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讲学”为“导学”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常常受传统的影响,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以为教学无非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记,因此拼命强化自身的作用,把教师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备课时不厌其详;讲课时不厌其烦;批改细得不能再细;辅导的时间挤了再挤…结果呢?教师的卖力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教学的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实际上就是还学习主体性于学生。课堂上,教师不再唱“独角戏”,而是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思。怎样变:“讲学”为“导学”呢?
  一、创建合理的课堂结构
  首先参读,让学生参照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和后面的鉴赏要点,借助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受语言。然后议读,在较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解决疑点,理清思路,体会情感,挖掘意蕴,分析形象——领悟语言。其次美读,在较全面地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根据作家作品的突出风格和语言材料的个性特质,有重点地选取部份句段章节,采取多种形式,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的思想情感,艺术技巧的表现力,背诵名句、名段或名篇——积累语言。最后创读,在美读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或比较鉴别,或续笔改写,或演讲辩论——运用语言。这种教学结构,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为主要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读、自思、自议、自练。教师的主要作用则表现在引方向,释疑难,点要意,指重点,补疏漏等方面。师生活动融为一体,可以从根本上改善教与学的基本内容,并把读写听说的训练统一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教学过程要实现真正的转变
  要真正变“讲堂”为“学堂”,在建立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同时,还要解决好如何处理教材,如何运用教师的“讲”,如何组织学生的“学”等问题,这就要实现三个“变”。
  1、变“传授全部”为“精讲重点”。精讲重点就是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方面,讲授一些精要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化为问题提出来,指导学生学习,如精讲文章的脉络,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中心意思;精讲文章的关键性词,引导学生体察作者遣词造句及语言运用的独到功夫。2、变“滔滔讲授”为“以讲导学”。叶圣陶说过,“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讲”是为“学”服务的,要以“讲”导“学”,即用“讲”来引导和帮助学生自学而不是以“讲”来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思考。3、变“默默接受”为“研讨求索”。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上,学生默默听记,被动接受的局面,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研讨求索,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探求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改变学生总是跟着老师转的局面,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最终目标
  以教师为中心,“讲”字当头,势必重语文知识体系。课堂上大讲特讲语法知识、文体知识、修辞知识等,有意无意地重知轻能,重讲轻练,以为自己讲得好,学生就一定学得好。繁琐的讲述,使得学生听起来累,学起来苦,完全抑止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失去了学好语文的信心。转变观念,实现从知到能的战略转移,可谓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变知识体系的教学为语文能力训练递进体系,其主要方法有:1、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培养学生精读能力。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读的趣味点,对范文的布局谋篇、风格特点、深远意境等进行生动的分析、点拨,使学生想读、爱读,最终达到理解文章,为我所用的目的。培养学生泛读能力。确实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中外书籍,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课外阅读质量,让学生在泛读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读书的速度,培养速读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是终生受益的事,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科学的阅读方法包括读书、理解、领悟、应用等步骤,形成一个有机整体。2、开展课堂内说的训练。课堂中,教师以“说”明理,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学习中,说是进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的最根本途径。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给学生以充分的说的机会。可通过介绍课文、介绍自己,口头描述等进行课堂内叙述、说明等训练;也可以结合课文中的诗歌、散文、小说等进行各种朗读和表演训练,使学生从说的内容、感情、胆量等方面进行有系统的训练。3、开展课堂外说的训练。课堂外,可经常举行演讲会、辩论会、诗歌朗诵等以“说”为主的活动,培养学生快速思维能力,语言运用能力。
  三尺讲台就是创新天地,只要我们语文教师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创新教育将不再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和一个模糊的口号。
其他文献
为丰富小学生课余生活,我校积极成立了各种兴趣活动小组,我所负责的是低年级的朗诵组。在第一堂课上我问学生是如何理解朗读的,孩子们不约而同的说:“朗读就是读书。”学生的理解是非常狭义的,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显然不是这种简单意义上“念”,而是学生正式地学习书面语言一个最重要的过程,是学生历经低年级数(字)读到中年级朗读到高年级以及以后的成年的人默读,是语文能力有序训练的过程,儿童学习认字、读书和成
期刊
学生厌学是当今中小学学生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据一项抽样调查表明,目前有不少学生存在厌学情绪。许多教师十分忧虑,常听教师抱怨,不是我们不愿意教、不想把学生教好。学生不想学,教学效果将会很不理想,情况严重时,特别不想学的人会占到学生的三分之一。可见,这个问题已该我们大家深思熟虑了。若不想出办法尽快解决,将会对基础教育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  如何改善学生厌学的状况,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呢?笔者的观点如下: 
期刊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成绩永远是“自豪和地位”的根源。因而让学生“学有所得”,是发展数学学习动机的最主要手段。动机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它涉及到人类行为的基本源泉、动力和原因,最能反映人类行为的目的性、能动性特征。动机定义为:在自我调节作用下,个体使自己的内在要求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  那么,如何帮助缺乏数学学习动机的学生的最好办法就是首先帮助他
期刊
历史是一门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综合性极强的社会科学,其分析思维的方法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历史思维的理论依据,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钥匙".辩证唯物主义中原因与结果(内因与外因)共性与个性(必然性与偶然性)、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方面)与次要矛盾(方面)、继承与发展等原理,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与
期刊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特别注重教学过程,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情景,让学生亲历一些师生双边,学生单边等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主动探索、亲身体验的同时,进行思维训练。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下面几个方面很重要:  一、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首先,在语文课改中,教师要在新的理念的指导下,在实践中逐渐学习、逐渐摸索,根据教学环境、教师自身素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创新,铸造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那么在教学过程中,
期刊
“问题教学法”是指学生依据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采用预习笔记等形式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选取或归纳出典型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研究,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学生的提问为研究性学习的切入点,以创新思维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问题教学法”能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的情景和途径,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主动地深
期刊
现代体育教学改革正是在继承和发展传统体育教学精华的基础上,向着突出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参与面、参与度、参与效果以及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方向迈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渐由强调以教师为主导的封闭式、注入式的传统模式向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的评价逐渐由一般的生理性指标(如心率或脉搏)和练习密度等评价向较粗线条(如出汗、笑、会、能以及学生自身心感受等方面)的评价方向转变。体育主体式
期刊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何更好的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功能,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本人通过对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对比和思考,有比较多的体会,现在谈谈对这一问题的几点认识。   一、多媒体教学中仍需确立学生主体性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反映出来,调动学生运用各种感官来直观地接受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有效的数学交流作为学习数学的目标之一。实现有效交流的前提是学习和掌握数学语言,然而,我们很多数学教师没有注重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认为学生语言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老师的事,所以,很多孩子在数学课堂活动中不能正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特别是我们农村孩子在数学语言的表达方面更有待进一步加强训练。  
期刊
学会学习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面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学生能否学会学习关系到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校园生活质量,关系到年轻一代能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须坚持新课程标准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给学生以宽松的环境,让其自主合作的探索,寻求知识,获取知识,而不能把知识强加于人,在教学实践中,做为教师应不断完善自我,大胆创新,努力根据学生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