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视觉疲劳现象分析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x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视觉传达设计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度,但就当前现状来看,基于视觉传达设计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逐渐凸显出视觉疲劳问题,同时由此形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为此,当代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由此营造良好的视觉传达空间,并就此满足人们信息获取需求。本文從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疲劳现象的凸显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缓解视觉疲劳现象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视觉疲劳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97-01
  前言:基于信息同步化、互动性特征的显现,重度视觉疲劳问题逐渐涌现出来,同时眼疾病亦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为此,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在完善过程中应注重从web网页端、移动手机端等角度出发,贯穿以人为本的视觉传达方法,最终由此提升视觉传达的舒适度,规避不良用眼习惯等问题的凸显。以下就是对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疲劳现象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前视觉传达设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
  一、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疲劳现象的凸显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疲劳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web网页端视觉疲劳角度来看,诱发视觉疲劳的因素主要归咎于网页排版、字体大小、文字底色等,即不良的网页设计效果将促发阅读者产生视觉疲劳现象,并就此呈现出视觉模糊的问题。例如,部分网页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追求美观性,即将网页中文文字控制7磅,同时英文为5磅,继而促使阅读者在长时间阅读的基础上呈现出眼睛松弛的问题。此外,在网页制作过程中深色背景反白色的颜色搭配方法,亦会降低文字辨识性,诱发视觉疲劳问题。为此,当代视觉传达设计领域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对其展开行之有效的处理;
  第二,从移动端手机界面视觉疲劳角度来看,部分操作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呈现出无法满足人们视觉需求的问题。例如,IOS7系统在主屏幕设计过程中即过于追求扁平化设计形式,桌面图标缺乏立体感,继而致使用户在对界面操控过程中逐渐呈现出视觉疲劳问题。为此,IOS7系统在改良过程中摒弃了传统的设计理念,以色彩、间距作为支撑条件,增强了界面设计的简洁性,达到了最佳的信息传递状态[1]。
  二、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疲劳缓解的具体方式
  (一)强调图与文的结合。
  就当前的现状来看,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受众需求,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增强整体视觉传达效果,应注重强调图与文间的相互融合。即要求设计人员在视觉传达作品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理清图与文间的关系,同时合理布置版式,规避单板无趣设计现象的凸显,达到缓解用户视觉疲劳的目的。此外,在图与文排版过程中为了增强整体视觉效果,应注重确保版面的整体和谐度,同时合理运用图形边缘。例如,今日头条APP在新闻版面设计过程中为了增强新闻整体阅读价值,即强调将图片放置于文章中,对文章内容进行导向,最终由此增强了新闻内容的趣味性,同时保障了新闻内容的主次分明。另外,在版式设计过程中,字体变化、字体大小、字体粗细等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受众的视觉体验,为此,在当前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应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最终由此增强版式美观性,引导受众展开有层次、有节奏的阅读行为。
  (二)坚守以人文本表现方式。
  单一的视觉传达设计形式,促使受众在信息获取过程中逐渐凸显出厌倦、缺乏新意的阅读印象,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增强纸质或多媒体媒介的整体设计效果,应注重坚守“少文多图、色彩鲜艳”的设计原则。例如,在儿童图书设计过程中为了增强整体趣味性,即应注重运用大量的图片信息,以看图说话的形式来引导儿童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情景中,并就此缓解自身视觉疲劳问题。同时,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为了彰显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应注重在排版过程中合理运用字体。例如,在老人阅读内容版面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将字体设置为字高12mm,宽8mm,36磅的长宋字体,并确保每页内容处在8行的状态下,就此增强阅读内容的舒适度,达到最佳的版面设计状态。此外,小说读本、小字典等视觉传达作品在设计过程中亦应注重确保材质选择的合理性,由此来彰显以人为本的表现形式[2]。
  (三)应用简洁的设计手段。
  在传统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受众逐渐凸显出视觉疲劳的问题,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营造良好的视觉传达空间,要求当代浏览网页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坚守由上至下的移动设计原则,并确保页面局部的主次分明,由此增强受众阅读的舒适度。同时,在浏览页面设计过程中为了增强整体阅读效果,应注重减少对界面辅助元素等的运用,且对信息进行分类处理,由此确保受众在信息阅读过程中呈现出递进式的阅读形式,达到最佳的阅读状态,缓解视觉疲劳问题。此外,在视觉传达设计过程中色彩的选择亦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在此基础上设计人员在实践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对色彩饱和度的调整,同时合理划分相邻色彩所占比例,规避色彩冲突问题,达到高效的视觉传达设计状态。另外,在色彩运用过程中为了保障色彩划分的合理性,应注重强化对色彩意义、色彩组合等层面的认知[3]。
  结论:综上可知,部分视觉传达设计逐渐引发了受众视觉疲劳问题,因而在基础上,为了营造良好的视觉信息传递空间,要求设计人员在实践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对受众视觉疲劳现象的缓解,同时注重从应用简洁的设计手段、坚守以人文本表现方式等途径入手应对传统视觉传达设计模式下凸显出的相应问题,达到最佳的视觉传达设计状态,且就此满足受众视觉观看需求。
  参考文献:
  [1]陈莹燕,熊凯.解读与新媒介链接的视觉传达设计中的通感现象[J].大舞台,2012,24(12):156-157.
  [2]皮艺舟.从“拆字”现象看视觉传达设计的图形语言特点[J].科技风,2014,34(24):7-8.
  [3]吴亚莲.视觉心理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及互动性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12(02):85.
其他文献
以前我住的是临街的房子,楼下常年有沿街叫卖的流动小摊。一些小贩觉得这里“地盘”不错,便长期“驻扎”于此。所以,早中晚饭前,各种吆喝声和讨价还价的声音把环境吵成鼎沸状态。  一对卖烧饼的中年夫妻,每天都占据固定的位置。我每天下班,只要一抬眼就能看到他们。让我惊奇的是,他们似乎一天都没休息过,每天都准时出现,钟表一样准时。无论寒暑,不分节假。我曾经暗想过,这种工作态度,拿到哪个单位绝对算是兢兢业业。他
期刊
摘要:和传统电商相比,微商模式具有投入小、门槛低、传播范围广、足不出户便可推广与销售的特点。满足了大多数自己有创业想法,但又不敢轻易尝试实体性创业,亦可能没有太多资本投入,也不熟悉企业运营的个体。微商的特点与大学生创业的特点相符合,但是,微商正处于一个野蛮生长的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微商创业的优劣进分析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微商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关键词:大学
纵览世界历史,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与其民族精神的崛起和民族文化的复兴息息相关.十八大以来,无论在国内考察或国外出访,习近平多次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对
相比2009年开放式基金平均57%的收益回顾过去五年以来基金投资的平均回报,还是相当可观的.我们来看看过去五年的数据,以开放式基金整体平均为例:2006年,86%;2007年,93;2008年
摘要:本文就中职数学教学如何为专业课程服务,如何以专业为导向,实现与专业课程的整合,开展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数学;现状;目标;专业导向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96-01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
嘎布里埃尔·夏奈尔是法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服装设计师,她设计的服装在当时风靡全球,成为许多贵族和名人的首选品牌.有意思的是,夏奈尔服饰的成功,除了其精良的款式之外,更
期刊
摘要:近年来,全国都在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而努力,浙江省常山县文化馆为打造“文化常山”特色品牌,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农村基层送文化、种文化,以抓好具有本县地方特色的非遗保护项目为亮点,创新机制,与时俱进,地方文化特色日益显著,区域文化软实力得以提高。  关键词:常山文化;柚都石城  一、以“柚都石城”为名片,浓厚“文化常山”特色文化建设氛围  1.抓设施,促氛围。建立常山胡柚博览馆,全面挖掘和展
摘要:文化作为一种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一种独特的现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地方习俗的价值与行为规范的体现。群众文化作为社会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对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走向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群众文化;走向问题;创新内容;创新手段  一、群众文化建设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全国人民所盼望的理
军队院校作为军事人才成长的摇篮和科技创新的基地,是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要力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从严治军、从严治校方针,推进管理创新是新时期军队院校建设的基础,是提高军队院校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保证。  一、教员队伍管理是军校管理的基础  军队院校教员队伍是军队院校教员的总称。加强教员队伍管理,是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发展教育,教师为本。
隔着一道中俄边境,野生东北虎种群近在咫尺;但要想将它们迎回故里,却又没那么简单。东北虎需要一条安全的迁移道路,一处丰饶的活动空间,一批先进的科技装备,一群高素质的科研和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