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自觉:做强预防宣传

来源 :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anshuan52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参与反腐倡廉建设,是检察预防的职责所在,也是预防宣传的光荣使命。为有效聚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职务犯罪预防宣传工作向纵深发展,去年11月,在国家检察官学院上海分院召开了“上海·2013检察杂志主编座谈会暨创建正刊联盟启动交流会”。日前,本刊记者就如何创建正刊联盟平台,提升检察预防宣传的影响力,采访了高检院预防厅副厅长、《正刊》总编辑陈正云。
  刊:创建正刊联盟作为宣传预防文化的重要举措,其前景您是怎么评估的?
  陈正云:建立正刊联盟是新形势下,高检院预防厅为整合检察预防宣传资源的一次创新尝试。
  出版检察预防期刊的工作,目前还处在探索发展的创业阶段。创建正刊联盟,虽然还有许多挑战,但也有很多有利条件,更有客观的实际的需要。目前全国各地省市级检察系统大部分都创办了内刊,首先从参会的六家单位办的预防内刊情况来看,办刊已初具规模,各单位每年主要向各级党政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相关的预防单位赠送,也得到了赠阅单位的肯定,扩大了检察预防文化的影响力。但由于各地办刊业务发展不平衡,期刊内容形式比较单一,专业人员缺乏,信息覆盖面有限,有的内刊文体还是比较多地停留在公文的格式上,有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预防资源,得不到有效挖掘和提炼,预防宣传的效果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另一方面,从《正刊》编辑部成立三年来的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办刊时间不长,发展却比较快。在上海市院和预防厅的共同努力下,借助于《检察风云》杂志社的办刊经验和专业人员的管理,打造了一支办刊专业化团队。《正刊》是向社会公开发行的全国第一本预防宣传杂志,发行、稿件来源等方面的社会化程度相对较高,并有国内统一刊号和国际、国内连续出版号,今年发行量又有明显上升,覆盖全国省级地方,其办刊经验具有借鉴意义。结合以上两方面情况,预防厅提出了形成联盟的想法,由《正刊》“挑大梁”筹划正刊联盟,聚合现有的办刊资源,合力拓展办刊规模与影响力,提升预防期刊质量和效果,使有限的资源效益最大化。正刊联盟将成为做强、做大检察预防期刊的有效路径,这也是我们预防人共同探索和实践出的必然的、可行的、便捷的、低成本的选择。联盟既能保持地方、区域的特色,又可形成辐射,扩大刊物的影响力。成立正刊联盟是一项一举多得的举措,相信其意义与作用也会在今后逐步显现。
  刊:在当前形势下,各地预防期刊应如何响应正刊联盟的倡议,利用正刊联盟这个平台扩大检察预防文化的影响呢?
  陈正云:各预防期刊应拿出行动的自觉性,主动响应联盟号召,提升贯彻力与执行力。这是办好联盟,做好检察预防宣传工作的关键。如今,预防文化的资源很丰富,虽然在宣传方面存在政治性与敏感性,但预防文化宣传并不像案件报道般有那么多约束。同时,我们有很多的联席单位,正刊联盟的传播工作可借助的社会力量是很广泛的。在如此有利的形势下,预防期刊应自觉依托正刊联盟,打出组合拳,加强协作配合,利用正刊联盟这个平台相互学习,逐渐提升办刊水平与竞争力。必须切实贯彻与执行《创建正刊联盟意向要点》和《正刊联盟·2013上海会议纪要》这两份文件的精神与内容。各预防期刊应提高办好正刊联盟的行动自觉,要有积极参与并加入正刊联盟的意识,为顺利组建正刊联盟,提高自身期刊质量,扩大预防文化的社会影响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可以说,正刊联盟是一项新生事物,涉及各地办刊的内容形式、内刊人员以及经费管理等相关方面,需要结合实际,加强沟通协调和密切配合,需要探索具体的方式方法和步骤,从实践当中获取经验。
  刊:提高采编队伍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是办好检察预防期刊的基础。作为《正刊》总编辑,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陈正云:我的看法是,检察预防期刊要加强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建设,着力打造检察预防期刊采编专业团队,这是做好检察预防期刊宣传工作的前提。如今,形势发展更快,社会期待更高,标准要求更严。在全面深化改革、信息化飞速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的时代和条件下,提高期刊的内容、质量,打造期刊的风格、特色是期刊立命之本、发展之基和赢得竞争的不二法宝。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办刊层次,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善创新、作风实、重操守的采编专业团队。
  预防期刊的采编人员要提高行动自觉意识,内容出版要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要加强检察知识和采编素能训练,不断增强期刊内容的思想性、教育性和可读性。针对检察预防期刊队伍存在的理论素质根底不足、专业技能欠缺等现状,要加强检察知识和采编综合素质培训,积极为采编人员提供或创造必要的内外部学习培训机会,为预防期刊办刊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创造条件。要坚持朴实文风,用思想性引领可读性,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看得懂、能明白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架起理论与大众沟通交流的桥梁。要切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把检察预防期刊的各项工作做扎实。
其他文献
或拍板或指挥或协调,上下对接环环相扣,他们都是不同层面的预防实干家。对北京预防过去的一年和下一步,他们有最切身的感受和期待……  “一把手”:高站位干有方向,顾大局创新发展  叶文胜:我院去年查办的某国有开发公司张某等多人职务犯罪案件,涉及辖区内一重点工程,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按照市院要求,我院及时启动了介入程序。在收集了解相关政策规定后,走访村民、拆迁公司、与开发单位召开座谈会,深入分析案发原因,
期刊
“前后折腾了三年多,最初是想反映问题,没想到背后隐藏着千万元大案。”47岁的王楠(化名)回忆起举报经历,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千万元大案的制造者叫许根乐,案发前是北京阜外医院的一名办事员。前些年,医院因为扩建,原本给拆迁户准备的周转房,阴差阳错剩下50余套,结果善后的处置权就交给了这个普通办事员。这个小人物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主观能动性”被充分激发,在一年半内加价销售,非法获利千余万,最终被
期刊
“好八连,天下传。为什么?意志坚。为人民,几十年。拒腐蚀,永不沾……”这是毛主席于1963年8月1日凌晨,为好八连题写的光辉诗篇。50年前,时代需要“好八连”精神,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种精神。  【编者按】  革命胜利了,又进驻到灯红酒绿的南京路,有人可能会想,该享受享受了。但是八连的同志并不这样想,他们说:“吃好的,穿好的,我们都想,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他们不仅仅从传统美德上认识保持发扬艰苦
期刊
鲁迅过时了吗?当然没有。《人民日报》曾在去年10月刊文说:“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进程看,鲁迅显然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鲁迅的文化追求及其文化实践能够为当下的文化建设提供难以替代的精神资源。”同样,在廉政文化建设上,鲁迅的思想、精神和实践,依然能为我们提供借鉴。今年,《正刊》携手上海鲁迅纪念馆,与你一起重温经典,再读鲁迅。  鲁迅的精神文化遗产是十分丰富的。仅就反腐倡廉的主题而言,就有脊梁精神、奉献精神
期刊
众人中,陈玉兴在一旁自然看得明白,见有了说话的时机,忙道:“放吊是放吊,可怎么缢死的就谁也不知道了。自缢之人,照说是不该口鼻出血的……”  王伸汉呵斥道:“多嘴!”  众人吓得往后退了几步,谁也不敢再作声了。  陈玉兴心知此处不是容他说的地方,只好摇头不语,闪在一旁。  嘉庆十三年(1808年),江苏山阳(今淮安市)遭受严重水灾,黄水横溢,饿殍遮道,古楚地沦为泽国。朝廷赈灾粮款,被污吏贪墨。饥民卖
期刊
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党员干部的组织纪律观念始终是第一要素。然而,现实生活中,少数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无视组织纪律,不顾中央禁令,心里装着小九九,有的甚至丧失理想,丢掉信仰。表面上看是个人品德上阳奉阴违的行为,实质上是组织纪律观念的缺失和沦落。  党的纪律如同党的生命线。反腐不能只靠“几把火”和“几阵风”,而是要在“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中形成常态。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
期刊
【故事梗概】  夫妻两人很恩爱,有个可爱的儿子。但不幸的是,妻子患了皮肤癌需要治疗。沪上治疗费用很高,经济问题让丈夫一筹莫展。此时,出现了一个想通过贿赂的手段,得到丈夫所在企业招标项目的人,而且开出的价格不低。男人在再三衡量后,最终决定放弃……  【主要人物】(按出场顺序)  男人:合资企业管理岗位。  女人:医院检验科的医师,贤惠、谨慎。  孩子:小学,聪明、淘气、可爱。  开场: 傍晚,家,内
期刊
2014年全国两会前夕,人民网就公众关注的21个热点问题展开网上调查。截至2月26日21时30分,“反腐倡廉”获得网民投票超过45万票,位列第二。不少网民都在留言中呼吁要加大对“身边苍蝇”的查处力度。期待2014年在“打老虎”的同时,基层反腐“拍苍蝇”能迎来一场暴风骤雨,对直接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相关腐败问题进行严打。  18.2万干部受党纪政纪处分,6400名县处级以上干部违纪违法被查办,一批省
期刊
“分分钟威力”只是权力失范的一个缩影。权力易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正是因为手中的权力不受约束、缺乏监督,一些人才会自我膨胀,自以为无所不能,才能获取以权谋私的空间,想方设法去寻租牟利。  “分分钟可以搞垮一间厂”、“八个街镇,就算我每个街镇拿100万,我们都可以有800万”,这样的土豪式语言,来自于一段手机录音。此前有民众举报称,说这话的是广东清远市清城区环保局局长陈柏和。当地有关部门
期刊
“入账腐败”具有隐蔽性好、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其成为反腐领域中的一个“盲区”,成为一些党员干部谋取私利、贪污腐败的首选。探究其根源在于财政预算不够严谨细化,假账横行审计不力,公务接待长期缺乏标准和监督,使得“假公济私”式腐败屡禁不绝。关键是要消除公务消费、报销等背后的利益空间,贪腐“隐形福利”才无处藏身。  明明是私人消费,偏偏公款报销;入账虚报瞒报,企图“瞒天过海”。“入账腐败”顾名思义就是将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