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比较 在比较中阅读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PY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力是学习中要培养的能力之一。随着课改的深入,阅读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比较阅读教学是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方式,把比较阅读融入教学中,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喜欢阅读、懂得阅读。
  一、不同阅读材料间的内容对比
  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先要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字水平,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阅读教学目标,并选择适合现阶段学生水平的教材进行比较阅读教学。一开始,教师可以采用阅读难度和阅读题材都比较接近的文章进行对比分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让学生从中体会不同的感情色彩。
  如《小松鼠找花生》和《小蝌蚪找妈妈》,由于这两篇文章的题材相近,都是叙述故事型文体且都在寻找某样东西,教师可以用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从事件的原因、经过、结果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在探讨中让学生学习文章的叙事手法并体验其中的感情色彩,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又如老舍先生的文章《猫》,学生阅读后能感受到作者对猫的怜爱。而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养花》,学生通过阅读作者描写养花的过程,能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并由此收获人生启发。通过对两篇文章的对比阅读,加上对老舍先生生活的了解,可以发现老舍先生在生活中是一个富有情趣的人,即使经历了人生的一些挫折,依然对生活充满了激情。
  二、阅读材料中语言文字的对比
  阅读材料中的语言文字对比,也是在比较阅读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教师可以对同一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语言文字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更仔细地阅读文字内容,在文字中更深刻地体会到文章的内涵。
  如《少年闰土》一文,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形象的语句,对比闰土形象前后的变化。之后再找出对作者情感描写的语句,对比分析不同阶段作者对闰土情感的变化,让学生从不同语言的描写中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不同感情,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又如,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对文中“一根火柴”和“一把火柴”進行比较,感受二者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经过探讨比较之后,学生会发现作者用“一把”一词突出了小女孩渴望把疼爱她的奶奶留住的心情,从而表现出小女孩最终极度失望之情,而用“一根”则无法表达小女孩内心那种绝望的感情。
  三、不同作家之间阅读作品的对比
  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不能仅限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阅读分析范围进行扩大,通过对不同写作风格的作家的作品进行阅读对比,让学生学会分析对比不同作家所使用的不同写作手法,分别表达出什么思想感情,形成什么样的写作风格。在这种方式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扩散,从单一变为多元,打破固有模式,提高阅读能力。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两篇文章,都是对某一地方的景物进行描写,却是属于不同风格作家的作品。两篇文章写法同为“总分总”,而前者是从海面、海底、海滩和岛上四个方位介绍西沙群岛的富饶,后者则是通过四季的景物描写表现小兴安岭的美丽。通过两者对比,学生了解了不同写作方法都能表达感情,而且能形成不同风格。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对比阅读的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可通过不同材料的内容对比,同一材料中不同语言的对比以及不同风格作者的作品的对比,层层递进地进行对比分析,循序渐进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对比分析的能力,以达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浙江慈溪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刘 妍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在“涵泳文字”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提升语言的敏感度。“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过程进行质疑是十分重要的,在质疑中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领悟,获得有效的语言积累。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课文的关键处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从而让他们的阅读更高效。  一、在“题眼”处引导质疑,调动阅读热情  所谓“题眼”就是文章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关
学生习作不生动是让教师头疼的难题,何为生动?简单来说,就是让“生”的东西“动”起来,让本是静止的文字在我们的头脑中“活”起来,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件不易之事,我们可以借助动态视频片段来教学习作。  一、语言始于具体形象  图像是抽象符号的生动再现,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图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年级的课堂中,习作训练是从看图写话开始的,利用具体的图景可以激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与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乐
走他人不常走的路,虽说艰辛,却不一定效果不好。  随 拍  又到周五了,学生异常兴奋,因为我们约定,每周写四篇日记,单周检查,双周评比。上周评比中优胜者得到了喜报、小奖品,因而这周气氛更浓。看着学生迫切的心情,我说:“这周是检查,没有喜报,没有奖品。”话音刚落,就听见学生大声喊道:“我们不是为了奖品。”“那你们为了什么?”这一问学生更急了,“我是为了提高习作水平。”“我是为了在交流中锻炼口才。”“
《黄山奇松》和《黄果树瀑布》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散文,作者以生动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我国山河的壮丽景色。由于写景类散文承载着独特的教学价值点,笔者在教学这两篇课文时,一方面引领学生感受祖国山水的壮美,一方面引领学生走进散文,探寻写景类文本的表达秘妙。  一、切实体悟,感知多重角度的表达效果  很多学生由于受认知能力的限制,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只会从一个维度出发,往往不能整体全面地再现事物的客观
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来时,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紧紧围绕“寓理于乐,寓情于趣”展开,所以这一文体也得到了人们的热烈追捧。纵观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文章就是寓言,尽管它们的篇幅不长,却散发着独特的韵味。为此教师应该依据其问题特征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提升学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情深、风清、事信、义贞、体约、文丽是文章的创作原则和评判标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万物之文”,也可以以“六义”为其标准。  一、“情深”:师生情感真挚  课堂教学的“情深”,是指师生在教学互动中体现出的情感真挚。而情感真挚的基础,我认为,一方面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真正适合学生,另一方面是师生关系的民主和平等。过度“师本”或过度“生本”,都难以“情深”。以下就从这两方面进
“微课”又名“微课程”,近几年来随着“翻转课堂”的理念而迅速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加入微课的课堂充满了生机活力,能开启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的植入更能够激活学生、激活教师、激活课堂。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植入微课激活限时课堂,让学生更直观、高效地理解知识、享受知识、运用知识阐述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旦有了兴趣,自然而然就会
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时下教师普遍关注与重视的问题。课堂评价是教学的有效组成部分,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要充分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由于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而且对课堂评价的认识不到位,导致语文课堂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真正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服务。因
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设置“策略单元”,借助整个单元的课文训练某一种核心的阅读方法。这种单元类型的教学就需要充分开掘单元课文与所要重点训练策略之间的内在联系,落实单元训练重点。那么对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学习预测”,该怎么教学呢?  一、把握契机,唤醒动力,让预测兴趣盎然  1.各抒己见,在众说纷纭中预测  对于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边阅读一边预测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模式,很多学生在一开始就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面的探索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已经得到证实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但是教学追求的不仅仅是效果,还要追求效率。让复杂的教学过程变得简单,才能让教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更多的知识。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繁多是公认的事实,是不是繁多的内容就一定需要复杂的教学过程呢?这是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思考研究的问题。  为此,我首先研究了《语文课程标准》。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