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守护着一种精神

来源 :滇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z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联大,昆明记忆中最湿润的部分
  80年前,一群人穿越战火聚在这里
  揣着理想抱负,带着青春火焰
  用他们的赤子热血铸魂
  他们说:西山沧沧,滇水茫茫
  这已不是渤海太行
  这已不是衡岳潇湘
  他们说:莫忘失掉的家乡
  抗战、建国,都要我们担当
  他们说:要利用宝贵的时光
  要创造伟大的时代
  8年,就在抗战时期
  300多位教授,8000多名学子
  他们顶着日机的轰炸
  在风雨飘摇又艰苦卓绝的岁月
  以土墙茅草房为校舍
  以掺带谷子、沙子的糙米饭为食
  但他们却用真精神做出了真学术
  虽“手空空,無一物”
  但仍“结队向前行”
  誓为中华文化赓续血脉
  誓为中华民族振奋信心
  在西南联大的师生名单里
  有2位诺贝尔奖得主
  8位“两弹一星”功勋
  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173位“两院”院士
  朱自清、沈从文、闻一多、钱钟书、朱光潜、
  费孝通、华罗庚、陈寅恪、冯友兰、金岳霖……
  一代科学家、泰斗、宗师
  写就顶天立地的中国精神
  他们看护着民族的智慧种子
  在战火硝烟中构建国之梁柱
  昆明的往事,由此留下深深印迹
  昆明的历史,因之写下重重一笔
  这座城守护着一种精神
  时代风骨,刚毅坚卓
  一代仁人志士铺下兴邦之路
  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
  延伸着一个民族的伟大梦想
  推动着一个国家的坚实脚步
  昨天,他们是穿越危亡的先行者
  将点亮的星火护送传递
  今天,我们是接过火炬的拓进者
  要把复兴之路照得更加光明
其他文献
微信群聊时间:2020年2月23日—2月27日  谈话人:赵丽兰 张尚锋 张小卫 周兰   飞蚂蚁 雷焕春 李季 米吉相   超玉李 果玉忠 普蓝依 李昀璐   整理人:胡兴尚  2月23日 4人聊话题:三地诗歌及创作概况  胡兴尚:近几年,昆明周边玉溪、曲靖、楚雄三地诗歌异军突起,诗人队伍逐渐壮大,诗歌创作日趋精进,实力相当,彼此辉映,已初步呈现出鼎足之势。三地起步相对较早的诗人持续发力,新作不
期刊
0  我看着她灰黄色化脓的门牙根,出了神。听到她的话音渐落,我努力拉回呆滞的神经,重复她的最后几个字:“重新写?”  她抿嘴微笑,用不想惊动任何人,职业化,有诱导性地声音,细声细气地说:“是。那边的板子上有这里律师的信息。你可以记一下。我们也可以代理这样的案件。如果需要你可以联系我们。”  我看向她眼神示意的黑色电子屏,上面有很多行红字,仔细一看,前几行一模一样,后几行一模一样。看来,屏幕坏了。 
期刊
斑斓映流水  1910年到达成都数日后,我决定专程前往边境城镇松潘厅走一遍,主要目的是采收以前我在这一地区发现的一些新针叶树种的种子和标本。   ——亨利·威尔逊《中国:园林之母》  急于出走,是想让大自然慰藉我劳累、疲乏的心灵,消解日日夜夜在病房残留的苦闷、无奈,以及因过度劳累造成的神经衰弱。抚慰人心的唯有大自然。秋风一天比一天寒凉,深山高地斑斓的秋色很快会被摇落得不见痕迹,时光不等人,秋色不等
期刊
我对昆明的记忆从盘龙江开始。妈妈在我有记忆后告诉我,我出生在盘龙江边巡津街上的铁路医院,后来在我两岁以后,我的家也搬到了巡津街。  巡津街坐落于昆明市区中南部、盘龙江西畔,起于得胜桥头,止于双龙桥头。清朝时期,由于盘龙江常年泛滥,清政府修筑了用于防汛的岗哨“云津堤”,后来逐渐形成街道。“巡津街”中的“巡”就是观察、预防的意思,“津”就是指盘龙江。在以前,这里算是老昆明城外,河对面是昆明的火车南站,
期刊
一、宝善街米线  昆明有一家米线馆,名叫建新园,听名字,很有些新时代的革命感觉,其实这家米线馆历史有些久,是民国时代创办的。当年一个贵州人颠沛流离地来到昆明,姓名有建新二字,他开了一家米线馆,取名建新园,把贵州的脆哨和肠旺粉,改造成昆明的肠旺米线,一时走红,成为百年后昆明人最喜欢吃的米线品种之一。  小時候我家住在昆明同仁街,建新园米线馆在宝善街,两条街相连,走过去就可以吃米线,宝善街的建新园米线
期刊
楔子  再过一个月,我来昆明就有十八年了。回顾这段日子,我有点惊惶而怅然,它们就这么轻易溜走。跟很多来自外地漂泊昆明的人一样,当初来了就来了,只是我没想到自己会停留这么久。  这十八年里,我不过是继续过着读书、写诗的日子。然而,这十八年跟我之前在湖南安乡的日子又有很大区别——就像一位旅人,虽然按照计划路线,旅行还是旅行,但是沿路的风景绝对不同。随着时日变长、所到的地方增多、阅历的变化,旅人的心态和
期刊
王雁翔甘肃平凉人,作家、记者,现居广州。诗歌、散文作品见诸《解放军文艺》《天涯》《作品》《四川文学》《山东文学》《散文海外版》《广州文艺》等刊。作品曾获第十三届、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全国报纸副刊作品金奖、年度精品一等獎,长征文艺奖等,已出版《穿越时光的河流》等作品多部,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一  我一直坚信,大地上的万物跟人一样,皆有明亮的目光。每一株植物都有自己的人生。  许多年后,当那
期刊
我是云南山区的孩子  祖国是一座森林  里面群鸟飞翔,万花盛开  布谷唤醒了黎明  日上三竿、光芒万丈  喜鹊引来了轻风  小树跳舞、大树吟唱  鹦鹉爱讲故事  告诉我犀鸟的爱情  猫头鹰在月光下站岗  守护着森林之夜  美梦绵长  蜜蜂送来芬芳  空气里香甜飘荡  蚂蚁举着树叶  快乐地长途奔忙  蝴蝶像一本书  翅膀扇动  书页翻卷  美文好诗  到处流传  我是云南山区的孩子  森林外面,天
期刊
有部外国电影叫《八厘米》,听说多少有点儿颜色,至今都没看过。我的“八公里”不是那样的玩艺儿,跟《八厘米》无关。“八公里”既不是个电影名,也不是个数量词,倒是个地名,一个叫“八公里”的地方。所谓的“八公里”,到底从哪里起算,我至今都不大清楚,或许是从昆明城里的某个地方吧,广场,近日楼,或是东站?——现代城市早已成了某个地域文明的中心,其实这个中心到底是不是真正意义的中心,从来都有些可疑——具体是哪里
期刊
前两三年得了一册云南师大校刊,见有一张西南联大文学院历史系1946届毕业的师生合影。我有几位老师是这一届的,就仔细辨认。终于认出第一排左起的头两位,正是六七十年前我在昆一中读书时终生难忘的两位老师。一位是傅发聪先生,三八式老革命;一位是黄清先生,民国军政上层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两位既是同班同学,也一度是同事。当时我好兴奋,关于两位老师和母校的记忆、思绪一下子被激活了。  其实我早就想过要写写这两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