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吟诵中悟“三美”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其语言浅显,其意境优美,其感情深邃,是重要的教学素材。教师从吟诵角度展开教学设计和组织,运用示范诵读、媒体展示、活动助学、延伸读写等方法,引领学生完成吟诵学习内化,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心灵历练,使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内化美中完成认知成长。
  [关键词]古诗文;吟诵;韵律美;情境美;情思美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5-0064-02
  教材中的古诗文大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意境悠远,体现了韵律美、情境美、情思美。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有文化传承意识,借助古诗文吟诵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感知、体验、实践、内化的机会,在吟诵方法学习中帮助学生建立起古诗文认知基础。关注语言、追溯意境、发掘意蕴,教师从不同角度展开吟诵教学,可以给学生传递更清晰的信息,让学生在多重吟诵学习中感受到古诗文的“三美”。
  一、关注语言,在诵读中感受韵律美
  古诗文语言优美,是绝好的诵读材料,因为其文体的特殊性,非常适合吟诵。教师可借助媒体范读推开教程,让学生在真切体悟中感受古诗文的韵律美。
  (一)示范展示
  教师示范诵读古诗文,可以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学习体验。古诗文语言精练,有韵律、有节奏,教师借助诵读机会进行直观引导,让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形成直观感受和体验,势必能带来传导效应。学生在不自觉中展开仿读练习,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感知古诗文的语言特点,建立古诗文的语感基础。
  如教学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时,教师示范诵读,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诵读画出节奏,并尝试模仿诵读。学生进入诵读环节后,教师对学生的情绪、节奏、韵脚等诵读要素的把握情况做出评估,给出针对性纠偏指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展开具体操作,很快就把握了诵读要领。“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学生针对节奏划分情况展开诵读,学习进入良性互动环节。
  关注语言特点,在诵读中感受音韵之美,这是古诗文诵读学习需要达成的目标。教师针对学生诵读操作基础展开对应设计,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到诵读感知环节,并在多重实践体验中形成诵读能力。
  (二)媒体助学
  古诗文语言特点极为鲜明,如果教师能够找到专家古诗文吟诵的音频材料,让学生反复聆听,就可以给学生的多种感官带来冲击,并带给学生更多学习启迪。
  如教学《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信息,要求学生结合画面内容对古诗进行解读,然后播放一些轻音乐,让学生根据文本解读展开个性诵读。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一定了解,自然能够准确运用情绪展开诵读,再加上背景音乐的渲染,很快他们就找到了诵读的感觉。在具体展示过程中,教师又组织学生进行对比评价,给学生提供了学法交流的机会。从教师的媒体设计情况能够看出,学生被背景音乐和画面所吸引,从而成功调度学习情绪入场,对古诗进行了情感展示。
  古诗诵读没有固定格式和学法技巧需要遵守,教师从情感角度展开设计和组织,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内化的机会,确保了诵读学习的高效性。
  二、追溯意境,在诵读中体味情境美
  古诗文不仅语言美,还有丰富的意境。学生在诵读中进入古诗文的意境之中,能够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成长学科认知能力。
  (一)启动思维
  古诗文意境丰富,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画面感,教师要深潜到古诗文内核当中,对其展开意境分析和探索,利用多种辅助手段,将古诗文内容展示出来,给学生提供更直观的学习机会。古诗文写人、写事、写景、写情都注重意境的设计,教师将意境探索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势必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启迪,可以使其获得更丰富的感知体验。
  誦读是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手段,教师借助诵读指导展开问题设计,要求学生结合诵读体验进行对应思考,能够给学生带来崭新的学习体验。在教学《塞下曲》这首诗时,教师先对古诗内容和背景做深入解读,使学生对古诗内容和情感有了一些认知。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反复诵读古诗,鼓励学生进入其核心,对作者情感展开深入分析,感受戍边将士坚守的决心和意志。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又及时投放一些思考问题:塞外景色有什么特点?“单于夜遁逃”是什么意思?“大雪满弓刀”描写了什么景象,表现了将士们怎样的精神?学生开始反复诵读古诗,对其深刻含意展开深度解析,课堂学习渐入佳境。在问题探究环节,教师与学生展开深入交流,逐渐形成共识,学生在深度思考的基础上对古诗进行情感诵读,古诗学习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二)推出活动
  古诗文阅读活动设计时,教师抓住学生学习的关注点,推出一些趣味性鉴赏演绎活动,这势必能够给学生带来鲜明的学习体验。诵读比赛、课题辩论、故事讲述、改写创编等,都属于古诗文鉴赏学习活动,教师要从情境美的角度展开引导,让学生深入古诗文的核心,展开多种形式的诵读训练,对接作者的情感思维,在广泛互动交流中形成学习共识。
  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呈现个性化特点,教师针对学生理解基础的差异进行任务设计,可以为古诗教学注入丰富动力。如教学《芙蓉楼送辛渐》这首古诗时,教师先为学生做示范诵读,学生画出节奏,自发展开仿读训练,对作者的情感展开深度探索。为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师推出争辩话题:作者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要表达什么意思呢?有人说是告诉亲朋,自己的志向不变,一直坚守初心;也有人说,作者要告诉亲友,他对亲朋的感情没有变,一直都是惦念。你赞同哪一种说法呢?学生拿到问题后,都能够积极展开思考,课堂争辩气氛逐渐形成。教师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观点进行专业点评,对作者的情感走向做个性判断。一个简单的课堂辩论活动,将学生的学习推向了高潮,学生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会更为鲜活而多元。   三、发掘蕴意,在诵读中体悟情思美
  “意在诗外”是针对诗词来说的,古诗文大多有特殊的诞生背景,其深邃的内涵是学习者需要十分关注的。教师借助吟诵机会展开引导,能够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古诗文的情思之美。
  (一)延伸阅读
  延伸阅读有多种选项,教师要对古诗文特点有正确的把握,推出一些对比性阅读训练,要求学生展开诵读对比体验活动,这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感知和内省。学生大多有一定的古诗文诵读积累,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做出匹配性设计,要求学生自然展开对比性阅读,在多重思考交流中形成学习体验,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古诗文语感有重要帮助。
  古诗词训练设计时,教师需要有拓展意识,为学生准备更多学习训练的内容,以实现能力的迁移。在教学《墨梅》这首诗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对诗句内容进行梳理研究,并展开对应的诵读训练,再对作者情感走向和作品主旨进行深度发掘,使学生逐渐形成学习共识。为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基础,鼓励学生搜集与梅花有关的古诗词。学生有一定积累,很快就找到了一些信息素材,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学生对这些课外内容进行反复诵读,体会其深刻含意,结合课内古诗进行横向对比思考,逐渐形成了拓展性认知。课外搜集古诗词相关信息,给学生提供了延伸学习的机会,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并与课内学习形成对接,自然建立起学科认知基础。
  (二)读写训练
  读写训练是最为常见的阅读认知内化训练形式。教师针对古诗文学习特点,借助读写形式进行对接设计,要求学生对古诗文进行改编续写,或者是写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等,都能够给学生带来认知内化的机会。古诗文训练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正确判断,给予匹配性设计,让学生快速、顺利地完成认知内化,这样就能全面提升学生古诗文学习的品质。
  古诗文训练设计时,教师要注意对接学生的生活基础认知,这样才能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如《铁杵成针》的训练设计,教师推出了读写训练任务:反复诵读文本内容,对文本哲理進行归纳学习,写一篇读后感,准备参与班级展示活动。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快速行动起来,开始解读文本内容,对作者的意向做出深度解析,很快就找到了学习的方向。教师给予更多的方法指导,教给学生在写读后感时要“读”“感”结合,帮助学生完成了阅读认知的内化。在课堂展示环节,教师鼓励学生诵读自己的作品,并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评价,对文本内涵做深度发掘,课堂学习进入良性互动环节。学生在互动操作中对持之以恒的精神有了更多的理解。教师借助读写训练机会,引导学生展开内化训练,让学生自然完成学习认知构建,实现了高效教学。
  韵律美、意境美、情思美,这是学习古诗文需要关注的内容。教师借助吟诵手段推开教学程序,引领学生认真倾听、积极尝试、多元内化,形成了教学亮点。小学生的古诗文积累还比较单薄,对古诗文吟诵的感知体验更少,教师从这个点出发进行教学突破,让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内化美的过程中学习古诗文,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还能提升学生感知体验的水平,成长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 要]统编教材阅读策略单元中的助学系统,给课文学习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方法支架。教师要充分借助这一支架,根据阅读提示、课文批注、学习伙伴、课后链接等搭建起课堂教学的结构体系,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学习引领和方法指导,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感知—学习—实践”的能力形成过程。  [关键词]助学系统;教学支架;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
大花吸睛,小花更有夺目时。  本期由老编从寸段小苗养起的两种小朵花抚慰秋愁:小木槿、百可花。  这两种小朵花都属开花劳模,南方光照长的地方,伺候好了开花可以开到几乎不见绿叶;百可花·仙境,垂吊阳台,紫蓝色、白色小瀑布将比大花拉风。  老编这种懒人,对二花常有怠慢,导致开花少,但零落的小朵竟也别有诗意,题图区区三朵摆在机箱上居然连连遭到表扬,可见花少亦佳。  小木槿需常剪枝,这束剪下的废枝,居然在水
[摘 要]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是语文课程的重要使命之一。在习作教学中,融入红色革命文化教育,不仅可行,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在“写信”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给一位老英雄写信,并为学生搭建情境支架、内容支架、范例支架和评价支架,让学生明确信写给谁、知道写什么内容、掌握怎么写、清楚写得怎么样。这样,能让学生在沉浸式的学习中,理解、感受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获得语文素养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红
[摘要]魯迅是我国文化的象征教学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少年闰土》,教师可根据单元的教学目标,依照文本的特点,通过聚焦场景、对比语段、借助资料和定格镜头等四个环节,引导学生感受闫土形象、体会“我”的心理,同时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这样,使学生走进鲁迅的世界,感受文章的艺术特点,并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搜集资料  [中图分类号] G6
与中国90后迥然不同,日本的90后不愿花钱,许多人渐行一种极简主义生活方式。虽然他们的消费能力并不比以前差,但日本90后的消费观念与他们出生那个年代大不相同。20世纪90年代前,日本人消费以拥有为特征。你有的我要有,你没有的我也要有。看到别人家买车自己也要买;看到别人家买房自己也想拥有自己的住房等。  现在看来以拥有为特征的消费观念已经不合时宜。受SNS社交网络共享观念影响,当今日本90后消费以共
[摘要]语文要素“结合资料”是手段,是载体,单元主题“爱国情怀”是目的,是归宿。通过“为什么要结合资料?可以结合什么资料?如何有效结合资料?”三方面,进一步说明只有更好地融通当时的背景资料,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才能很好地把握单元主题,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  [关键词]古诗组读;融通;单元主题;语文要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
严姓的来源也很有趣。    第一,出自庄姓,再往上追溯的话,又出自芈姓,是战国时的楚庄王之后,属于王族。楚庄王的后代多以他的谥号“庄”为姓。本来大家姓庄姓得好好的,但到了东汉明帝的时候,皇帝偏偏叫刘庄,这下不能姓庄了,只好统统改成姓严。魏晋南北朝时候,一部分人又改回了姓庄,另一部分就没再改回来。所以后来就出现了庄严并称于世、不得通婚的规矩,因为他们本就是一家。  第二,战国时期,秦国有一位上大夫叫
[摘 要]统编教材的“快乐读书吧”板块,旨在使课外阅读课程化。教学时,教师可在指导学生明确阅读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渗透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产生阅读期待,学会积累知识并能拓展运用到生活中,从而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主题阅读;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7-0072-02
[摘 要]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祖父的园子》一文,节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著名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首先抓住“鉴赏”这一核心进行教学设计,通过“重复”语言的品味、体会“大笑”的含义、通感艺术的体验等,引导学生感受这篇小说的语言特点、人物形象和艺术魅力;同时,在课始、课中、课末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拓展,从读一篇文章到读一本书,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这样的
市面上,很多美容院都推出了保养卵巢的项目,通过按摩来保养卵巢。那么下功夫保养卵巢,功效能有多大呢?  对此,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刘继红表示,按摩保养卵巢从医学上讲,理论支持并不充分。首先,腹壁和卵巢离得很远,经腹部B超有时都难以看清卵巢,怎么可能通过按摩腹部就能按摩到卵巢?其实,按摩能增加卵巢供血,也不太现实。给卵巢供血是骨盆漏斗韧带内的血管,位于腹膜后,从肚皮上根本按不到。即使能按摩到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