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阑桥到包公桥:由边缘到主流的穿越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hao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合肥包公祠

  赤阑桥在合肥桐城路上,跨越了一个名叫“银河”的小湖。这一带算是老城区,由时间积攒成了无序又沉静的气质。若是在夜晚,能看到桥下灯火迷离,隐隐有吹拉弹唱之声飘来,相对于那些拔地而起的新区,似乎这里才是合肥。
  “赤阑桥”三个字印在一块金属牌子上,蓝底白字,与道路上常见的地名或路线指示牌无异,然而,在遥远的南宋,它是刻在词人姜夔心头的三个字。他曾在此居住数年,离开之后,一次次地念叨着要回来,也真的回来过,但最终还是黯然离去。
  合肥与赤阑桥,成了姜夔的一个心结,一个时不时要发的魔怔,他拿自己没办法。
  姜夔二十多岁时浪游江淮一带,未得仕进,靠做清客谋生,不知道是因怎样的机缘流落到了合肥。然而,那段时光,他过得还不错。
  许多年后,他的一个名叫范仲讷的朋友去往合肥,姜夔写了三首诗相赠,其中的第二首写道:“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
  按说姜夔不是一个喜欢串门的人,不是谁都能够让他“不寂寥”,许多年之后,依然念念于心,在这看上去太平常的“邻里相过不寂寥”的七个字之外,应当自有一种旖旎。
  是那个姑娘经常过来看他吗?今天我们无从知晓她姓甚名谁。姜夔给她作了一首又一首相思语,却对她姓甚名谁只字不提。与喜欢把情人的名字嵌进作品里的柳永不同,写词对于姜夔,只是一种纪念,而非捎带手帮情人作个宣传。
  我们只知道,那女子大概是个歌女,因为他写“为大乔、能拨春风,小乔妙移筝”,应当就是这对姐妹中的一个。他们可能并非结交于欢场,而是同住于这赤阑桥畔,在遥远的南宋,这一带极有可能不是什么高档住宅区,寻常巷陌,却正好能让两个沦落人相互温暖。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才子与歌女心理上最容易接近,然而,相爱容易生存难,姜夔自己尚且颠沛流离,如何负担那女子的一生?只能是一场以分手为预期的在一起,两个不如意的人,互相安慰,也互相伤害。
  后来姜夔离开合肥,才知道这场恋爱对他意味着什么,他生命里被放进一个东西,永远不能稀释也不能消融。
  往后余生,他一次次地怀念那个女子。1186年冬天,姜夔在金陵,遥望淮南山影,想象她的魂魄穿越而来:“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是那个姑娘经常过来看他吗?今天我们无从知晓她姓甚名谁。姜夔给她作了一首又一首相思语,却对她姓甚名谁只字不提。

  一个“无人管”让人感叹,淮南皓月下,群峰青冷如铁铸,即使她穿越千山万水来看他,他也只能让她一个人回去,他到底是顾不了她的。
  然而即便有这样的理性,他也还是不死心。1190年,他终于回到合肥,住在赤闌桥西。
  有情人久别重逢,似乎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但还是没有好结局。姜夔有一首《淡黄柳》,在序中他写道: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曾经让他不寂寥的人,现在却只能让他感到凄凉,是因为那鸿沟还在吗?而他又有了妻室。姜夔这次在合肥住了近一年,我们无法知道这段日子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只知道,第二年春天,他黯然离开。
  之后姜夔也曾回过合肥,这一次他没有见到她,与其说是造化弄人,不如说即便是很微小的目标,也需要很有诚意的努力,一个已有妻室的中年男子,能够付出的努力,终究是有限的。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那个曾经出现在赤阑桥畔的女子,是姜夔心中一片永远冰凉的月光。
  顺着银河公园朝东走,过一个十字路口,就会碰到另一个宋朝人,远比姜夔有名——包拯。
  人们都知道“开封有个包青天”,其实包拯的家乡在合肥。在寸土寸金的环城路和芜湖路之间,有一个规模庞大的包河公园。据说这条河里的藕没有丝,因为包公无私。相较于这传说,更有现实感的,是包河公园西边的包公祠和东边的包公墓。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包拯有着非同寻常的分量。传说他有御赐的龙虎狗三座铡刀,铡尽世间黑心之人,就是遇到皇亲国戚也不在话下,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他铡掉了喜新厌旧的陈世美。
  所以,被贪官欺负的小民要来拜他,被丈夫厌弃的女人也来拜他,包拯是黑暗中的一道闪电,他的金刚怒目背后,是菩萨心肠。
  包公祠建于明朝弘治年间,庐州知府宋鉴在合肥修建包公书院,核心建筑即包公孝肃祠。它一度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光绪八年,包拯的老乡李鸿章筹集2800两白银重新修建,并亲自作了一篇《重修包孝肃公祠记》,刻在石碑上。
  相比之下,东边的包公墓历史要短得多,修建的过程却更为曲折。包公墓原在合肥二钢厂区内,1973年包公墓要迁出。迁出容易下葬难,包公家乡的公社书记斥之“搞封建宗教活动,大包村的土地不能让封建社会的孝子贤孙给抹黑”,几经辗转,包拯的遗骨只剩下34块。上世纪八十年代,包公墓建成,遗骨终于有了归宿。
  从赤阑桥到包公桥,不过几百米的距离,却是从词人到官员,从边缘到主流的一次穿越。包拯生在合肥但走出了合肥,姜夔离开合肥却总想要回到合肥,这截然不同的面孔,是合肥历史上不同的断面,记录他们,也是重现这城市丰厚的痕迹。
其他文献
也许,在与我们年龄差不多的“读书一族”的理念中,根本就没什么慈善的概念。老师说捐款,哦,捐款!老师说拜访某大爷,就被动地去了。我们未曾主动地扛起慈善的责任。我们也从未意识到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有义务为它付出。但还好,在我们漫长的黑夜摸索中,渐渐成熟的我们终于找到了方向……   一本书在黑暗中就像一盏指路灯,它告诉我们不能再这样无动于衷,想想如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刚刚翻开《慈
8月13日下午,2014年“爱心成就梦想”慈善助学捐赠暨助学金发放仪式在环渤海国际名家居购物中心举行。市级老同志、市慈善协会会长曹秀荣出席并讲话。天津市慈善协会、天津日报社、河西区政府、区慈善协会、天津市建材集团的相关领导,捐赠单位以及受助学生代表参加活动。现场,与会领导向受助学生代表每人发放了5000元助学金。  2014年的“爱心成就梦想”慈善助学活动从7月1日开始,经过一个多月的报名和各级慈
近年来,墨城大地掀起一股慈善热潮。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推动下,关心慈善、参与慈善已在即墨蔚然成风。至2011年底市慈善总会已累计筹募善款1.1亿元,开展的“慈善爱心助学项目”荣获山东省“最具爱心慈善救助项目”。 即墨市慈善总会荣获“山东省慈善工作突出贡献先进单位”称号。  一、领导重视,为慈善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市委、市政府领导每年都对慈善工作做出重要批示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一天下午,“为孩子们捐《慈善读本》”活动在我校举行。  当时天很热,但是我们十分快乐,给我们捐书的叔叔讲了一件事,说的是非洲的孩子没有玩具,也没有干净的水喝,没有课本,他们学不到知识,但是对知识十分渴望,经常用树枝在地上画画写字。他们的故事把我打動了,我的心灵像是被针扎了一下,痛极了。那些叔叔为我们捐书,书上讲的全是爱心故事、游戏、歌曲。阅读后我想我们现在生活在这样幸福的环境里,
编者按  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此次发布的《意见》,抓住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针对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和健全救助保护机制这两个重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安排和系统性的顶层制度设计。  《意见》还提出,要建立完善家庭、政府、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并指出要支持和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
“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目前已走进全国上百个县(区)。中华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王树峰表示,南海创新性、前瞻性地大规模推进“慈善文化进校园”,走在全国前列。活动开展至今,各镇街学校均结合自身特点,探索出结合自身文化底蕴的做法与经验。  在桂城,慈善教育扩大到社区。桂城中心小学举行一场征文、绘画、“慈善文化进校园”成果展示活动,孩子们以各种形式讲述对“慈善”的理解。桂城各中小学纷纷开展各种慈善活动,帮助孩
11月6日下午,苏州市慈善总会三届二次理事会议在市会议中心举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慈善总会会长周玉龙,市政府副市长盛蕾,市政府副秘书长阙明清,市民政局局长李永根,市民政局副局长郑利江,市慈善总会秘书长姜松春,及市慈善总会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等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并审议通过了周玉龙会长代表三届一次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回顾和总结了近一年的慈善工作。三届一次理事会以来,市慈善总会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有一次,他和朋友打高尔夫球。朋友把一大叠钱放在球篮里,一名球童经受不住引诱,从中偷偷抽走了200元。朋友发现之后大怒,扇了那球童两巴掌还不罢休。这时他也对朋友大怒,说:“到此为止吧!放在那里,是你纵容他们偷,犯罪的首先是你!我这样说的目的,就是要你看好自己的兜!”  他就是曹德旺,是鼎鼎有名的企业家,而更是一位著名的慈善家。这些年来曹德旺就是以“看好自己的兜”这一理念做好慈善的。  2009年3月
“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是社会的一员,我们的个人活动都离不开社会,所以我们要利用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体验社会。我认为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型的爱心活动能使我们在这方面得到锻炼,未来社会需要有能力的人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才能是其一,其二也是相当重要的,那就是有爱心。往往这样的人才才是社会最需要的。  我们要拥有一颗爱心,一颗感恩的心。一颗爱心就是我们遇到身边事时,应该多一份关心,多一点
多少年来,我一直珍藏着一封遗书。每当看到它,就禁不住潸然泪下,它时常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我的父母都是背负青天,从土里刨食的农民,生有八个子女。尽管他们侍弄土地拼上老命,一家10口还是吃了上顿愁下顿,其中三个孩子因患病无钱治疗而先后死去,日子过得山一般沉……因生活所迫,在我三岁那年,生身父母便将我送了人。  收养我的是位40多岁结过两次婚的寡妇,姓刘,村里的晚辈都叫她刘婶。尽管她眼角上的鱼尾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