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匠人,匠心独运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mu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是美食匠人精神的完美代表,他是米其林三星厨师中最高龄者,90多岁仍然每天坚持骑自行车去菜市场进货,他用一辈子追求极致的寿司料理,为了磨炼手艺,赌上了人生。事实上,美食匠人已不再是单纯的职业,而是一种厚重的精神文化,光阴之间,对美味和美食产生了独到的理解。
  一碗热汤,静候夜归人
  滚绣坊有一爿叫“杨肉汤”的小店,每晚8点半开始营业,凌晨2点打烊。老板是一位台湾大叔,姓杨,人称老杨,他给小店取名“杨肉汤”,希望一碗热汤,可以抚慰夜归人的心灵。小店很小,只能同时容纳6位客人,曾因突然在某社交平台爆火,连续一周,每天半夜两三点还排着长队,老杨被“吓”得闭店40天,“逃”回了台湾。
  他说:“太累了,这样会被你们‘玩死’。” 所以回来之后设置了门槛,比如预定必须亲自到店里登记,轮到号再电话通知。他不希望客人排队,也不想被定义为网红店,只想用心做好一个有温度的深夜食堂。
  退伍军人,对餐饮情有独钟
  老杨当过兵,在部队直属勤务连(炊事班),负责设计菜谱,他年轻的时候就很喜欢做菜,对餐饮情有独钟,所以退伍后在台湾开了一家音乐酒吧餐厅。2004年,应朋友之邀来到苏州工作,因为对美食的偏爱,2017年他在新区开了一家200平方米的台式餐厅,主要做宴会菜和私房菜,在他意料之外的是,生意并不红火,没过多久,他就把店关了。可心里总有不甘,“既然有点手艺,理应能做好啊!”
  于是乎,第二年年初,他又开了一家店,就是如今的杨肉汤。这一次,面积连之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没有过多的装修,有人在墙上赠字“依然陋室”,虽然简陋,但有自己的格调。最初的菜单只有卤味、牛肉汤、肉燥饭和一点点可以现炒的东西,
  每天做的量也不多,卖完为止。
  刚开始的时候,营业时间是晚上9点到凌晨4点,老杨每天下午3点半会去附近的菜场购买新鲜食材,4点半开始备料,6点开始熬汤,他说汤得保证熬制3个小时以上。常常没到营业的点客人就来了,有人不理解老板为何这么执着,非要守到那个点才可以上菜,其实老杨是因为汤的火候还不到,他觉得认真煲好一锅汤,是对食材、对客人、对工作的尊重。
  “一锅到底,全部都是头汤,每天限定14-16碗。这并不是饥饿营销,而是水加多了汤就吊不出那个味道了。”老杨对食材的把控从他亲自逛菜场就能看得出,海鲜、内脏、蔬菜必须每天买新鲜的;牛肉选择澳洲或者巴西进口的;其他肉类亲自去菜场挑选。保证规格和品质稳定,是他一直的坚守。
  妈妈的味道,吃了会让人想念
  其实老杨本来想做牛肉面的,因为台湾牛肉面很有名,只要把汤熬好,做面就很容易,只是他一直都没有选到适合的面,所以干脆只做肉汤。可是尽管老杨对美食的态度如此讲究,开店前两三个月其实没什么生意,日子过得很清苦,有时候甚至闲到在店里自学日语。不过只要功夫深,就不怕没有客人。随着客人的口口相传,杨肉汤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老杨一个人常常忙不过来,于是他开始寻找帮手,传授手艺。营业时间也调整到了晚上8点至凌晨2点半。老杨坦言培养自己的班子,一方面是劳动力的补给,另一方面也为了将来扩店做打算,“我做菜没有窍门,不藏师,很乐意分享。”
  不变的是,老杨仍然坚持天天跑菜场,看到食材就会想着换些新菜。因为卖的不好会淘汰,备料不合理、制作程序复杂的,也会被淘汰。比如以前店里有一道卤大肠,洗大肠要洗一个小时,而且一个小时只能搞定两三斤,老杨直言洗到怀疑人生,太累了;还有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台湾卤味被客人指出猪内脏不新鲜味道很重,他就把卤味全部换成了卤牛杂;台湾有名的卤肉饭本身是不甜的,但为了迎合苏州人的口味,特意制作成甜口的,肉燥每天现炒,再放进炖锅慢炖,两到三斤的肉最终大概能做成16份左右的卤肉饭和肉酱面的浇头。
  问及用一种味道来形容杨肉汤,老杨笑称是妈妈的味道,不一定最好吃,但是会让人想念,而且吃了会感到快乐。
  台湾美食融合各地文化,开发特色菜谱
  老杨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所以他开发的美食融合了各地的文化。
  店里的台湾香肠其实是偏川味的,他自己调好料,然后找猪肉商灌,取名为眷村香肠,与常规的台湾香肠不同,眷村香肠采用水煮的方式,别具一番风味;参考台湾麻油鸡的做法,老杨推出的麻油猪脑深受食客欢迎;大众印象中的章鱼刺身都是芥末味的,他想着做一款清爽点的,女生喜欢的,那时候刚好是夏天,有人送来百香果,他就做了一款百香果小章鱼,混合着甜、咸、酸三种口味;荠菜猪肉云吞很普通,但云吞干煎,再混合鸡蛋液,烘蛋云吞能让人吃出蛋糕的味道;台湾小吃蚵仔煎被放到铁板上,显得厚实又香气十足,增进食欲;经过腌制、煮熟、喷枪烤多道程序的松板猪肉和混合了天妇罗、墨鱼片、甜不辣、福袋、海带芽等食材的黑轮汤可遇而不可求……
  老杨坚持所有的东西都不放味精,熬汤只放盐,他觉得食物本身就有它的味道,有些东西可以用汤头来吊味;他只买当季食材,“春天该吃油蛤、海瓜子,蛏子冬季吃比较好”;不做外卖,因为有些东西不适合打包;每天推一款特色汤,冬阴功汤、菜味汤、酸菜白肉汤、麻油鸡汤,限量5-6份,多了没滋味。
  当然,还有一份隐藏菜单,不是很大众,但都是招待好朋友的下酒菜。老杨笑称有一款鱼蛋炒蛋,给人以“淡淡的”滋味。
  老杨对细节很讲究,他会把凉菜放在木质的盘子里,因为看起来足够温暖;虽然走的是深夜食堂路线,但他想有别于日式,做中国风味的深夜食堂,所以店内不卖清酒,只卖黄酒、高粱酒和一些果酒;小店很小,却为一把吉他提供了容身之处,也許是因为某些个夜晚,会有附近Live house的歌手过来弹奏……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我们都会认为,粤菜就是指广州菜,实则不然,其还包括了潮汕菜和客家菜两地风味。而提起粤菜,苏州人的脑海里都能瞬间列出一份List,皆因菜系庞大,食材众多。  那么,粤菜到底有着怎样的与众不同?对于钟情了粤菜十多年的我来说,粤菜非常务实,食客们不需要拘泥于一定要坐在什么空间,只要门店达到了基本餐饮要求——即卫生、味道、价格都OK,自然会吸引人流。  此外,对于不习惯重口味的苏州人来说,粤菜本
期刊
春分是中国的农历节气,还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延续了三千多年。墨西哥人和美国印第安后裔都传承着欢庆春分的习俗。  在中国,春分要立蛋。“春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中国人都会做“竖蛋”试验,玩法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  在中国,春分要祭祖。早在周朝时,就有了春分祭日之仪式。据《礼记》记载“祭日于坛”,之后这一习俗就在历代相传下来。  在中国,春分要吃春菜。孔子有言
期刊
对于淮扬菜的印象,总离不开诗情画意的情愫。一叶扁舟,一盏清茶,唯有配上淮扬菜,好像才是不枉一番美景。江南水乡孕育的菜色,总透着独特的别致和清雅的细节。  能调众口的“文人菜”  可别小看这淮扬菜,这可是周总理都钦点的国宴菜系。而早在清代,康熙、乾隆频频南巡,逗留淮安、扬州,淮扬菜就受到帝王“推崇”,到乾隆年间,淮扬菜系成为全国“四大菜系”之一,《红楼梦》中的大多惊艳菜品,也都是来自淮扬菜。1949
期刊
牛年开工第一周,苏州工业园区就铆足了干劲,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加速犇腾。  园区2021年工作动员会之所以被称为“新春第一会”,不仅因为时序上是牛年春节后园区的第一次高规格会议,更因为从性质上这次会议是一次“大部署会”“工作起头会”,怎么开、议什么,部署什么事……往往是一年发展的“风向标”,意义非同寻常。  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在“新春第一会”上强调,新的一年园区将接续奋斗,巩
期刊
土耳其诗人希格梅有句名言:“人一生中有两张面孔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孔。”头三十年看子敬母,后三十年看母敬子。企业和城市,似乎也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成长着。  一座城市,会因为历史古迹或风光秀美而闻名遐迩;一座城市,也可能因为其中不断成长壮大的企业而世人瞩目。一个耳熟能详,名声在外的企业,不仅仅能带动城市的经济,还能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让这一座城市生长出别样的气质。  在苏州有着
期刊
不断自我加压,创新举措跑出发展“加速度”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自成立以来,形成创新性强、企业受惠面广、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案例66项,省级以上“首创率”达60%,其中两项案例获评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纵观苏州自贸片区推出的多项制度创新和创新举措,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制度和举措,并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从企业需求侧入手,主要目的是以适应企业需
期刊
晚上吃什么?  日料?火锅?西餐?台湾料理?苏帮菜?这么多餐厅,对于选择恐惧症来说实在是犯难!有没有一种可能:在一家餐厅能同时吃到天南海北各种美味呢?当然有!苏州近两年融合创新菜系横空出世,给了吃货们更多的选择。收藏好以下三家颇具代表性的创意餐厅,打卡Po图,绝对羡煞你的朋友圈。  金风玉露之烤鸭鸡尾酒  “嗨,爱丽丝,今天是我们在一起的第100天,晚上不要安排事情,和我一起吃饭哦!”“好的,杰克
期刊
你知道,苏州第一家西餐厅在哪里吗?  告诉你,在观前街北局。  市中心北局,因来源于历史上明清两朝的织染(织造)局而获名,苏州人俗称小公园,旧时,那里可是苏州城商贸最繁荣的区域之一。在鳞次栉比商场、戏院、书场里,还有一家与商业不沾边的机构——有百年历史的全国青年组织分支机构之一的“苏州青年会”。有资料显示,青年会除了在科、教、文等方面做了不少有价值的工作之外,它还是苏州市多个首创的源地,其中就包括
期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纷争。吃火锅的时候把各种菜色投进一锅咕嘟,像极了各路神仙在一方天地里各展神通,这几年苏州的火锅店如雨后春算般冒出来,苏州的火锅业江湖也随之热闹非凡。  川渝火锅  川渝火锅在当地是两种泾渭分明的食物,而在远离西南的苏州,它们被统称为“四川火锅”。苏州人和四川火锅的情缘,始于要德,发展于德庄、辣府、谭鸭血、小龙坎等其他连锁,终于哥老官门口两三小时的等位大军。  底
期刊
虽然从未有过酒店从业经历,但汪成的手艺在业内赫赫有名。他是中国资深烹饪大师,国家高级技师,苏帮菜、苏帮面第三代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人,苏州半月斋餐饮掌门人。大半辈子与餐饮打交道,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专注传统美食研发与改良。  白案红案皆通师承著名船点大师朱阿兴  1952年,汪成出生在天堂苏州,那个年代出生的人,大多经历过上山下乡,教育断层,但正因为深处这样的特殊历史时期,这些人通常都会有一门手艺在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