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压水堆电气贯穿件套筒焊接缺陷分析及工艺改进

来源 :科技与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ord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針对大型压水堆中电气贯穿件的T型接头焊接,采用了刚性方法控制焊接变形,用手工焊条电弧焊(SMAW)焊接时出现裂纹问题,对原因进行了分析,改进了焊接工艺,减少了焊缝缺陷,提高了超声波检测合格率。
  【关键词】SA-350 Gr.LF2Cl.1;SA-738Gr.B;焊接变形;SMAW;裂纹 焊接工艺;贯穿件
  1.前言
  新型核电在建造中采用模块化建造技术,实行车间预制、现场组装和整体吊装的方法,提高了建造效率。模块主要分为结构模块、设备模块和CV模块,CV模块上分布42个机械贯穿件套筒,29个电气贯穿件套筒,以及2个设备闸门和2个人员过渡舱。
  2.焊接工艺及产生缺陷原因分析
  2.1母材及焊材
  CV贯穿件补强板采用钢材SA-738Gr.B,其主要的化学成分如下表1。
  2.2焊接工艺
  电气贯穿件补强板厚度90mm,套筒壁厚57mm。套筒与补强板的接头采用T型接头,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电流90~180A,电压22~28V,最大热输入35.6KJ/cm,最小预热温度100°C,最大层间温度200°C,焊后进行热处理消除应力。
  焊缝厚度较大,焊缝采用双面V型坡口,焊缝清根形式为碳弧气刨,清根后做PT检测,焊缝盖面完成后进行PT、UT检测。
  2.3焊接过程产生缺陷及原因分析
  在套筒与补强板焊缝焊接监控过程中发现,焊缝在清根后PT检测时基本无显示性缺陷产生。但在整体焊接完成后,进行UT检测时绝大多数焊缝均存在不可接受缺陷。缺陷形式为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缺陷位置在靠近套筒一侧,有些裂纹已扩展至套筒近表面。
  分析缺陷产生原因如下:
  (1)焊缝根部间隙小,间隙大多在0~2之间,焊接时不容易焊透,气刨清根时如果挖的深度不够,缺陷就容易残留在焊缝内部。
  (2)焊接残余应力是裂纹产生的必要条件。补强板拉伸强度585~705MPa,套筒拉伸强度485~655MPa,E9018拉伸强度620~735MPa,由于焊缝厚度较大,焊接过程会产生很高的残余应力,而在焊接套筒与补强板焊缝前,补强板与筒体焊缝已经焊接完成,焊缝在拘束状态下,应力无处释放,在拉伸应力作用下裂纹就在母材与熔敷金属中薄弱部位产生了。
  (3)焊后去应力热处理未及时进行。多数焊缝焊接完成后,需UT检测合格后进行去应力热处理,放置时间超过一个月,去应力热处理未及时进行,焊缝在应力长期作用下产生裂纹。
  2.4工艺改进
  针对缺陷产生的原因,可以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1)为避免焊缝根部产生未焊透、未熔合缺陷产生,采用氩弧焊打底,这样既避免了气刨时缺陷刨不净,也能大大减少人力消耗。
  (2)由于焊缝根部容易产生缺陷,打底第一层强制进行PT或MT检测,如发现缺陷及时进行消除。
  (3)焊缝拘束状态下应力无处释放,改进安装工艺,先组装焊接套筒与补强板焊缝,这样在焊接过程中,焊缝处于无约束状态,应力可进行最大程度的释放,减少裂纹产生。
  (4)分析两种母材与焊材的拉伸应力及缺陷产生位置,考虑采用拉伸应力与套筒相近的焊材进行焊接,即采用低配焊材代替目前的高配焊材。
  (5)焊接完成后立刻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及时将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接应力释放掉。
  3、结论
  综上所述,焊接工艺制定时,焊材尽量采用低配,可以有效避免焊缝在拉伸应力作用下被强行撕裂。焊接时尽量避免在高拘束状态下焊接,使焊接应力得到有效的释放,如果实在不能避免在高拘束状态下焊接,则焊接完成后应立即进行焊后热处理及时消除焊接应力,避免焊缝在应力长期作用下产生裂纹。
  参考文献
  [1]ASTM A 350/A 350M-04 A738/A 738M-03a
  [2]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ASME) Boiler and Pressure Vessel Code 2001 sections, including the 2002 addenda:
  Section II "Material Specifications”
  Section V "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
  Section XI “Rules for In-service Inspection of Nuclear Power Plant Components”
其他文献
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神农用茶解毒的传说到茶马古道的传奇,从《尔雅》中最早关于茶只言片语的记载到陆羽潜心所著的《茶经》,茶在数千年历史历练和沉淀中,早已不单纯
在新年的第一天,我很想送给读者一件礼物,既代表《中国防伪报道》杂志感谢给与我们厚爱的读者,又能向读者明示《中国防伪报道》杂志多年来不懈追求的目标。
生物识别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安全技术,也是本世纪最有发展潜力技术之一。生物识别技术将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
2009年1月1日,辽宁省将启动将组织机构代码证电子副本(IC卡)与数字证书“两证合一”作为单位网上身份标识工作,“组织机构代码数字证书”这种采用加密技术的“网络身份证”将走进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创伤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43例老年创伤性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精神障碍症状全部缓解,经随访无复发。结
随着科技的进步,广泛的抗茵药物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与此同时,也产生很多问题,多重耐药茵已成为人类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之一。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及本院的相关做法,对多重耐药茵医
为满足福建电网调控一体输变电在线监测实时监测的要求,分析实时监测的功能要求和目前OMDS的输变电在线监测系统的存在问题,提出"两级部署,三级应用"的实时监测部署建设方案
所谓“智能机读防伪技术”是利用一种新的光谱分析技术(如核能谱、红外光谱、弱荧光光谱、质谱等)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高科技产品
目的探讨双J管放置位置不当的分析和处理方法。方法对23例泌尿系患者留置双J管位置不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文献讨论双J管放置位置不当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结果 6例患者双
目的探讨在妇科手术中使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5例行择期妇科手术的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麻醉时采用腰硬联合穿刺针在L2~3部位进行穿刺,成功后经蛛网膜下腔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