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烟标文化 一收藏就是几十年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l76488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长春有这样一位彭大爷,对烟标情有独钟。年轻的时候就开始收藏烟标,这一收藏就是几十年。这么多年下来,每一个系列的烟标,彭大爷都有全套的收藏。
  收藏烟标长达几十年
  要说起收藏,彭大爷从小就有着集邮习惯,这也让彭大爷养成了爱收藏的喜好。一次偶然的机会,彭大爷接触了烟标,也就是咱们平时用的烟盒。从那以后,他便对这样一个小小的普通的烟盒产生了兴趣,随后便开始留心收藏。彭大爷不仅仅搞收藏,他还把每个品种分门别类,每一本烟标系列的包装也都是彭大爷一手制作而成的。
  彭大爷坦言,“这些烟标,我都是几十年前买的,年轻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想法,但直到退休以后,我才把收集的所有烟标开始进行编辑整理,现在收藏爱好者很难收集这么全。”像狼山、泰山、花果山等香烟,现在市面很少见到,像井冈山、梁山等香烟,就是在职业收藏家手中也难得一见。
  为了收藏 朋友手中硬淘货
  烟标的种类繁多,想要把如此多种多样的烟标收集整理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彭大爷的收藏故事就更不胜枚举了。“有的烟标我是费力在亲朋好友那里淘到的,有的是偶然在收藏品市场买的,当时也就几分钱,现在几乎买不到了。”彭大爷说。
  记得有一年,彭大爷在一个搞收藏的朋友那看到一个烟标,非常漂亮,正是自己一直寻找的,于是彭大爷就动了买下来的念头,可是朋友却不太愿意割爱。无奈之下,彭大爷就三番五次地找朋友,明里暗里地表示自己想买。最后,朋友没有办法,还是把那个烟标卖给彭大爷了。
  收藏烟标 自己却一根不沾
  彭大爷这么喜欢收藏烟标,你一定会觉得肯定是烟抽多了,所以收集的烟标也多,如果你要这么想,那可冤枉彭大爷了。“吸烟有害健康,这点谁都知道。”彭大爷强调说,他年轻的时候确实会抽烟,后来坚决把烟戒掉了,现如今是一根不沾。彭大爷说,他年纪大了,更知道健康的重要,所以坚决不能抽烟。不过不抽烟并不影响彭大爷收集烟标,他反而更能专心搞收藏了。
  收藏烟标升华至探索文化
  近年来,烟标的收藏在民间一直很火,烟标所具有的历史和文化吸引了无数收藏爱好者。在民间收藏热浪的推动下,形成了一道前所未有的烟标收藏风景线。彭大爷的烟标收藏品,大大小小有八九本,每一本的分类都不同,有山、河、湖,还有珍贵动物、花卉、中草药等。每一本彭大爷都细心地分类标注,每一个烟标彭大爷都在旁边做了说明,比如解放初期上海生产的老刀牌烟标上明确说明将“老刀”改为“劳动”,这就体现了烟标的文化载体作用。
  彭大爷在对烟标的整理分类过程中,编写了目录,研究了版式的演变以及烟标的起源、变迁等特点。还创造了一批收藏专用名词。通过这几十年收藏烟标,彭大爷的文化领域也有了更深、更广的扩展,同时,也为丰富烟标史料和扩大收藏鉴赏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收藏烟标吸引粉丝参观
  近日,一位大爷说,他也喜欢收藏,可是这些年一直比较忙,也没怎么坚持,所以收藏的成果不好。不过他喜欢参观别人的收藏,烟标就是其中一项。“我很喜欢彭先生收藏的烟标,我也想去参观参观。”
  收藏烟标是“捡”来的乐趣
  一般来说,收藏烟标的人多为男士,而长春市有这样一位女藏友,对烟标情有独钟,她就是张占芝。52岁的张占芝,从事公交调度工作,如今已经退休一年多了,在家专心搞收藏。说起收藏烟标还要从她年轻时说起,张大姐说,自己还没上班的时候,看见周围的男生用烟盒叠成吧唧扇。“我当时就觉得烟标非常好看,花花绿绿的,所以等人家玩剩下,我就捡回来留着。”
  就这样,张大姐捡了好几年的烟标。不过张大姐说,起初自己还不以为这就是收藏,就是看着好看。时间长了,很多人都知道张大姐喜欢烟标,要是遇到稀奇古怪的烟标,亲朋好友都会送给她。有一次,张大姐遇到一个专业的烟标藏家,两人将藏品拿出来交流。没想到,张大姐的藏品,不管是数量还是种类都不比这位藏家差。
  为了收藏不惜花费血本
  张占芝大姐的家,与其说是家,还不如说是一个收藏馆,各式各样的收藏应有尽有,仅烟标就有一个专门的书柜展示。
  “你看这个‘宝塔’的烟标,是我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估计现在得值几千元。”张大姐说,这个烟标经过几次的交流,不仅是吉林省就连全国其他的藏友都没见到过,可以说是件孤品,非常值得珍藏。
  张大姐的收藏主要针对长春、四平、延吉这几个烟厂的烟标,每每找到新的烟标,她都高兴得不得了。“我有的时候晚上睡不着觉,就拿出这些烟标看看,这个烟标是年轻的时候‘捡的’,那个烟标是朋友送的,还有的是和藏友交换来的,一看见这些烟标我心里就非常高兴。”
  有人出高价仍不肯割爱
  现如今,张大姐收藏的烟标共计2万多种、3万多件,这样的数量可以算得上顶级的藏友了。张大姐说,自己收藏的烟标种类比较全,曾经有人出3万元的高价,想要购买自己的全部收藏,但张大姐没有割爱。张大姐说,这些都是自己三十多年的心血,一旦卖了,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来了。
  张大姐又拿出了几个最近出品的烟标,烟盒上的宣传画都是一些劝人不要吸烟的图案,张大姐说,这是儿子送给她的。别看张大姐收藏烟标,可是在张大姐家是完全禁烟的。不管是老公还是儿子,家里没有一个人抽烟。
  烟标见证了历史、文化的发展,这也正是收集烟标的乐趣和意义所在。相信还有很多人像彭大爷、张大姐一样,有很多收集烟标的故事。
其他文献
前段时间,我和家人随旅游团去日本旅游。  出自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我不太喜欢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邻邦。不过,日本湛蓝的天空,洁净的路面,积雪覆盖的富士山,林海雪原里宁静的小村落和童话般的乡村别墅还是让人感觉耳目一新,毕竟是异国他乡,总有一番别样风情。  日本之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当属仍然在工作着的老年人。  日本是一个劳动力较缺的国家,政府鼓励老年人退休后继续服务社会,所以日本的老人很少赋闲在家养
期刊
长发、微胖、笑容灿烂……眼前这位中年妇女,蹲在地上为满头白发的老太太洗脚,有说有笑。她叫李建珍,是广西南宁铁路局柳州机车车辆厂的一名普通职工。就是这样一个弱女子,将孝心凝聚成一股无穷的力量,支撑起了几个家庭的幸福美满。  “这辈子能成为一家人是缘分”  1990年,李建珍和丈夫李文相识相恋。当时,李文的父亲因公殉职,李建珍便以准儿媳的身份,每天到李文家里帮买菜、做家务,想方设法逗李文的母亲开心。婚
期刊
赵阿姨今年74岁,去年老伴过世后,她将原来两房一厅的房子出租了,拿了租金住进了江北区一老年公寓。像赵阿姨这样“租房养老”的老人正在逐渐增多,成为老人另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  赵阿姨是个标准的空巢老人,一个人住在两房一厅的房子里,到处有老伴的影子,往往触景生情,情绪一直不好。尽管赵阿姨还有两个儿子,但由于儿子平常工作忙,也不能经常来看望她,这让赵阿姨觉得更加孤独。  老年公寓负责人称,像赵阿姨这样的
期刊
南京三牌楼大街附近的居民,总能在周围广场上见到一位练武术的白发老人。耍大刀、舞双剑、玩铁球,八旬老人能把这些重达几十斤的物件玩得让人眼花缭乱,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眼球。这天我慕名来到三牌楼广场附近,有幸见到了这位身穿练功服,腰系红缎带,手持关公刀,正在施展绝活的老人。周围熟悉他的人告诉我,这位身怀绝技的大爷名叫陈洪俊,今年已经78岁了。陈大爷家就住在附近小区内,长年习武。兴致高昂的时候,便来到市民广场
期刊
在过去的12年间,他用打工获取的微薄收入赡养了3位流浪老人,他用自己的善举,诠释了“人不独亲其亲”的大爱精神。他叫姜旭东,33岁,甘肃西和县河坝镇大池村村民。  【镜头一】  1997年7月,甘肃兰州火车站,一位衣衫褴褛的流浪老妇向姜旭东乞讨,19岁的他习惯性地将手伸进衣兜,紧接着面露难色:“阿姨,我这是去新疆打工,不瞒您说,身上只有一点路费,不能给您了,等我赚了钱回来,一定帮您!”  看惯白眼、
期刊
薄得几乎一用力就能捏碎的鸡蛋壳可以用来做什么,大多数人的回答估计就是丢掉,不过对于孙伟来说,蛋壳绝对是件宝贝,“我接触蛋雕有20多年了,靠的全是揣摩和不断地实践。”说起心爱的蛋雕,孙伟来了兴致。  蛋壳成了“绘画板”  说起接触蛋雕的经过,孙伟说,那得从20多年前的学生时代说起,“我小时候街头有很多手艺人,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有人会往钢笔上刻字。”孙伟回忆说,开始他对往钢笔上刻字非常着迷,常常练习,
期刊
李老师原本是一名老师,但他现在的主业并不是老师,而是开办了一家婚介所。他对外不报名字,因为上中学的女儿不希望他从事这个职业,那就随女儿的愿吧!  谈话中我知道李老师很经历了一番生活的坎坷,出生不久适逢自然灾害,吃的是烂番瓜、山芋之类。很快“文革”又开始了,也没能好好读书。1972年他到工厂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1973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还好,他有一些文化基础,插队不久就当上了代课教师。他在
期刊
每个清晨,莽莽武陵山脉从沉睡中醒来。  大山深处的巴东县清太坪镇姜家湾教学点,准时响起上课的钟声。48岁的代课老师谭定才拄着双拐,沿着窄窄的石板长廊,走上三尺讲台。一块旧黑板,几张破课桌,18个山里的孩子,就是他全部的人生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没有掌声、鲜花和簇拥,只有清贫、单调与孤寂。  清脆的铃声在山间回荡,穿越25年的沧桑岁月,伴随一批又一批孩子,走出大山,放飞希望和梦想。  雨雪为被 坚守
期刊
废旧瓶子和家具有人收购一点不稀奇,可最近有人发现,闲置银行卡也可以被收购,而且还是高价收购。难道真有这样的好事?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市民还真得仔细斟酌一下了。  闲置银行卡换钱不靠谱  手机短信经常会接到高价收购闲置银行卡的消息,此时,市民有些疑惑了,对方有什么用途呢?市民王女士说,经常因为工作需要,会办理一些银行卡,时间久了,有些银行卡就闲置了。这种闲置的银行卡,如果真的能换点钱,她觉得未尝不可
期刊
在中华文明史中“丝绸之路”几乎是妇孺皆知的。二千多年前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从长安(今西安)起程,经甘肃、新疆到达中、西亚并联结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地区。从此这条欧亚大陆的交通大动脉,成为中国、印度和希腊三种主要文化交汇的桥梁。由于中国通过这条路运到欧洲的商品主要是丝绸,故十九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其誉为“丝绸之路”,并得到世界公认。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张骞所走的这条“丝绸之路”恰是在古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