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首先明确教育目标,转变以前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启发,重接受轻创造,重共性轻个性等观念,树立面向全體学生与因材施教、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结合,以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以育人为本,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重视安排教学内容之外,还应掌握好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教学与训练的和谐关系,保证学生在友好和谐与适宜的状态中掌握应该掌握的动作技能与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以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育 和谐教育 教学效果 个性发展
和谐教育的思想由来已久,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从理论上论证了和谐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他主张实施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教育部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改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去认知,去获取知识,体验情感,展示自己的态度、技能、个性、潜能、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学习则由被动接受方式转向主动方式,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教师需要创设适应学生发展的组织教法。
一、师生的和谐是体育健康教学的基础
教师是以培养学生为职责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在授课中是主导,是组织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如何正确地处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关系,两者之间,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做到理解学生,热爱学生,重视学生的意见。教师尊重学生会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崇尚。从而对教师的语言和举止感到亲切自然,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如我们上体育课时面对学生,一个班的学生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对自尊心强的应用下面诱导的方法来维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以达到学习效果。对于自卑感强的学生,须加倍关心,热情辅导,适当降低难度,多作辅导练习,提高其自信心。
其次,发扬教学民主,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既要考虑全体,又要照顾个别。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三, 教师的自我意识要强。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教师的身份,举止表情要符合教师身份,要符合学生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要符合社会道德伦理和社会习惯对教师的要求,要突出个性,用自己的人格气质与精神面貌去影响学生,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第四,要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耐心的教育,要能与学生的心理互换,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如对自信心强的学生要注意赞扬其积极主动的精神同时要求他们精益求精,动作标准规范化,以保持其积极上进的饱满情绪,对某些不懂礼貌违反课堂常规的学生,应以关心出发,弄清发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个别教育,以理服人。所以我认为,师与生的和谐能培养一种遵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体育教育的基础。
二、教与学的和谐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核心
教与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上课的过程中应有主动。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年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的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时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又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只有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当时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他们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了。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创设一些适宜的情境和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要利于促进学生的学,创造,发挥。如:体育教师对于动作要领或关键的技术动作的讲解力求生动形象,简明扼要,语言清切,同时又能做到因人而易,耐心辅导,其目的是为了形成良好的教与学的气氛与情景。
学生的学反过来促进教师教的方式,方法的改变。教的效果完全可以从学生言行与表情感知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如果教学效果不理想,就说明教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学生是一面镜子,学习效果不同反映都都应将引起教师的不同思索,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如何让学生集中精力,如何提高创新思维,学生的学都将促进教师的方法、方式的改进。可见选择怎样的教学方式、方法都是为了协调好教与学这一基本的和谐关系。
三、讲与练的和谐是体育教学的关键
体育课与其他文化课的本质区别通过大量的身体练习来完成教学目标,而讲解时间短,只能在几分钟内讲解技术动作的概念,要领和练习方法。有时学生还处于运动之中,讲解环境又较之室内课更为复杂多变。所以体育课的讲解,语言简明准确声音洪亮,生动有趣,幽默形象,使学生易明白重点和掌握正确的方法。以置更好的发挥和创造。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上得生动活泼,体育教师的语言必须生动形象,新鲜有趣,常带有一定幽默感使学生一笑来活跃课堂气氛。还要深入浅出善打比喻,在遇到技术复杂,问题深奥,三言两语难以说清时,
则可选用人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又比较熟悉的事物来加以说明。
四、体育中的教学与训练是统一联系有机体
教学、训练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具体任务和方法不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青少年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技术、战术等;而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技能、技术、战术等身体训练水平。由于任务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教学和训练是在统一的教育过程中进行的。因此,两者不能截然分开,而只是各有所侧重而已。
进行教学时虽然是以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战术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训练的因素;进行训练时虽然是以提高技能、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水平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教学的因素。无论是进行教学或是训练,都应贯穿一定的思想教育,体育教师、教练员应经常注意在教学与训练工作中加强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之渗透到知识、技能、技术、战术教学和身体训练的各个方面。
五、人与物的和谐是体育教学的条件
体育教师在学生面前讲课,必须为人师表,因此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和风度,服装力求整洁和干净,仪表端庄大方。运动服颜色和谐不能太刺眼,运动鞋也一样应有利于完成示范动作和有关活动。场地器材布置要整洁优美、新颖,要注意方位,环境与气候布局要合理安全。
总之体育中的和谐教学应最受学生欢迎,最合学生口味,有利于协调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自觉性的培养,有利于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思维与理解,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与个性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集体荣誉感,故体育教学必须把握好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人与物、教学与训练等各种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江苏和谐教育网》
2.王敏勤 《和谐教育实践研究》
3.学校体育研究《新理念.新思维》,新世纪出版社
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关键词:体育教育 和谐教育 教学效果 个性发展
和谐教育的思想由来已久,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从理论上论证了和谐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他主张实施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教育部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改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去认知,去获取知识,体验情感,展示自己的态度、技能、个性、潜能、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学习则由被动接受方式转向主动方式,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教师需要创设适应学生发展的组织教法。
一、师生的和谐是体育健康教学的基础
教师是以培养学生为职责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在授课中是主导,是组织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如何正确地处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关系,两者之间,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做到理解学生,热爱学生,重视学生的意见。教师尊重学生会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崇尚。从而对教师的语言和举止感到亲切自然,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如我们上体育课时面对学生,一个班的学生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对自尊心强的应用下面诱导的方法来维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以达到学习效果。对于自卑感强的学生,须加倍关心,热情辅导,适当降低难度,多作辅导练习,提高其自信心。
其次,发扬教学民主,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既要考虑全体,又要照顾个别。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三, 教师的自我意识要强。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教师的身份,举止表情要符合教师身份,要符合学生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要符合社会道德伦理和社会习惯对教师的要求,要突出个性,用自己的人格气质与精神面貌去影响学生,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第四,要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耐心的教育,要能与学生的心理互换,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如对自信心强的学生要注意赞扬其积极主动的精神同时要求他们精益求精,动作标准规范化,以保持其积极上进的饱满情绪,对某些不懂礼貌违反课堂常规的学生,应以关心出发,弄清发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个别教育,以理服人。所以我认为,师与生的和谐能培养一种遵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体育教育的基础。
二、教与学的和谐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核心
教与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上课的过程中应有主动。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高年级学生都有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的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时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又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只有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当时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他们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了。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创设一些适宜的情境和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要利于促进学生的学,创造,发挥。如:体育教师对于动作要领或关键的技术动作的讲解力求生动形象,简明扼要,语言清切,同时又能做到因人而易,耐心辅导,其目的是为了形成良好的教与学的气氛与情景。
学生的学反过来促进教师教的方式,方法的改变。教的效果完全可以从学生言行与表情感知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如果教学效果不理想,就说明教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学生是一面镜子,学习效果不同反映都都应将引起教师的不同思索,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的思维,如何让学生集中精力,如何提高创新思维,学生的学都将促进教师的方法、方式的改进。可见选择怎样的教学方式、方法都是为了协调好教与学这一基本的和谐关系。
三、讲与练的和谐是体育教学的关键
体育课与其他文化课的本质区别通过大量的身体练习来完成教学目标,而讲解时间短,只能在几分钟内讲解技术动作的概念,要领和练习方法。有时学生还处于运动之中,讲解环境又较之室内课更为复杂多变。所以体育课的讲解,语言简明准确声音洪亮,生动有趣,幽默形象,使学生易明白重点和掌握正确的方法。以置更好的发挥和创造。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课上得生动活泼,体育教师的语言必须生动形象,新鲜有趣,常带有一定幽默感使学生一笑来活跃课堂气氛。还要深入浅出善打比喻,在遇到技术复杂,问题深奥,三言两语难以说清时,
则可选用人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又比较熟悉的事物来加以说明。
四、体育中的教学与训练是统一联系有机体
教学、训练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具体任务和方法不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青少年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技术、战术等;而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技能、技术、战术等身体训练水平。由于任务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教学和训练是在统一的教育过程中进行的。因此,两者不能截然分开,而只是各有所侧重而已。
进行教学时虽然是以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战术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训练的因素;进行训练时虽然是以提高技能、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水平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教学的因素。无论是进行教学或是训练,都应贯穿一定的思想教育,体育教师、教练员应经常注意在教学与训练工作中加强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之渗透到知识、技能、技术、战术教学和身体训练的各个方面。
五、人与物的和谐是体育教学的条件
体育教师在学生面前讲课,必须为人师表,因此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和风度,服装力求整洁和干净,仪表端庄大方。运动服颜色和谐不能太刺眼,运动鞋也一样应有利于完成示范动作和有关活动。场地器材布置要整洁优美、新颖,要注意方位,环境与气候布局要合理安全。
总之体育中的和谐教学应最受学生欢迎,最合学生口味,有利于协调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自觉性的培养,有利于启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思维与理解,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与个性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与集体荣誉感,故体育教学必须把握好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人与物、教学与训练等各种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江苏和谐教育网》
2.王敏勤 《和谐教育实践研究》
3.学校体育研究《新理念.新思维》,新世纪出版社
4.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