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一】
师:上星期,我们班同学约我进行了一场“1分钟投篮挑战赛”,每人可以投三次。首先出场的是小力,他三次都投中了5个球。……要表示小力1分钟投中的个数,用哪个数比较合适?
生:5。
师:接着小林出场,麻烦来了。(出示小林三次投中的个数:3个,5个,4个)三次投篮,结果怎么样?
生:不同。
师:这一回,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小林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
生1:我觉得可以用5来表示,因为他第二次投中了5个。
生2:我不同意,小力每次都投中5个,所以用5来表示他的成绩。但小林另外两次分别投中4个和3个,怎么能用5来表示呢?
师:也就是说,如果也用5来表示,对小力来说——
生3:不公平!
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生4:可以用4来表示,因为3、4、5三个数,4正好在中间,最能代表他的成绩。
师:不过,小林一定会想,我毕竟还有一次投中5个,比4个多1呀。
生:那他还有一次投中3个,比4个少1呀。
师:哦,一次比4多1,一次比4少1……
生:那么,把5里面多的1个送给3,这样不就都是4个了吗?
师: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就叫“移多补少”。移完后,小林每分钟看起来都投中了几个?
生:4个。
师:能代表小林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吗?
生:能!
师:轮到小刚出场了。(三次投篮成绩:3个、7个、2个)这一回,又该用几来代表他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我觉得可以用4来代表他1分钟的投篮水平。他第二次投中7个,可以移1个给第一次,再移2个给第三次,这样每一次看起来好像都投中了4个。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们先把小刚三次投中的个数相加,得到12个,再用12除以3等于4个。所以,我们也觉得用4来表示小刚1分钟投篮的水平比较合适。
师:像这样先把每次投中的个数合起来,然后再平均分给这三次(板书:合并、平分),能使每一次看起来一样多吗?
生:能!都是4个。
师:能不能代表小刚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
生:能!
师:其实,无论是刚才的移多补少,还是这回的先合并再平均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
生: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
师:数学上,我们把通过移多补少后得到的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比如,在小林这里,我们就说4是3、4、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那么,在小刚这里呢?
生: 4是3、7、2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师:奇怪,这里的平均数4究竟是哪一次的个数呢?
生:这里的4代表的是小刚三次投篮的平均水平。
生:是小刚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
【赏析】听张齐华老师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你看,张老师娓娓道来,循循善诱,仿佛是一位长者、智者在拉家常。可是,张老师却在不经意的唠嗑中,把“平均数”这一“虚无缥缈”的数,轻而易举地“抓实了”,解决了,神奇吧!
张齐华老师运用三个学生各自投篮三次的数据,通过一次次的追问,使学生明白,“平均数表示的是一般水平,而不是具体的某个数”,把平均数最核心的问题给解决了,让学生初步感悟到了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有了对平均数的初步建构,下一步对平均数特点的把握,自然不在话下。
从易到难,从投篮结果的相同到投篮结果的不同,从小力的每次投篮5个,到小林的三次投篮个数不相同但有规律性,是连续的自然数,再到小刚的三次投篮个数相差很大,体现了张老师注重学生思维的层次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推进,使学生的认识循序渐进,逐渐对平均数进行建模,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哲学思想、从不变到变的数学思想。张老师的匠心独运,体现了他的课堂的深度与厚度。
【片段二】
师:最后,该我出场了。我主动提出投四次,前三次投篮已经结束(投篮成绩:4个、6个、5个),猜猜看,三位同学可能会怎么想?
生1:他们可能会想:完了,肯定输了。张老师平均1分钟就投中了5个,和小力并列第一。更何况,张老师还有一次没投呢。
生2:我觉得不一定。万一张老师最后一次发挥失常,一个都没投中,或只投中一两个,张老师也可能会输。
师:情况究竟会怎么样呢?还是让我们赶紧看看第四次投篮的成绩吧。(第四次投篮成绩:1个)
师:凭直觉,张老师最终是赢了还是输了?
生:输了。因为你最后一次只投中1个,也太少了。
师:不计算,你能大概估计一下,张老师最后的平均成绩可能是几个吗?
生:大约是4个。
师:应该比这里最大的数——
生1:小一些。
生2:还要比最小的数大一些。
生3:应该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是不是这样呢?赶紧想办法算算看吧。和刚才估计的结果比较一下,怎么样?
生:的确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现在看来,这场投篮比赛我是输了。你们觉得问题主要出在哪儿?
【赏析】在这一环节教师非常成功地引导学生认识了平均数的另外两个特性:平均数的敏感性、平均数介于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教师没有说教意味,完全由学生自己发现这些特点,学生成了发现者,在理解这几个特性的过程中,明确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同样,教师没有刻意地让学生去计算,而是在判断中计算,在比较中找方法。
一开始,张老师让学生先紧张一陣,自己投篮前三次的平均成绩是5个,及时抛出问题“三位同学可能会怎么想”,从而引发猜想,学生一边推测,一边计算,一方面体验平均数的“敏感性”,另一方面在推测中熟悉平均数的不同计算方法。你看,学生多踊跃:“我觉得不一定。万一张老师最后一次发挥失常,一个都没投中,或只投中一两个,张老师也可能会输。”
在学生弄明白了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后,张老师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引发学生思考:“这场投篮比赛我是输了。你们觉得问题主要出在哪儿?”这是运用实例,让学生动态地感受“一个数的变化能够引起平均数的怎样变化”。张老师继续在培养学生的数感方面下功夫,既让学生估一估,又让学生算一算,还让学生说一说,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平均数问题,很容易被当作一般的计算或平均数应用题去教学,要让学生从统计的角度去理解平均数非常不容易。“新课标”把平均数这一问题划归到统计的范畴,还原知识本来面目,让我们从根本的意义上去解释平均数,而不是舍本逐末,会解两道求平均数的问题,就说学会了平均数。正是基于此,张齐华老师匠心独运地设计了教师与学生投篮比赛的情境,同时巧妙地设计不同的投篮结果,淡定从容地一步一步引导,激发学生解答了平均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弄明白了平均数的一个又一个特点。
(作者单位:广东省南雄市永康路小学)
□责任编辑 李杰杰
E-mail:731836457@qq.com
师:上星期,我们班同学约我进行了一场“1分钟投篮挑战赛”,每人可以投三次。首先出场的是小力,他三次都投中了5个球。……要表示小力1分钟投中的个数,用哪个数比较合适?
生:5。
师:接着小林出场,麻烦来了。(出示小林三次投中的个数:3个,5个,4个)三次投篮,结果怎么样?
生:不同。
师:这一回,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小林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
生1:我觉得可以用5来表示,因为他第二次投中了5个。
生2:我不同意,小力每次都投中5个,所以用5来表示他的成绩。但小林另外两次分别投中4个和3个,怎么能用5来表示呢?
师:也就是说,如果也用5来表示,对小力来说——
生3:不公平!
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生4:可以用4来表示,因为3、4、5三个数,4正好在中间,最能代表他的成绩。
师:不过,小林一定会想,我毕竟还有一次投中5个,比4个多1呀。
生:那他还有一次投中3个,比4个少1呀。
师:哦,一次比4多1,一次比4少1……
生:那么,把5里面多的1个送给3,这样不就都是4个了吗?
师: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就叫“移多补少”。移完后,小林每分钟看起来都投中了几个?
生:4个。
师:能代表小林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吗?
生:能!
师:轮到小刚出场了。(三次投篮成绩:3个、7个、2个)这一回,又该用几来代表他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呢?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我觉得可以用4来代表他1分钟的投篮水平。他第二次投中7个,可以移1个给第一次,再移2个给第三次,这样每一次看起来好像都投中了4个。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我们先把小刚三次投中的个数相加,得到12个,再用12除以3等于4个。所以,我们也觉得用4来表示小刚1分钟投篮的水平比较合适。
师:像这样先把每次投中的个数合起来,然后再平均分给这三次(板书:合并、平分),能使每一次看起来一样多吗?
生:能!都是4个。
师:能不能代表小刚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
生:能!
师:其实,无论是刚才的移多补少,还是这回的先合并再平均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
生: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同样多。
师:数学上,我们把通过移多补少后得到的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比如,在小林这里,我们就说4是3、4、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那么,在小刚这里呢?
生: 4是3、7、2这三个数的平均数。
师:奇怪,这里的平均数4究竟是哪一次的个数呢?
生:这里的4代表的是小刚三次投篮的平均水平。
生:是小刚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
【赏析】听张齐华老师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你看,张老师娓娓道来,循循善诱,仿佛是一位长者、智者在拉家常。可是,张老师却在不经意的唠嗑中,把“平均数”这一“虚无缥缈”的数,轻而易举地“抓实了”,解决了,神奇吧!
张齐华老师运用三个学生各自投篮三次的数据,通过一次次的追问,使学生明白,“平均数表示的是一般水平,而不是具体的某个数”,把平均数最核心的问题给解决了,让学生初步感悟到了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有了对平均数的初步建构,下一步对平均数特点的把握,自然不在话下。
从易到难,从投篮结果的相同到投篮结果的不同,从小力的每次投篮5个,到小林的三次投篮个数不相同但有规律性,是连续的自然数,再到小刚的三次投篮个数相差很大,体现了张老师注重学生思维的层次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推进,使学生的认识循序渐进,逐渐对平均数进行建模,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哲学思想、从不变到变的数学思想。张老师的匠心独运,体现了他的课堂的深度与厚度。
【片段二】
师:最后,该我出场了。我主动提出投四次,前三次投篮已经结束(投篮成绩:4个、6个、5个),猜猜看,三位同学可能会怎么想?
生1:他们可能会想:完了,肯定输了。张老师平均1分钟就投中了5个,和小力并列第一。更何况,张老师还有一次没投呢。
生2:我觉得不一定。万一张老师最后一次发挥失常,一个都没投中,或只投中一两个,张老师也可能会输。
师:情况究竟会怎么样呢?还是让我们赶紧看看第四次投篮的成绩吧。(第四次投篮成绩:1个)
师:凭直觉,张老师最终是赢了还是输了?
生:输了。因为你最后一次只投中1个,也太少了。
师:不计算,你能大概估计一下,张老师最后的平均成绩可能是几个吗?
生:大约是4个。
师:应该比这里最大的数——
生1:小一些。
生2:还要比最小的数大一些。
生3:应该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是不是这样呢?赶紧想办法算算看吧。和刚才估计的结果比较一下,怎么样?
生:的确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现在看来,这场投篮比赛我是输了。你们觉得问题主要出在哪儿?
【赏析】在这一环节教师非常成功地引导学生认识了平均数的另外两个特性:平均数的敏感性、平均数介于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教师没有说教意味,完全由学生自己发现这些特点,学生成了发现者,在理解这几个特性的过程中,明确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同样,教师没有刻意地让学生去计算,而是在判断中计算,在比较中找方法。
一开始,张老师让学生先紧张一陣,自己投篮前三次的平均成绩是5个,及时抛出问题“三位同学可能会怎么想”,从而引发猜想,学生一边推测,一边计算,一方面体验平均数的“敏感性”,另一方面在推测中熟悉平均数的不同计算方法。你看,学生多踊跃:“我觉得不一定。万一张老师最后一次发挥失常,一个都没投中,或只投中一两个,张老师也可能会输。”
在学生弄明白了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后,张老师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引发学生思考:“这场投篮比赛我是输了。你们觉得问题主要出在哪儿?”这是运用实例,让学生动态地感受“一个数的变化能够引起平均数的怎样变化”。张老师继续在培养学生的数感方面下功夫,既让学生估一估,又让学生算一算,还让学生说一说,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
平均数问题,很容易被当作一般的计算或平均数应用题去教学,要让学生从统计的角度去理解平均数非常不容易。“新课标”把平均数这一问题划归到统计的范畴,还原知识本来面目,让我们从根本的意义上去解释平均数,而不是舍本逐末,会解两道求平均数的问题,就说学会了平均数。正是基于此,张齐华老师匠心独运地设计了教师与学生投篮比赛的情境,同时巧妙地设计不同的投篮结果,淡定从容地一步一步引导,激发学生解答了平均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弄明白了平均数的一个又一个特点。
(作者单位:广东省南雄市永康路小学)
□责任编辑 李杰杰
E-mail:73183645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