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我国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也逐渐正大,企业精细化管理管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的成本控制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做好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结合自身工作中的实践,对成本控制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强化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企业管理;精细化管理;重要性;作用分析
前言
成本管理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还能提升企业的价值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缺乏成本控制意识等不少的问题。
一、企业成本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一) 成本管理的概念
成本控制,指企业根据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在成本形成前及过程中,对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一系列的应付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成本控制按时间划分,一般包括事前控制,即预先设定成本预算,按预算开支成本和费用;事中控制,即对成本执行过程和阶段进行的控制,定期监督成本执行进展;事后控制,即对成本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考核,挖掘成本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将控制点纳入日常成本管理流程中,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二)成本管理的原则
一是效益原则。现代企业存在的价值就是效益,没有效益,企业就无法生存,成本管理和控制就是增强效益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编制相应的预算目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进行监督和控制,将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及时改善和调整经营活动,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二是因地制宜原则。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其他企业的,因充分分析企业内部的成本构成情况,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符合自己的成本控制措施,三是全员参与原则。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工作,成本和费用支出涉及公司各个部门,需要公司领导、部门负责人、员工等各个层级的人员参与。
二、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意义
(一)提高企业管理精细化水平
精细化管理最早由丰田公司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它是一种科学的高效管理。通过成本管理,可以将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分配,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价值和经济效益,在实际执行中,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二)促使企业提升战略性成本控制水平
在企业管理中,成本领先战略是企业常用的竞争战略,因为当今市场竞争激励,开拓市场增加收入显得日渐艰难,扩大企业利润的有效方式,需依赖成本优势,依托低成本。成本控制应提升到战略高度,是配合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战略要求。在战略的选择和实施中需考虑成本控制要求,寻找成本控制机会点,将机会点嵌入到日常经营工作中,提升企业战略性成本控制水平。
(三)推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成本控制需要企业管理水平作为支撑,要建立相应的成本控制标准、制度、流程和系统,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订和修订相关制度,用来保证成本控制的有效进行,推進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
三、实施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运用预算和考核机制加强成本管理
预算管理是成本费用控制的核心,所有成本费用都应有预算加以总额控制。以作者所在的建筑设计行业为例,将预算管理分为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两个主体进行,分别编制两种不同类型的预算。一般通用预算就是所有职能部门都会发生的一些日常费用,包括人工费(人员工资、五险两金、福利费等)、办公费、差旅费、交通运输费、邮电通讯费、业务招待费、资料费等。专项预算是根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完成这些特殊职能和事项需要发生的费用预算。例如,综合管理部的专项预算包括办公类固定资产采购、装修费、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等;人力资源部的专项预算包括招聘费、教育培训费用、组织人事管理费用、人事档案管理费用、人员工资管理费用、社会保险管理费用等。二是生产部门的预算。生产部门是一个较独立的主体,对外承接项目,有收入也有支出,是一个利润中心。生产部门的业务与具体情况也比较复杂,比如收入涉及到主承接部门和参与部门间的分配,项目工资支出中的人工工时的确定等等,目前作者所在单位对生产单位的预算管理只进行了部门预算管理,正在探索项目预算管理中。
(二)加强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成本控制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将企业发展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成本控制都纳入信息化系统中,直观呈现到每个环节的工作人员的面前,并设置降本增效的关键控制点,确保各个环节之间都能够相互配合并相互制约,最大限度地发挥成本控制推进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如可以通过预算编制对成本事前控制,通过网上报销系统对成本进行事中控制。将预算数据事先编制到报销系统中,当报销人员填写报销付款单据后,系统会自动根据所填制的单据费用类型、所属部门,金额与预算数进行比对,如果执行数大于预算数时,系统自动提示报警,单据也就无法保存和提交;反之则单据提交成功,自动根据所属部门以及金额进入相应的审批流程。
(三)加强成本管理的制度建设
我们可以通过发布费用支付及报销实施细则,制订财务报销手册,明确各类费用的审批权限和支付流程。业务部门要严格按制度规定进行付款申请和审批,财务部门严格审核控制,杜绝不合理、不合规和不合法的费用开支。只有通过相应控制标准、流程和制度的制订,才能保证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结语
本文对企业的精細化管理是概括性的,不够充分的,具体还需要管理者结合培训管理的实务进行深入研究与灵活的设置。精细化管理是企业优化内部管理的先进理念与重要措施,当今时代竞争激烈,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生存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地进行内部挖潜与优化,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张景鑫. 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发展方向与措施探析[J]. 经济期刊, 2015(10):265-266.
【关键词】企业管理;精细化管理;重要性;作用分析
前言
成本管理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还能提升企业的价值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缺乏成本控制意识等不少的问题。
一、企业成本管理的概念和原则
(一) 成本管理的概念
成本控制,指企业根据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在成本形成前及过程中,对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一系列的应付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成本控制按时间划分,一般包括事前控制,即预先设定成本预算,按预算开支成本和费用;事中控制,即对成本执行过程和阶段进行的控制,定期监督成本执行进展;事后控制,即对成本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考核,挖掘成本管理的关键控制点,将控制点纳入日常成本管理流程中,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二)成本管理的原则
一是效益原则。现代企业存在的价值就是效益,没有效益,企业就无法生存,成本管理和控制就是增强效益的有效方法。通过对未来的经营活动和相应财务结果进行充分、全面的预测和筹划,编制相应的预算目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进行监督和控制,将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不断对照和分析,及时改善和调整经营活动,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二是因地制宜原则。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其他企业的,因充分分析企业内部的成本构成情况,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符合自己的成本控制措施,三是全员参与原则。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工作,成本和费用支出涉及公司各个部门,需要公司领导、部门负责人、员工等各个层级的人员参与。
二、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意义
(一)提高企业管理精细化水平
精细化管理最早由丰田公司于上世纪50年代提出,它是一种科学的高效管理。通过成本管理,可以将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分配,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价值和经济效益,在实际执行中,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二)促使企业提升战略性成本控制水平
在企业管理中,成本领先战略是企业常用的竞争战略,因为当今市场竞争激励,开拓市场增加收入显得日渐艰难,扩大企业利润的有效方式,需依赖成本优势,依托低成本。成本控制应提升到战略高度,是配合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战略要求。在战略的选择和实施中需考虑成本控制要求,寻找成本控制机会点,将机会点嵌入到日常经营工作中,提升企业战略性成本控制水平。
(三)推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成本控制需要企业管理水平作为支撑,要建立相应的成本控制标准、制度、流程和系统,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制订和修订相关制度,用来保证成本控制的有效进行,推進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
三、实施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运用预算和考核机制加强成本管理
预算管理是成本费用控制的核心,所有成本费用都应有预算加以总额控制。以作者所在的建筑设计行业为例,将预算管理分为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两个主体进行,分别编制两种不同类型的预算。一般通用预算就是所有职能部门都会发生的一些日常费用,包括人工费(人员工资、五险两金、福利费等)、办公费、差旅费、交通运输费、邮电通讯费、业务招待费、资料费等。专项预算是根据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完成这些特殊职能和事项需要发生的费用预算。例如,综合管理部的专项预算包括办公类固定资产采购、装修费、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等;人力资源部的专项预算包括招聘费、教育培训费用、组织人事管理费用、人事档案管理费用、人员工资管理费用、社会保险管理费用等。二是生产部门的预算。生产部门是一个较独立的主体,对外承接项目,有收入也有支出,是一个利润中心。生产部门的业务与具体情况也比较复杂,比如收入涉及到主承接部门和参与部门间的分配,项目工资支出中的人工工时的确定等等,目前作者所在单位对生产单位的预算管理只进行了部门预算管理,正在探索项目预算管理中。
(二)加强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化不断发展,成本控制必须借助信息化手段,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将企业发展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成本控制都纳入信息化系统中,直观呈现到每个环节的工作人员的面前,并设置降本增效的关键控制点,确保各个环节之间都能够相互配合并相互制约,最大限度地发挥成本控制推进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如可以通过预算编制对成本事前控制,通过网上报销系统对成本进行事中控制。将预算数据事先编制到报销系统中,当报销人员填写报销付款单据后,系统会自动根据所填制的单据费用类型、所属部门,金额与预算数进行比对,如果执行数大于预算数时,系统自动提示报警,单据也就无法保存和提交;反之则单据提交成功,自动根据所属部门以及金额进入相应的审批流程。
(三)加强成本管理的制度建设
我们可以通过发布费用支付及报销实施细则,制订财务报销手册,明确各类费用的审批权限和支付流程。业务部门要严格按制度规定进行付款申请和审批,财务部门严格审核控制,杜绝不合理、不合规和不合法的费用开支。只有通过相应控制标准、流程和制度的制订,才能保证成本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结语
本文对企业的精細化管理是概括性的,不够充分的,具体还需要管理者结合培训管理的实务进行深入研究与灵活的设置。精细化管理是企业优化内部管理的先进理念与重要措施,当今时代竞争激烈,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生存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地进行内部挖潜与优化,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张景鑫. 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发展方向与措施探析[J]. 经济期刊, 2015(10):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