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合唱—情感宣泄的本能,学生艺术审美的至美享受
我一直以为,有两部伟大的电影,做老师的人不能不看。
一部是1965年的美国电影《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这是直译。我曾买过一张台湾地区的影碟,他们把片名意译成《真善美》,也很贴切,可以理解为对主人公玛丽亚的赞美,也可指音乐本身。玛丽亚老师用音乐激发和唤起了儿童的天真无邪的本性,影片中诙谐幽默的《孤独的牧羊人》,欢快可爱的《哆来咪》,成为电影音乐史上最珍贵的永恒佳品。
另一部是2004年的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在一个被称为“池塘之底”的顽皮孩子聚集的学校,音乐教师马修用合唱,用音乐,唤醒了孩子们身上潜藏的神圣、优雅。影片在颂扬爱的教育之余,也阐明了音乐具备启发灵性的力量。
学校音乐老师们曾用“校园好声音”的名义,组织了全校的合唱比赛。活动的过程被拉得很长,从准备到各年级比赛结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老师们郑重其事,孩子们也煞有介事,一时间,校园里处处飘荡着稚气、欢快的优美童声,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比赛中,孩子们的表演很投入、很卖力,有的还配以与歌曲内容相宜的表情、动作,乃至服装、配饰,可见大家的重视。还有前来观看的家长们,“长枪短炮”,闪光灯“噼叭”闪亮,无论歌声是动听还是稚拙,他们的脸上都是笑意盈盈。老师们和家长们都已了解:在这样一个展现孩子歌声与展现孩子的天真、灵性、本然的舞台,我们不会对名次刻意追求,而追求的是孩子们的经历、体验、表现以及同伴之间的合作、交往,包括他们因此而生成的丰富的内心语言。
二、合唱—和声审美的雏形,学生养成合作的艺术桥梁
唱歌是儿童喜闻乐见,而且简便易行的音乐形式。关于唱歌,陈鹤琴先生说:“唱歌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肌肉运动的歌唱技术,一是由内心而发的精神活动。”他还说:“由歌曲来表现儿童的情感,并使儿童的情感通过音乐的洗练,而得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快活的精神来创造自己的生活。”
由陈先生上述论断可见,音乐在儿童的教育和生活中何其重要,它对儿童的生命起着潜移默化的润泽和迁移的作用。对于“歌唱”,则不单纯强调技巧,更重要的是享受精神的快乐和情感的陶冶。
我想起某天上音乐课的一个场景:我领着孩子们欣赏《闲聊波尔卡》,在欢快的音乐中,孩子们跟着我,随着旋律,或做着夸张的动作表情,或随着节奏摆动双臂,踏着小碎步,孩子的脸上全是欢乐,全是陶醉,音乐所要表现的诙谐、幽默全被孩子们领悟了。
挪威音乐学教授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在其专著《本能的缪斯——激活潜在的艺术灵性》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本能的缪斯’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以韵律、节奏和运动为表征的生存性力量和创造性力量。”在书中,他描述的这类“缪斯式活动”几乎可以包含儿童所有的自发性、创造性活动,例如,儿童自发地歌唱、游戏、绘画等,都是他们“本能的缪斯”的自发、自然的显现。
三、合唱—艺术审美的载体,学生感受天籁的精神家园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无论学生是在中小学阶段、大学阶段还是将来走向社会,相信少年时期童声合唱的经历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为通过合唱的平台,通过排练、录音、录像、演出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尤其在各种演出活动中,在把歌声带给听众的同时,也必然会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不论是在普通演出中还是在比赛中,孩子们都会得到一次次进步与一次次绽放,所有为合唱付出的心都能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合唱已经成为孩子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声在血液里流淌,从心灵放飞。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试图给孩子们提供最完美的教育,但是,如果不能从观念上坚守儿童立场,不能小心翼翼、尽心尽力去呵护儿童本能的缪斯心性,我们的教育就很难说是幸福完整的,有时甚至会与我们的出发点南辕北辙。所以,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才说:“当生命的力量遇到学校的理性时,连續性就被打断了。”“许多孩子在他们童年的早期像小鸟一样可以快乐地在空中自由飞来飞去,他们把自己想象成许多不同的角色,从满脸污垢的小捣蛋鬼,到展翅高飞的雄鹰。可是,几年学校生活之后,他们大多数再也不能像鹰一样自由飞翔了,他们已变成了缪斯天性意义上的残废人。”
还是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说得好:“仅仅教会儿童读得更好,写得更好,算得更好是不够的。如果我们压抑了儿童心中的缪斯,就是压抑了人性。”而充满人性光辉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陶吴中心小学)
我一直以为,有两部伟大的电影,做老师的人不能不看。
一部是1965年的美国电影《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这是直译。我曾买过一张台湾地区的影碟,他们把片名意译成《真善美》,也很贴切,可以理解为对主人公玛丽亚的赞美,也可指音乐本身。玛丽亚老师用音乐激发和唤起了儿童的天真无邪的本性,影片中诙谐幽默的《孤独的牧羊人》,欢快可爱的《哆来咪》,成为电影音乐史上最珍贵的永恒佳品。
另一部是2004年的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在一个被称为“池塘之底”的顽皮孩子聚集的学校,音乐教师马修用合唱,用音乐,唤醒了孩子们身上潜藏的神圣、优雅。影片在颂扬爱的教育之余,也阐明了音乐具备启发灵性的力量。
学校音乐老师们曾用“校园好声音”的名义,组织了全校的合唱比赛。活动的过程被拉得很长,从准备到各年级比赛结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老师们郑重其事,孩子们也煞有介事,一时间,校园里处处飘荡着稚气、欢快的优美童声,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比赛中,孩子们的表演很投入、很卖力,有的还配以与歌曲内容相宜的表情、动作,乃至服装、配饰,可见大家的重视。还有前来观看的家长们,“长枪短炮”,闪光灯“噼叭”闪亮,无论歌声是动听还是稚拙,他们的脸上都是笑意盈盈。老师们和家长们都已了解:在这样一个展现孩子歌声与展现孩子的天真、灵性、本然的舞台,我们不会对名次刻意追求,而追求的是孩子们的经历、体验、表现以及同伴之间的合作、交往,包括他们因此而生成的丰富的内心语言。
二、合唱—和声审美的雏形,学生养成合作的艺术桥梁
唱歌是儿童喜闻乐见,而且简便易行的音乐形式。关于唱歌,陈鹤琴先生说:“唱歌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肌肉运动的歌唱技术,一是由内心而发的精神活动。”他还说:“由歌曲来表现儿童的情感,并使儿童的情感通过音乐的洗练,而得到至精至纯的陶冶,以至于引导儿童以快活的精神来创造自己的生活。”
由陈先生上述论断可见,音乐在儿童的教育和生活中何其重要,它对儿童的生命起着潜移默化的润泽和迁移的作用。对于“歌唱”,则不单纯强调技巧,更重要的是享受精神的快乐和情感的陶冶。
我想起某天上音乐课的一个场景:我领着孩子们欣赏《闲聊波尔卡》,在欢快的音乐中,孩子们跟着我,随着旋律,或做着夸张的动作表情,或随着节奏摆动双臂,踏着小碎步,孩子的脸上全是欢乐,全是陶醉,音乐所要表现的诙谐、幽默全被孩子们领悟了。
挪威音乐学教授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在其专著《本能的缪斯——激活潜在的艺术灵性》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本能的缪斯’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以韵律、节奏和运动为表征的生存性力量和创造性力量。”在书中,他描述的这类“缪斯式活动”几乎可以包含儿童所有的自发性、创造性活动,例如,儿童自发地歌唱、游戏、绘画等,都是他们“本能的缪斯”的自发、自然的显现。
三、合唱—艺术审美的载体,学生感受天籁的精神家园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无论学生是在中小学阶段、大学阶段还是将来走向社会,相信少年时期童声合唱的经历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为通过合唱的平台,通过排练、录音、录像、演出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尤其在各种演出活动中,在把歌声带给听众的同时,也必然会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不论是在普通演出中还是在比赛中,孩子们都会得到一次次进步与一次次绽放,所有为合唱付出的心都能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合唱已经成为孩子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歌声在血液里流淌,从心灵放飞。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试图给孩子们提供最完美的教育,但是,如果不能从观念上坚守儿童立场,不能小心翼翼、尽心尽力去呵护儿童本能的缪斯心性,我们的教育就很难说是幸福完整的,有时甚至会与我们的出发点南辕北辙。所以,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才说:“当生命的力量遇到学校的理性时,连續性就被打断了。”“许多孩子在他们童年的早期像小鸟一样可以快乐地在空中自由飞来飞去,他们把自己想象成许多不同的角色,从满脸污垢的小捣蛋鬼,到展翅高飞的雄鹰。可是,几年学校生活之后,他们大多数再也不能像鹰一样自由飞翔了,他们已变成了缪斯天性意义上的残废人。”
还是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说得好:“仅仅教会儿童读得更好,写得更好,算得更好是不够的。如果我们压抑了儿童心中的缪斯,就是压抑了人性。”而充满人性光辉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陶吴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