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结合毒素评价肾小管分泌功能的原理及应用的进展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vi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小管在清除循环内源性溶质及药物、维持机体稳态上有很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证实肾小管分泌功能对残肾功能也有重要作用。血浆蛋白结合毒素浓度及肾脏清除率可部分反映肾小管分泌功能,也与肾脏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死亡相关。研究蛋白结合毒素代谢对全面评估肾脏代谢功能、调整药物使用和改善肾脏病患者预后有很重要的作用,对肾小管分泌功能的认识有助于为降低体内毒素水平提供评估手段。本文就蛋白结合毒素评价肾小管分泌功能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后继发副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肺移植术后合并副流感病毒性肺炎病例的诊治经过,并总结国内外现有相关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结果受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大疱、呼吸衰竭接受序贯式双肺移植术。术后常规抗排斥治疗。术后14个月,受者因咳嗽、气促1个月余入院;术后15个月连续3次查痰细菌、真菌涂片及培养均显示副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明确诊断为肺移植术后副流感病毒性
目的探讨联合移植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MSCs)对胰岛移植物功能及生存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人的AMSCs和胰岛,移植于雄性Balb/c糖尿病裸鼠背部皮下,设联合AMSCs胰岛移植组、单纯胰岛移植组、PBS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4组。免疫组化双染观察胰岛细胞活性、凋亡状况及胰岛移植物血管化程度,并比较各组糖尿病裸鼠血糖、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移植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PD)在冲击波诱导的大鼠肺损伤中的疗效及机制。方法45只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PD组。采用55 kg冲击波(BST-I)制造大鼠肺冲击伤。假手术组和PD组在冲击伤前行腹部置管术。PD组致伤1 h后给予2.5%腹膜透析液20 ml留腹,30 min后放出,如此反复12个循环。透析6 h后处死全部大鼠。部分损伤肺组织行HE染色评价病理形态学改变
目的探讨日间连续性血液净化(DCRRT)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9年1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非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9例临床资料,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者随机分为DCRRT联合血浆置换(联合治疗)组和单用DCRRT(单用)组。所有患者在诊断明确后立即行DCRRT,每次治疗8 h。联合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接受过至少1次血浆置换。比较两组患者治
目的探讨IgG4相关肾小管间质性肾炎(IgG4-related 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IgG4-TIN)中肾间质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及与之相关的异位淋巴组织形成的病理学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经病理明确诊断为IgG4-TIN患者的病例资料,肾活检标本均进行常规的光镜、免疫荧光和电镜检查,利用免疫组化检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随访的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131例,按有无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分为PH组(34例)和无PH(NPH)组(97例)。结果发现,PH患病率为26.0%,左心房扩大率为46.6%。PH组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径、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心
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动静脉内瘘(AVF)失功的5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AVF狭窄是否伴有血栓,分为单纯狭窄组(n=398)及血栓组(n=192),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用时等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显示,与单纯狭窄组比较,血栓组PTA技术成功率(94.27%比98.49%)、临床成功率(93.23%比98.
创伤弧菌是一种普遍生存在海洋中的条件致病弧菌,可引起蜂窝组织炎和败血症,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创伤弧菌感染比较少见,一般发生在沿海地区接触被创伤弧菌污染的海水及海产品的人群。本文报道1例发生在内陆城市合肥的慢性肾脏病5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创伤弧菌致死的病例,以引起医务人员对透析患者创伤弧菌感染诊断和治疗的重视。
目的评估非布司他降尿酸治疗对慢性肾脏病(CKD)3~5期伴高尿酸血症(HUA)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入选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门诊或住院的CKD 3~5期非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尿酸水平及降尿酸药物的不同,分为非布司他(A)组、别嘌呤醇(B)组和非高尿酸血症(C)组,检测各组患者基线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