欧洲上流社会的审美情趣。这种氛围下,似乎发生任何事情都不为过:年轻的富家子弟谢利爱上了妈妈的朋友——徐娘半老却风韵犹存的高级交际花莱娅。两人爱得无可救药。六年后,谢利的母亲执意要他迎娶豪门千金,并千方百计地结束两人这段维持了六年的恋情,结束他们单纯的享乐和缠绵难分的深情。这段发生在“美好年代”的爱情于是注定要有一个并不美满的结局,这是一种无情的讽刺。从影片一开始,就奠定了这样的基调。
  一位好导演不会让观看他影片的观众的注意力游离分秒。
  导演并没有为这段感情的产生作过多的铺陈,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直截了当却又顺其自然。莱娅应邀来到谢利家中。两位主人公的交流看似无心:莱娅温柔地称赞谢利有着形似比目鱼的迷人双眸,谢利第一次注意到她颈上华丽的珍珠项链;她第一个叫他“谢利”,而只有他亲昵地称呼她“诺诺”……鸟儿鸣唱,毛洋槐花飘香,爱神降临。一切元素都自然真实,没有人为的痕迹,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流畅地贯穿于影片的始终。
  谢利跟随莱娅来到了她的世外桃源。导演依旧甩掉了无用的铺陈,将二人迅速升温的情感半赤裸地呈献给观众,通过背景中欢腾的火焰恰当地交代了二人的情感正如火焰般燃烧,而省略了那些俗烂的爱的表白。“几个星期,就几个星期,我会送他走的。”莱娅这样说。而导演仅凭一句“而她并没有,并且一晃过了六年”的旁白言简意赅地交代了这段感情的发展,因为这期间的故事并不是他所关心的,而这场表现二人纵情欢愉的戏,正是六年生活的唯一内容。
  谢利到了适婚年龄,母亲夏洛特计划好了让他迎娶富家千金的一切事宜,而莱娅是最后被告知的人。善于交际的莱娅起初看似平静地与夏洛特周旋,没有直白的反对之言,但措辞却渐渐犀利。此处台词的设计及演员表演是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莱娅在极力掩饰无奈与愤怒,装作并不在意,但这也恰恰暴露了她对这份情感的确非常在乎。
  ……
  夏洛特:我让你难过了。
  莱娅(背对夏洛特):根本没有的事。
  夏洛特:当然了,我知道这对你是个打击。
  莱娅(语速加快,声调提高):才没有,我好得很。我一直盼着这一天,盼了好多年呢。我一直盼着你把他从我这儿带走,然后就交给别的放荡女人。
  此时此刻,莱娅的极力否认是如此苍白、言不由衷。穿过花丛她遥遥地望见了依偎在门旁的谢利,这个深深吸引她的男人依旧神情忧郁。他就仿佛是她的一个梦,如此美轮美奂、难以释怀。米歇尔•菲弗的表演恰到好处,将所谓的“爱你在心口难开”展现得淋漓尽致。复杂的眼神流露出她内心的纠结,甚至略带无助。爱无需多言,导演交给观众的,只有一个眼神、一个背影。
  二人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变化,聊天中谈及了谢利将要到来的婚礼:
  ……
  莱娅:那新娘做什么?
  谢利:她?出席婚礼呗。
  莱娅(语气放缓,低下头):而我不会出席了。
  ……
  莱娅(片刻沉寂后,语重心长地):对她好点儿,听见了么?别让她难过,该她上场了,我该谢幕了。
  当说到“而我不会出席了”,莱娅语气放缓,目光投向地面。导演用这句简短的台词和语气及表情的变化的细节,表现出人物此时的无奈与伤感,同时夹杂着些许羡慕和酸楚。即便她不愿承受这样的打击,却又只能言不由衷地告诉他不要让爱他的妻子受伤,自己不得不接受即将被另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所取代的残酷现实。她的语气中略带伤感,盯着地面的双眼流露出遗憾。然而至此她也未曾出言挽留过谢利,或是表示想要自私地将他据为己有——或者说,导演并没有这样设计——因为就莱娅这一人物本身来说,这是一段不伦的爱情。她不敢也不能说出自己到底爱他有多深切,不敢想象更不愿承认失去他自己将会多么魂不守舍。这才是她的无奈。
  《谢利》中的人物对白实属不少,但却值得考究与推敲,每句话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又如:
  ……
  莱雅(轻描淡写):知不知道不用养你了,我会多么富有?
  谢利(若有所思):我那个替代品会怎么样?
  莱雅(语气轻松):要是他表现得不赖,就花点零钱买包香烟啊,或者星期天喝点高级皇家基尔酒去。
  (两人不语。莱娅叠衣物的手速度放慢,目光向下,有些哽咽,随后,深深呼吸,转移话题。)
  对话戛然而止,两人长时间不语,这种言不由衷、故作轻松的对话深深刺痛了彼此的心,不舍之情使得莱雅再也无法佯装这种半开玩笑的语气。她是在乎的,即便装作巴不得他离开,但最终还是表现出了不舍;即便她主动给他收拾行装,但细节又一次出卖了她:叠东西动作的缓慢、反复抚摩,深深呼吸来控制情绪,微微颤抖的语调。演员对人物真实情感的拿捏是精准到位的,导演对情感发展的设计是自然并巧妙的。随后莱雅再一次故作轻松地打破僵局,这难免让观众产生美好的期盼,期待她能够自私一次。
  然而她并没有自私地扰乱婚礼,婚礼如期举行。一边是婚礼上谢利顺从地例行公事,一边是莱娅独自在餐桌前拿起刀叉却又放下,一次次看着手表;一边是新婚夫妇戴上戒指庄严祈祷,一边是莱娅买了昂贵的绿宝石戒指戴在手上。镜头与场景的来回切换,将截然相反的两种气氛无情地进行对比。同时导演再一次用细节说话:莱娅拿起刀叉又放下,一次次看时间,她的举止说明了内心的煎熬,一分一秒都是漫长的;给自己买的名贵戒指代表她此时的空虚和对婚姻、爱情的期盼,但也正是对她人生的嘲讽——她可以拥有任何身外之物,却难以填补空虚的灵魂。这也正是导演用这个人物传达给观众的内容。
  当暮色降临,新婚夫妇登上列车开始了蜜月之旅。莱娅却独自一人在阳台上失魂落魄。导演将镜头推向莱娅,却用谢利母亲对儿子的“再见了”作为背景声音巧妙地结束了这组镜头。这是母子间的告别,情人间的告别,更是对过去生活的告别。尽管观众深知,莱娅是不愿说出这句“再见”的。火车上,谢利与妻子进行夫妻之事,脑海中却不断出现与莱娅温存的画面,妻子只不过是可怜的替代品。与此同时,孤枕难眠的莱娅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少了枕边人,她只能用回忆麻醉自己。即便此处没有设置任何台词,但观众却看到并感受到了人物内心的纠结,这便是导演对镜头语言驾驭的能力,是影片的成功之处。
  在听到妻子赞美自己的眼睛漂亮时,谢利告诉她,这是因为他的眼睛像比目鱼的形状,这里正是与影片开头他与莱娅产生爱情那场戏中莱娅的赞美做的呼应。谢利对莱娅的话深信不疑,他不曾忘记自己深爱的女人六年前的赞美。这种呼应是必要的,对于谢利来说,过去的点滴他都不曾忘记,而今这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没有谢利陪伴的莱娅延续着枯燥的生活。年老色衰的交际花们而今聚到一起,总是不厌其烦地回忆从前的风光岁月。她很少言语,心不在焉甚至感到厌烦。同伴们有时津津有味地讨论新婚夫妇,有时搔首弄姿显示自己对生活的满足,夏洛特时不时撇来话里有话的挑衅,这都是对她一次次的刺痛……可怜的她漫步到谢利家的花园,用深呼吸来感受毛洋槐的芬芳,找寻曾经的爱的味道,回味遗失的美好。手中片片散落的玫瑰花瓣预示着她已芳华不再,更预示着这段爱情注定有个不美满的结局。
  莱娅回到家中,影片中音乐节奏越来越紧凑强烈,尽管灯光温暖舒适,但观众感受到的却是莱娅内心的冰冷孤寂。这一天她再也做不到自欺欺人,闯进回忆中的画面终于逼迫她释放了压抑许久的爱与悲伤——她猛地从床上坐起,一声哭号、一声“谢利!”是她情感的宣泄、迸发,也标志着这个女人奋力坚守的情感底线最终崩溃。导演对莱娅内心情感的处理始终是含蓄的,在台词设计上,这一句“谢利!”,简短却极具震撼力,这也使得此刻情感的迸发力道十足,恰到好处。
  一束阳光,生意盎然的草地,奔驰的汽车,莱娅只留下了一封信便选择逃往另一处世外桃源。此时音乐轻快愉悦,景色清新宜人,画面色彩明亮,这些都是女主人公换了心情、换了生活方式的写照。莱娅准备用物质生活的享受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治疗情感创伤。豪华的餐厅排场,年轻帅气的替代品,莱娅疗伤的生活开始了。蜜月归来的谢利同样重归名利场用享乐麻醉自己,偶见莱娅老友戴着类似的赝品珍珠项链,百感交集;妻子不经意间称呼他“谢利”,勾起了谢利对莱娅的无尽思念,生活中又一次出现了莱娅的影子。这都是对此前铺陈的呼应,也是导演善于利用细节的巧妙之处。没有她,谢利的生活总是少了些什么,他希望她重新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人物的一切情感都让观众看得到,感受得到。
  谢利与妻子分居的消息打破了莱娅平静的生活。她欣喜雀跃,很快搬回了原来的住处。喜悦写在她的脸上。她摆弄着一头金发,问女管家:“你说我要不要换个发型?”女为悦己者容,台词始终都是为人物及剧情服务的,这一句也不例外。夏洛特闻讯突然到访,给刚刚重燃希望的莱娅当头一棒。两人言语间的周旋颇具看点,是一场女人间精彩的较量。
  (莱娅迅速迎下楼来,表现出作为老友及主人的热情。)
  莱娅:夏洛特。
  夏洛特:莱娅,你回来啦,谢利也回家了,回到他可爱的妻子身边了。(正在下楼的莱娅停下脚步,身体微颤。)这小两口比从前更幸福了,整个世界都更美好了。(莱娅表情僵住,双手扶梯,缓缓下楼。)不知道你听说没有,他都离家几个星期了,我们真是急死了。不管怎样,都过去了。
  (莱娅见夏洛特迎上前来,只是淡淡微笑。)
  莱娅(淡淡地):可算放心了吧。
  夏洛特:亲爱的,我必须要说,你看上去可是更漂亮了。真不知你怎么保养的。
  ……
  夏洛特:他妻子可是吓坏了,当然了,幸好有我陪着她。
  莱娅:你抢了我要说的。
  夏洛特(兴奋地):亲爱的,即使这样,她还表现得像个圣人一样,甜美可人,光彩夺目啊!是个极有耐心的人,真是无可挑剔!
  莱娅(微笑):令人震惊哦。
  夏洛特:他一回来,她什么都没说,就笑着好像他只是刚从公园散步回来一样,俩人就径直走向卧室了。我保证,接下来这一个半小时,世界上没有一个女人会比我更开心了。
  ……
  夏洛特:不管怎样,最重要的是,他现在准备安顿下来了,热爱自己的家,保管自己的钱,并疼爱自己的宝贝孩子。
  ……
  夏洛特:最后一件事是,我想知道你的新绯闻呢。怎么样?还幸福吧?
  莱娅:非常。
  夏洛特(感兴趣):有照片么?
  莱娅(讽刺):看来你的眼线什么也不知道啊!
  夏洛特:呵呵,哪有什么眼线。你知道我从来不打听人家八卦的。谢利今早告诉我……
  莱娅(打断):他知道你来?
  夏洛特:当然。(停顿)你脸红什么呀?
  莱娅:你告诉他我回来了?
  夏洛特:不,是他告诉我的。(语调上升,强调)他叫我来的。他急着想知道你的消息呢。你想怎么样?他怎么能忘记你这样的女人呢?要依我说,你就高抬贵手……
  莱娅(微笑打断):我不想听。
  夏洛特直视莱娅,微笑着抿了口红酒,不再言语。
  这场戏长达三分半钟,多半是心机颇重的夏洛特连珠炮般的陈词。这个毫不示弱的女人第一句话就直截了当地给莱娅个下马威。她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暗示谢利不会放弃现在的生活,警告莱娅就此打住,言辞不容反击。显然莱娅有些招架不住。莱娅在这场戏中,起初笑面相迎,紧接着是震惊、故作从容、简短应答,进而开始还击,讽刺夏洛特安排了眼线。当夏洛特最终直言“高抬贵手”时,她的反击着实有力,一句“我不想听”令夏洛特无言以对。这是片中两个女人第一次直接针锋相对,每一句台词中都有戏,情感丰富,配合演员的举手投足、语气转换的精湛演技,使得本片台词的分量在这场戏中得以集中体现。
  谢利午夜突然到访,扰乱了莱娅的内心。她对着镜子修容,看似随意地试探谢利对未来的态度。导演再一次在细节上做了细腻的处理:莱娅戴上了珍珠项链,摘掉了绿宝石戒指,两个物件的处理真实地表现了她对重拾旧爱的期盼。这种期盼却不是通过二人的对白呈献给观众的。这也再次印证了导演用镜头“讲”电影的成功之处。两人相拥而泣,谢利一次次叫她“诺诺”,听来是如此可怜而又温馨。这是莱娅第一次问他“你爱我吗?”他们第一次谈及“爱”这个字眼,此时的爱是更为真实、无需压抑的,导演第一次让“爱”从主人公嘴里说出来。
  爱情终归是自私的。莱娅欣喜地计划着与谢利私奔。她要独自拥有他,而他却只想用她的回归让自己解脱。被嫉妒冲昏头脑的莱娅如同所有恋爱中自私的小女人一样口无遮拦,而这令谢利很意外,他心中的“诺诺”只会温柔地对自己说“好好对待你的妻子,别让她伤心”,而不是眼前这个愤愤不平的女人。
  莱娅:原谅我,我会爱你到死。你如此之久地占据我的心,使我忘记了你还得回去肩负起自己的责任,年轻的妻子,或是孩子。你会受到煎熬,会想念我,还要尽力用智慧和宽容让他人免受伤害。你已经尝过了青春的味道,永不满足,却终将后悔。你必须得走。我爱你,可太晚了。
  临别前莱娅终于应观众的期盼敞开了自己的内心,而正如她所说,一切都太晚了,任何表白都是苍白无力的,现实终归是现实。她守候在窗前盼望着走出大门的他转回身来。可他却没有回头,以为离开可以永远逃避命运的捉弄。
  他们都无法逃避命运的诅咒。莱娅成了孤家寡人;而谢利,将枪对准了自己的脑袋……他们最终与彼此唯一的真爱擦肩而过。
  导演斯蒂芬•弗雷斯对人物内心的揣摩是精准到位的,镜头的掌控、细节的刻画堪称巧妙,同时能够赋予台词生命,让台词不仅仅是简单的对话,而是人物内心的碰撞。在这部影片中,导演通过对台词及细节的有效利用,成功地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完成了人物心理的影像化过程,不仅利用台词及细节成功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推动了剧情发展,也将影片的主题及精神理念完美地传达给观众。虽然艺术难免遗憾,本片戏剧高潮处略显火候欠佳,旁白的设置又有些画蛇添足,但在用电影语言讲述故事这一层面,它无疑是成功的。导演成功地用考究的台词与巧妙的细节完成了人物内心的影像化过程,留给观众足够的观赏空间及想象空间。
  看成功的电影是种享受:看演员精湛演技的角逐,看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看故事架构的巧妙构思,看导演讲故事的手法,看他运用各种镜头的技巧,看镜头、场景如何自由切换,看矛盾冲突如何推至高潮、又如何解决……像《谢利》这样成功的影片多一些,观影人才能不再是空洞台词的听众,而是人物内心的倾听者。如何创作出艺术质量更高的电影作品,依旧是电影创作者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台词再斟酌些,细节处理再巧妙些,电影语言的运用再考究些,想必观众将有机会享受到更多电影大餐。
  
  [作者简介]兰春旭:长春电影制片厂网络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们大部分的经验是从阅读中获得的间接经验,阅读可以提供给我们很多精神营养。好书能滋养心灵,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别人的故事,掌握别人的经验,学习他人的成功。阅读越来越为世人所重视,尤其对孩子来说,从小培养好的阅读习惯,会终身受益。因此,“早期阅读”、“亲子阅读”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关键词】阅读;亲子;外环境;内环境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切实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的重要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也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共识。但学生的阅读现状却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我们农村学生的阅读现状更是令人担忧。也许大家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孩子们的阅读仍是“涛声依旧”。难道我们有的学生就是先天性不爱读书吗?当然不是,肯定是有原因的。那么是哪些原因造成了现在这样的结果,我们以后又
期刊
【摘要】吉林省是人才资源大省,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 这一国家宏观战略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使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呈现出诸多的特点。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特点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0—0060—1.5    人力资源的配置是关系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及文化诸方面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大问题,特别对于像吉林省这样
期刊
【摘要】面对日益飙升的房价,很多城市蜗居一族都选择租房的方式暂时缓解住房压力。商品房租赁过程中隐藏着诸多法律问题。本文主要从房屋租赁期间出租人转让房屋时,承租人援引买卖不破租赁原则进行对抗作为切入点,展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229条规定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承租人只有对该制度有全面的理解,才能更加灵活地运用该制度,最大程度地保护自身利益。  【关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政府职能转型期,需要改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制度方面来分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公关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进   【中图分类号】D03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0—0072—1.5    我国公共部门正处于从适应计划经济的管制型向适应市场经济
期刊
【摘要】分期缴付出资制度是新《公司法》在资本制度上开始逐渐趋于缓和的一个重要体现。该制度为公司提供了资本灵活运作的自治空间,然而因股东怠于出资、滥用公司形式、股权转让等行为对债权人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亦凸显出来。因此,在适用该制度的过程中,应当设计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信息披露机制、失权程序等一系列相关配套的规则,并通过建立公司资产信用的理念,构建分期缴付出资制度下有效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机制。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教学实例,针对如何通过质疑来有效地激活数学课堂,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质疑能力;数学课堂;和谐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0—0044—1.5    一、课堂回眸    (一)片段一:练习中的“尴尬”  在一次练习中有一道“连一连”的题目如图1,全班46名学生中仅有三人完全正确,我认
期刊
【摘要】甲午战争晚清政府战败,洋务运动数十年心血浇筑的舰队灰飞烟灭,割地赔款国势亦自此一蹶不振。落败的根本原因自然在于保守制度的积重难返,然而这却外化为海军战略层面的失当表现,通过对中日两国相关情况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以消极防御为代表的战略弊端是不容忽视且更为直接的。  【关键词】晚清中国;甲午战争;海军;防御战略;海权论  【中图分类号】K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
期刊
曾执导过《独立日》、《哥斯拉》、《后天》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的新片《2012》一经登陆国内各大影院,随即掀起了灾难片狂潮。《2012》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地拿下首周末票房冠军,足以证明罗兰艾默里奇凭借《后天》的成功积攒起来的超高人气。随着影片票房的一路狂升,评论的声音也开始出现两极分化,双方随即展开口水大战。观众中有人甚至患上了世界末日综合症,担心电影中的世界末日
期刊
[摘 要]《纯真年代》被认为是伊迪丝华顿结构技巧最为完美、最能体现其叙事艺术的一部小说。作家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与熟悉的环境中提炼素材,塑造人物,将作品题材植根于深厚的现实主义土壤之中。她善于运用小说的叙事技巧,包括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节奏以及叙事手段,把事件、人物与人物的心理活动等刻画得栩栩如生,深化了主题,使《纯真年代》成为一部经久不衰的杰作。  [关键词]主题 叙事 策略  [中图分类号]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