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水发源地
上地理课时,小明思想开了小差。老师问他:“长江第一支流——汉水发源于哪里?”
小明急得头上直冒汗,得了启示,答道:“汗水发源于头上。”
二郎山最高
地理课考试时。在试卷中有一道填空题写着:“我国最高的山峰是()。小勇不假思索地填上了“二郎山”。讲评试卷那天,地理老师把小勇叫了起来:“上课时,我讲了珠穆朗玛峰高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你不知道吗?”小勇说:“知道。可是前几天我听到一首歌里唱‘二呀么二郎山呀,高呀么高万丈。’我仔细一算,一万丈要有三万多米,那比珠穆朗玛峰高多了。”
山本五十六
课堂上,一位老师在给学生介绍日本人的姓氏习惯。她说:“如果有个日本名字里有个‘太郎’二字,那他一定是长子,如果他名字里有‘次郎’二字,那他一定是次子。下面,谁能说出一个有这种名字的日本人?”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回答:山本五十六。
成功之母
教师:“谁来回答,郑成功是什么人?”
学生:“郑成功是谁我不知道,可我知道谁是他的母亲。”
教师奇怪地问:“你知道他的母亲?”
学生:“是的.他的母亲叫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样样都行
我教的中文班有一个美国留学生约翰,他对方块字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有一天,约翰上街回来找到我的办公室:“老师,我觉得你们中国人很不谦虚。”“为什么?”我感到惊讶。“大街上,我看到许多大招牌,都是自我炫耀,比如:中国很行,中国人民很行,中国农业很行。他把“银”看成“很”了。
巧辩
老师训斥班里的值日生说: “黑板那么脏,抹布是干的,地球仪上。”他用手抹了一下, “全是灰。”
“哦,”值日生说,“你抹的地方,恰好是撒哈拉大沙漠。”
母 亲
语文老师正在台上讲高尔基的代表作《母亲》这一课,而学友却在桌下打逗,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叫起学友问:“你听见我讲课的内容了吗?”学友回答:“听得一清二楚。”老师继续问:“那么《母亲》这个标题是什么意思呢?”学友响亮地回答:“一定是高尔基的母亲吧!”
不同遭遇
老师问:“铁放在外面,常和空气接触,就会生锈。那么金呢?”
学生答:“会被偷。”
叉子
开学典礼上,校长发表演讲,他说:“孩子们,知识是大海,是大江。我们学习知识,就像拿一把小小的勺子,在大江大海里舀水一样。”
突然,人群中传来一个绝望的声音:“完了,完了,我妈妈给我带的是叉子”。
一见钟情
在某大学进修中文的一外国女学生用成语“一见钟情”造句:“昨晚做好全部功课,我一见钟,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不对,不能将成语拆开,”年轻的男教师纠正道。“今晨我到校一见钟情,就向她问好。”“词不达意,还是不对。”她望着男教师又说:“我对您一见钟情。”“这次对啦!啊?不对。” 男教师红着脸说:“句子对了,用错了地方。”
(摘自乐和吧)
上地理课时,小明思想开了小差。老师问他:“长江第一支流——汉水发源于哪里?”
小明急得头上直冒汗,得了启示,答道:“汗水发源于头上。”
二郎山最高
地理课考试时。在试卷中有一道填空题写着:“我国最高的山峰是()。小勇不假思索地填上了“二郎山”。讲评试卷那天,地理老师把小勇叫了起来:“上课时,我讲了珠穆朗玛峰高8848.1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你不知道吗?”小勇说:“知道。可是前几天我听到一首歌里唱‘二呀么二郎山呀,高呀么高万丈。’我仔细一算,一万丈要有三万多米,那比珠穆朗玛峰高多了。”
山本五十六
课堂上,一位老师在给学生介绍日本人的姓氏习惯。她说:“如果有个日本名字里有个‘太郎’二字,那他一定是长子,如果他名字里有‘次郎’二字,那他一定是次子。下面,谁能说出一个有这种名字的日本人?”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回答:山本五十六。
成功之母
教师:“谁来回答,郑成功是什么人?”
学生:“郑成功是谁我不知道,可我知道谁是他的母亲。”
教师奇怪地问:“你知道他的母亲?”
学生:“是的.他的母亲叫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样样都行
我教的中文班有一个美国留学生约翰,他对方块字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有一天,约翰上街回来找到我的办公室:“老师,我觉得你们中国人很不谦虚。”“为什么?”我感到惊讶。“大街上,我看到许多大招牌,都是自我炫耀,比如:中国很行,中国人民很行,中国农业很行。他把“银”看成“很”了。
巧辩
老师训斥班里的值日生说: “黑板那么脏,抹布是干的,地球仪上。”他用手抹了一下, “全是灰。”
“哦,”值日生说,“你抹的地方,恰好是撒哈拉大沙漠。”
母 亲
语文老师正在台上讲高尔基的代表作《母亲》这一课,而学友却在桌下打逗,被老师发现了,老师叫起学友问:“你听见我讲课的内容了吗?”学友回答:“听得一清二楚。”老师继续问:“那么《母亲》这个标题是什么意思呢?”学友响亮地回答:“一定是高尔基的母亲吧!”
不同遭遇
老师问:“铁放在外面,常和空气接触,就会生锈。那么金呢?”
学生答:“会被偷。”
叉子
开学典礼上,校长发表演讲,他说:“孩子们,知识是大海,是大江。我们学习知识,就像拿一把小小的勺子,在大江大海里舀水一样。”
突然,人群中传来一个绝望的声音:“完了,完了,我妈妈给我带的是叉子”。
一见钟情
在某大学进修中文的一外国女学生用成语“一见钟情”造句:“昨晚做好全部功课,我一见钟,情不自禁地叫了起来!”“不对,不能将成语拆开,”年轻的男教师纠正道。“今晨我到校一见钟情,就向她问好。”“词不达意,还是不对。”她望着男教师又说:“我对您一见钟情。”“这次对啦!啊?不对。” 男教师红着脸说:“句子对了,用错了地方。”
(摘自乐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