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百万家族的文化标签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hear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进康百万,先看“留余”匾。我们与康健博先生边走边聊,很快到了寨上主宅区的“花楼重辉”院。进院子的时候,一个金发碧眼的老外正站在大厅的“留余”匾下举着相机拍照。
  在康百万庄园,每天都有许多世界各地、不同身份的游客慕名而来,在康家这块祖训匾下驻足凝望,感受旺族遗风。
  从匾型上看,中国古代的匾额大多方方正正,独有这块黄杨木雕刻而成的留余匾形无制式,留给后人颇多的想象空间。初看,它给人感觉像是一面迎风招展的上凹下凸型黄色旗帜。仔细再看,又似一幅展开的书卷或是沿着左侧卷轴展开的书法题跋,让人自然联想到康家所世代尊崇的耕读传家的思想。据康健博先生介绍,匾型的凹凸实际上也大有深意,上凹,意为上留余于天,做任何事都要对得起天地造化和朝廷;下凸,意为下留余于地,要对得起普通百姓和后世子孙。


  此外,“留余”匾的匾文题字也完全不同于中国古代匾额惯于榜书大字的传统,除主体部分“留余”两个篆字体大如斗,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外,其后诠释“留余”内涵的则是172个行楷小字,让人对“留余”有了更深的体悟。
  “留余”匾刻于康家一门二进士的鼎盛时期,其之所以能藉短短174个字而成就世代口碑,形制上的巧妙自不待言,但更多还是源于它所蕴含的处世哲学。
  其正文为:
  留耕道人《四留铭》云:“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高景逸所云:“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园老伯以“留余”二字颜其堂,盖取留耕道人之铭,以示其子孙者。为题数语,并取夏峰先生训其诸子之词,以括之曰:“若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时同治辛未端月朔,愚侄牛瑄敬题。
  从匾文内容可知,留余哲学的精髓为当时庄园主康坦园引自留耕道人之《四留铭》,并兼收了高景逸、夏峰之言。可以说,匾额中所涉及到的几个人物,均为留余思想的尊奉者和践行者。
  有专家考证,留耕道人为南宋福州人王伯大,号留耕,嘉定年(1208—1224)进士。曾任刑部尚书,参知政事。后做资政殿学士,建宁知府。高景逸为明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字存之,对程朱理学颇有研究,后被魏忠贤迫害,投水而死。夏峰先生为孙奇峰之号,明朝河北容城人,万历28年(1600)举人,学识渊博,与黄宗羲、李颙并称“清初三大儒”,因其晚年移居辉县苏门山下的夏峰村,故有夏峰先生之称。牛瑄为今巩义市河洛镇人,同治乙丑科(1865)进士,翰林院编修,也是康家的女婿,其书法远近闻名。而坦园老伯则为康家第十五代庄园主康道平,“坦园”为其号。
  《四留铭》是留耕道人王伯大生前的座右铭。留有余地,不把技巧使尽以还给造物主;留有余地,不把俸禄得尽以还给朝廷;留有余地,不把财物占尽以还给百姓;留有余地,不把福分享尽以留给后代子孙。
  “留余”哲学实际上是在倡导一种执中守和、不走极端、不说满话、不做绝事,凡事留有余地处世理念。其内容涉及自然哲学、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是传统中国指导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尤其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一个重要行为准则。
  追溯留余思想的文化源头,无论是儒家所提倡的中庸还是道家所谓的“阴阳相依”“否泰互转”,还是佛家常讲的“舍得”,其实都在传递一个相同的信息——天道忌盈,人道忌满,“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凡事留余方能恒久。
  留耕道人以寥寥数语,提炼出了“留余忌尽”的处世哲学,并被后世诸贤奉为圭臬。
  清代四川巡抚杨公善提出:“留有余之财以还吾民,留不尽之力以还吾真。”以留余思想惜民执政;清代士大夫蔡衍锽则提出:“有财不可独用,且捐有余以资贫困;有福不可尽享,且留有余以待子孙。”以留余训诫子孙;与蔡衍锽同时代的徐旭旦则对留余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挥:“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智,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当代颇有影响力的国学大家南怀瑾先生也曾感叹:“一生尤欠诗书债,万事终须留有余。”
  事实上,“留余”思想并不深奥,理解其内涵并不难,但若要世代恪守并始终躬身笃行却并非易事。历史上以“留余”为处世哲学的虽不只有康家,但真正让“留余”显于后世的,无疑是因为康百万家族的典范作用。康家的尊严斗、叶氏井、烧契济民等被传为佳话的真实故事都是其践行“留余忌尽”思想的具体例证。
  康百万家族自明嘉靖年间第六代康绍敬至民国时期十八代康庭兰,连续富裕12代,传承400多年,这在中国家族历史,甚至世界家族史中恐怕也少有能望其项背者,“留余”匾浓缩了其传家兴业的终极智慧。
  直至今天,“留余忌尽”仍是康家每一个族人都在恪守的家道、仕道和商规,它已经融入每一个家族成员为人处事的思维逻辑中,成为这个家族恒久不变的文化基因。
  我无从知道在“留余”匾下驻足拍照的那位西方人能否读懂“留余”的真正妙处,但或许正是这块匾激起了他对河洛康家甚至中国文化的好奇和敬畏。
  想必当年的庄园主之所以将“留余”匾以如此形制悬挂于此,也定是希望后世子孙及有缘人都能抬头可见低头可思,其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其他文献
精以求全  要想达到全生的境界,首先要精。精是精炼,精干,精粹。数字不求多,以最精粹的人力资源——而不是最少,获得最大的管理效益。吕不韦认为:“多官而反以害生。”官多必杂,人多必乱。一个组织,干部太多,就不是办事,而是办人。领导会因人、因官太多而苦恼。  二战后,福特公司陷入巨大的发展困难,福特三世大刀阔斧精简机构,裁剪人员,企业得以起死回生。湘军能打硬仗、狠仗、死仗,起重要作用的是淘汰制度。招勇
期刊
终于?儒家黄袍加身?获得了文化霸权?走上了“文化寡人”的道路?  一个曾经有过些许健康心理的学派?在三百多年压抑之后?竟获得了文化霸权?这当真是一个奇迹?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一次惊人的死灰复燃?深层探究其原因?足以构成专门学问?这里说的?只能是儒家获得霸权之后的基本作为?基本影响?  儒家复活后,其潜在能量惊人地爆发出来,开始了大规模重新“整合”中国文明的漫长而浩大的工程。让我们简单地数数两千余年
期刊
1894,甲午年。这年七月初一,中、日两国同时向对方宣战,八月十八(阳历9月17日),鸭绿江口的炮声拉开了战争的序幕,史称“甲午中日战争”。2014,甲午年。这一年离那场战场已距120年之遥,黄昏已尽,曙光未明。这一个甲午,我们沿着这段新旧交替、青黄不接的历史轨继续前行,在探索的步伐中追思120年前那个大时代的拐点——甲午1894。  甲午战争是一场决定中日两国历史进程的命运之战。在甲午烽火熄灭了
期刊
12月23日,东林书院邀请到醒狮国学院张雪峰院长莅临国学大讲堂讲解《孝经智慧》。张院长于东林书院首次讲学时,即以身体力行的风范,深入浅出的讲解,直指人心的智慧,赢得了参加讲座众多市民的热烈认可和欢迎,继6月28日“国学解悟人生智慧”及9月27日“孝立根基,家业长青”两次讲座之后,东林书院应市民的强烈要求,再次邀请张院长带来“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即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在内家庭关
期刊
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里写下一篇文字。  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抬松枝,煮苦茗啜之。  这篇文字为《山静日长》,字字可喜,使人流连。古人留下的字,在故纸堆中依旧清晰,而悠远情意恐已在时间更替之中再难寻觅。彼时有缺,也有光华。古今对照无定论。被吞没和推远着的价值观,如夜空中流转星光逐一
期刊
家族是世界政治的统治核心。家族是全球财富的摇篮。家族是兴衰的晴雨表。不是任何一般的家庭都可以称谓家族的。曾经在全球影响深远的家族诸如姬昌家族、孔子家族、成吉思汗家族、哈布斯堡家族、维特根斯坦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卡佩家族统治法国800年。又如刘邦家族、张道陵家族、霍亨索伦家族、罗曼诺夫家族,美的奇家族、奥尔西尼家族、肯尼迪家族、杜邦家族、甘地家族、钱氏家族、胡氏家族等。家族错综复杂,家族根深蒂固,
期刊
据新华社西安12月21日电陕西考古研究院通报,在以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考古人员今年对陕北清涧辛庄遗址发现的一组大型殷商建筑群进行了全面发掘,发现其外形壮观罕见。在建筑群附近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与建筑相关的古代先民居住区。  考古专家介绍,这种重楼环屋复原后和庭院建筑的整体,占地面积可达4200平方米,规模十分宏大,这种多重环屋式楼宇建筑,外形壮观,形制独特,非常罕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今日拉萨的布达拉宫
期刊
2014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偕夫人彭丽媛在欧洲访问期间,曾两次身着改良版中式礼服出席皇室国宴,既具有中式风格,又符合国际规范的礼服,广受世界赞誉;在刚刚结束的APEC会议上,国家领导人一身具有中式风格的服装再次成为一道引人瞩目的亮丽风景。  《左传》注疏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民族的称谓正是来源于服饰文明,借此中华成为礼仪之邦,衣冠上国;黄帝“垂衣而治”的典故,
期刊
琴棋书画之艺,在中国的历史上素来为文人必备。尤其是琴,古人云:“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士无故不撤琴(《礼记·曲礼下》)”等。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说过一句话:“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秦伯》)。”可见,作为乐的代表的琴,在中国文化与史学上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传说最初,伏羲、神农造琴,是为了与天地神灵沟通,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故创设了这么一个媒介。故琴之身长与
期刊
武王伐纣,一边是英明神武的周武王,加上一位半神级的姜子牙,另一边是堪称中国历代昏君模范的商纣王,用孟子的话来说,这是一场“以至仁伐至恶”的战争。  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周武王趁着商纣王的大军征讨东夷、朝中空虚的大好时机,在牧野代替老天爷宣读了商纣王的种种罪状,决定替天行道,率领4.5万大军准备攻打朝歌。  商纣王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当下便召集70万大军(以奴隶为主),兵发牧野,让周武王看看谁才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