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无心总关情

来源 :读者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h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花鸟画与中国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浸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它不是简单的对自然的摹写,而是传达着无尽的诗意和崇尚高洁的精神追求,是画家心灵的依托、情感的再现。

不愁明月尽,自有暗香来


  崇尚高洁、鄙视流俗是中国艺术历来的传统,文人们餐花饮露,以表达自己高尚的品行和纯洁的志向,并力图在艺术创作中为心灵寻求一个清朗宁静的世界。
  明代画家陈淳,以其淡墨欹毫、疏斜历乱之风独创面目。他的《辛夷花图》,以疏淡清朗的笔墨描绘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辛夷花。画面灵气飞动,疏朗严谨,淡墨之上用重墨点出花蕊,层次分明,枝叶杂而不乱。花瓣带着晨露,似将一股幽幽的清香散开在山谷之间。
  “吴门四家”之一的文徵明,诗、文、画无一不精。他的《兰石图》意趣盎然,淡墨写兰叶,浓墨画新篁,在参差交错的叶脉中几簇兰花隐约绽放,清新淡然。后面的山石也是轻轻擦出,似乎稍一用力,便会打破画中那份幽静。整幅画作素洁而明澈,风度雅净而幽深,笔墨交错间将兰之灵韵与芬芳送出。正如卷后题跋:“神情自异,别有高致,尤非后人所能企及……”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是个全能画家,对花鸟尤为钟情,画梅、兰、竹等极其精妙。罗聘画竹,人称“写竹不满十数叶,能使叶叶生长风”。他的《兰竹图》以空漏的太湖石为依托,将浓墨润染的墨竹和淡墨勾写的兰草巧妙地分隔开来,形成由淡到浓、由近而远、层次分明的画面。竹枝婆娑,墨浓而饱含水分的竹叶富有弹性,笔法严谨,情感内敛。整个画面刚中有柔,静中带动,表现出一种纤尘不染、潇洒虚幻的超凡境界。
  “山气花香无着处,今朝来向画中听。”这些画作,均着力刻画超越形式之外的“香”之灵韵。这灵韵,是画家对纯洁心灵的维护和对清新世界的向往。画作本身也因这无形的香活了起来,有了意境,更有了神韵。

留得残荷听雨声


  宁静淡雅是美,荒寒孤寂也是美。不同的心境,会创造出不同的意境,呈现给我们的便是不同风格的画作。
兰竹图纸本墨笔 73×26.8cm明 文徵明 故宫博物院藏

  朱耷,号八大山人,是一位营造孤寂冷逸意境的高手。八大山人因其特殊的经历,怀着对明王朝的留恋和对满清政府的抵触,他的作品枯索冷寂,满目凄凉,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于荒寂境界中透出雄健简朴之气,反映了他孤愤的心境和坚毅的个性。
  《荷石水鸟图》以快捷的笔速、大块的晕染,绘出葱茏的荷叶和洁白的荷花。一只瘦小的鸟儿站在一块凸出的怪石边,身子向下倾斜着,仿佛随时都有坠下悬崖的危险。在八大山人的笔下,荷花象征着前朝往事,他就似那只站在寒岩上翻着白眼、缩着脖子、一脸孤傲的怪鸟。前尘往事仿佛梦幻一场,艺术成为他宣泄情感的手段,给予他无声的安慰。
  清代画家朱茵的《残荷图》中,秋已尽,花开败,几片枯荷斜阳中。干笔、飞白、点、擦,营造出一种“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悲怆萧瑟之境。
  冷逸的画作,不仅表达了作者凄凉的心境,还可呈现其不屈不挠的性格。清代画家高凤翰的《层雪炉香图》,绘一枝盘根错节、饱经风霜的老梅,墨色浓厚,用笔古拙苍劲。老树虬枝如铁,枝干皴裂斑驳,它孤单寂寞地迎风而立,满身都是与风霜雨雪搏斗的印记,显示出一种悲壮的精神内涵。几根新枝从枯树的根部生长出来,挺然直上。在老干与新枝上,盛开着些许腊梅,荒寒萧疏中浮动着幽幽暗香,恰是“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体现了梅花历尽世态沧桑而不低头、遭尽风霜雨雪而不屈膝的傲骨。
梅竹雙清图 绢本墨笔 25.11×322cm 清 罗聘 天津博物馆藏

一树繁花竞烂漫


  有一种美,清新纯真,绝无矫揉造作之态,无论是凌寒独开的梅,还是傲霜独秀的菊,都从疏朗淡雅、含蓄清高的姿态中走出,将山野之风、自然之气尽情展露。有一种美,团花似锦,璀璨热烈,是阳光下欣欣向荣的妖艳、月夜里风姿绰约的曼舞,它以不灭的希望和澎湃的热情歌咏自然,歌颂生命。
  罗聘的《竹菊图》作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绘乱石旁一丛秋菊、几株翠竹,以淡墨绘秋菊和竹子,重墨点出叶茎和山石的苔藓,更显菊之淡雅、竹之高洁。菊花和翠竹姿态凌乱,却生机盎然,虽经历了“浓云猛雨”(作者题跋),但花依然鲜艳,叶挺拔如故。人之爱菊,只因菊自带一种隐士的淡然情怀和与世无争的志趣。
  牡丹虽美却极难画好,尤其是工笔牡丹,若重妆浓艳,必定俗丽不堪。张大千画牡丹,最喜欢“照殿红”“泼墨紫”“佛头青”三种,其大胆采用艳丽的色泽,精笔工细,敷染醇厚,以鲜红的朱砂重彩渲染牡丹的花瓣,使其有浮出画面的立体感,将牡丹的自然生态、华丽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惊赏不已。
  这些画作亲切淳朴,饱含着生命力,充满着繁盛的、生生不息的气象,足以唤起人们对自然之美的神往。苏轼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绘画的意境亦如是,无论是清朗淡雅,还是浓烈艳丽,展现给观者的均是赏心悦目的美丽。
  “诗流过的地方,有了文人的真性,梦飘过的地方,留下了画家的真情。”艺术是创造性的精神活动,投入的是作者的生命和情感。细品历代绘画大师的心灵之作,中国花鸟画艺术的妙境,就在那形式之外的隐逸幽香之间。
其他文献
由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两国知名演员联袂出演的影片《音乐家》,改编自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真实经历。他在卫国战争时流离海外,在饥寒交加的境况下得到了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的救助,他们的相遇谱写了一曲跨越国界的友谊赞歌。当年,冼星海归国之路遭遇重重阻挠,他在哈萨克斯坦边境离祖国最近的地方眺望故土,那绝望憔悴的眼神让人心碎。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1940年,冼星海受国家重托,化名“黄训”远赴莫斯科为纪录片《
八花图(局部)八花图 纸本设色 29.4×333.9cm 元 钱选 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只有近百年的历史,但在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史上,元代绘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元代花鸟画与山水画一样,在继承唐、五代、宋绘画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显著特点就是文人花鸟画的勃兴。当时以“唐之边鸾,宋之徐、黄为古规范式”的设色花鸟画渐呈颓势,以清淡水墨写意为主的墨笔花鸟以及竹石梅兰代之而起。  元代绘画之
洛神赋图(局部)(宋人摹本) 绢本设色 27.1×572.8cm 东晋 顾恺之 故宫博物院藏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滚滚。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爱情,始于相遇。《郑风·野有蔓草》叙写的就是男女二人邂逅相遇的故事。有一位眉目清秀、温婉柔美的女子,出现在春野的蔓草朝露之间,男女二人就这样不期而
【Why So Silly】  今日份的选题,源于不久前我在某视频网站看纪录片时,被乱七八糟的弹幕给惊到后,脑子里萌生的疑问。  早年间看视频时,我是很喜欢配合弹幕一起食用的,一是大家讨论的氛围很好,二是有些善意的科普起到了长知识的作用,三是有时候出现的抖机灵或者金句真的能让人笑到头掉。  但现如今,这个习惯改变了不少,多数时候我会有选择地开,因为无意义刷屏的弹幕太多了,有时候还会出现很多带有恶意
[1]  下课铃已经响过两三分钟了,数学老师拖堂依旧,还在黑板上画着坐标轴,又拖了几分钟,看着底下的我们实在躁动了,才终于放过我们。  我拉着林瑶赶紧往学校食堂小跑过去,再晚一会儿连剩菜都要没有了。  一进食堂,食堂阿姨热情地给我们盛好饭,还另外端来了一盘鸡肉块和一小碟泡菜。我拉着林瑶坐下就赶紧吃,吃完要回教室背诵、写练习册,下午的课程依旧紧张。  “林瑶,学校小食堂还挺好吃的,阿姨收拾得也好干净
摘要:通过研究国内外20个紫花苜蓿品种在我国黑龙江省大庆地区种植的主要生产性能及适应性,为大庆盐渍化地区进行苜蓿的栽培种植提供优良品种。对引自国内外不同来源的20个苜蓿品种进行了2年的引种筛选试验,分析比较产草量、分枝数、茎叶比、越冬率、抗逆性、粗蛋白质含量和粗纤维含量,结果表明,龙牧803和龙牧806表现为干草产量高、质量好,适应性强,可以作为大庆当地主栽品种。肇东、斯贝德、敖汉、418Q、公农
青年导演文牧野执导的《我不是药神》关注疾病、金钱、利益和人性,属于现实主义题材的佳作。剧情有笑有泪,前半段是欢喜的黑色幽默,后半段则是沉重写实的描绘,片末更让人陷入啜泣的悲伤。  故事原型取自2013年国内印度抗癌药“代购第一人”陆勇,徐峥饰演的主人公则名为程勇。原型陆勇身患白血病,因无力承担高额抗癌药,而使用低价的印度仿制药,又为其他病友代购。后来,他面临销售假药的公诉时,病友们联名写信请求法院
董其昌这个决定性人物标志了明代山水画史的结束。在革新和恢复传统的艺术价值两个方面,他对先锋派和保守派都有巨大影响。1644年满族人的征战所引起的动乱,使这种影响越发明显。在清朝最初的20年,效忠于明朝的“遗民”们惨遭屠戮。在退隐与合作问题上,他们和13世纪的前辈们经历过的情况一样,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有的英勇抵抗,少数人自杀殉国,大部分人选择了归隐。然而,此時真正有勇气和独立精神的人少得可怜,他们即
五个庙石窟是敦煌石窟群之一,位于今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城北20公里处。发源于党河南山(祁连山支脉)的党河,经肃北县向北流去,其下游灌溉着敦煌绿洲。党河上游的肃北县及其周边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敦煌的南大门,唐宋时期在今党城湾附近设有紫亭镇或紫亭县,由敦煌(沙州)管辖,控制着通向南山吐谷浑、吐蕃的交通要道,而且这里水草丰美,易于放牧,所以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对敦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
源起:同自然之妙有  书法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久而弥新。这门古老的艺术之所以能常葆光彩,始终随时代变迁而接续发展,焕发活力,主要还是因为汉字本身的独特性。正如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在其著作《元西域人华化考》中所说:“书法在中国为艺术之一,以其为象形文字,而又有篆、隶、楷、草各体之不同,数千年来,遂蔚为艺术史上一大观。”  汉字是书法艺术的创作载体,汉字的起源,拉开了书法艺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