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国难当头,知识分子的抉择

来源 :科学大观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rwf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由王力宏、章子怡、黄晓明、陈楚生主演的《无问西东》表现抢眼,引热议。电影用4个故事,重申了“立言立德,无问西东”的清华精神。其中,影片涉及的“西南联大”部分,让观众尤为动容,呈现了在国难当头,一大批知识分子的抉择与担当。
  电影《无问西东》,虽是为清华百年诞辰而献礼的影片,却让人知道了西南联大。
  西南联大,绝对可以称之为中国高校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在最艰苦的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云集了当时中国各领域的泰斗,先后在此任教的专家教授有300余人。从这里走出的中国两院院士多达171人,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4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获得诺贝尔奖,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界的中流砥柱。
  这里也走出了中国100多位人文大师,成为中国文化思想的基石。
  一个仅仅存在8年的临时大学,为什么能如此辉煌?
  铮铮铁骨
  1937年,日军铁蹄践踏中国大地,开始有计划地摧毁中国文化。
  五朝宫阙,北平沦陷。北大的红楼沦为日军宪兵司令部,清华大学竟然成为日军的兵营和医院,图书仪器遭受洗劫,体育馆成了马厩,新南院成了随军妓馆……三分之二的南开大学毁于炮火之下……
  清华的吴宓深感悲愤无望,在日记里写道:“闻报,知战局危迫,大祸将临……今后或自杀,或为僧,或抗节,或就义。”
  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表现出铮铮铁骨。
  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陈三立拒绝日本人游说,怒斥:“呸!中国岂狗彘耶?岂贴耳俯首,任人宰割?”最后绝食五日,忧愤而死。
  陈三立的儿子,中国的国学大师陈寅恪,为了保证中国的文脉不断,在父亲丧期秘密逃离北平,他说:“文化不可以亡,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为根基。”
  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北大教授邓以蛰的三儿子,当时仅有13岁,在日本召开的占领北平的“庆功会”上,将日本膏药旗扯碎,踩了两脚。日本人开始追查他。
  邓以蛰只能让儿子逃难,临走之际,嘱咐儿子,一定要学科学,科学才能兴国。后来,这位少年辗转到了昆明,考入西南联大物理系,真的实现了父亲的嘱托。他就是邓稼先。
  清华大学的闻一多、朱自清等人对日本人的优厚待遇嗤之以鼻,也义无反顾踏上南迁之路。
  热血殷红,只为中国弦诵不绝!
  三路西迁
  1937年11月,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但不久后,日寇逼近长沙,1938年2月,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
  这三路西迁,号称中国教育史上的长征。
  从内地到云南的旅途异常艰难,崇山峻岭,峡谷深涧,道路崎岖,危险重重。
  特别是湘贵云的这一路,200名师生行程3200多里,历时68天,横穿湘黔滇三省。
  他们风餐露宿,历经磨难。路上所经过的多是西南偏僻村野小镇,无法容纳这么多师生,他们有时就住牛棚羊圈,与牛马为伴,干草做床,星月为灯。
  这一路,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烈欢迎。在“步行团”进入贵州玉屏时,县长贴了告示,告诉贫穷的乡里人,不能对师生哄抬物价。
  这布告体现着在民族危难之时社会各阶层强大的凝聚力,老百姓对保护民族文化与人才的可贵意识,正是这样的文化认同感,才使得中国文明薪火不断。
  象牙塔里的文弱书生在颠沛流离中,接触到了下层劳动人民,感受到了中国草根百姓中蕴含的不屈的民族精神,确信中国不会亡国。
  闻一多等三名教授还在路上蓄须明志:赶不走日本人,就不剃胡子,看它能够长多长!
  静坐听雨
  1938年4月,三所大学的师生到达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正式成立。
  清华校长梅贻琦、北大校长蒋梦麟和南开校长张伯苓组成联大常务委员会,为了避免三校之矛盾,张蒋两人“让”权,梅贻琦掌管联大。
  抗战时期,经费缺少,联大办学条件非常简陋。
  当时联大校园的设计者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设计蓝图一变再变,从楼房变成了平房,從砖墙变成土房。梁思成全无用武之地,他很无奈:茅草房每个农民都会盖,要我梁思成干什么?
  只有图书馆屋顶使用了青瓦,教室、实验室使用铁皮,宿舍屋顶一律茅草。每逢下雨,宿舍里学生只能用盆碗接水。上课时,教室的铁皮房顶被打得啪啪作响,教师无法上课,学生只能自学看书。
  一次,中国现代经济学泰斗陈岱孙上课时,因为雨声太大,便在黑板上写下了“静坐听雨”,这段故事在联大广为流传,戏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后来,联大经费紧张,铁皮房顶卖掉,改成了稻草房顶。每次下雨时,大家只好打着伞上课。
  大材小用
  当时教授的生活极其清苦。
  一次,朱自清遇到乞丐追讨,说我是联大教授,乞丐一听是越教越瘦的教授,扭头走了。
  朱自清的儿子曾回忆父亲的生活,他或和青年助教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当时朱自清体重仅有39公斤,形销骨立。他常年不添新衣,经常披件车夫的蓑草衣到校授课,成为联大一景。
  在去西南联大之前,大学教授的薪水往往都是上百元,是普通人的20多倍,衣食无忧,家中都有仆人和保姆。
  但在昆明,教授们生活窘迫,不得不另谋生路。
  物理系教授赵忠尧,养不起三个孩子,每次讲课回来,便在家里制作肥皂。当然,他作为人类物理学史上第一个发现反物质的物理学家,中国原子核物理研究的奠基人,做肥皂是小菜一碟了。
  闻一多国学底蕴深厚,谋生方式是刻图章,梅校长和别的教授也为他做广告。为了解决吃菜问题,他和妻子还开始种菜。一次,闻一多见到西红柿长了虫子,一筹莫展。正好吴征镒经过,作为中国植物学的泰斗和“活字典”,便指导闻一多如何种菜。   清华校长的职务级别相当高,以前收入颇丰,到了联大,因为经费紧张,他变卖自己汽车和财产,生活竟然也入不敷出。
  梅贻琦的夫人韩咏华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也能深明大义,做起糕点挎篮在街上出售,并取名“定胜糕”。因为路长,她舍不得穿袜子,有时脚便会被磨破。
  谁能想到,一群在中国,甚至世界学术界显赫的学者,竟然为生活所困,大材小用,让人感到几分辛酸。
  茶馆“三剑客”
  学生日子也不好过。
  杨振宁回忆道,他们在学校食堂吃饭时,往往是站着吃,米饭是用桶装的,他在盛第一碗的时候,只填半碗,盛第二碗时,再填满满一碗。
  如果第一碗盛满,等吃完以后,桶里的饭便会没有了。
  吃饭的时候,食堂便会响起筷子敲碗的声音,因为米饭中有很多石子杂物,大家边吃边挑。
  当时联大没有开水喝,不上课时,学生就跑进昆明城喝茶。
  说是茶馆,其实大多是昆明城内的住户,在自己小院摆起一个小桌子,烧上一壶开水,以很便宜的价钱,让学生在这里看书。
  学生们就在那里学习讨论,直到深夜。
  就是在茶馆的昏暗汽灯下,三个学子曾夜读海森伯,进行了激烈的争辩讨论,这也影响了他们整个一生。这三人就是以后在中国物理学界举足轻重的联大物理系“三剑客”——杨振宁、黄昆、张守廉。
  杨振宁后来回忆说:“与黄昆和张守廉的辩论经验告诉我:和同学讨论是极好的真正学习的机会。”
  群星闪耀
  生活虽然困苦,但是联大师生的精神是乐观、积极、自由的。
  西南联大虽然是三所学校联合办学,但师生为了改变中国之命运,一反文人相轻的作风,为了中国的文化香火不断,他们融为一体。
  清华智慧如云,北大宽容如海,南开坚定如山,三所学校的气质也就是西南联大的气质。
  北大哲学系教授黄枬森,曾撰文回忆:“当时的国文老师是沈从文,英语老师是李赋宁,物理老师是吴有训,中国通史老师是吴晗,公共伦理学老师是冯友兰。我还选修了数论和《庄子》,老师分别是华罗庚和闻一多。”这阵容,简直太豪华太奢侈了。
  梅贻琦作为校长,坚持教授治校,他说过一句名言:“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椅子凳子的。”
  上个世纪80年代,有人问沈从文:为什么当时条件环境那么苦,西南联大培养的人才,却超过了战前北大、清华、南开30年出的人才的总和?
  沈从文回答了两字:自由。
  对人才的尊重,学术自由的空气,造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
  刚毅坚卓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这是西南联大的校歌,唱出了中国知识分子振兴民族的使命感、责任感。
  在这段艰苦的岁月,面对日本飞机的轰炸,师生们跑到山里林中,从來没有间断学习,“见机而作,入土为安”,是他们对日寇飞机的蔑视。
  为了避免轰炸,教授们散居于昆明郊区,正是在这样的房屋中,吴大猷培养出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等一大批著名物理学家。
  华罗庚全家六口,居于这样的一间半茅草土屋里面,写出了《堆垒素数论》。
  在这民族危难的时刻,大师们完成了一大批论著,后来成为中国各学科的奠基之作。在祖国召唤之时,西南联大的1100多名学生投笔从戎,参加中国远征军,血洒疆场。
  抗日结束,1946年8月,三校复员北返后,西南联大为感谢昆明人民,独留联大师范学院,这就是今天的“云南师范大学”。如今70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师生大多离开了人世,但西南联大的“刚毅坚卓”校训却没有被人忘记。
  70多年前,存在仅仅8年的西南联大,群星璀璨,大师云集,各种思想在此碰撞,激发出的火光,照耀着当时,乃至以后中国学术界、科学界、文化界的天空,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
  而今,全国一年教育经费总投入将近4万亿元!全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每一所高校,大楼之豪华远胜过以茅屋为所的西南联大。
  现在,我们大楼不缺,大师却日渐稀缺。
其他文献
险峰、蓝天、白雪,人们像鸟儿一样徜徉其中,无法自拔。  滑雪运动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同时,越来越多优秀的滑雪场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作为资深雪友,笔者最关心的是“能撒欢儿滑雪的  地方究竟有多大”,综合各项元素,笔者决定  选用雪道总长度作为对比尺度,为大家推荐  全球十大滑雪区域。  三峡谷/3 Valleys/Les 3 Vallées  ——全球最大滑雪区域  法
期刊
初一的时候,我不小心被邻居家的狗咬了一下,不算狠,刚冒血。因为我家在农村,很多人都养狗看家,所以当时也不知道害怕。并用邻居家的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所以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我也没有去打狂犬疫苗。直到后来,我看到了有关狂犬病的宣传,才知道被狗咬后果的严重性。我现在非常害怕,老是胡思乱想,担心哪天我狂犬病发作死掉。我该怎么办呢?(高三男生)
期刊
2005年9月,美国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时芬宣布,美国计划于2018年将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该计划预计耗资1040亿美元。届时,美国宇航局将派4名宇航员重返月球,并在那里逗留一至两星期,这是美国相隔近半个世纪后的再次载人登月行动计划。
期刊
进入冬季以来,一面是流感肆虐,一面是PM2.5爆表。  本波流感有何特点?  是否出现传闻中的病毒变异呢?  进入冬季以来,一面是流感肆虐,一面是PM2.5爆表。本波流感有何特点?是否出现传闻中的病毒变异呢?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又有何危害?1月17日,在广州的“冬季呼吸道疾病预防”市民公益健康讲坛上,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  B型流感病毒未发生明显变异  “目前南北方医院
期刊
这个冬天,很多大人和孩子可谓“领教”了流感的威力。  奥司他韦(达菲)——突然一夜之间成为临床医生的强力推荐“神药”。  北京协和医学院原教授王晨光博士认为,抗流感神药奥司他韦该走下神坛了。  “二宝发烧当天犹豫没给吃奥司他韦,第二天被医生批评了,大宝昨天发烧呕吐第一时间给吃上,今天症状就大有缓解。”1月15日,双胞胎西西和北北(化名)的妈妈在朋友圈中这样说道。  这个冬天,很多大人和孩子可谓“领
期刊
珠峰地区遭遇人为污染  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地理环境特殊,世界公认她与南极和北极同属当今世界上最洁净的地区之一,但现在却遭到了人为污染。
期刊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打了这么多年抗击流感病毒的战役,  这几个有关流感病毒的问题你都知道答案吗?  进入冬季,多地流感来势汹汹:  北京疾控  流感病毒活动度呈上升趋势,儿童老年人为高危人群。  上海疾控  流感高发期已至,乙型流感时隔三年卷土重来。  广东疾控  流感凶猛!广东流感疫情八成在小学。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打了这么多年抗击流感病毒的战役,这几个有关流感病毒的
期刊
海阔凭鱼踽,天高任鸟飞。以前,总是俯视着水里游动的鱼儿,很难感受到它们生活的精彩,也很难想像童话中东海龙宫的景色。这次习飞姐将带大家参观南京海底世界,在这里,你可以漫步海底,领略迷人的海底景观。五光十色的珊瑚鱼、凶猛 的大鲨鱼围绕在你的身边,使你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让你体验意想不到的精彩。
期刊
求面积  有一个矩形,按图所示分成4个不同的三角形,绿色三角形面积占矩形面积的15%,黄色三角形面积是21cm2,问矩形的面积是多少?
期刊
对于父母来说,抚养孩子是一种投资,希望年老后可以得到回报。但时至今日,这一观念正被前所未有地颠覆着。有关调查显示,中国有大约65%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年青人基本靠父母供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