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是,长期来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较为突出。国内学术界总结我国扶贫攻坚实践,概括为以下八大模式:财政扶贫模式、以工代赈扶贫模式、“温饱工程”模式、产业扶贫模式、对口帮扶模式、旅游扶贫模式、移民搬迁模式、智力扶贫模式。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产业扶贫”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专业术语,其提出的背景是在国家进入21 世纪以来把开发扶贫作为反贫困工作的重要抓手,并且投入了越来越多的资源,这一时期反贫困计划的资金主要用于发展投资和产业,因此开发式扶贫常常也被称为“产业扶贫”,这一概念的提出,也实现了国家扶贫政策从“输血”到“造血”的变迁。
我们发现扶贫模式中产业扶贫模式是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模式,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并呈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新势头。因此对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产业扶贫的研究势在必行。
(1)产业扶贫之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性
在精准扶贫的国家战略下,产业扶贫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承担起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成为精准扶贫的核心,研究表明:
①与传统产业扶贫停留在村一级或者大户层面不同,产业精准扶贫将产业透过村庄到农户,而且与贫困户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有机地 结合起来。
②产业精准扶贫作用机制是通过利益相关方共同对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行匹配的过程。产业精准扶贫突显 了贫困户的主体性作用,着重强调贫困户自身拥有的土地、劳动力要素的参与,真正建构了多主体、多要素参与的长效机制。
③产业精准扶贫是一个共同参与的过程。农户或是入股、务工或是自己发展产业,积极参与到农业生产中,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管理、村两委参与,促进贫困户参与在生产过程中,就产业过程中的事项达成共识,促进了贫困户的公民精神培育、实用技术掌握和思想观念转变。
④产业精准扶贫是实现贫困人口增收发展的有效路径,但仍需注意风险防患。扶贫信息发布、帮扶单位责任人等扶贫利益相关者的组织和传播,为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贫困村奠定基础,但是,也相应地增加了产品销售问题和产业自然灾害的风险,产业贴补和金融扶持政策的稳定性也会影响产业精准扶贫的运行和成效。因此,要相应地加强对扶贫产业风险的预警,规避和降低产业扶贫风险。
产业扶贫是一种建立在区域产业发展基础上的 能力建设扶贫模式。通过构建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 户进入由经营主体主导的产业链体系中,以解决贫 困农户独立发展产业能力弱的问题,从而实现贫困 户的持续稳定增收(汪三贵等,2017年)。产业发展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原动力,现行的产业扶贫体制机制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①产业扶贫政策使力不均,覆盖失衡
②产业扶贫投入形式单一,资金效率低
③产业培训项目多而不专
④村级集体产业规模弱小
(3)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的对策
产业扶贫不仅在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收入 水平提升、农民职业转变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张跃平等,2013 年;张伟宾等,2013 年),还能实现 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扶贫对象自我能力提高 的有机结合,从而保证扶贫成效的可持续性(黄承伟等,2013 年)。因此,增加家庭经营收入,应重点发展集体产业,结合各类政策优势,打好产业扶贫政策的组合拳。以下为产业扶贫的几项应对政策
①培育特色主导产业
②选好集体主打产业
③创新扶贫发展模式
④加大农民技术培训
⑤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⑥加大农业保障力度
基于对精准扶贫视角下对农村产业扶贫发展现状的实地调研分析,探索总结精准扶贫以及农村产业发展的问题,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提高,以及推动创新扶贫产业发展模式探索,明确“以产业扶贫带动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增强农村吸引力。
我国产业扶贫目前还尚存者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紧紧抓住农村产业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对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产业扶贫”的发展现状做更加全面的调研分析,以提出一系列接地气,得民心的服务措施。
参考文献:
[1]代正光.国内外扶贫研究现状及其对精准扶贫的启示[A].甘肃理论学刊 2016年7月第4期总第236期
[2]王春光.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农村开发扶贫问题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 3) : 5 - 13.
[3]王春萍,郑烨.21世纪以来中国产业扶贫研究脉络与主题谱系[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 6) :145 -154.
[4]刘建生,陈鑫,曹佳慧. 产业精准扶贫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 ( 6) : 127 - 135.[LIU Jiansheng,CHEN Xin,CAO Jiahui. The mechanism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7,27( 6) : 127 - 135.]
(作者單位: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
“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 “产业扶贫”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专业术语,其提出的背景是在国家进入21 世纪以来把开发扶贫作为反贫困工作的重要抓手,并且投入了越来越多的资源,这一时期反贫困计划的资金主要用于发展投资和产业,因此开发式扶贫常常也被称为“产业扶贫”,这一概念的提出,也实现了国家扶贫政策从“输血”到“造血”的变迁。
我们发现扶贫模式中产业扶贫模式是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模式,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举措,并呈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新势头。因此对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产业扶贫的研究势在必行。
(1)产业扶贫之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性
在精准扶贫的国家战略下,产业扶贫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承担起贫困户的“造血”功能,成为精准扶贫的核心,研究表明:
①与传统产业扶贫停留在村一级或者大户层面不同,产业精准扶贫将产业透过村庄到农户,而且与贫困户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有机地 结合起来。
②产业精准扶贫作用机制是通过利益相关方共同对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进行匹配的过程。产业精准扶贫突显 了贫困户的主体性作用,着重强调贫困户自身拥有的土地、劳动力要素的参与,真正建构了多主体、多要素参与的长效机制。
③产业精准扶贫是一个共同参与的过程。农户或是入股、务工或是自己发展产业,积极参与到农业生产中,通过政府引导、企业管理、村两委参与,促进贫困户参与在生产过程中,就产业过程中的事项达成共识,促进了贫困户的公民精神培育、实用技术掌握和思想观念转变。
④产业精准扶贫是实现贫困人口增收发展的有效路径,但仍需注意风险防患。扶贫信息发布、帮扶单位责任人等扶贫利益相关者的组织和传播,为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贫困村奠定基础,但是,也相应地增加了产品销售问题和产业自然灾害的风险,产业贴补和金融扶持政策的稳定性也会影响产业精准扶贫的运行和成效。因此,要相应地加强对扶贫产业风险的预警,规避和降低产业扶贫风险。
产业扶贫是一种建立在区域产业发展基础上的 能力建设扶贫模式。通过构建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 户进入由经营主体主导的产业链体系中,以解决贫 困农户独立发展产业能力弱的问题,从而实现贫困 户的持续稳定增收(汪三贵等,2017年)。产业发展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原动力,现行的产业扶贫体制机制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①产业扶贫政策使力不均,覆盖失衡
②产业扶贫投入形式单一,资金效率低
③产业培训项目多而不专
④村级集体产业规模弱小
(3)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的对策
产业扶贫不仅在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收入 水平提升、农民职业转变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张跃平等,2013 年;张伟宾等,2013 年),还能实现 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扶贫对象自我能力提高 的有机结合,从而保证扶贫成效的可持续性(黄承伟等,2013 年)。因此,增加家庭经营收入,应重点发展集体产业,结合各类政策优势,打好产业扶贫政策的组合拳。以下为产业扶贫的几项应对政策
①培育特色主导产业
②选好集体主打产业
③创新扶贫发展模式
④加大农民技术培训
⑤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⑥加大农业保障力度
基于对精准扶贫视角下对农村产业扶贫发展现状的实地调研分析,探索总结精准扶贫以及农村产业发展的问题,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提高,以及推动创新扶贫产业发展模式探索,明确“以产业扶贫带动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增强农村吸引力。
我国产业扶贫目前还尚存者许多问题,因此我们将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紧紧抓住农村产业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对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产业扶贫”的发展现状做更加全面的调研分析,以提出一系列接地气,得民心的服务措施。
参考文献:
[1]代正光.国内外扶贫研究现状及其对精准扶贫的启示[A].甘肃理论学刊 2016年7月第4期总第236期
[2]王春光.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农村开发扶贫问题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 3) : 5 - 13.
[3]王春萍,郑烨.21世纪以来中国产业扶贫研究脉络与主题谱系[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 6) :145 -154.
[4]刘建生,陈鑫,曹佳慧. 产业精准扶贫作用机制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 ( 6) : 127 - 135.[LIU Jiansheng,CHEN Xin,CAO Jiahui. The mechanism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J].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7,27( 6) : 127 - 135.]
(作者單位: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