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芙蓉自然成

来源 :创作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52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风轻浪浣浮萍,出水芙蓉自然成”。这是我在看完现代花鼓戏《接来乡里爹和娘》一剧后,发给女主人公丽丽的扮演者王萍的一条微信。在戏曲艺术的海洋里,每个演员都有自己奋斗的航向,就像每颗星星有着自己的运行轨道一样。对于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员王萍来说,花鼓戏就是她一生的挚爱与追求,也是伴随她艺术航程的全部甘苦所在。在自由的艺术天空,王萍展翅高飞,尽情驰骋,付出了艰辛和汗水,也收获着成功与喜悦。
  现代戏《接来乡里爹和娘》是湖南花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于2012年9月精心打造的一部大型剧目,王萍在剧中扮演女主角丽丽。这出戏讲述的是社会转型时期城乡生活在碰撞中融合的精彩故事。王萍接到丽丽这个角色后,认真研读剧本,虚心求教于导演和其他演员,准确把握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她认为,抓住“情”字做文章,至关重要。因为丽丽这个人物,硕士毕业,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善良,孝顺,面对淳朴老实的父亲,有亲,有爱,有孝,但面对父亲固执的一面,也有怨,有痛,有无奈;面对婆婆,贤惠而不敢太亲热,孝敬而也有隔阂。这些复杂的情绪、情感,对一位演员来说,需要准确拿捏才能表演到位。王萍在生活中,也是她爹的娇娇女,是他妈的好儿媳。她将生活中的情景再现到剧中,把剧中的“她爹”和“他妈”当成自己的家人,情出于心,心现于孝;以孝动情,以情感人。舞台上的王萍,演得情真意切,真实自然,不露声色,入木三分。
  1970年出生的王萍,从小就迷恋花鼓戏。15岁那年,她一个人到了离家30多公里的花鼓剧团学戏,师从宁乡县花鼓剧团的著名老艺人彭秀英。彭秀英功底深,戏路宽,对王萍疼爱有加,倾囊相授。王萍的悟性很高,很快就成了团里的大梁。她扮相端庄,眉目俊秀,身材匀称,嗓音纯净,善于反串扮演英俊小生,她在《洪兰桂打酒》中饰演的洪兰桂、《窦娥冤》中饰演的王子、《梁山伯与祝英台》中饰演的梁山伯,《杨义闯宫》中饰演的驸马、《玉堂春》中饰演的王金龙、《百日缘》中饰演的董永、《瓦车篷》中饰演的安寿保等角色获得满堂喝彩。特别是她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当唱到梁山伯离开祝英台开始吐血时,唱腔呜咽,字字如泣,整个台下群情悲戚,掌声四起。1990年,王萍考入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令王萍激动的不只是由乡下女孩变成了城里人,而是成了一名专业的花鼓戏演员。来到花鼓戏艺术的最高殿堂后,王萍虚心学戏,勤奋练功,先后向著名花鼓戏表演艺术家李小嘉、刘赵黔学戏,同时还到省艺校向杨鑫华老师学习唱腔,到省京剧团向京剧名家闵玲娣老师学习身段、形体等课程,业务能力大有长进。但在当时,戏曲艺术日渐滑坡,演出少之甚少。随着卡拉OK、港台通俗歌曲的影响,花鼓戏演出市场日益萎缩,传统花鼓戏遭到巨大的市场冲击。省花鼓戏剧院的许多演员,如张也、黄卓、甘萍、谌蓉、张芳等都离开了花鼓戏舞台,改唱民歌、通俗歌曲。1993年,王萍也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掉正式工作,下海跑歌厅唱民歌,跟剧组拍电视,先后推出了个人MTV《水乡三月》,并参与了《茂兰故事不外传》等电视连续剧的拍摄。虽有闪烁的灯光,迷人的鲜花,优厚的待遇,但是,骨子里已经对花鼓戏入迷的王萍,最终还是舍不得离不开花鼓戏。2002年,她成立了王萍花鼓戏工作室,自接业务,先后主演了《老竹新笋》、《雷锋》等多部新戏。2004年,王萍接受浏阳花鼓戏剧团的邀请,饰演《书记有本难念的经》中的女主角石榴,该剧参加第七届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一举获得金奖。2005年7月,她应侯希贵艺术团的邀请,在花鼓戏《远山的呐喊》中扮演主角九九。这部戏剧是为配合湖南当时正在开展的“禁毒人民战争”而创作的。用花鼓戏这一湖南的传统剧种来表现禁毒题材属首次,该剧公演之后在全省各地巡回展演了近百场。2006年,王萍又应益阳剧团的邀请,主演了反腐倡廉题材的大型花鼓戏《但愿人长久》,获湖南省第二届艺术节田汉新剧目奖,应岳阳花鼓戏剧团的邀请,主演现代花鼓戏《老骆轶事》,获全国地方戏曲展演〈南方片〉三等奖、湖南艺术节金奖。
  在20多年的演艺生涯中,王萍感受到从艺之路的曲折和坎坷,从一个花鼓戏的爱好者,最后成为了一名职业演员;她曾在乡间的草台上演出,也曾进入过花鼓戏艺术的最高殿堂,迈进了美不胜收的艺术世界,领略到了花鼓戏艺术的无穷魅力。尽管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吊嗓、练功,王萍却一点也不觉得苦和累。她深深懂得,梅花香自苦寒来。要想今后继续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就必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唱念做舞、手眼身法步,样样都不可忽视。从王萍塑造的众多剧中人物身上,观众们既能欣赏到花鼓小调的原汁原味,又能享受到戏曲创新带来的时尚美感。她试着将现代声乐唱法融汇到花鼓戏唱腔中,灵转多姿、流畅优美、行腔圆润、气韵自如。从表演上来看,她在舞台上十分注重肢体动作的生活化,她始终认为,歌舞化的特点使湖南花鼓戏比之于其他戏曲更具形式感觉的因素。这个特点融戏、舞于一台,使戏曲歌舞化、歌舞戏曲化,适应了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使花鼓戏更有现代元素。同时,在一些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戏眼”上,王萍又善于借鉴程式化的传统表演来强化人物丰富的情感。“戏份不在多少,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王萍这样认为。在她出演的角色中,有的尽管不是主角,只是配戏的“绿叶”,但经过她的精心塑造,也能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在大量基层演出中,王萍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形成了自己大方、清新、细腻的表演风格。
  美若芙蓉披霞归,声似山泉和凤鸣。熟悉王萍的人,都会为之感叹:她是为戏而生的。有人说,是信念与执着的相拥成就了王萍,也有人说,是汗水和泪水的滋养成就了王萍。在花鼓艺术的百花园里,王萍好似散发着芬芳的一株芙蓉,花正红,叶正绿。我们衷心地祝愿她,在更广阔的舞台再谱新篇,再创辉煌!
  本栏目责任编辑 孙 婵
其他文献
王跃文给人们的印象是一个官场小说大家,由他的《国画》引起的我国文坛的官场小说热持续到现在。但王跃文并没有仅仅局限于这一个方面的题材,以前也发表过许多乡土题材的小说,但是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的关注。2012年发表在《文学界》第一期的《漫水》却引起了较大地反响。《漫水》无论从主题还是人物,都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它体现了作者创作技巧的炉火纯青,写作心态的冲淡平和,对家乡的拳拳之心。  一、构建了一座和谐宁
期刊
纵观当下中国电视剧行业,一方面,在商品化浪潮和消费主义观念冲击下,感官化、娱乐化、低俗化趋势愈演愈烈。已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一小部分注重深度挖掘的电视剧作品,常常又容易陷入对作者个人情绪与个体经验的执着与痴迷,过度的“个性化”使其无法进入普遍意义的真理层面,也让观众难以接受,终因曲高和寡而无法担负起“重整乾坤”的文化使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电视连续剧《叶问》裹挟着一股浓浓的“文人气息”扑面而来
期刊
刘小平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以篆刻名播书坛,于1987年获西泠印社篆刻大赛金奖。今年4月,他的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最高奖——中国书法兰亭奖中获佳作奖。为此,6月19日,本刊特邀记者老蒲专访刘小平,掏出了他的很多妙语。  老蒲:刘老师,我应《创作与评论》杂志的安排,特意来对您进行一个访谈,请您谈谈学习书法篆刻的经历、心得、体会。  刘小平:好的,您问我答吧!  老蒲:我也爱好书法,是湖南省书协的早期
期刊
一、《红磨坊》的艺术之花  当一个画家问梵高喜欢作什么样的画时,他毫不隐讳地说:“我喜欢让我的画表现出深刻而温柔的东西。”  深刻而温柔!梵高的喜爱也正是法国人的喜爱。多少世代以来,一座巴黎城,将整个世界的艺术眼球都吸引进去了。而电影《红磨坊》作为法国忧伤而略显病态的艺术象征,这里的浪漫包含了深深的泪水,特别是它的康康舞和略带色情的肆情表演,让人们感觉到它的颓废、一种疼痛的美。  值得一提的是,《
期刊
拨开婚姻、乡邻之爱的迷雾,余公公和慧娘娘的精神之恋成为“漫水”故事中荡气回肠的审美场域。它体现出转化情欲,升华灵魂,重审欲望与人伦的三重审美功能,并借此触摸人性的幽微,探测情理的界限,突显节制、人伦赋予生命的弹性和艺术的张力。  一、转化:摒欲归灵的精神相依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指出,爱情追求真、善、美,而“灵魂的美优于形体的美”,爱之美是“纯粹的、地道的、不折不扣的美本身,是神圣的、纯一的美本身
期刊
一个社会历史事件总没有特定或自然而然的再现方式,符号能指与事件事实之间的沟隙总能以许多不同的方式被填补。①这其间一定有一个棱镜式的讲述者,他令一切都被折射。如果说那个“事实”已经宏大、遥远到不可追求,那就观察这每一面独异的棱镜吧。《斗牛》就是这样一面镜子。  “斗牛”关联着伊比利亚半岛上剧烈的对抗与冲突图景,“《斗牛》”却与之如此背离:雄健的“bull”被置换为母性的“cow”,又被移置在东方的乡
期刊
“小妞电影”作为一种介乎于爱情片与喜剧片之间的亚类型,“特指以年轻女性为主角、诙谐时尚的浪漫爱情轻喜剧”①。其叙事结构遵循好莱坞情节剧和爱情类型片的模式,相遇初识、情感发酵、遭遇阻碍、好事多磨、大团圆结尾等起承转合一应俱全。人物常以摸爬滚打于时尚圈的当代都市年轻女性为核心,涵盖编辑、记者、办公室白领、职场“菜鸟”等;故事题材以女性成长、婚恋、家庭、职业为主,表现女性的“自我成长”和“身份认同”兼及
期刊
王萍,国家二级演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员,湖南戏剧家协会会员。  长沙市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南委员会会员,民进省直文化艺术专家委员会委员。  现代花鼓戏《接来乡里爹和娘》由国家一级编剧孙文辉编剧,国家一级导演彭自兴执导,讲述的是,社会转型时期城乡生活在碰撞中融合的精彩故事。这出戏源于剧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尊重与感悟,大力张扬现代社会倡导的人和、家和、国和的和谐深意,呼唤现代化背景下人们对人情、恋
期刊
一代人的文学审美范式与其所处的时代之间存在着或隐或现的同构关系。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写作者,他们没有经历过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但成长于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均发生深刻转型的时代,由此引发的社会阵痛为文学书写开掘出巨大的表现空间。这代写作者在转型时期成长并伴随社会浪潮的涌动走上文学舞台,他们关注的重心不再是父兄辈关于历史的宏大叙事,而是普遍以个人的成长史为隐形线索,深度挖掘转型时期的人心嬗变,以个体
期刊
正如某些理论家所指出的,记忆从来都不是自然的生理过程,它往往是权力运作的结果,同时也可以是自觉的文化实践。另外,记忆本身就是遗忘,就是一种记忆反对另一种记忆,这是记忆的辩证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知青生活的记忆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遗忘与反遗忘的斗争,知青文学正是以反遗忘的名义,以个人化的诉苦、悲悼与忏悔,达成了它最初的解放功能。但与此同时,它也建构了一种关于知青的历史形象和集体话语,强迫性的选择性记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