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注释指瑕

来源 :中国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stone1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语文》编排的文言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对于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及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大有益处。笔者认真阅读了《教科书》、《读本》,发现注释中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现提出,求教于大方之家。
  注释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同”“通”混释;二、注释错误。
  “同”“通”混释另文讨论,这里主要讨论注释错误。
  注释错误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注音误;字形误;释义误。
  1注音误
  1“未数数然也。”(《逍遥游》)
  注[未数(shù)数然也]数数然,拼命追求的样子。
  数(shù)注音有误。应为(shuò )。《庄子全译》:“数数然:急急忙忙的样子。”《辞海》:“数数(shuò),犹汲汲,迫切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历代散文选》等皆注为(shuò)。
  2“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勾践灭吴》)
  注[疾疹(chēn)]指患病的人。
  正确的读音应为(chèn)。“疹”通“疢”。病。如张衡《思玄赋》:“毋绵挛以幸己兮,思百忧以自疹。”
  “疢”的读音辞书均作chèn。《上古音手册》:“疢,文?透?去。”注为去声,而不是平声。
  3“媪不实信,务要盟约。”(《白秋练》)
  注[务要(yiāo)盟约]坚持逼使对方缔结婚约。要,要挟。
  注音明显错误。按《汉语拼音方案》拼写规则第四条,i行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写成yi、ya、ye、yao……注中的“yiāo”应为“yāo”。
  2释义误
  注释释义有误的分几种情况:①不明通假造成的错误②不注意语法造成错误③不清楚古代文化常识造成错误④漏注,翻译未落实或其他方面造成的错误。
  甲、不明通假造成的错误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注[参]验,检查。
  “參”解释为“检查”不妥。理由是:
  “参”与“三”在古汉语中可以通用。《说文通训定声》:“参,假借为三”。《论语?泰伯》“参分天下有其二”,皇疏:“参,三也。”
  “日三省”是古代士人所普遍推崇的道德规范之一。《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荀子》古注释“参”为“三”。王先谦《荀子集解》引唐朝杨倞注:“参,三也。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建议注为:[参]通“三”,多次。
  5“后虽小差,犹尚殗殜。”(《祭妹文》)
  注[小差(chài](病)稍减。
  本条注有两处失误。第一,“差”应注出通假。“差”是病好了的意思,但这个意义后来已经写作“瘥”了。应注:差同“瘥”。第二,病字括号多余。本来“差”就是病好了,“小差”是病稍好。用括号引起歧义,难道其他什么好了也叫“差”?
  乙、不注意语法造成错误
  不注意语法造成错误包括词性弄错,词义弄错,句式弄错,成分弄错等。
  6河水清且直猗 (《伐檀》)
  注释:“直,平。这里形容水波不兴。”
  “直”,这里不应是“平,形容水波不兴”,而应是直波。
  《广雅疏证.释水》:“直泉者,涌泉也”王念孙疏:“《尔雅》:‘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李巡注云:‘水泉从下上出曰涌泉。直,犹正也。’” “河水清且直猗中的“直”,也表水的动态,所以应为直波。
  《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三五八页:“河水清且直猗”传:“直,直波也。”
  从诗句的句式结构看,上段有“河水清且涟猗”,下段有“河水清且沦猗”。“涟”、“沦”均指波浪。互文见义,“河水清且直猗”中的“直”,不是“平,水波不兴”,而是直波,细小的波纹。
  7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释:[即]则,就。
  “即”作“就”解,整句翻译就是“想不给,就担心秦军来攻赵。”语义不畅。
  “即”应作“又”解。看看下边一些句子。
  (1)与之地,即无地以给之。(《韩策》
  (2)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韩非子?说林上》)
  (3)今单于能,即前与汉战,天子自将兵待边。(《史记?匈奴传》)
  (4)彼背其主降,陛下侯之,即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史记?周勃传》)
  以上几句中“即”字,皆含“又”意。第二句中尤明显。“即患秦兵之来”的
  “即”,与上几个“即”相同。《史记文白评精选》将这句译为:“不给秦国吧,又怕秦国派兵来打。”
  8勿复重纷纭(《孔雀东南飞》)
  注释:[勿复重纷纭]不必添麻烦吧!也就是说,不必再提接他回来的话了。
  这条注释较为笼统。
  “纷纭”的可能解释,—是盛,多貌;—是杂乱。课文里的“纷纭”,指的是前边仲卿说的话,仲卿告诉兰芝,叫她暂且回娘家,自己去府里办事回来后,就去接她。意思很明白,谈不上乱。
  由杂乱引申为“麻烦”是可以的,但如果要用“麻烦”这个意义的话,那指的是以
  后接兰芝回焦家的事。可兰芝这句话针对的是眼前,说焦仲卿话说得再多也无用。所以此地的“纷纭”应为“多”。“勿复重纷纭”就是:“不要再多说了!”这样才能反映出兰芝当时复杂的思想感情。我们可以体会出她那不耐烦的神情。
  9“异乎三子者之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注[撰]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撰”,本意为著述。《北史?崔光传》:“光与李彪参撰国书。”《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   “撰”通“譔”,引申为陈述。《类篇》:“述也”。
  这样,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撰”从陈述活用为“说的话”。
  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作:“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位所讲的不同。”《中国历代散文选》注为:“和他们三个人所说的不同。撰:同‘譔’,述,陈述。一说,撰,具,才能。即指为政的才能。”《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撰,述。这句大意是,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位所讲的不一样。”
  10“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注[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已,同“矣”。
  “能”不作“能够”,应为“能力”。
  “不能干什么了”,意味着“能”是“能够”之意。“无”,一般应作“没有”“不分、不论”解。在文中应是“没有”。“能”一般作“能力、才能”解。所以,这句应译为“没有能力再干(这些事)了”。《左传译文》译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了。”
  11“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
  注[其]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
  这里的“其”可以不看成通假,更不是甲乙兩字音义皆同的通假。“其”与“岂”音不同。“其”之韵,群声,“岂”微韵,溪声。即使音近,两字各表其义,训释也应是“通”。
  “其”本身就可以作语气词,表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在上句中就是表反问的意思,所以,把“其”看成通假,是一种误解。
  1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注[兴焉]兴,起。焉,还有下面的“生焉”“备焉”的“焉”都是助词。
  “焉”在这里作助词解不妥。作兼词理解恰当。
  “焉”可以作代词、疑问代词、兼词、连词、语气词、形容词、副词词尾等。这里区别以下助词和兼词。
  “焉”作助词有几种情况:
  ①作形容词副词词尾,如《尚书?秦誓》:“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②作语末助词,提起下文。《公羊传?庄公元年》:“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③助词,用法同“乎”。《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迟速衰序,于是焉在”。④语末助词,表感叹。《史记?张释之传》:“使其中无可欲者,虽无石椁,又何戚焉”。
  “焉”作兼词,“于是,于之”。如《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彼有人焉,未可图也。”《左传?襄公二十年》:“昔陪臣书能输力于王室,王施惠焉。”
  比较这两种用法可以看出:作语末助词时,“焉”的前边一般是副词、形容词等。“焉”不作前边词语的补充;而作兼词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于此、于是、于之”,“焉”的前边是动词、形容词,“焉”作补语,补充说明处所,翻译成现代汉语时提到动词前作状语。
  所以,“风雨兴焉”“蛟龙生焉”“圣心备焉”几个“焉”字应作兼词解,相当于“于此、于是”。
  《中国历代散文选》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译为:“积土成为高山,风雨就在山里兴起。”《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将这几句译为:“堆积泥土,垒成高山,风雨就从那儿兴发起来;汇总流水,潴成深潭,蛟龙就从那儿生长起来;积累好事,形成美德,又无不洞察的智慧运用自如,最崇高的思想就从那儿齐备了。”
  1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注[能水]指游水,能,动词。
  此条注不完备,且容易引起读者误解。“能”是动词,表什么意义?是“能够”还是“游”?这里应补注:水,名词活用作动词,“游水”。《古代汉语》(朱振家)注:“能水:能游水。水:用作动词,游水。”《中国历代散文选》注:“能水:善游泳。”
  14“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注[倍赏]加倍赏赐。[累罚]屡次惩罚。
  对于“累”的注释,应该也有问题。前边的“倍”是“加倍”,与“厚赏”相照应。而“累罚”释为“屡次惩罚”就与“重罚”不能照应。根据前后文推断,释为“加重惩罚”为妥。
  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累:堆积,积累。《老子》:“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引:重叠,积累。《韩非子?五蠹》:“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古代汉语》(朱振家)注:“累罚:加重惩罚。”
  15“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五蠹》)
  注[期修古]期,希求。修,远。修古,远古。
  “修”应理解为“学习”、“遵循”。在《韩非子》中,“修”除用于地名“修武”外,其余都是表“美好”、“修治”、“修行”等意思。《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修”也是表示长度上的“长”,而不是表时间上的“远”。《商君书?更法》:“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修古而新;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法古”“修古”都是动宾结构,而非偏正结构。课文的“修古”也应为动宾结构。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修,研究,学习。《韩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全译》:“修,应解为‘学习,遵循。’”《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脩’,同‘修’,治,习。”《古代汉语》(朱振家):“不期修古:不期望因袭古代。期:期望,要求,脩:据考证当是‘循’的误字。循:遵循,因袭。”不管取哪种说法,“修”在这里作“远”理解是不当的。笔者认为应取学习、遵循之义。
  16“闻之于宋君”(《吕氏春秋?察传》)
  注[闻]听见,听到。
  这个句子,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闻”应是一个表使动的词,作一般动词理解和语译不通。注释应为:“闻,让……听见,让……听到”。一般的文言文学习读本都将“闻之于宋君”译为“让宋国国君听到了。”
  17“具以东渡意告之”(《世说新语?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注[具以东渡意告之]把晋王朝东迁的原委具体地说给他听。具,具体。   “具”作“具体”讲,不妥。“具”在数量上表完备无缺,引申出述说完备,清晰。如《宋史?梁克家传》:“命条具风俗之弊”。或作副词“全、都”。如《鸿门宴》:“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良乃入,具告沛公。”“具”当作“全部”“详细”解恰当。
  18.“句读之不知”(《师说》)
  注[句读之不知]句读的不明,下文的“惑不解”结构同。
  “句读的不明”,不符合汉语的语法习惯。读起来很别扭。“句读之不知”是一个宾语前置句,“之”字起标志前置宾语的作用,不是结构助词“的”。符合汉语语法习惯的翻译应为:不明白句读。
  “之”标志宾语前置的情况:“……夫子之谓也。”(《孟子?梁惠王》)“心无杂虑, 唯鱼之念”(《列子?汤问》)“是之不忧,而何以田为?”(《左传?襄公十七年》)
  以上几句的动宾结构可译为:谓夫子、念鱼、不忧是。“之”,标志宾语前置。
  19“此言得之”(《六国论》)
  注[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适宜、得当。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之”在注释中作代词理解了,不妥。“得”由得到、获得引申为“事情做对了”“话讲对了”等,在这种情况下,作形容词用,不带宾语。“之”在“得”后边,不受“得”的支配,它不是代词,而是助词,没有实在意义,起补充音节的作用。
  实际上,课文注中译文把“得”译为形容词“对”,其他选本基本也是这样。如《古文选读》译为:“这话说对了 。”《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译为:“这句话把情况说得很对。”
  20“动刀甚微, 然已解,如土委地。”(《庖丁解牛》)
  注[委]卸落。
  土怎么卸落在地上?不好理解。事实上,“委”应作“堆积”。
  《辞源》委㈣:累积。《公羊传?桓公十四年》:“御廪者何?粢盛委之所藏也。”《辞海》委④:“堆积”。扬雄《甘泉赋》:“瑞穰穰兮委如山。”《旧唐书?杜审权传》:“书诏云委。”
  把“如土委地”理解为:(分解后的牛肉)好象堆积在地上的泥土(一样,筋骨已不相连接了)。
  《古代汉语》(王力):“委,堆积。”《中国历代散文选》:“委,堆积。”
  21“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廉颇蔺相如列传》)
  注[宜]应该。
  “宜”作“应该”讲没有“适宜”恰当。
  “宜”有“适宜、应该”等义。在文中,它与“可”是同义词的重叠,都是“适合、相称”的意思,所以在这句中当作适宜、适合解。
  课文里,宦者令缪贤向赵王推荐蔺相如作赵使者使秦,讲了许多可作使者的理由,是说蔺相如有无条件作使者,合不合适,而不是说蔺相如有没有资格,该不该去。
  “宜”作适宜用的例子: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王符:《潜夫论?相列》:“曲者宜为轮,直者宜为舆。”《史记?文帝纪》:“诸侯将相侯王以为莫宜寡人,寡人不敢辞。”《察变》:“天择者,存其最宜者也。”
  22“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病梅馆记》
  注[绳]约束。
  “繩”应作“以……为标准、以……为规范”恰当。
  《辞海》:绳⑤按一定标准衡量。《汉书?匡张孔马传赞》:“彼以古人之迹见绳,乌能胜其任乎?”《辞源》绳㈤,衡量。《礼记?乐记》“以绳德厚。注:绳,犹度也。”《古文选读》注此句:“绳,木匠用的墨线,用来衡量木材直不直的。这里指用上述标准来衡量。”
  “绳”,由木工用的墨线,引申为标准、法则,作动词用则是“以……为标准、以……为规范”。
  丙、不清楚古代文化常识造成错误
  有些注释,因忽视了古代文化常识,造成错误。如:
  23“妻子鸡犬臼碓皆具”(《入蜀记》)
  注[妻子鸡犬臼(jiù)碓(duì)皆具]臼,碓,舂米的工具。臼是石槽,盛还没有去皮的谷子。碓是一块圆形石头,系在杆上,一上一下地捣臼中的谷。圆形石头系在杆上的那是“杵”,而不是“碓”。碓是包括臼、杵、木杆及其他附件组成的舂米的工具的总称。
  《辞海》:“碓(duì队),舂谷的设备。掘地安放石臼,上架木杠,杠端装杵或缚石,用脚踏动木杠,使杵起落,脱去谷粒的皮或舂成粉。《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引桓谭《新论》:“‘后世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践碓,而利十倍。’”
  把“碓”释成“杵”,犹把车释为轮一样。车轮并不是车,“杵”也非“碓”。
  24“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
  注[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原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译为“三个”太死。古代汉语里的“三”,很多时候不表具体数字,而是泛指多。在《论语》中,“三”出现56次,表次数之多的9次,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论语?学而》),“三”,长期。“季文子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三”,多次。“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三月”,长时间。“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三”屡次。
  可以看出,“三人行”并不一定实指三个人同行,理解为“几个人同行”更准确些。
  丁、漏注,翻译未落实或其他方面造成的错误。
  举几个例子。
  25“一日身死”(《五蠹》)
  注[一日身死]一旦死了。
  “身”未译出。“身”,自身,自己。本文里:“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与“一旦身死”之“身”同义。《韩非子全译》将此句译为:“一旦自己死了。”
  建议在注中补进:“自己”二字,使身字落实。   26“采椽不斫”(《五蠹》)
  注[斫]砍原作斲,加工。
  注释“砍”后应该有一个句号。为:斫,砍。原作斲,加工。这样才顺畅,有节奏。
  27“以建安七子”为代表的作琳、王璨相继死去……”(《与吴质书》阅读提示。)
  这里属印刷错误,“作琳”应是“陈琳”。
  28“坐縻廪粟而不知耻。”(《卖柑者言》)
  注[坐縻(mí廪粟]徒然消耗国家的俸禄。坐,空。縻,应作“糜”,浪费、消耗。
  这里可以把“縻”看成通“靡”,但不应是“糜”。“靡”,有奢侈、浪费义,《礼记?檀弓上》:“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而“糜”义为①粥;《释名?释饮食》:“糜,煮米使糜烂也。”②碎烂。《汉书?贾山传》:“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者。”
  《中国历代散文选》此句注:“坐縻廪粟——坐在那里白吃俸米。縻,同“靡”,浪费。
  【参考文献】
  [1]《辞源》(商务印书馆)
  [2]《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3]《辞诠》(杨树达著 中华书局)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
  [5]《古汉语虚词手册》(韩峥嵘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
  [6]《上古音手冊》(唐作藩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7]《古汉语纲要》(周秉钧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
  [8]《古代汉语》(王力著 中华书局)
  [9]《古代汉语》(朱振家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10]《左传译文》(沈玉成著 中华书局)
  [11]《中国历代散文选》(刘盼遂、郭预衡主编 北京出版社)
  [12]《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3]《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
  [14]《古文选读》(中国青年出版社)
  [15]《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于在春翻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
  [16]《史记文白评精选》(韩兆琦、龙德寿主编 吉林人民出版社)
  [17]《训诂学基础教程》(钟业枢、郦亭山主编 学苑出版社)
  [18]《韩非子全译》(张觉非译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庄子全译》(张耿光译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 语文教育本身就是人文素质教育,在除了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以外,还应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通过情感的渗透,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素质。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  初中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
期刊
师生关系是班级社会体系的主要构成因素。师生关系影响着班级社会气氛,影响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其效果,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研究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合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我国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情感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由此
期刊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点,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教育发展纲要》指出:“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的品德必须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这就告诉我们,家庭是道德教育的摇篮,家长
期刊
孩子们,一直有这样一种想法在我心中涌动,我要把你们写进我的文章里。这几天看你们笔下那流淌的文字,像美丽的鲜花愉悦着我的眼睛,像唱着歌儿的小溪涤荡着我的双耳,我真的为你们那充满童真,记录着童趣的纯真文字而动情。  孩子们,我真的喜欢这样称呼你们,不仅因为你们和我的女儿同龄,更因为你们就是我的孩子。  2012年的秋天,我已不记清是如何介绍自己的,但很清晰地记得你们那专注的眼眸,还有那表示欢迎又矜持的
期刊
1错误的奖励者  您有没有过类似的情形?当孩子该做作业、睡觉或该干别的事情时,孩子以种种方式表示不满,进行拖延,比如哭哭啼啼、大吵大闹、搬救兵、哀求、不理睬、摔东西……您或者可怜孩子,或者受不了他哭闹,或者屈服于孩子的威胁,或者因无力抗衡孩子的救兵而妥协。当您这样做的时候,您就已经错误地扮演了父母的角色。  孩子出现了违规行为,您应以约束者的角色出现,要求孩子立刻停止這种行为,按规定的要求去做。此
期刊
【摘要】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挖掘生活化的活动资源,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讓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生活化 情境 体验。  著名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指出:“要使学习语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把教
期刊
作者简介:于永忠(1968-),男,山东烟台人,讲师,从事生物制品学研究和教学。  【摘要】 在学科专业教学过程中,“发展式”教学理念突出阐明素质教育的迫切性和可行性,着重诠释以专业素养为目的的教育内涵,探讨针对学科教学实践的新颖性创建,提倡教师教学符合人本思想,接纳和认同教学活动的思想性对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起到关键作用;改变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专业修养、专业自觉和角色转换方面提出新的挑战
期刊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使我最深的体会是:农村“留守孩子”的问题令人深思。在农村,特别是经济贫困的农村山区,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孩子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可是,打工族下一代教育却远离了父母,一些打工族将孩子留给父母或托付给亲戚或让孩子独自留在家中。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监督,这些孩子很容易出现偏差,甚至养成不良习惯,大部分“留守孩子”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存在严重的问题
期刊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作为教师必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等方面都要处处关心爱护他们,用正确的方法引导、教育他们,构建和谐的班级集体,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使学生在德
期刊
当前中学教学有一个 非常突出的问题,这就是: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学生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我们的教师到底应拥有什么样的有效教学理念, 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显得格外的迫切与重要了.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说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纽斯也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可见,兴趣对学习的巨大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