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阳性的食管癌患者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15088151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性分析淋巴结阳性的食管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的意义.方法 自1999年9月至2005年10月,选择260例代表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食管癌根治性手术切除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单纯手术组(A组)130例,术后放疗组(B组)130例.根据淋巴结转移的个数分为3个亚组,A1组(无淋巴结转移)42例,A2组(淋巴结转移个数1~3枚)43例,A3组(淋巴结转移个数≥4枚)45例;B1组(无淋巴结转移)43例,B2组(淋巴结转移个数1~3枚)44例,B3组(淋巴结转移个数≥4枚)43例.结果 (1)A和B组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5%、35.4%、20.0%和76.2%、48.5%、36.2%(x2 =7.822,P<0.05).A1和B1组、A2和B2组及A3和B3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52.3%、38.1%和81.3%、58.1%、46.5% (x2 =0.283,P>0.05),69.8%、34.9%、18.6%和77.3%、47.7%、40.9% (x2 =4.188,P<0.05)及62.2%、20.0%、4.4%和69.8%、39.5%、20.9%(x2 =6.168,P<0.05);B2和B3组生存率分别为40.9%与20.9% (x2 =4.213,P<0.05).(2)A1和B1组、A2和B2组及A3和B3组的5年累计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0.9%和11.6%(x2=4.753,P<0.05),53.4%和22.7% (x2 =8.741,P <0.05)及66.7%和30.2%(x2=11.682,P<0.05).(3)A1和B1组、A2和B2组及A3和B3组的5年血行转移率分别为11.9%和13.9%(x2=0.079,P>0.05),20.9%和20.4% (x2 =0.003,P >0.05)及31.1%和25.6%(x2 =0.203,P>0.05).结论 术后放疗可以提高淋巴结阳性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放疗部位的淋巴结转移率,血行转移随淋巴结转移数的增加而增加。

其他文献
非铀矿山(non-uranium mine)是指不以生产铀为主要目的各种矿山,即除铀矿山以外的各种矿山,包括能源矿山(油气、煤炭、地热)、黑色金属与冶金辅助原料矿山(铁、锰、铬铁、耐火黏土、菱镁、萤石等矿产)、有色金属矿山(铜、铝土、铅锌、镍、钨、锡、钼、锑等矿产)、稀土金属、贵金属矿产、化工矿产(硫、磷、钾盐、硼、盐矿等矿产)、建材和其他非金属矿产(水泥石灰质原料、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用石材等)、
目的 研究合并放射损伤的骨折难愈机制与促愈措施.方法60Coγ射线15Gy局部照射成年兔右后肢小腿,人工致胫骨横型骨折,以微型半环槽式外固定器加压固定骨折为加压组,未加压者为对照组,每组72只.分别于术后第1、3、6、12和24周通过组织学、X射线片、生物力学扭转试验、BMP,TGF-β1免疫组化染色、骨断端局部血流量测定及活体顺序性荧光标记新生骨等技术进行实验观察.结果加压组于术后12周断端已由
目的 用宫颈癌、正常血管内皮和正常成纤维细胞株体外模拟宫颈癌实质和间质组织,研究其受到不同剂量放射线照射后的辐射效应.方法 采用宫颈腺癌细胞株HeLa,宫颈鳞癌细胞株SiHa、C33A、Caski,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及小鼠成纤维细胞株NIH/3T3细胞,分别用6MV的X线(300 cGy/min)照射6和10 Gy,24和48 h后收集细胞,行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和细胞周期
目的探讨辐射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凋亡率变化.方法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初步检测了昆明小鼠经6.0 Gy60Co γ射线全身照射后不同
阿萨丝孢酵母菌(Trichosporon. Asahii)为半知菌亚门,陷球菌科真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中性粒细胞减少,血液病,免疫缺陷和恶性肿瘤患者中,既可以引起表浅部位感染,又可导致深部侵袭
目的 比较单次照射和累积剂量照射对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总抗氧化能力、抗氧化酶和丙二醛(MDA)含量改变.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单次照射组和累积剂量照射组.采用60CO γ线诱发单次和累积剂量照射模型.总照射剂量分别为0.4、0.8、1.6、3.2、6.4 Gy.末次照射后1 d检测大鼠血清NO,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
目的 分析立体定向放疗结合全脑照射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和预后,同时观察服用替莫唑胺(TMZ)与放疗结合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脑转移瘤患者5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一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的方法,分析不同剂量X射线对人外周全血细胞nm23-H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运用nm23-H1基因表达变化作为电离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X射线照射人外周全血细胞,于不同剂量(0-5 Gy)照射后不同时间点(0、6、12和24 h)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剂量照射后nm23-H1基因表达变化,分析其剂量-效应关
目的 探讨X射线照射联合RNA干扰STA33基因对人食管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针对STA33 mRNA序列,设计合成3对编码小干扰RNA(siRNA)的DNA模板寡核苷酸链(siRNA1、siRNA2和siRNA3),构建STA33-siRNA阳性和阴性重组质粒.用以转染Eca-109细胞.Eca-109细胞分为5组:转染试剂对照组、阴性质粒对照组、重组质粒siRNA1实验组、siRNA2
目的 探讨螺旋断层放疗联合抗EGFR单克隆抗体治疗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09年11月本科34例行根治性螺旋断层放疗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鼻咽部肿瘤(pGTVnx)及可见的转移淋巴结(pGTVnd)处方剂量70 Gy/33次,高危区(PTV1)60 Gy/33次,低危区(PTV2)56 Gy/33次,5次/周.其中17例放疗期间联合尼妥珠单抗,200mg/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