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芥子不同配比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球蛋白及嗜酸粒细胞的影响

来源 :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an8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白芥子不同配比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生白芥子组、生炒各半组、炒白芥子组,每组30例。生白芥子组贴敷药物为生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2∶2∶1∶1),生炒各半组为生白芥子、炒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1∶1∶2∶1∶1),炒白芥子组为炒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2∶2∶1∶1)。各组均取天突、膻中、定喘、风门、肺俞等穴于三伏天穴位贴敷,每伏贴敷1次,共3次。观察各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皮肤反应评分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噬酸粒细胞计数(EOS)的变化。结果生白芥子组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病例分别为3、14、11、2例,生炒各半组分别为1、14、12、3例,炒白芥子组分别为1、10、11、8例,各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生白芥子组、生炒各半组、炒白芥子组皮肤反应总积分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及E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炒白芥子组血清IgG较生白芥子组低(P<0.05)。结论白芥子不同配比穴位贴敷均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症状及免疫功能,且随着生白芥子比例的增加患者皮肤反应逐渐加重,而皮肤反应的强弱程度对免疫功能的调节无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正>江苏省中医院单兆伟教授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善于诊治疑难杂症,尤其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诊治用药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介绍
只有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将复杂的证候系统分解为数量相对局限,内容相对清晰的证候要素;再通过各证候要素间的组合、证候要素与其他传统辨证方法系统的组合等不同的应证组合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喜炎平注射液防治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流)的分子机制。方法以"Andrographolide"(穿心莲内酯)为检索词,在PubChem数据库中查找其相关生物学结果,
临床试验中的样本含量估算是临床医生进行科研设计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介绍了临床试验研究中观察性研究,即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量估算,以及横断面研究的样本量
目的观察隔姜隔盐灸神阙穴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缺血性中风后急迫性尿失禁住院患者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
干燥综合征(SS)属中医燥证范畴,其基本病机为津液生成与输布异常。津液代谢与肺、肠等脏腑关系密切,采用宣肺布津、增液润肠的"肺肠合治法"治疗SS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其理
临床试验中的样本含量估算是临床医生进行科研设计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介绍了临床试验研究中样本量估算的重要性、常用的参数以及常见的两个样本比较及分层设计的样本含量
实验室合成甲基橙的传统方法是在低温下分二步完成,存在着条件难控制以及费时、费工、产率低的问题.本实验在常温下一步完成甲基橙的合成,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传统低温二步法产
<正> 一、哮喘案: 刘××,男,15岁,门诊号8206,1960年3月2日初诊。自幼几个月时即患哮喘。往年较轻,近二年来加重,遇冷即发。发时,呼吸迫促,胸闷喘咳,痰多,咳甚则吐,头面汗出
目的 研究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3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