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65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9-0058-01
[摘要]目的:探讨对PPH手术操作方法进行改良后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38例严重脱垂痔应用改良PPH法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吻合均一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5min,平均住院3.8d,无严重并发症,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大出血等手术意外情况。结论:改良PPH手术治疗症状性环状痔具有疗效显著、手术简单、术后痛苦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正常生活早、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关键词]重度混合痔;改良PPH手术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作为治疗痔的新技术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为了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我院自2006年起,应用改良PPH手术治疗重度混合痔38例,现回顾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8例患者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40~68岁,平均58,6岁所有患者均以间断便血和肛门异物脱出为主要表现,病程12~38年,平均21.2年。Ⅲ度内痔31例,Ⅳ度内痔7例。其中16例曾行硬化剂注射,8例行外剥内扎术,3例2次手术史。
1.2 器械:采用常州智业医疗器械研究所生产的32 mm环形吻合器(YH-W-32)及其附件,荷包管、带线器和肛管扩张器。
1.3 治疗方法
1.3.1 改良PPH手术方法:连续硬膜外下取膀胱截石位,会阴部常规消毒,女性患者同时作阴道消毒,铺巾。扩肛能容纳4指1~2min,7×17mm圆针,4条“7”号丝线缝在3、6、9、12点肛管外皮肤处,牵开,放人肛管扩张器,4条丝线结扎固定在会阴部,取出内芯。通过肛管扩张器将荷包管置入,其能遮盖直肠壁上270°范围内有脱垂粘膜痔块,从荷包管内可见到g0。的脱垂粘膜痔块。6×14mm圆针,7号丝线行直肠粘膜荷包缝合,每针缝合范围<1.5cm,且与上针有<0.5cm的重合。第一个荷包在与肠腔垂直的横断面方向上9点位置人针,距离在距齿线3.5cm,通过旋转荷包管,可以完成对整个肛管四周的荷包缝合。第二个荷包在3点方向入针,是在齿状线上2cm处做平行齿状线的缝合,而不是常规方式平行于第一个荷包。注意女性患者在作直肠黏膜下缝合时,左手食指伸入阴道内,防止将阴道后壁黏膜缝入。退出荷包管,将张开到最大限度的32 mm吻合器(YH-W-32)头端伸入到荷包上端,然后将缝线打结,用带线器通过YH-W-32的孔道将线带出。向外用力牵引结扎线并顺时针方向旋转收紧到YH-W-32保险位置,击发,关闭YH-W-32状态1min左右(可加强止血作用)。将YH-W-32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取出YH-W-32。术后通过荷包管可检查吻合口有无出血,着重检查3、7、11点方向,有活动性出血者可以8字缝扎止血。
1.4 术后处理:术后6小时后进半流质,24小时后正常饮食,常规补液,保持大便通畅,静滴抗生素(左氧氟沙星或青霉素、甲硝唑),肛门坐浴2次/日。术后随访1~12个月。
2 结果
这38例病患的手术时间均在30~40min,术后麻醉时间过后可下床活动。一般病人术后3~5天出院。本组38例病人治疗后脱出内痔全部回纳肛内,外痔部分明显缩小,2周作复查时内痔固块明显萎缩变小,26例外痔部分已不明显。12例明显缩小。5例肛门疼痛需用止痛药物,第2天无肛门疼痛。22例有肛门轻度坠胀感,第2天症状消失。5例有第2天便时带暗红色血块。1例术后尿潴留。全组无1例术后大出血,肛门失禁,肛周感染,肛门狭窄。
3 讨论
传统的Ⅲ期、Ⅳ期环状痔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手术方法以外剥内扎术为主,但手术后多见肛门疼痛,肛门水肿,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患者痛苦大,恢复时间长。随着对痔的本质的重新认识,对痔的治疗也有了新的方式方法。目前痔的环代概念认为:痔即肛垫或称解剖学痔,是肛管的正常解剖结构。Thomson提出肛垫是由粘膜及粘膜下属的血管,平滑肌和弹力纤维组成,是在齿线上方一高度特化的血管性衬垫,它协助括约肌维持肛管的正常闭合,由于肛管上皮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器,对精调控便有重要意义。由于肛垫内动静脉吻合调节障碍和Treitz肌的断裂或松弛则导致肛垫失去支持而脱垂下移,而发生症状即痔病。因此痔手术时保护肛垫,使病理性肥大、移位的肛垫恢复正常已成为现代痔治疗的重要原则。
PPH手术适用于Ⅲ、Ⅳ期内痔及以内痔脱垂为主合并外痔曲张的环状混合痔,对内痔合并明显结缔组织外痔PPH手术后同时行外痔切剥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多数痔的脱出程度是不均匀的,以3、7、11点为著,此类脱出痔的齿线不在同一水平面,常规PPH手术对此效果不佳。这是因为常规PPH手术中双荷包牵引线是相互平行缝合的,切除组织是均匀的,上提力是均匀分布的,在脱出严重的部分并没有多向上提升,所以术后复发脱出的多。而我们改良PPH所做的第2个荷包是平行齿线缝合,切除的组织在脱出多的部位,相应切除的也多,切除组织的多少与脱出程度成正比,从而保障了脱出多的部位,上拉幅度大,手术后脱出的肛垫回到正常位置,齿线也在同一水平面上,真正达到了根据Toms肛垫理论施行手术,回复正常解剖的目的。结缔组织外痔无法通过提拉肛垫使其回复正常解剖位置来消除,所以环状混合痔合并明显结缔组织外痔者PPH术配合外痔切剥术,能消除外痔所产生的症状就更加完善。外痔的切除不仅消除了症状,而且肛门外观良好,病人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74
[2]傅传刚,张卫,王汉涛,等,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11):653-655
[3]喻德洪,主编,现代肛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482-483
[摘要]目的:探讨对PPH手术操作方法进行改良后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38例严重脱垂痔应用改良PPH法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吻合均一次成功,平均手术时间35min,平均住院3.8d,无严重并发症,手术过程顺利,无术中大出血等手术意外情况。结论:改良PPH手术治疗症状性环状痔具有疗效显著、手术简单、术后痛苦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正常生活早、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关键词]重度混合痔;改良PPH手术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作为治疗痔的新技术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为了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我院自2006年起,应用改良PPH手术治疗重度混合痔38例,现回顾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8例患者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40~68岁,平均58,6岁所有患者均以间断便血和肛门异物脱出为主要表现,病程12~38年,平均21.2年。Ⅲ度内痔31例,Ⅳ度内痔7例。其中16例曾行硬化剂注射,8例行外剥内扎术,3例2次手术史。
1.2 器械:采用常州智业医疗器械研究所生产的32 mm环形吻合器(YH-W-32)及其附件,荷包管、带线器和肛管扩张器。
1.3 治疗方法
1.3.1 改良PPH手术方法:连续硬膜外下取膀胱截石位,会阴部常规消毒,女性患者同时作阴道消毒,铺巾。扩肛能容纳4指1~2min,7×17mm圆针,4条“7”号丝线缝在3、6、9、12点肛管外皮肤处,牵开,放人肛管扩张器,4条丝线结扎固定在会阴部,取出内芯。通过肛管扩张器将荷包管置入,其能遮盖直肠壁上270°范围内有脱垂粘膜痔块,从荷包管内可见到g0。的脱垂粘膜痔块。6×14mm圆针,7号丝线行直肠粘膜荷包缝合,每针缝合范围<1.5cm,且与上针有<0.5cm的重合。第一个荷包在与肠腔垂直的横断面方向上9点位置人针,距离在距齿线3.5cm,通过旋转荷包管,可以完成对整个肛管四周的荷包缝合。第二个荷包在3点方向入针,是在齿状线上2cm处做平行齿状线的缝合,而不是常规方式平行于第一个荷包。注意女性患者在作直肠黏膜下缝合时,左手食指伸入阴道内,防止将阴道后壁黏膜缝入。退出荷包管,将张开到最大限度的32 mm吻合器(YH-W-32)头端伸入到荷包上端,然后将缝线打结,用带线器通过YH-W-32的孔道将线带出。向外用力牵引结扎线并顺时针方向旋转收紧到YH-W-32保险位置,击发,关闭YH-W-32状态1min左右(可加强止血作用)。将YH-W-32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底,取出YH-W-32。术后通过荷包管可检查吻合口有无出血,着重检查3、7、11点方向,有活动性出血者可以8字缝扎止血。
1.4 术后处理:术后6小时后进半流质,24小时后正常饮食,常规补液,保持大便通畅,静滴抗生素(左氧氟沙星或青霉素、甲硝唑),肛门坐浴2次/日。术后随访1~12个月。
2 结果
这38例病患的手术时间均在30~40min,术后麻醉时间过后可下床活动。一般病人术后3~5天出院。本组38例病人治疗后脱出内痔全部回纳肛内,外痔部分明显缩小,2周作复查时内痔固块明显萎缩变小,26例外痔部分已不明显。12例明显缩小。5例肛门疼痛需用止痛药物,第2天无肛门疼痛。22例有肛门轻度坠胀感,第2天症状消失。5例有第2天便时带暗红色血块。1例术后尿潴留。全组无1例术后大出血,肛门失禁,肛周感染,肛门狭窄。
3 讨论
传统的Ⅲ期、Ⅳ期环状痔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手术方法以外剥内扎术为主,但手术后多见肛门疼痛,肛门水肿,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患者痛苦大,恢复时间长。随着对痔的本质的重新认识,对痔的治疗也有了新的方式方法。目前痔的环代概念认为:痔即肛垫或称解剖学痔,是肛管的正常解剖结构。Thomson提出肛垫是由粘膜及粘膜下属的血管,平滑肌和弹力纤维组成,是在齿线上方一高度特化的血管性衬垫,它协助括约肌维持肛管的正常闭合,由于肛管上皮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器,对精调控便有重要意义。由于肛垫内动静脉吻合调节障碍和Treitz肌的断裂或松弛则导致肛垫失去支持而脱垂下移,而发生症状即痔病。因此痔手术时保护肛垫,使病理性肥大、移位的肛垫恢复正常已成为现代痔治疗的重要原则。
PPH手术适用于Ⅲ、Ⅳ期内痔及以内痔脱垂为主合并外痔曲张的环状混合痔,对内痔合并明显结缔组织外痔PPH手术后同时行外痔切剥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大多数痔的脱出程度是不均匀的,以3、7、11点为著,此类脱出痔的齿线不在同一水平面,常规PPH手术对此效果不佳。这是因为常规PPH手术中双荷包牵引线是相互平行缝合的,切除组织是均匀的,上提力是均匀分布的,在脱出严重的部分并没有多向上提升,所以术后复发脱出的多。而我们改良PPH所做的第2个荷包是平行齿线缝合,切除的组织在脱出多的部位,相应切除的也多,切除组织的多少与脱出程度成正比,从而保障了脱出多的部位,上拉幅度大,手术后脱出的肛垫回到正常位置,齿线也在同一水平面上,真正达到了根据Toms肛垫理论施行手术,回复正常解剖的目的。结缔组织外痔无法通过提拉肛垫使其回复正常解剖位置来消除,所以环状混合痔合并明显结缔组织外痔者PPH术配合外痔切剥术,能消除外痔所产生的症状就更加完善。外痔的切除不仅消除了症状,而且肛门外观良好,病人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74
[2]傅传刚,张卫,王汉涛,等,吻合器环形痔切除术[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11):653-655
[3]喻德洪,主编,现代肛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48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