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于原型理论,从创造性叛逆角度分析《老人与海》吴劳译本在文本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和作用,发现采用加写序言、改译、误译、添加感叹词等方法进行创造性叛逆,与翻译原型思维发生契合,可有效实现翻译的再创造,
关键词:《老人与海》 原型理论 创造性叛逆 汉译
一、引言
“创造性叛逆”是由法国文论学家埃斯卡皮提出的,认为“翻译是叛逆,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考体系里;说翻译是创造性的,是因为它赋予了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能延长作品的生命,而且还赋予它第二次生命。”(埃斯卡皮,1958)。由此可见,翻译并不单纯是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它是将原作品置于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产生新的文化交流和理解,这正是它创造性的体现。在国内诸多研究“创造性叛逆”的学者中,谢天振(2012)提到:“‘创造性叛逆’这一说法深刻地揭示了翻译行为和翻译活动的本质。就译者而言,尤其是一个认真、负责的译者,他主观上确实是在努力追求尽可能百分之百地忠实原文,尽可能百分之百地把原文的信息体现在译文中,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译文与原文之间必定存在着差距。这个差距也就注定了翻译中必定存在着‘创造性叛逆’这个事实。”但在诸多研究者看来,忠实于原文是判断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许钧(1997)提出“笨拙的‘忠实’也许会导致叛逆,而灵活的‘叛逆’也许正好揭示出真正的忠实。”我们认为,当译者对作品做出创造性叛逆的翻译时,便体现了他对作品有更深层的理解,突出体现了文学作品翻译的主观能动性。
二、相关研究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在它出版之后相继出现了诸多译本,甚至历年以来都有学者对《老人与海》的译本和原文进行比较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对《老人与海》译本进行语言风格传达这方面的研究,认为只有将原文与译文相融无间,译者才能成功传达原作的语言风格(王丽沙,2010)。有的从译者主体性分析多个《老人与海》英译本(杨春泉,2009);或者从女性翻译风格分析《老人与海》,认为张爱玲译本描述了一个侠骨柔情的硬汉老人(魏娟,2014);有的从多个译本分析原文和译文的情感忠实性(彭宣红,2013)。从历年来的相关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对较多的研究是从译者主体性分析译文,或者从多译本角度研究译者风格传译。本文在基于语料库辅助的情况下比较《老人与海》的各个译本,发现仅有少数研究者从创造性叛逆角度或是情感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例如研究者从创造性叛逆角度论述译者主体性,分析《红楼梦》英译本的译者是如何展现不同译文风貌的主体性过程(陈维明、谌莉文,2014)。由此可见,仅有个别的研究者从思维习惯分析译文,大多数研究者仅从文本表面或是在语料库基础上对作品加以分析,而没有深刻剖析译者为什么会产生创造性叛逆的翻译。本文选取了小说《老人与海》原文以及吴劳的汉译本作为语料,具体分析作品中译者出现创造性叛逆的翻译体现,从而进一步分析解释译者在作品中产生创造性叛逆翻译的原因。
三、理论基础
原型理论是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而后广泛应用到语言学研究中。认知心理学中的“原型”最初解释为一个范畴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或几个成员,是认知的参照点。随着学者的深入研究,原型理论逐渐得到发展和完善。所谓“原型范畴”主要是指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范畴。认知上,人们把相同的或是相似的事物归纳在一起,并赋予统一的语言符号,这就形成了范畴。“原型”这一术语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具体的典型代表,具有最大的家族相似性。一个范畴就是围绕“原型”这一参照点建立起来的;二是指范畴成员的概括性图示表征。简单地说,原型理论就是人们在看到某一现象时,将属于这种现象的某个个体视为“原型”,并在这个“原型”的总体特征不变的情况下,把握这一类现象中其他个体的特征。原型理论的主要观点有5条:1.范畴是凭借典型特征,而不是由充分必要条件来建立的;2.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3.范畴成员之间具有相似性和共性特征,可以构成一个连续体;4.范畴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彼此之间有隶属程度的差异;5.成员之间的地位不是平等的,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王寅,200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不少学者将原型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研究认为,翻译是一个具有原型的概念范畴,对源语语篇和目的语语篇采取原型分析更为有效。从原型理论的视角来看,一个范畴的原型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具有意识上的先入为主性;二是在认知上人们的认同度最高。例如,当提到 “鸟”这一范畴时,人们往往先想到的是“燕子”或“麻雀”,而不是其他鸟类。在不同的国家,译者通常会受到自身生活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影响。例如在翻译“bird”这个单词时,有的外国译者会译成“燕子”,而中国译者先想到的是“麻雀”,这是受到了原型理论概念范畴不同的影响。
随着翻译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人们最为关注的是翻译的完美性。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翻译并不能做到目的语完全等同于源语言。首先,译者作为翻译的中心,因受到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乃至生活习惯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必然会有不同于源语言的表达方法。译者在接触到作品后进行翻译的实践活动中,需要将源语言需转化为目的语,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思维习惯的不同,对同一范畴中原型的识别也可能存在不一致。其次,在翻译过程中,词汇的解释和表达具有模糊的范畴边界,就是说译者选择的文本表达可能和源语言不同。第三,翻译活动和生成文本的其他活动如改写、改编、创造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线,在翻译实践中,译者会不自觉地根据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翻译。从原型理论来看,翻译就是一个原型范畴,是翻译时译者在原型理论框架下对源语言进行创造性叛逆后得出的最佳译文的表现,简单地说,这就是翻译的创造性。 四、《老人与海》汉译本中创造性叛逆现象及其原因
翻译是一个具有原型概念的范畴,因此对源语语篇和目的语语篇采取原型分析更为有效。在原型理论观点的指导下,翻译活动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寻找最佳目的语表达方式的活动;是一种通过识别源语言原型,寻找目的语读者心中原型,进而依据目的语原型重塑源语言原型的过程。译者根据作品建立了原文的原型后,便尝试用目的语翻译原作品。下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老人与海》汉译本中创造性叛逆的体现。
(一)加写序言
译者往往通过加写序言突出译者身份。吴劳汉译本《老人与海》加写了序言,表达了对海明威的钦佩,以及译者本人对“老人与海”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抒发了他细腻的情感。译者在序言中说明了故事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是一部希腊古典悲剧类型的作品。在序言中,译者写道:“本书中援引了不少关于基督受难的细节,说明作者有意识地把老人比作基督的化身,在故事的全过程中经历了两次被钉十字架的过程。”(吴劳,2013:13)此处我们可以看出译者是在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他给予文本中的老人一个“基督的化身”,赋予他英雄的形象,在译者的思维中已经有了一位“老人”的原型。在他的翻译过程中,这个原型始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着译者的翻译。在序言中,根据译者的理解和表述,吴劳给故事增加了浓重的悲剧色彩和深刻的寓义。
在“老人”这一人物的原型范畴上,译者增加了自身的理解,赋予了老人“基督的化身”,也给读者心中老人以新的原型,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
(二)误译
误译,顾名思义,就是错误的翻译。在《老人与海》中,译者的误译是由于译者深受本国语言习惯的影响,赋予了目的语不同的原型范畴,在翻译时没有有效地避免,从而造成了翻译的文本和源语言不对等。例如,原文中老人和男孩谈论到买彩票时,老人让男孩买一张末尾为数字85的彩票时,表述为
(1)“One sheet.That's two dollars and a half. Who can we borrow that from?”
译文:“订一张。这要两块半。我们向谁去借这笔钱呢?”(吴劳,2012:36)
译者并没有在金钱的单位上进行转换或是译为“美元”。在此处,他对于金钱单位这一原型范畴的理解始终是受自身思维习惯的影响,这属于无意识的误译。这表明译者的思维没有在中西方不同的金钱单位上进行转化。在另一处中,老人自语鲨鱼抢食了他捕到的鱼:
(2)“If he dresses out two-thirds of that at thirty cents a pound?”
译文:“照三角钱一磅计算,该是多少?”(吴劳,2012:116)
译者也许是考虑到美元和人民币单位的不同,将其不同的原型范畴进行转化,换成中文的“角”而不是“美分”,这属于有意识的误译。但从文章的整体性而言,这一处的误译造成与其他地方单位的不同,在翻译时需要避免。
(三)改译
改译是对原文语言或是文字的修改,以便在读者群中更能得到共鸣。例如老人和男孩呆在家里谈话,老人赞扬男孩拿来的吃食很好:
(3)“Your stew is excellent。”the old man said.
译文:“你拿来的炖菜呱呱叫,老人说。”(吴劳,2012:39)
在此处,译者将“excellent”译为“呱呱叫”,这更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特性,对于读者而言,使用叠词能简单明了地表达句义。再如原文表述地理环境时,对风景颜色的翻译,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
(4)“He could not see the green of the shore now but only the tops of the blue hills that showed white as though they were snow-capped and the clouds that looked like high snow mountains above them. The sea was very dark and the light made prisms in the water.”
译文:“他眼下已看不见海岸的那一道绿色了,只看得见那些青山的仿佛积着白雪的山峰,以及山峰上空像是高耸的雪山块般的云块。海水的颜色深极了……”(吴劳,2012:59)
从原型范畴来看,“blue”和“青”属于同一个范畴,但词义并不相同。不同国家的读者对颜色的认知和对此句的理解也不同,译者考虑到目的语读者是中国人,所以并没有生搬硬套地翻译句子,而是根据中文表述进行转换,以利于中国读者理解。
(5)“But I will see something that he cannot see such as a bird working and get him to come out after dolphin.”
译文将文本中的“dolphin”全译为“鲯鳅”,而“dolphin”更多地被用为“海豚”。译者将此处译为“鲯鳅”,是因为根据对文本上下文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了不同于源语言的原型。
(四)感叹词的应用
感叹词可以表示惊叹、赞美、愤怒、遗憾等感情,加强句中的语气,引发读者的共鸣。对感叹词的使用更能体现译者的翻译功底。不同情感的句子有不同的原型。在吴劳汉译本中,译者多次使用感叹词,根据不完全统计,有109次之多。如:“多棒的鱼啊,它正把鱼饵叼在嘴里,带着它游走呐。”(吴劳,2012:62)
通过对原文的阅读和理解,译者发现老人独自捕鱼的日子十分孤独和单调,老人常常通过自言自语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因此,在他的话语中有着不同于往常的情绪出现。正是因为译者在翻译中加入了老人这一性格特征的原型范畴,通过这些感叹词的使用,使句子更加生动鲜活,加深了读者对作品的印象,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坚强和有趣。 五、结语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间的简单转换,而且是围绕作品展开的再创作,需要译者充分发挥他的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始终存在于翻译中,译者作为原作品的第一接收者,在翻译中无法避免自己对作品的先见。译者通过自己的途径背离原文的内容,迎合读者的需要,这一“先入为主”的翻译原则受到了“原型理论”的影响。本文以吴劳的《老人与海》汉译本为语料,从创造性叛逆视角分析了译者如何在原型理论的影响下对作品翻译作出创造性叛逆。研究发现,《老人与海》汉译中,通过加写序言、改译、误译,添加感叹词等办法进行创造性叛逆,与翻译原型思维发生契合,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翻译的再创造,既保持了原作、读者、作品之间的平衡,同时又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使作品为更多的中国读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Hemingway,E.The Old Man and the Sea[M].Scribner:Reissueedition,1995.
[2]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M].王美华,于沛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3]陈维明,谌莉文.从创造性叛逆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11).
[4]刘爱兰.“男性美”和“女性美”的调和——张爱玲《老人与海》译本研究[J].江汉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5]彭宣红.基于语料库的《老人与海》译本情感忠实性比较研究[J].外国语文,2013,(1).
[6]魏娟.从女性主义译论视角看张爱玲翻译的《老人与海》[J].语文建设,2014,(23).
[7]吴劳.老人与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8]王丽沙.文学翻译中语言风格的传达——《老人与海》三译本比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
[9]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0]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
[11]杨春泉.关于《老人与海》两种译本的比较[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09,(1).
(陈娅 谌莉文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15212)
关键词:《老人与海》 原型理论 创造性叛逆 汉译
一、引言
“创造性叛逆”是由法国文论学家埃斯卡皮提出的,认为“翻译是叛逆,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考体系里;说翻译是创造性的,是因为它赋予了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能延长作品的生命,而且还赋予它第二次生命。”(埃斯卡皮,1958)。由此可见,翻译并不单纯是将一种语言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它是将原作品置于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产生新的文化交流和理解,这正是它创造性的体现。在国内诸多研究“创造性叛逆”的学者中,谢天振(2012)提到:“‘创造性叛逆’这一说法深刻地揭示了翻译行为和翻译活动的本质。就译者而言,尤其是一个认真、负责的译者,他主观上确实是在努力追求尽可能百分之百地忠实原文,尽可能百分之百地把原文的信息体现在译文中,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译文与原文之间必定存在着差距。这个差距也就注定了翻译中必定存在着‘创造性叛逆’这个事实。”但在诸多研究者看来,忠实于原文是判断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许钧(1997)提出“笨拙的‘忠实’也许会导致叛逆,而灵活的‘叛逆’也许正好揭示出真正的忠实。”我们认为,当译者对作品做出创造性叛逆的翻译时,便体现了他对作品有更深层的理解,突出体现了文学作品翻译的主观能动性。
二、相关研究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在它出版之后相继出现了诸多译本,甚至历年以来都有学者对《老人与海》的译本和原文进行比较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对《老人与海》译本进行语言风格传达这方面的研究,认为只有将原文与译文相融无间,译者才能成功传达原作的语言风格(王丽沙,2010)。有的从译者主体性分析多个《老人与海》英译本(杨春泉,2009);或者从女性翻译风格分析《老人与海》,认为张爱玲译本描述了一个侠骨柔情的硬汉老人(魏娟,2014);有的从多个译本分析原文和译文的情感忠实性(彭宣红,2013)。从历年来的相关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相对较多的研究是从译者主体性分析译文,或者从多译本角度研究译者风格传译。本文在基于语料库辅助的情况下比较《老人与海》的各个译本,发现仅有少数研究者从创造性叛逆角度或是情感角度进行分析比较。例如研究者从创造性叛逆角度论述译者主体性,分析《红楼梦》英译本的译者是如何展现不同译文风貌的主体性过程(陈维明、谌莉文,2014)。由此可见,仅有个别的研究者从思维习惯分析译文,大多数研究者仅从文本表面或是在语料库基础上对作品加以分析,而没有深刻剖析译者为什么会产生创造性叛逆的翻译。本文选取了小说《老人与海》原文以及吴劳的汉译本作为语料,具体分析作品中译者出现创造性叛逆的翻译体现,从而进一步分析解释译者在作品中产生创造性叛逆翻译的原因。
三、理论基础
原型理论是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Eleanor Rosch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而后广泛应用到语言学研究中。认知心理学中的“原型”最初解释为一个范畴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或几个成员,是认知的参照点。随着学者的深入研究,原型理论逐渐得到发展和完善。所谓“原型范畴”主要是指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范畴。认知上,人们把相同的或是相似的事物归纳在一起,并赋予统一的语言符号,这就形成了范畴。“原型”这一术语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具体的典型代表,具有最大的家族相似性。一个范畴就是围绕“原型”这一参照点建立起来的;二是指范畴成员的概括性图示表征。简单地说,原型理论就是人们在看到某一现象时,将属于这种现象的某个个体视为“原型”,并在这个“原型”的总体特征不变的情况下,把握这一类现象中其他个体的特征。原型理论的主要观点有5条:1.范畴是凭借典型特征,而不是由充分必要条件来建立的;2.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3.范畴成员之间具有相似性和共性特征,可以构成一个连续体;4.范畴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彼此之间有隶属程度的差异;5.成员之间的地位不是平等的,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王寅,200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不少学者将原型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研究认为,翻译是一个具有原型的概念范畴,对源语语篇和目的语语篇采取原型分析更为有效。从原型理论的视角来看,一个范畴的原型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具有意识上的先入为主性;二是在认知上人们的认同度最高。例如,当提到 “鸟”这一范畴时,人们往往先想到的是“燕子”或“麻雀”,而不是其他鸟类。在不同的国家,译者通常会受到自身生活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影响。例如在翻译“bird”这个单词时,有的外国译者会译成“燕子”,而中国译者先想到的是“麻雀”,这是受到了原型理论概念范畴不同的影响。
随着翻译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人们最为关注的是翻译的完美性。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翻译并不能做到目的语完全等同于源语言。首先,译者作为翻译的中心,因受到文化背景和生存环境乃至生活习惯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必然会有不同于源语言的表达方法。译者在接触到作品后进行翻译的实践活动中,需要将源语言需转化为目的语,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和思维习惯的不同,对同一范畴中原型的识别也可能存在不一致。其次,在翻译过程中,词汇的解释和表达具有模糊的范畴边界,就是说译者选择的文本表达可能和源语言不同。第三,翻译活动和生成文本的其他活动如改写、改编、创造之间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线,在翻译实践中,译者会不自觉地根据自身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翻译。从原型理论来看,翻译就是一个原型范畴,是翻译时译者在原型理论框架下对源语言进行创造性叛逆后得出的最佳译文的表现,简单地说,这就是翻译的创造性。 四、《老人与海》汉译本中创造性叛逆现象及其原因
翻译是一个具有原型概念的范畴,因此对源语语篇和目的语语篇采取原型分析更为有效。在原型理论观点的指导下,翻译活动是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寻找最佳目的语表达方式的活动;是一种通过识别源语言原型,寻找目的语读者心中原型,进而依据目的语原型重塑源语言原型的过程。译者根据作品建立了原文的原型后,便尝试用目的语翻译原作品。下文将从四个方面分析《老人与海》汉译本中创造性叛逆的体现。
(一)加写序言
译者往往通过加写序言突出译者身份。吴劳汉译本《老人与海》加写了序言,表达了对海明威的钦佩,以及译者本人对“老人与海”这个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抒发了他细腻的情感。译者在序言中说明了故事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是一部希腊古典悲剧类型的作品。在序言中,译者写道:“本书中援引了不少关于基督受难的细节,说明作者有意识地把老人比作基督的化身,在故事的全过程中经历了两次被钉十字架的过程。”(吴劳,2013:13)此处我们可以看出译者是在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他给予文本中的老人一个“基督的化身”,赋予他英雄的形象,在译者的思维中已经有了一位“老人”的原型。在他的翻译过程中,这个原型始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着译者的翻译。在序言中,根据译者的理解和表述,吴劳给故事增加了浓重的悲剧色彩和深刻的寓义。
在“老人”这一人物的原型范畴上,译者增加了自身的理解,赋予了老人“基督的化身”,也给读者心中老人以新的原型,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和感悟。
(二)误译
误译,顾名思义,就是错误的翻译。在《老人与海》中,译者的误译是由于译者深受本国语言习惯的影响,赋予了目的语不同的原型范畴,在翻译时没有有效地避免,从而造成了翻译的文本和源语言不对等。例如,原文中老人和男孩谈论到买彩票时,老人让男孩买一张末尾为数字85的彩票时,表述为
(1)“One sheet.That's two dollars and a half. Who can we borrow that from?”
译文:“订一张。这要两块半。我们向谁去借这笔钱呢?”(吴劳,2012:36)
译者并没有在金钱的单位上进行转换或是译为“美元”。在此处,他对于金钱单位这一原型范畴的理解始终是受自身思维习惯的影响,这属于无意识的误译。这表明译者的思维没有在中西方不同的金钱单位上进行转化。在另一处中,老人自语鲨鱼抢食了他捕到的鱼:
(2)“If he dresses out two-thirds of that at thirty cents a pound?”
译文:“照三角钱一磅计算,该是多少?”(吴劳,2012:116)
译者也许是考虑到美元和人民币单位的不同,将其不同的原型范畴进行转化,换成中文的“角”而不是“美分”,这属于有意识的误译。但从文章的整体性而言,这一处的误译造成与其他地方单位的不同,在翻译时需要避免。
(三)改译
改译是对原文语言或是文字的修改,以便在读者群中更能得到共鸣。例如老人和男孩呆在家里谈话,老人赞扬男孩拿来的吃食很好:
(3)“Your stew is excellent。”the old man said.
译文:“你拿来的炖菜呱呱叫,老人说。”(吴劳,2012:39)
在此处,译者将“excellent”译为“呱呱叫”,这更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特性,对于读者而言,使用叠词能简单明了地表达句义。再如原文表述地理环境时,对风景颜色的翻译,译者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
(4)“He could not see the green of the shore now but only the tops of the blue hills that showed white as though they were snow-capped and the clouds that looked like high snow mountains above them. The sea was very dark and the light made prisms in the water.”
译文:“他眼下已看不见海岸的那一道绿色了,只看得见那些青山的仿佛积着白雪的山峰,以及山峰上空像是高耸的雪山块般的云块。海水的颜色深极了……”(吴劳,2012:59)
从原型范畴来看,“blue”和“青”属于同一个范畴,但词义并不相同。不同国家的读者对颜色的认知和对此句的理解也不同,译者考虑到目的语读者是中国人,所以并没有生搬硬套地翻译句子,而是根据中文表述进行转换,以利于中国读者理解。
(5)“But I will see something that he cannot see such as a bird working and get him to come out after dolphin.”
译文将文本中的“dolphin”全译为“鲯鳅”,而“dolphin”更多地被用为“海豚”。译者将此处译为“鲯鳅”,是因为根据对文本上下文的理解和分析,确定了不同于源语言的原型。
(四)感叹词的应用
感叹词可以表示惊叹、赞美、愤怒、遗憾等感情,加强句中的语气,引发读者的共鸣。对感叹词的使用更能体现译者的翻译功底。不同情感的句子有不同的原型。在吴劳汉译本中,译者多次使用感叹词,根据不完全统计,有109次之多。如:“多棒的鱼啊,它正把鱼饵叼在嘴里,带着它游走呐。”(吴劳,2012:62)
通过对原文的阅读和理解,译者发现老人独自捕鱼的日子十分孤独和单调,老人常常通过自言自语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因此,在他的话语中有着不同于往常的情绪出现。正是因为译者在翻译中加入了老人这一性格特征的原型范畴,通过这些感叹词的使用,使句子更加生动鲜活,加深了读者对作品的印象,表现出人物性格的坚强和有趣。 五、结语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间的简单转换,而且是围绕作品展开的再创作,需要译者充分发挥他的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始终存在于翻译中,译者作为原作品的第一接收者,在翻译中无法避免自己对作品的先见。译者通过自己的途径背离原文的内容,迎合读者的需要,这一“先入为主”的翻译原则受到了“原型理论”的影响。本文以吴劳的《老人与海》汉译本为语料,从创造性叛逆视角分析了译者如何在原型理论的影响下对作品翻译作出创造性叛逆。研究发现,《老人与海》汉译中,通过加写序言、改译、误译,添加感叹词等办法进行创造性叛逆,与翻译原型思维发生契合,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翻译的再创造,既保持了原作、读者、作品之间的平衡,同时又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使作品为更多的中国读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Hemingway,E.The Old Man and the Sea[M].Scribner:Reissueedition,1995.
[2]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M].王美华,于沛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3]陈维明,谌莉文.从创造性叛逆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11).
[4]刘爱兰.“男性美”和“女性美”的调和——张爱玲《老人与海》译本研究[J].江汉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5]彭宣红.基于语料库的《老人与海》译本情感忠实性比较研究[J].外国语文,2013,(1).
[6]魏娟.从女性主义译论视角看张爱玲翻译的《老人与海》[J].语文建设,2014,(23).
[7]吴劳.老人与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8]王丽沙.文学翻译中语言风格的传达——《老人与海》三译本比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
[9]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0]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
[11]杨春泉.关于《老人与海》两种译本的比较[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09,(1).
(陈娅 谌莉文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1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