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磨蚀研究分析

来源 :理论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obb0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綜合分析了到目前为止语言磨蚀研究的状况,试图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语言磨蚀可分为母语磨蚀和二语磨蚀,两者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一定的差异。语言磨蚀有许多假说,各种假说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在语言磨蚀过程中,许多因素共同起了作用,这些因素可分为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语言磨蚀研究中需对磨蚀变量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语言磨蚀;假说;变量
  引言
  语言磨蚀可分为接触了主流语言后群体语言丧失和个体因为病理性的和非病理性的语言丧失。二语磨蚀研究可以追溯到1980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召开的二语习得大会,大会论文由Lambert and Freed ( 1982 )编辑出版。Lambert在论文集中阐述了语言磨蚀的语言变量和非语言变量的显著区别。语言因素包括来自优势语言的词汇和语法影响、语言输入的频次以及语域使用的减少,非语言因素指得是学习者的年龄,语言输入缺失时间的长短、维持语言的动机等等,两种因素在语言磨蚀中共同起作用。
  1.母语磨蚀
  Schmid ( 2002 )对于母语磨蚀假设进行了综述,绝大部分的假设也适用于二语磨蚀。过去三十年的研究集中在磨蚀假说的验证上,磨蚀假说可以分为六种:回归、阙值、干扰、简化、标记和休眠。
  回归假说认为磨蚀的过程是获得过程的反过程,最早获得的最不容易忘记,最迟学习的更易于磨蚀。这个遗忘规律假说是由Ribot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后来Freud针对失语症者语言丧失的情况对这个假说进行了推广。继而Jacobson把回归假说和语言的获得和磨蚀联系起来。虽然现在学者普遍认为回归假说不适用与失语症,但许多有影响的文章已经试验性地把回归假说和母语磨蚀联系起来。 然而一些实证性研究表明没有证据说明回归假说的合理性。Hakansson(1995)研究了瑞典侨民的语言,发现瑞典语的获得和磨蚀的各个阶段并不对应。另外,理论上对回归假说也存在质疑。Schimid(2002)尝试把回归假设和Chomskyan的先天论联系在一起,获得的过程是先天的语言机制所决定的,磨蚀如果是获得的反过程的话,那么就有证据表明语言学家关于母语和二语获得的相关概念是错误的。
  最新的一个假设是最不容易磨蚀的是学得最好的,而不是最先学习的。如果达到一定的阙值,学习内容很少或甚至免于磨蚀,这就是阙值假说。阙值假说包括Paradis(2007)基于神经语言学的激活阙值假说和Neisser(1984)的关键阙值学说。激活阙值假说来源于对失语症患者的研究, 语言表征的重新激活机制至少部分地依赖于大脑受伤前语言所使用的频率。关键阙值假说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对于二语磨蚀有着深远的影响。Neisser表明在语言的学习中可能存在一个总的关键阙值,一旦超越,语言知识就不会被忘记。阙值假说虽然有其吸引力,但是有固有的缺陷。首先,Paradis承认由陈述性记忆所维持的语言子系统(例如词汇)和由程序记忆所维持的(例如句法音韵)相比,更容易被磨蚀。这个假说并不必然和语法的磨蚀相关,从语言获得的角度上分析,其回避了刺激强化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至少有悖于Chomsky针对语法知识获得的相关评论。
  干扰假说认为磨蚀来源于优势语言、竞争性语言的干扰,也被称为跨文化影响假说。 Seliger(1991)表明在母语输入缺失一段时间之后,学习者会无意识地进行二语输入处理。如果两种语言有差不多的语义功能,学习者会用更简单的二语规则去替代复杂的母语规则。另外一个观点认为母语和二语之间的相似之处是两者互相影响的条件。Altenberg(1991)研究了二语为英语的德语磨蚀情况,发现复数和人称用法相比,复数更不容易受到英语的影响,因为两者之间的相似性较少。干扰假说还有另外一种观点,Isurin(2007)主张二语的学习量增加会对母语的学习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一定会造成磨蚀,这种观点符合Cook(1991)的说法:二语应用者有着混合使用多种语言的能力。
  简化假说是一个笼统的术语,用以指代在缺少输入情况下,母语和二语磨蚀的许多过程。一个过程是形态学简化。易于磨蚀的形态学包括数、格和变体;另外一个过程是语体的丧失:语言的磨蚀总是在语言的使用受到一定规范的情况下发生,对于没使用的语体,通常会有后续的磨蚀。很清楚这些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独立于语言的转化并且需要进行独立的解释。
  休眠假说不同于其他的假说,因为它经过了更严格的定义和实证性评估。几组磨蚀研究者已经尝试对磨蚀的结果进行分析,特定的语言知识是全部丧失了还是部分丧失了?Nicoladis & Grabois(2002)研究了一个加拿大家庭收养的17个月大的中国女孩粤语的“失”和英语的“得”。女孩被领养之后3个月,其对母语粤语的说和理解很快丧失。然后其他的研究指出经过重新学习之后,失去的语言又能很快恢复。Tees & Werker(1984)调查了在幼年时期学过几年印度语,现在讲英语的成年人,发现在重新学习印度语时,相对于初学者,有很大的优势。
  2.二语磨蚀
  二语磨蚀和母语磨蚀有许多同样的特点,然而更复杂。其最大的不同点是有关成功的程度。母语的学习通常是成功的,二语的习得却比较困难,许多因素在其中起了作用。有关二语或外语的磨蚀研究早在1929年时就有文献记载。1929年Cole对大学生暑假期间法语应用技能的磨蚀情况进行了调查,随后不同的学者在不同时期针对拉丁语、德语等外语进行了同一主题的研究。 Bahrick 和 Smythe等心理学家研究了记忆磨蚀和语言技能的磨蚀。Andersen又进一步探究了磨蚀所引起的语言结构的变化。这些研究都没有研究语言本身而是用测试研究了语言技能,这也是延续至今的二语磨蚀研究的特点。
  二语磨蚀不会影响跨语言体系中的所有成分,许多研究关注了最容易受影响的部分。以下是研究结果的大部分成果:   (1)產出技能(说和写)比接受性技能(听和读)更容易受到磨蚀。词汇是语法的组成部分,也是属于接受技能的一部分。
  (2)岁数大一点的小孩记忆的保持时间更久,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二语识字能力。
  (3)词汇比语法更容易受到磨蚀。然而某些类型的词汇条目,例如传统的表达方式、成语和表达情绪的词汇更容易保留在记忆里。相对于语法更容易比词汇耐磨的结论,Yoshitomi表明认为对于低水平学习者来说,语法更有可能被磨蚀。
  (4)在母语和二语的习得和磨蚀中,主动性都起了作用。
  3.磨蚀变量
  语言磨蚀中,语言和非语言变量同时起作用。和语言或语言相关的变量有:知识水平、语法内容、社会语言学能力,二语识字能力、词汇类型等。影响磨蚀的非语言变量包括年龄(二语获得时间,学习终止时间和磨蚀的期限)和动机。
  其他的已经被确认的非语言变量包括教学方法,态度和特定的一些外部变量。
  在二语磨蚀的研究中,三种学习者是主要的研究对象:刚从其他国家回来的孩子,在国外的传教士,大中学生。不同的学习者差异很大,当在不同学习者间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时要非常小心,每种类型的学习者最好用一定的变量进行描述。那些把英语当做二语学习的小孩一般都在母语国家上学前班和小学,大部分孩子都被描述为已经有了适合他们年龄的语言能力。许多从英语国家回到日本的小孩加入了英语课程班继续学习,但是他们的学习方法都很传统,没有机会进行交际性的活动。回到以色列的小孩通常没有了常规课堂学习,小一点的基本放弃了英语,大一点的通过阅读来维持英语水平。传教士通常在19至23岁之间,有两三年的国外传教经历,在传教期间,同常用当地语言和当地人交流。大学生是一个天然的被研究的二语磨蚀群体,他们中欧洲学生经常被作为研究对象,他们学习多种外语。
  二语磨蚀中,有多种方法评估语言的熟练度和潜在的磨蚀因素。这些方法包括词汇任务、语法任务和独白任务。每个任务都可以对如何实施和实施步骤进行详细描述。在过去的研究中,研究者对每个任务所标定的语言知识的类型都谨慎地进行了定义。实验研究中的测试都经历了学者之间长达10年的合作,这些研究都有不同的语言版本。Pavlenko(2004)描述了语言磨蚀研究中的技巧,其中的一个技巧就是自定时间阅读,通过测试时间来检查学习者对语法的敏感性。这个技巧在二语获得研究中得到了非常成功的检验,同时也对磨蚀过程中语法知识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本研究分析了二语磨蚀研究的现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完善可复制性发现。虽然磨蚀通常被认为是特定人群所体验的完全不同于获得的过程,但是它也可以被认为是获得过程的一部分,其影响了大部分的二语学习者。大多数的学习者经历了语言学习中的知识衰退过程,时间上可能是几周,几个月或者是几年。即使是不间断地应用二语,也有些语言知识没有得到定期的训练,所以语言的学习和磨蚀是同时进行的,经常顾“此”失“彼”。然而在获得和磨蚀彼此纠缠的同时,我们对磨蚀的深入理解还是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语言的磨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深入地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Altenberg , E. P . ( 1991 ). Assessing fi rst language vulnerability to attrition . In H. W. Seliger & R. M. Vago (Eds.), First language attrition (pp. 189 – 206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Cook , V. J . ( 1991 ). The poverty-of-the-stimulus argument and multi-competence .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7, 103 – 117 .
  [3]H?kansson , G . ( 1995 ). Syntax and morphology in language attrition: A study of fi ve bilingual ex-patriate Swede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5, 153 – 171 .
  [4]Isurin , L . ( 2007 ). Teachers’ language: L1 attrition in Russian-English bilinguals .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91, 357 – 371
  [5]Lambert , R. D. , & Freed , B. F. (Eds.). ( 1982 ). The loss of language skills. Rowley, MA : Newbury House .
  [6]Neisser , U . ( 1984 ). Interpreting Harry Bahrick’s discovery: What confers immunity against forgett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13, 32 – 35 .
  [7]Nicoladis , E. , & Grabois , H . ( 2002 ). Learning English and losing Chinese: A case study of a child adopted from China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 6, 441 – 454 .   [8]Pavlenko, Aneta. 2004. L2 influence and LI attrition in adult bilingualism. First language attritio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on methodological issues, ed. by Monika Schmid, Barbara K?pke, Merel
  [9]Keijzer, and Lina Weilemar, 49-60. Amsterdam: JSchmid , M. S . ( 2002 ). First language attrition, use and maintenance: The case of German Jews in Anglophone countries. Amsterdam : Benjamins .
  [10]Paradis , M . ( 2007 ). L1 attrition features predicted by a neurolinguistic theory of bilingualism . In B. K?pke , M. S. Schmid , M. Keijzer , & S. Dostert (Eds.), Language attritio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pp. 121 – 133 ). Amsterdam : Benjamins .
  [11]Seliger , H. W . ( 1991 ). Language attrition, reduced redundancy and creativity . In H. W. Seliger & R. M. Vago (Eds.), First language attrition (pp. 227 – 240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2]Tees , R. C. , & Werker , J. F . ( 1984 ). Perceptual fl exibility: Maintenance or recovery of the ability to discriminate nonnative speech sounds . 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38, 579 – 590 .
  基金項目:2018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不同教学法对英语句法磨蚀影响研究”(编号:2018SCG327)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周殿军(1969.9-),男,汉族,浙江江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聚磷酸铵由于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常常被作为添加型阻燃剂而引入聚合物中,以赋予或提高材料耐热阻燃的性能。本文简介了聚磷酸铵的特点和阻燃机理,综述了聚磷酸铵以及其与其他阻燃剂复配阻燃高分子聚合物的应用。针对聚磷酸铵阻燃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优化方法。最后,展望了聚磷酸铵在未来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聚氨酯泡沫;聚磷酸铵;阻燃机理;协同阻燃;力学性能  引言  硬
期刊
【摘 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大数据技术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利用数据实现增值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热点。文章从传统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的信息不畅、环节复杂、物流不稳、管控不强的问题出发,基于大数据视角,提出了要创新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以大数据平台为核心挖掘客户需求,对接生产端与零售端优化资源配置与物流流程,进而提升企业效率和降低企业成本的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生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金融企业。由于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工作安排不合理等导致企业会在实际经营运作中遭遇一定的金融会计风险,从而致使企业面临巨大的损失。为此,相关企业要重视金融会计的防范工作,避免出现金融会计风险。本文主要就企业金融会计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性提出加强金融会计风险防范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金融会计;风险因素;防范措施;合理化处理  引言  
期刊
【摘 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四川省始终坚持将“就业”作为我省民生工程的首要目标。本文基于文献和调研数据,从四川整体就业质量分析,到四川多层次就业质量分析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为四川省持续提高就业质量的路径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四川;就业质量;持续提高  引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坚持不断的提高我省的就业质量,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2020年是全面建
期刊
【摘 要】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专利布局的主要方式,并从专利分析的角度分析企业如何根据竞争对手专利布局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专利布局,进而通过专利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专利布局;专利分析  引言  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在国际市场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国内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而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
期刊
【摘 要】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国家综合实力得以提高的基础。文章通过研究内外经济循环理论,旨在保证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得到良好应用,利用文献分析法,最终得出内外经济循环理论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我国内外经济循环的发展战略,以期能够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内外经济循环理论;中国;经济  引言  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和世界经济大循
期刊
【摘 要】为适应铁路公司制改革、市场化经营的需要,2018年铁路货运清算模式由原来的“管直清算”改为“承运清算”。本文利用收支性态分析,通过对承运清算模式下清算规则的解析,揭示了铁路货票盈余平衡原理,提供了铁路运输企业优化运输组织、提高经营效益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铁路货运;承运清算;盈余分析  引言  建立货运承运清算的目标是提高铁路运输企业拓展市场积极性,真实准确地反映路网盈亏结果,突出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的地位一直极其重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优化,第三方支付逐渐成为了消费者离不开的需求,它便捷高效、成本低廉、服务大众,成为了人们青睐的支付方式。不仅如此,第三方支付依然在扩大自己的经营业务范围,与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日渐重叠,就是这样的新时代变化,致使了商业银行在发展道路上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大数据时代的现状导致银行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严峻。本文旨在探索第三
期刊
【摘 要】在大数据时代下,公共图书馆的财务管理方法与以往有所不同。推动公共图书馆财务管理改革,是提升公共图书馆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本文就先了解大数据对公共图书馆传统财务管理的机遇和挑战,然后说明大数据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策略,为相关人员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公共图书馆;财务管理  引言  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财务管理是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在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大数据
期刊
【摘 要】物资采购是烟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审计人员在采购管理环节主要严抓项目执行规范并督促相关单位加强落实整改。本文主要介绍了烟草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物资采购审计涉及的关键环节,并提出加强采购管理中内部审计的建议。  【关键词】烟草企业;内部审计;物资采购  引言  物资采购是烟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关键环节,是国有企业企业需要面临的共同课题。采购项目指企业通过与营利法人签订合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