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谷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宗俊:与北部湾港合作,促国内国际双循环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sh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装箱对于大宗商品物流来说,它既是货物运输载体,也是活动的仓库。中谷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谷海运)是中国最早专业经营集装箱航运的企业之一,其业务强项与广西北部湾港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以下简称“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国际门户港的需求不谋而合。
  近期,前来参加第十一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暨2020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合作峰会(以下简称泛北论坛)的中谷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宗俊表示,中谷海运看重与广西北部湾港的合作,计划以此作为新的增长极。
  通过北部湾,勾连国际国内循环
  根据卢宗俊介绍,借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中谷海运在近20年间,将业务做大做强,在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北方都有成熟布局,并且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因此公司要想进一步发展,必须拓展业务范围。“我认为北部湾港的发展,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卢宗俊称。
  在他看来,这样的合作拥有许多有利条件。其一,北部湾港有着“一带一路”倡议、“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机遇叠加;其二,北部湾港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在地理位置、文化、语言等方面有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其三,海运成本低,对大宗商品物流而言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据他介绍,中谷海运已在北部湾港投入了20多号船舶。
  对于中谷海运的计划,他解释道:“我们打算通过海运,打通南北通道。向北,将北部湾港与长江流域、山东、华北、东北等地区连接。向南,利用北部湾港的优势将业务向整个东南亚延伸。目前,我们公司已经在北部湾港布下密集的去北方的海上通道,完全可以通过北部湾港,将国内国际循环结合起来。我想在两到三年时间内,一定能取得显著的成果。届时,我们就能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用集装箱改变中国物流方式
  在钦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谷海运积极在当地拓展合作空间。“我们公司有一个使命叫‘用集装箱改变中国物流方式’。实践证明,这几年的物流发展无论是公转铁、铁改水,都要用集装箱来实现,这说明真正的多式联运是从集装箱开始的。”卢宗俊说。而欽州港作为“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正花大力气疏通多式联运的“管道”。
  钦州对多式联运的需求,正好对上了中谷海运的长处。2020年6月11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以下简称钦州港片区)分别与中谷海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项目投资协议。
  根据协议,钦州港片区管委会与中谷海运将在钦州港共同加快建设中谷钦州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基地。该项目是中谷海运在北部湾港落地的第一个物流基地项目,总投资额5.01亿元,项目占地约321亩,主要建设大型集装箱空重箱前沿堆场、海铁联运枢纽场站、外贸空箱中转基地、冷链物流基地和汽车整车物流中心等,主要服务“陆海新通道”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发展。
  这些年来,快递物流业里专注C2C的“三通一达”、京东物流、德邦物流等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千家万户。卢宗俊表示:“我们公司的定位是用标准化的集装箱为载体,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依托,为工、农、商、贸提供全程的、高效的、绿色环保运输。我想通过集装箱,可以把中国工农业大宗物资实现全程B2B运输,这能够实现降低成本、压缩时间、提高环保程度等目标。我认为,未来几年,用集装箱改变中国物流方式是必然的。”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和中国西部门户港,广西北部湾港不仅是中国沿海港口整合的示范者,而且近年来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以下简称“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近期,前来参加第十一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暨2020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合作峰会的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葆源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广西北部湾港在参与“陆海新通道”建设及开展国际港口合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当前正积
期刊
除了“萨瓦迪卡”的热情笑脸、丰富的旅游资源,泰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远不止这些。在经历了以农业为支柱产业的泰国1.0、重工业的2.0以及轻工业的3.0后,这个东南亚第二大经济体在2016年制定了“泰国4.0”计划,即发展以创新驱动为主线的经济发展战略,自此,“工业+创新”,成为泰国谋求深度发展的快车道。  创新,泰国4.0排头兵  无论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无不让深受
期刊
自2020年上半年东盟历史性超过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就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以下简称“陆海新通道”)的建设将中国—东盟陆与海的联动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成为中国—东盟合作关注的新焦点。  于2020年10月15日举行的第十一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暨2020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合作峰会(以下简称第十一届泛北论坛)也将主题落点在“国际门户港”和“陆海新通道”上。
期刊
老挝作为中国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近年来与中国在政治、经贸、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成果丰硕,构建了日趋紧密的中老命运共同体。老挝2009年首次出任第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主题国,今年将再度荣膺第17届东博会主题国,这是延续,更是崭新的开始。  续写中老“一带一路”合作故事  老挝是东盟中唯一一个内陆国家,如何打破“陆锁国”,与周边国家联动发展,是老挝政府工作的一大重点。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老挝的发展
期刊
“‘一湾连多国,状如唇齿依’。泛北部湾作为多区域合作的重要交汇点,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核心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加速建成,推动区域开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成为泛北部湾各国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近期,前来参加第十一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暨2020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合作峰会的广西大学副校长、中国—东盟研究院院长范祚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  泛北
期刊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同人不以风雨为惧。2020年对于世界各国而言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握手合作”变得并不容易。但风雨之下,中国—东盟合作强势前行,2020年1~8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2.93万亿元,东盟历史性地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形成了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的良好格局。  如何乘势而上,让中国—东盟合作在疫情的寒冬中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一份光与热
期刊
据老挝《人民报》2020年10月19日报道,目前共有515家外国企业投资老挝农林领域,投资总金额达22亿美元。其中,中国位列第一,共有239家企业,投资总金额约5.9亿美元。  这一亮丽的成绩单背后,是中国企业赴老挝寻求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实实在在行动,也是中老两国农业合作优势互补、前景广阔的真实体现。  地缘相近,合作成果遍地开花  在位于老挝万象塞塔尼县潘通村的中国(广西)—老挝农作物优良品种
期刊
谈到2020年的国际经济形势,就绕不开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基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以下简称“陆海新通道”)的前景、中以两国合作的基础等,以色列驻广州总领事劳霈乐仍然对两国合作持乐观态度,强调了互联互通的重要性和对科技领域合作的期待。  近期,前来参加第十一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暨2020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合作峰会(以下简称泛北论坛)的劳霈乐总领事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疫情期间,各国间互联
期刊
制造时局混乱,论破坏力之大,无出新冠肺炎其右者。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不言而喻,与此同时,商业界也遭遇重创。各种封锁和隔离措施直接切断了全球供应链。各类货物运输,包括食品和药品在内都遇到了重重障碍,无数人深受其害。病毒利用了我们免疫系统的弱点进行攻击,而疫情的大流行则充分暴露了我们的全球制造业和贸易体系的脆弱性。  泰国却成功地控制了疫情、保持工厂不停转、供应链不中断。  这方面在东部经济走
期刊
在经济衰退之际,各国往往会设置贸易壁垒以加强对本国的保护。但对于依赖贸易的东南亚来说,这并非明智之举。当下东盟各国该做的就是加入多边贸易协定,扩大开放,如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等。  随着东南亚缓慢地从疫情中复苏,各国的政策重心也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转向启动经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6月的报告中预测:2020年,东南亚5大经济体将萎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