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外语课堂中的应用,将视听双重模式渗透于二语语义的教学中,从视频对听力的促进作用中来探讨视听模式的有效性,特别是对于电视新闻报道中叙述性画面与目标词汇词义习得的研究,从构建两者的关系上,就声画关系与词义猜测准确率等问题进行研究,并从画面与目标词词义理解上来探讨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 高校 英语教学 视听模式 二语习得 关系对照
现代信息技术在外语课堂中的应用,特别是原版视频资料中视频画面与目标语词汇的字幕显示,从两者的相互作用中来促进学习者语义习得。关于镜头的叙事表意功能,如对于新闻报道中某事件的发展记录,同期音频解说对学生二语习得的影响,多数学者从聚焦视听双重输入模式中来探讨外语学习效果,很少有学者针对视频信息与听力的理解关系进行研究。为此,本文将从视频画面与词汇习得关系入手,从新闻、纪录、专题等报道视频材料中,将叙事画面与词汇语义学习展开专门研究,试图从视听双重模式研究中来衡量影响学生二语习得和词汇掌握能力的因素,并提出建议和改进对策。
一、视频与听力的关系研究
视频属于视觉性知识,听力是人类接受外界知识的方式之一。从课题研究上,视频与听力关系是相互促进的,视频中对词汇及视觉信息的展示,有助于学习者从中进行理解和深化;但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视觉信息还有负面效应,不可避免的对学习者的感知带来误解。因此,研究两者的关系,绝非是从叙事表意画面与词汇聚焦的简单分析,而是从视听双重教学模式输入中,来探讨学习者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
(1)视频信息对听力的促进研究
从当前学界的研究现状来看,学者Lonergan提出视听教学材料与纯音频材料在教学中,更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理解和听力能力;学者Secules从音频和视频教学素材的班级调查中发现,视频材料试者在受试后数周内的听力测试成绩要高于单纯的音频材料。在国内学者对视频与听力关系研究中,邱东林、李红叶针对内容视频与场景视频在相同试者中的对比研究发现,视频信息受试结果要显著高于场景视频对象;孔文在内容性视频与语境性讲座视频对比中发现,以丰富图像信息为主的新闻性视频资料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听力理解;Cross依据声画关系分类法,从5段BBC新闻视频的不同声画关系中,让20名学生从中进行试验发现,结对讨论方式更有助于学生对视频信息的理解;通过对声画关系(视频资源中包括同步解说)与间接声画关系(图像和解说部分相关)都能够促进受试者的理解力,而当图像显示人的头部特写或者画面上有采访者及被采访者说话镜头时,以及画面存在分立声画关系(图像与解说不一致)时,则反而妨碍学生的理解力。
(2)视频对词汇习得的关系研究
视觉信息在词汇习得研究中,学者Weyers通过实验发现,每天看外语片段的学生比每周看两次短片的学生,在对相关词汇的学习和词义掌握上更具有优势;Tschirner通过对词与词组在反复呈现中,学习者能够从中将词汇与词义建立对应衔接;Verspoor通过对两组学生进行英语测试,第一组在课外通过多媒体方式来进行听说学习;另一组未开展多媒体视听学习,则前者在写作及词汇掌握测试中成绩显著高于后者。
(3)视觉信息对语言习得的负面影响
从很多例证实验中发现,视听信息有助于学生二语习得,但也有学者提出,对于视听信息在运用中也会产生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一是视听信息更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特别视频中动态性信息,在偏离学习者自身注意力上,不利于二语习得;还有学生在看视频或进行其他任务测试时,他们的注意力会分散,一会看视频,一会看笔记、一会写答案等;从语言认知上来看,对于视觉信息与听觉信息的输入,由于包含的信息量较多,既有语言类信息还有非语言类信息,如一些视频采访、报道、影视剧等,反而给学习者带来过于密集的信息冲击;有学者从注意资源的有限性上提出,对于视觉信息带来的认知超负荷影响是很大的;视觉信息本身的多义性或歧义性,在传递中视觉信息往往比语言信息更具有模糊性,容易致使学习者做出各种猜测,甚至会产生与题旨无关的思维;视觉信息在词汇词义习得中还容易带来干扰,视听资料在提升听力理解的同时,如果不注意词汇的记忆,反而会干扰短期和长期记忆。可见,视听信息在对二语学习和理解中的促进与阻碍作用都是存在的,需要从各类因素间的关系研究中,合理优化和组织,而不能泛泛地使用,避免对学习者带来负面影响。
二、研究问题探讨及方法
视听双重输入模式研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视频画面中叙事表意与学生对音频同步解说的理解关系,有无促进学生对目标词汇的理解和推断;二是研究声画关系之间的衔接程度,并从词义推断正确率上来探讨其相关性;三是基于视频画面与词义推断关系,就学生外语学习综合水平的影响研究。对于图像与音频同步中目标词汇的关系,如新闻报道中“help prenent damage to the heart,arteries”,从视频中的画面影像与词汇“artery”之间的对应研究,并结合旁白“children are playing in the lagoon barefoot”,对于视频中活泼的孩子在湖边游玩,其目标词汇“lagoon”就能够与之建立影像对应。对于问题二中画面与解说词同步相关性问题,如果画面与音频解说词汇存在意义关联度,这种关联有助于学习者从中加强词义理解。如果图像与解说词对应关系不明显,旁白及解说又容易使得画面信息过于聚集,目标词汇与同步画面难以进行连续对应,在容易使学习者产生发散联想,导致出现错误理解。对于问题三中图像与音频解说词汇之间没有关联,如“Those are the substances in food that oxidize cells”,对于图像如果是超市货架中的物品,而目标词汇“oxidize”与画面不存在任何关系,则在词义理解上难以衔接。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某校大学一年级新生进行分班测试,借助于4段视频资料来进行试验,围绕四个主题(巧克力对身体有益健康、海象的生存危机、风能发电试验、废弃食用油制造生物燃料研究),从同步视频与目标词汇的声画对应关系研究中进行记录和评测,当目标词汇与图像同步时为2分;目标词汇与同步视频完全不相关则为0分;目标词汇与视频同步信息介于两者之间为1分;对各班学生进行测试后汇总。整个实验过程是在视听组、听力组相同视频素材基础完成的,第一遍视频不能记笔记,第二遍在视听中猜测目标词汇的词义;第三遍不能记笔记;第四遍进行视频内容及目标词汇的词义推测。通过对各测试小组的成绩进行统计汇总,受试者从视听学习中获得的评分结果进行标准化,如当“grease”的词义为“油”得2分,当“lagoon”的词义本为“环礁湖”,写作“湖”时记1分;当“confection”本义为甜食而写作“成分”时则与正确答案无关,标记0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课题在第一个问题研究中,从视频画面的叙事表意与音频同步解说对应关系上,结果表明视听双重输入模式对于学生了解和提升生词词义的推断具有积极作用。视听信息可以帮助学生从视频中来梳理整体意义,并能够从上下文衔接中来促进对语义的推断,特别是当音频中的解说词与视频信息相关时,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认知负担。如学生在新闻报道中,就报道的主题、以及相关背景信息的呈现,让学生从中来判断词义的方向,从形成假设、确认假设及在众多假设中明确合适的假设时,具有较好的衔接作用。在对本课题第二个问题的总结中,将声画关系的结合度与词义推断正确率进行探讨,从声画关系紧密结合中,学生对词义的推断正确率较高,从而得出学生对目标词汇词义的推断,取决于视频画面与解释同步的相关性;如果同步音频与目标词汇词义相关,则有助于提升正确率,如果声画关系疏远,也就是说图像与目标词汇之间缺乏对应关系,学生容易在视频信息及解说干扰下背离语境。另外,对于新闻报道等视频中存在较多生词词汇时,由于学生未能从目标词与相关词汇之间建立匹配关系,因此会削弱学生对词汇词义的推断正确率。如果某些画面停留时间过长、旁白未能及时跟进,学生在时间不一致下未能充分建立目标词汇与声画的关系,从而带来推断的模糊性。如有些画面信息量过大,存在人物特写或镜头动作太仓促,短时间内无法对目标词汇与声画进行有效关联,从而降低了生词词义的识别。可见,对于画面与词义推断、词义理解来说,在外语综合水平中具有促进作用,一方面来自学习者自身学习注意力的促进,另一方面视听双重输入模式,能够让学生从叙事表意及音画关系中促进对正确词义的猜测。总之,在词汇教学中,借助于视听双重输入模式的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同时,对于词汇习得教学不能一蹴而就,要从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优化,特别是在词汇、画面、音频三者关联度上,有意识的选择目标词汇的复现率,让学生从中建立和巩固语音、图像、词义的衔接关系,提升学生对生词词义的有效习得。
参考文献:
[1]季月,石玲.关于外语多媒体教学信息呈现中视听干扰问题的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13(02).
[2]董剑桥,周迓菁,刘桂如.英语多媒体视频阅听过程中的知觉负载与选择性注意——以视频字幕呈现量对阅听理解的影响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3(05).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高校 英语教学 视听模式 二语习得 关系对照
现代信息技术在外语课堂中的应用,特别是原版视频资料中视频画面与目标语词汇的字幕显示,从两者的相互作用中来促进学习者语义习得。关于镜头的叙事表意功能,如对于新闻报道中某事件的发展记录,同期音频解说对学生二语习得的影响,多数学者从聚焦视听双重输入模式中来探讨外语学习效果,很少有学者针对视频信息与听力的理解关系进行研究。为此,本文将从视频画面与词汇习得关系入手,从新闻、纪录、专题等报道视频材料中,将叙事画面与词汇语义学习展开专门研究,试图从视听双重模式研究中来衡量影响学生二语习得和词汇掌握能力的因素,并提出建议和改进对策。
一、视频与听力的关系研究
视频属于视觉性知识,听力是人类接受外界知识的方式之一。从课题研究上,视频与听力关系是相互促进的,视频中对词汇及视觉信息的展示,有助于学习者从中进行理解和深化;但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视觉信息还有负面效应,不可避免的对学习者的感知带来误解。因此,研究两者的关系,绝非是从叙事表意画面与词汇聚焦的简单分析,而是从视听双重教学模式输入中,来探讨学习者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
(1)视频信息对听力的促进研究
从当前学界的研究现状来看,学者Lonergan提出视听教学材料与纯音频材料在教学中,更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理解和听力能力;学者Secules从音频和视频教学素材的班级调查中发现,视频材料试者在受试后数周内的听力测试成绩要高于单纯的音频材料。在国内学者对视频与听力关系研究中,邱东林、李红叶针对内容视频与场景视频在相同试者中的对比研究发现,视频信息受试结果要显著高于场景视频对象;孔文在内容性视频与语境性讲座视频对比中发现,以丰富图像信息为主的新闻性视频资料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听力理解;Cross依据声画关系分类法,从5段BBC新闻视频的不同声画关系中,让20名学生从中进行试验发现,结对讨论方式更有助于学生对视频信息的理解;通过对声画关系(视频资源中包括同步解说)与间接声画关系(图像和解说部分相关)都能够促进受试者的理解力,而当图像显示人的头部特写或者画面上有采访者及被采访者说话镜头时,以及画面存在分立声画关系(图像与解说不一致)时,则反而妨碍学生的理解力。
(2)视频对词汇习得的关系研究
视觉信息在词汇习得研究中,学者Weyers通过实验发现,每天看外语片段的学生比每周看两次短片的学生,在对相关词汇的学习和词义掌握上更具有优势;Tschirner通过对词与词组在反复呈现中,学习者能够从中将词汇与词义建立对应衔接;Verspoor通过对两组学生进行英语测试,第一组在课外通过多媒体方式来进行听说学习;另一组未开展多媒体视听学习,则前者在写作及词汇掌握测试中成绩显著高于后者。
(3)视觉信息对语言习得的负面影响
从很多例证实验中发现,视听信息有助于学生二语习得,但也有学者提出,对于视听信息在运用中也会产生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一是视听信息更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特别视频中动态性信息,在偏离学习者自身注意力上,不利于二语习得;还有学生在看视频或进行其他任务测试时,他们的注意力会分散,一会看视频,一会看笔记、一会写答案等;从语言认知上来看,对于视觉信息与听觉信息的输入,由于包含的信息量较多,既有语言类信息还有非语言类信息,如一些视频采访、报道、影视剧等,反而给学习者带来过于密集的信息冲击;有学者从注意资源的有限性上提出,对于视觉信息带来的认知超负荷影响是很大的;视觉信息本身的多义性或歧义性,在传递中视觉信息往往比语言信息更具有模糊性,容易致使学习者做出各种猜测,甚至会产生与题旨无关的思维;视觉信息在词汇词义习得中还容易带来干扰,视听资料在提升听力理解的同时,如果不注意词汇的记忆,反而会干扰短期和长期记忆。可见,视听信息在对二语学习和理解中的促进与阻碍作用都是存在的,需要从各类因素间的关系研究中,合理优化和组织,而不能泛泛地使用,避免对学习者带来负面影响。
二、研究问题探讨及方法
视听双重输入模式研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视频画面中叙事表意与学生对音频同步解说的理解关系,有无促进学生对目标词汇的理解和推断;二是研究声画关系之间的衔接程度,并从词义推断正确率上来探讨其相关性;三是基于视频画面与词义推断关系,就学生外语学习综合水平的影响研究。对于图像与音频同步中目标词汇的关系,如新闻报道中“help prenent damage to the heart,arteries”,从视频中的画面影像与词汇“artery”之间的对应研究,并结合旁白“children are playing in the lagoon barefoot”,对于视频中活泼的孩子在湖边游玩,其目标词汇“lagoon”就能够与之建立影像对应。对于问题二中画面与解说词同步相关性问题,如果画面与音频解说词汇存在意义关联度,这种关联有助于学习者从中加强词义理解。如果图像与解说词对应关系不明显,旁白及解说又容易使得画面信息过于聚集,目标词汇与同步画面难以进行连续对应,在容易使学习者产生发散联想,导致出现错误理解。对于问题三中图像与音频解说词汇之间没有关联,如“Those are the substances in food that oxidize cells”,对于图像如果是超市货架中的物品,而目标词汇“oxidize”与画面不存在任何关系,则在词义理解上难以衔接。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某校大学一年级新生进行分班测试,借助于4段视频资料来进行试验,围绕四个主题(巧克力对身体有益健康、海象的生存危机、风能发电试验、废弃食用油制造生物燃料研究),从同步视频与目标词汇的声画对应关系研究中进行记录和评测,当目标词汇与图像同步时为2分;目标词汇与同步视频完全不相关则为0分;目标词汇与视频同步信息介于两者之间为1分;对各班学生进行测试后汇总。整个实验过程是在视听组、听力组相同视频素材基础完成的,第一遍视频不能记笔记,第二遍在视听中猜测目标词汇的词义;第三遍不能记笔记;第四遍进行视频内容及目标词汇的词义推测。通过对各测试小组的成绩进行统计汇总,受试者从视听学习中获得的评分结果进行标准化,如当“grease”的词义为“油”得2分,当“lagoon”的词义本为“环礁湖”,写作“湖”时记1分;当“confection”本义为甜食而写作“成分”时则与正确答案无关,标记0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课题在第一个问题研究中,从视频画面的叙事表意与音频同步解说对应关系上,结果表明视听双重输入模式对于学生了解和提升生词词义的推断具有积极作用。视听信息可以帮助学生从视频中来梳理整体意义,并能够从上下文衔接中来促进对语义的推断,特别是当音频中的解说词与视频信息相关时,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认知负担。如学生在新闻报道中,就报道的主题、以及相关背景信息的呈现,让学生从中来判断词义的方向,从形成假设、确认假设及在众多假设中明确合适的假设时,具有较好的衔接作用。在对本课题第二个问题的总结中,将声画关系的结合度与词义推断正确率进行探讨,从声画关系紧密结合中,学生对词义的推断正确率较高,从而得出学生对目标词汇词义的推断,取决于视频画面与解释同步的相关性;如果同步音频与目标词汇词义相关,则有助于提升正确率,如果声画关系疏远,也就是说图像与目标词汇之间缺乏对应关系,学生容易在视频信息及解说干扰下背离语境。另外,对于新闻报道等视频中存在较多生词词汇时,由于学生未能从目标词与相关词汇之间建立匹配关系,因此会削弱学生对词汇词义的推断正确率。如果某些画面停留时间过长、旁白未能及时跟进,学生在时间不一致下未能充分建立目标词汇与声画的关系,从而带来推断的模糊性。如有些画面信息量过大,存在人物特写或镜头动作太仓促,短时间内无法对目标词汇与声画进行有效关联,从而降低了生词词义的识别。可见,对于画面与词义推断、词义理解来说,在外语综合水平中具有促进作用,一方面来自学习者自身学习注意力的促进,另一方面视听双重输入模式,能够让学生从叙事表意及音画关系中促进对正确词义的猜测。总之,在词汇教学中,借助于视听双重输入模式的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同时,对于词汇习得教学不能一蹴而就,要从不断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优化,特别是在词汇、画面、音频三者关联度上,有意识的选择目标词汇的复现率,让学生从中建立和巩固语音、图像、词义的衔接关系,提升学生对生词词义的有效习得。
参考文献:
[1]季月,石玲.关于外语多媒体教学信息呈现中视听干扰问题的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13(02).
[2]董剑桥,周迓菁,刘桂如.英语多媒体视频阅听过程中的知觉负载与选择性注意——以视频字幕呈现量对阅听理解的影响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3(05).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