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及其当代价值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at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冯友兰在抗战时期提出了著名的人生境界说。他根据个体对人生和宇宙觉解程度的高低,将人生的境界由低到高依次概括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养是帮助人们提升和保持高境界的重要路径。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是对人生的意义的深层思考,不仅对当时处于战乱的人们提升生活的勇气、寻找生活的方向有着重要的价值,而且对当代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冯友兰;人生境界说;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1)39-0049-02
  人生观是一个人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即冯友兰所说的一个人对人生的觉解。一个人的人生观决定了他在有限的生命内所能做的事以及他所能达到的境界。可以说,人生观对一个人至关重要。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物质极为丰富的社会,社会上出现了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人生观,这些人生观在无形当中影响到我们当代人。此时,我们来重新挖掘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对当代人树立正确人生观的价值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人生境界说的内涵
  冯友兰在《新原人》开篇提到:“我们常听见有些人问:人生究竟有没有意义?如其有之,其意义又是什么?”[1]这个问题仍然是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所关心的并希望找到答案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冯友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深入思考,提出了包括觉解、人生四境界和学养三个方面的人生境界说。
  (一)觉解
  觉解可以说是冯友兰人生境界说的基石,那么何谓觉解呢?觉解就是一个人自觉地了解他所做的事。冯先生在《新原人》中提到:“人做某事,了解某事是怎样一回事,此是了解,此是解;他于做某事时,自觉其是做某事,此是自觉,此是觉。”[2]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人是有觉解的动物,或者是有较高程度觉解的动物,这正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
  那么人生又是怎样一回事呢?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生就是有觉解的生活,或有较高程度的觉解的生活。正如我们在做一件事时会权衡利弊或思考得失,而人以外的其他动物则不会。正因为人有觉解,人才会思考人生有无意义的问题,人才会思考如何度过一生的问题。
  (二)人生四境界
  由于每个人对人生和宇宙觉解的程度有高有低、有深有浅,因此每个人的人生境界就有高低之分。在冯友兰看来,如果不管具体个人的差异,可以将人生境界由低到高依次概括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1.自然境界
  在冯友兰看来,自然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在此种境界中的人,对人生和宇宙的觉解程度最低,他的行为是顺才或顺习的。所谓顺才,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率性而为,正如饿了就要吃饭,渴了就要喝水,冷了就要穿衣,居于此境界中的人只是顺着他的本能而做事,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从来不会思考事情的意义。所谓顺习,就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個人习惯或社会习俗来做事,从来不会去反思这些习惯或习俗的由来以及意义。因此无论顺才还是顺习,他们对于所做的事,都没有觉解或没有很高的觉解;他们所做的事,对于他们没有或有很少的意义。简单来说,他们的境界是一个混沌的境界。
  2.功利境界
  功利境界是人生的较低境界。在此境界中的人,对人生和宇宙的觉解程度比自然境界较高,但仍是自然的产物,人顺其自然地发展,就可进入功利境界。功利境界中的人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他们的所有行为是为利的,而且是为他们自己的利。所以他们总是趋利避害地做事,做一切事都是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且他们对自己的利益有着清楚的觉解。由于他们的出发点是为自己的利,因此即使他们的行为在事实上可能会对他人有利,但是他们仍处于功利境界。
  3.道德境界
  道德境界是人生的较高境界。在此境界的人,对人生和宇宙有较高的觉解,他们觉解到人不只是个人,而且是社会中的人。他们的行为是行义的,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到尽伦尽职。所谓尽伦,就是合乎伦理;所谓尽职,就是合乎职位要求。他们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那么身处此境界中的人就成了我们中国哲学中的贤人。
  4.天地境界
  天地境界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在此境界中的人,对人生和宇宙有最高的觉解,他们不仅了解到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自生活;同时,他们还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们意识的自己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因此,他们能做到知天事天。一旦有了这种觉解,他们会为宇宙的各种利益而做事。虽然做的是日常的事,但他们的境界却是天地境界。在此境界的人,就是我们中国哲学中的圣人。
  (三)学养
  学养是帮助人能够保持在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中的重要途径。冯友兰先生认为能够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人才是真正居有境界的人,在此境界中的人能够通过不断地觉解,从较低境界逐步上升到较高境界,对人生的意义有更深的把握。当人们处于较高层次的境界中时,需要学养来保持在高境界中。
  冯友兰在《新原人》指出:“常本此等觉解以做事者,所做底事,必是道德底事。所以做此等事,谓之集义。常注意此等觉解,而又常本之以做事,即所谓敬。”[3]敬是指一种专一处事的态度,对待人与事情有一种敬畏的态度,有一种虔诚的态度,不会任意妄为。但是人不能只有一种敬的处事态度,人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集义。所谓集义,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集合义的行为,用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中的对人生的觉解程度来做事做人。只有敬与集义相结合,处与较高境界中的人才能常驻于此等境界之中。
  二、人生境界说的理论价值   (一)唤醒当代人的觉解意识
  当代人处于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当今社会各种主义和价值观层出不穷。生活在这个时代中的人常常感觉到困惑与迷茫,常被一些庸俗的价值观所误导。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是有境界的。人们境界的高低不同是因为人们人生的觉解程度不同。觉解是冯友兰人生境界说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我们重新挖掘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就是想为大家找到一个提升生命境界、把握人生意义的方法。只有当大家知道了觉解的重要性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思考觉解的价值。我们须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地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境界。
  (二)提高当代人的境界水平
  在觉解的基础上,冯友兰又提出了著名的人生四境界。四境界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从自然境界到功利境界再到道德境界最后到达天地境界。冯友兰还论述了每个境界中的人不同状态。境界越高的人对人生的觉解越深,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越能包容他人,做起事来越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冯友兰认为境界的提升需要我们通过学养来提升,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事时保持一种敬的态度,不能只为自己的私利所考虑,同时还要不断地集义,觉解到自己不仅是一个个人,而且是社会的一员,还是宇宙中的一员,这样在做事时我们才能处于较高的境界当中。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看到不少人始终只是为谋自己的私利来做事,那么他就只能处于功利境界当中,始终无法抵达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毋庸置疑,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内容,而且还能让我们付诸实践,能够提高当代人的境界水平。
  三、人生境界说的实践价值
  (一)提升当代人的主体意识
  当代人中的大多数都在被他人影响着生活,当代人的主体意识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主体意识的丧失会影响当代人对幸福人生的追求。在冯友兰看来,人生的意义在于境界的提升,人的境界提升是靠觉解来一步步提高的,因此觉解意识的觉醒无疑就是主体意识的找到与提升。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把觉解理解为人的自我对话与交流的一种方法。通过觉解这种自我对话与交流的方法,人们能够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所思所想,更好地体悟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从而能够更好地认清自己,进而能够更清晰地明白人生的意义。当代人不能只做一个被动的学习者或接受者。如果只做一个被动的学习者或接受者的话,那么就很难提升自己的主体意识,很难寻找到人生的真谛,只会随波逐流,被社会裹挟着生活。毫无疑问,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给我们人生实践以及提升主体意识提供了资源。觉解是对人之理、社会之理、宇宙之理的理性把握。我们只有在自己的生命中不断地觉解自己的人生,才能一步一步地提升自己的主体意识,才能做出更加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规范当代人的日常行为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不是置于高阁的抽象理论,而是能够真正影响到我们的有价值学说。他启发我们要去真正地感受自己的生命状态,领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从而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达到中国哲学中的贤人乃至圣人。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具体可行。首先,我们可以由觉解出发,感悟自己的生命状态,把握到当下的自己处于什么境界。其次,我们可以在日常的行为中来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先要保持一种敬的态度,做每一件事时都要有一种专一的态度,不能一心二用,要心无旁骛地去做事。我们还要按照义的标准来做事,在生活中不断集义,随着义的不断积累,我们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最终达到对社会之理、宇宙之理的把握,从而到达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因此,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說对规范我们当代人的日常行为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友兰.新原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7.
  [2]冯友兰.新原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9.
  [3]冯友兰.新原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01.
其他文献
【摘要】黄春明作为“小人物的代言人”,着重描写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底层人民的命运及其与台湾三十年来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黄春明小说中一系列的边缘人物分析,可以探究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化与传统乡村文化的激烈碰撞給人带来的影响,从而辩证看待本民族传统的乡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黄春明;乡土文学;边缘人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百合花》是当代作家茹志鹏所写的一篇描写解放战争的短篇小说。小说通过大量的心理和人物动作描写,塑造了丰富、立体的女性形象——以主人公为代表的解放军女性和以新媳妇为代表的平民女性。分析这些女性形象,可以了解到小说的主旨大意以及当时女性的思想观念,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女性;《百合花》;形象;思维观念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仁爱”思想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仁爱”思想古而有之,孔子将“仁”“爱”并用,并对“仁爱”思想进行系统化的论述。同时,孔子将“仁爱”的标准,分为了对人、对己两个方面。对于“仁爱”的具体施行,孔子同样定义了两个标准,即“仁”的上限和底线。研究孔子的“仁爱”思想,对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仁爱;孔子;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起源于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土壤孕育了新的文学形式,漫长的民族斗争将现代文学创作推向高潮,民主革命的胜利让现代文学百花齐放。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的映照,而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现状,对现实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就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出发,结合经典作品出发分析其现实意义,并从展现国民性、启发国民思想、呈现民主革命历史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中国现
期刊
【摘要】宁夏作家李进祥,以记忆和生活经验为题,融入个人充满悲悯的思考,于其小说中灌注他的爱与批判,以管窥豹,以小见大,在荒芜之地上写出充满灵性的话语,展示出家乡土地上、清水河边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他以富有人文关怀的笔触和充满诗意的语言拥抱故乡大地上的女性,为她们立传,为她们挖掘那些不为人注意的灵魂秘史,以此透视众多既复杂又清澈的灵魂,从中不仅能看出一个民族的深刻烙印和血肉,更能体味命运的无常和人性
期刊
【摘要】贾平凹是一位以描写女性形象见长的男性作家。《废都》和《暂坐》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小说《废都》中塑造了一系列性格迥异的女性,但她们依附于男性生存,展现出女性的物化状态。小说《暂坐》中塑造的女性是当下的“女强人”形象,她们是经济和意识独立的当代女性, “经济独立”就一定意味着女性真正的解放吗?从《废都》到《暂坐》女性的变化背后展现出了怎样的文化心理?本文从女性形象、女性的生存模式等方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对历史的重视,决定了风云人物成为中国古典戏剧的主要题材,创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对历史进行大量的考证,以求符合历史的真实,然而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根据剧中人物、情节和主题的需要对其进行改编,文章主要通过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长生殿》、梁辰鱼的《浣纱记》和李玉的《千忠戮》四部作品来分析明清传奇历史剧的历史真实性和戏曲艺术真实性的高度统一。  【关键词】历史真实;艺术真实;明清传
期刊
【摘要】《圣经》作为基督教和犹太教的经典,对群众价值观念和文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前诸多西方文学作品中都利用了《圣经》中的内容,由此体现《圣经》在英语语言文学中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本文从《圣经》的起源和发展入手,讨论《圣经》典故对于英语语言的影响,阐述《圣经》典故对英语语言文学的影响,最后分析《圣经》典故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关键词】《圣经》典故;英语语言文学;影响  【中
期刊
【摘要】世界上很多地方的神话都有与大洪水相关的故事,这似乎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记忆。本文从洪水起因、故事结构、故事过程与后续分析比对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等西方神话的大洪水故事,探讨其背后的东西方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的不同。  【关键词】希腊神话;中国神话;东西方文化;洪水神话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9-0039-02  
期刊
【摘要】《文心雕龙》的批评观分析历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热潮。不同于以往的批评体系,刘勰在吸收了前人“文如其人”等观念的同时,进行了更进一步地推进,形成了“圆融汇通”的文艺批评观。《文心雕龙》作为一部“体大虑周”系统性的文学著作,各篇之间有着互相联系的内在理路,想要探讨全书中所表现的整体文艺批评观,便需要了解刘勰构建其“批评论”的整体原则,以及《知音》中的具体批评方法,同时看到《宗经》《征圣》等经学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