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郁的地中海风情

来源 :上海城市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西西里的首府,巴勒莫在它建城的2 800年历史中所承载的文化记忆源远流长。但丁曾称赞巴勒莫是“世界上最美的回教城市”,这是因为阿拉伯人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西西里的统治者,所以巴勒莫留下了不少伊斯蘭遗迹。马耳他的瓦莱塔只有500多年的历史,虽贵为一国之都,却只有一万多人口,还比不上中国的一个小镇,但瓦莱塔因文化底蕴深厚而拥有的城市特色享誉全球。在这个城市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精湛的巴洛克建筑和雄伟的军事堡垒,还有不少精雕细琢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城市的角落里散落着不少各个年代的历史古迹,喷泉、壁龛、雕像等,虽然是静静地伫立着,但都似在叙说着遥远年代的故事。
  关键词:西西里;巴勒莫;马耳他;瓦莱塔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7.01.018
  西西里和马耳他之间有什么瓜葛?没有,从地缘政治的角度上来说一点关系也没有,虽然两地都位于地中海上的岛屿,但它们“风马牛不相及”,西西里属于意大利,马耳他则是一个国家,我之所以在此“拉郎配”,那是因为我从西西里首府巴勒莫飞到马耳他首都瓦莱塔,机票价仅20欧元,按当时比值算,折合人民币145元不到。在我的旅行记录中,鲜有乘坐过如此便宜的“国际航班”,所以我就自然而然地把它们生拉硬扯到一块去了。
  西西里的巴勒莫
  我最早“认识”西西里源自美国影片《巴顿将军》——1943年7月10日,巴顿和蒙哥马利率领16万英美大军强行在西西里登陆,给德意法西斯“柔软的下腹部一记重重的右勾拳”。历史学家认为,西西里登陆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两大作用:一是直接影响了苏德战场,因为希特勒把第一装甲师从库尔斯克会战前线调往意大利,这也是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失利的原因之一;二是导致了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垮台,因为盟军在7月10日发起对西西里的攻击,7月23日,墨索里尼就垮台了。我还清晰地记得那部影片中巴顿与蒙哥马利会师时,两人相互攻讦的幽默场景……
  意大利有句话:如果你不到西西里,等于没到过意大利。窃思此话不无夸张,但如果你不到巴勒莫,那你肯定等于没到西西里。作为西西里的首府,巴勒莫所承载的文化记忆源远流长,在它建城的2 800年历史中,历经了腓尼基、古罗马、拜占庭、阿拉伯人、诺曼人、神圣罗马帝国以及西班牙、那不勒斯、西西里、意大利四个王国整整十个时代的统治或管辖。每一次换代,城市就必然承袭了不同宗教、不同文化、不同民俗的洗礼,巴勒莫因此被烙上了各个时代的烙印。但丁曾称赞巴勒莫是“世界上最美的回教城市”,这是因为阿拉伯人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西西里的统治者,所以巴勒莫留下了不少伊斯兰遗迹。现存最具特色的要算吉沙皇宫,这是最为纯粹的阿拉伯风格的建筑(皇宫的二楼和三楼是博物馆,专门展出阿拉伯文物);其次是诺曼皇宫,里面也掺和进了部分阿拉伯的建筑元素。
  巴勒莫市区很大,两条最主要的大街——罗马街和马克达街平行向北延伸,有点像上海的南京路和淮海路。虽然经历了多个朝代,但城市建筑主要还是诺曼、拜占庭和伊斯兰三种风格。因年代久远,所以那些古建筑都已略显破旧,可不管哪一个时代的留存,都与街市广场、公园绿地和谐地融为一体,丝毫没有突兀之感。如此巧妙与合理的城市规划,让我从心里发出由衷的赞叹。不过,也许这城市实在太古老了,所以待拆的各类住宅亦随处可见(不知他们那里有没有钉子户或强拆什么的),而且还“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似乎“有损城市形象”。不过我知道欧美人在这方面的价值观,他们虽然也注重城市表面的光鲜亮丽,但这必须建立在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等优先解决的基础上,所以,欧美国家没有“面子工程”一说。当然,具有人文价值的古迹,即便是残垣断壁仍是不允许动的,这一点在西西里、在整个意大利,甚至在整个欧洲都是共识,长官意志、领导批准、决策层商定这些东西在那儿都不管用,毁坏文物就是犯罪,都要去尝铁窗风味。这一点上,王子与庶民是享受同等待遇的。
  说到西西里,很多中国人一定会想到黑手党以及他们的胡作非为,我想这多半是受影片《教父》影响太深而产生的误读。实际上真正的黑手党并不像影片中所描写的那么恐怖,黑手党,在意大利的名称是“Mafia”(音译为“玛菲亚”)。Mafia这个词与黑手党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传说中以前的黑手党人作案后习惯在现场留下一些印记,如一只黑手,交叉的骷髅什么的,所以中国人就把它译成黑手党(不过我觉得这个译名比它的意大利原名更形象,更贴切)。
  从历史上看,早期的黑手党有点类似佐罗、罗宾汉之类的侠盗,他们通常不会跟普通百姓过不去,这就像上海以前的帮会,到了一定层面和规模,不大可能再和底层小市民计较,因为那样会被道上人士看不起,而且也很难在江湖上混。当然,也许有一两个小喽啰作恶,从百姓这儿弄点小钱花什么的,但这样的行为被“上级老大”知道了定要受罚的。黑手党、帮会之流PK的主要对象是政府官僚,金融大佬、行业掌门等,不会干那种街头小混混的勾当。在西西里借宿的民宿主人告诉我,早年,这里的男人能成为黑手党的一员会被称为“mafioso”,意思就是“man of honour”(君子),因为黑手党起初是一个贫苦农民为求生存而联合起来的秘密帮会组织。
  地中海沿岸的阳光灼热,在巴勒莫我没看到“白人”,男女老少的肤色都是古铜色或者黝黑。因为不管是当地居民还是旅游者,都去巴勒莫湾嬉水,那儿的海水不但湛蓝而且清澈,连水下的沙子都清晰可见,所以歌德盛赞巴勒莫湾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海岬”。
  马耳他的瓦莱塔
  从巴勒莫到瓦莱塔的航班上座无虚席,但亚洲人只有我们一家三口,这让那些欧美人感到有点新鲜,特别是孩子,都用好奇的目光注视着我们。我想,他们平时很少见到黄皮肤的人,这就像多年前我们也很少见到白种人或黑种人一样。社会进步的一大标志就是空间的无限缩小,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频率既多又快。
  马耳他别名“欧洲的心脏”和“欧洲的乡村”,虽然整个岛面积还不到上海浦东新区的三分之一,但旅游业却超级发达。我去之前做过功课,知道这弹丸之地上有各类星级旅馆136家,其中五星级酒店就有6家,旅游业直接就业人员更是达到1万人左右,每年世界各地赴马耳他的游客总数在170万人次出头,旅游总收入近15亿欧元,这是马耳他的主要外汇来源。据我所知,世界政要名流到马耳他度假的不少,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与菲利普亲王成婚的最初2年,就是在马耳他居住;两人结婚60周年纪念时,又选择马耳他作为二次蜜月之地。其他如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夫妇,英国的球星贝克汉姆夫妇等欧美名人,对马耳他也情有独钟,都数次前往度假。马耳他是公认的“地中海好莱坞”,《慕尼黑》《角斗士》《特洛伊》《大力水手》《达·芬奇密码》《末日之战》以及电视剧《权利的游戏》等知名度较高的影视剧都在马耳他取景。   马耳他早在5 000年前就有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坐落在戈佐岛的那座巨石庙据说有5 500年的历史,比埃及的金字塔还古老。但马耳他的首都瓦莱塔却只有500多年的历史,所以在世界古城家族中只能列入“年轻一代”。瓦莱塔的“出世”来自一个人以及一段历史——1565年,土耳其人入侵马耳他,守岛的法国大公让·德拉·瓦莱塔率领圣约翰骑士团的骑士以及岛上的居民奋起反击,这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马耳他之围战役”,最后侵略者被击退。翌年,为了加强海岛的防御,瓦莱塔率领岛国军民在希伯拉斯山修筑一座城池作要塞。当地民众为表示对他的敬仰,一致同意以让·德拉·瓦莱塔的名字命名。
  瓦莱塔虽贵为一国之都,却只有1万多人口,还比不上中国的一个小镇,但瓦莱塔因文化底蕴深厚而拥有的城市特色却享誉全球。在这个城市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精湛的巴洛克建筑和雄伟的军事堡垒,还有不少精雕细琢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城市的角落里散落着不少各个年代的历史古迹,喷泉、壁龛、雕像等,虽然是静静地伫立着,但都似在叙说着遥远年代的故事。建于1623年的著名古迹——大院,曾是马耳他抵抗外来侵略的城堡,后来大院的一部分作总统官邸,另一部分辟为公园。骑士团首领宫(现为马耳他总统府)和圣约翰大教堂是瓦莱塔的地标,它们是典型的文艺复兴晚期建筑。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至关重要。瓦莱塔的国家图书馆里收藏有自1107年到1798年的近700年间的圣约翰骑士团档案,有教皇的正式敕令,有英国亨利八世和法国路易十四签署的文件原本,这些都是具有极高人文历史价值的稀世珍品。
  据说瓦莱塔城的设计者是米开朗基罗的助手费朗西斯科·拉帕莱利,因为当年建城宗旨是为了抵抗侵略,所以城市的核心功能就是防御。冷兵器时代,保卫城市主要靠城堡和城墙,瓦莱塔当然也不能置身其外,圣艾尔末城堡、迪聂城堡、曼纽尔城堡、弗洛里阿娜防御工事等紧紧地围绕着瓦莱塔。
  我在瓦莱塔和戈佐岛上看到好几家房屋中介,这令我很奇怪,因为市场供需有限,再加上人的观念相异,所以欧洲的商品房买卖量很小,一般在城市中很少见到房屋买卖中介的门面。但瓦莱塔,特别是戈佐岛的房地产市场却是蛮红火的,我在一条街上一连看到三四家房屋买卖中介的门面。瓦莱塔和戈佐岛的房价,用我们上海的水平来衡量,那是很低的,因为一套全装修的海景房,两房两厅两卫大约有80平方米,售价仅98 000欧元,这相当于人民币70万左右。
  马耳他政府现在鼓励移民,政府在一年前剛颁布了最新版本的永久居留和签证申请条例:申请者投资25万欧元购买马耳他国债(该投资5年后返还),即可一步到位获得马耳他永久居留权。因为申请条件简便,这项移民计划受到全球,特别受中国大陆移民者的关注。持马耳他永久居留证者可自由出入申根国,也可以享受医疗、教育、经商方面的福利待遇。
其他文献
摘要:岗位社工是指通过政府购买的模式,在社工机构的安排下到各个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与社区组织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人员。由于我国岗位社工仍处于发展初期,出现了角色定位不清、角色自我厌倦、角色扮演失败等“畸形化”现象,影响了社工作用的发挥和行业的健康发展。从依附理论的角度看,岗位社工“畸形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存在对购买者、决策者与评估者的“依附”。因此,需要重新审视岗位社工定位,重构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期刊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调研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的重要战略,文化产业作为高附加值、高融合性的产业,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较大,能够带动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芝罘区作为烟台市的中心区、老城区,其文化产业如何从供给侧发力,向市场和广大群众提供更多高品质、有创意的文化产品,深入挖掘、甚至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是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围绕中央改革精神,从烟台市芝罘区文化产业供给现状出发,分析当前制约文
期刊
摘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其规模都经历了由小到大的生长历程,当今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背景更加刺激了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物质积累和空间重构使得现有的城市空间发生突变,进而触发了一系列城市发展问题,比如城市的功能结构、生态环境、城市肌理乃至整个社会。以青岛城市空间为例,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拓扑模型和数字信息技术在大尺度城市空间和复杂空间形态中,发现隐藏在城市空间变化背后的深层次的结构意义,以
期刊
摘要:基于杭州信息经济发展演化逻辑的整体分析框架,有助于从经济转型与创新驱动的视角,全面考察20世纪末到21世纪以来,杭州市信息经济发展的起源、现状,以及产品、技术、资源配置、市场、组织创新等一系列重大创新对杭州信息经济发展演化的影响,揭示在“区域竞次式”经济增长模式下杭州信息经济发展的演化逻辑。研究发现:信息经济产业门类、空间载体和以信息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设构成了杭州信息经济发展的内在演化核
期刊
摘要:独居老人是我国城市居家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之一。如何解决独居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议题。从已有研究来看,针对独居老人的研究多使用二手数据进行分析,大范围内的抽样调查研究并不多。在选取上海、广州、大连、成都、呼和浩特5个样本城市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描述我国城市独居老人生活照料服务的需求现状、特征和供给现状,分析供需不平衡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摘要: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的兴起与武汉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编制与发展演变,证明了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和网络形成,对城市交通与社会经济以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等,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是推动城市社会、经济、环境、生活幸福指数进步的重要动力。目前,轨道交通改变城市交通格局,公交出行日渐成为“主旋律”,交通拥堵在缓解中,有力促进了武汉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增强了“三镇三城”的“同城效应”,跨江工作、跨地區居住生活再不遥远
期刊
本期专题论坛的主题是“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城市智能建设”,共有10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智慧城市的推进路径、物业管理的“可接受性”、协同视野的雾霾跨区治理、城市“铁锈地带”的转型治理、“创意植入”提升人居環境质量、共商共享全球治理等角度,论证了在城市创新视野下如何进行智能建设的重要意义,对于反思与探索新的城市化路径将起一定的推进作用。
期刊
摘要:城市品牌对于城市发展有重要的宣传和推广作用。国内外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新兴阶段,成形的理论较少。国外有学者提出游客凝视理论适用于研究城市品牌,但是国内却鲜有就此研究城市品牌的论著,为此阐述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原则,指出城市文化品牌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能否在凝聚本地共识的同时根据目标市场,凝聚游客的共识。在回顾北京和上海已有城市文化品牌的基础上,基于游客凝视理论,分析北京和上海引起游客凝视的形
期刊
摘要:“东北振兴”是我国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之一,在全新的历史时期,有必要对“振兴”以来东北地区的区域空间结构时空演化进行解读与再审视。从人口流动视角出发,首先利用统计年鉴数据对区域的人口分布特征进行总结,利用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及2014年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等传统数据对东北地区区域内部及跨区域的人口流动特征进行描述;然后利用百度迁徙网络开源数据对东北地区区域人口在全国范围的流动特征进行进
期刊
摘要:随着快速城市化带来城市空间的扩大,大都市边缘区往往被划为规划控制区,其中农地极有可能被征用为城市建设用地,不确定的土地利用预期及土地级差地租对农民形成了强烈的激励,导致大量违建产生。通过对广州市白云区北部三个镇97条行政村的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农民对集体土地被征用及其可能获得补偿的预期。结果表明,都市边缘区农民对征地补偿普遍存在较大的期望,并希望获得与城市地区功能与市场价值相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