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骨LeFortⅠ型骨折坚强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da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运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对应用不同数目的"L"形、直形四孔小型接骨板在上颌骨LeFort Ⅰ型骨折不同部位固定的稳定性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建立LeFort Ⅰ型骨折小型钛板四种固定方式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不同固定方法在三种咬合情况下上颌骨的应力、内固定系统的应力以及骨折段的位移,对比其固定效果以及不同咬合情况对固定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在相同咬合情况下,内固定系统的应力与骨折段位移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均为:颧上颌和鼻上颌支柱以"L"形钛板固定,颧上颌和鼻上颌支柱以直形钛板固定,颧上颌支柱以"L"形钛板固定,鼻上颌支柱以"L"形钛板固定;相同固定方式下,骨折处位移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磨牙咬合、前磨牙咬合、前牙咬合.结论 上颌骨LeFortⅠ型骨折应用"L"形钛板固定稳定性好于直形钛板;颧上颌支柱固定效果好于鼻上颌支柱固定;仅应用2块小型钛板固定存在隐患;磨牙咀嚼不利于骨折的愈合。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空心钉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疗效.方法 45例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患者,男20例,女25例;年龄15~58岁.交通伤28例,高处坠落伤17例.其中骶骨骨折14例(Dennis Ⅰ型5例,Ⅱ型9例),骶髂关节脱位12例,骶骨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6例,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合并骨盆前环损伤9例,合并肢体其他骨折4例.牵引复位,在CT室中应用体表定位纸定位入针点,局部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前体(proNGF)凋亡前信号各因子的表达变化及亚低温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体重(220±10)g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脑缺血-再灌注组(B组)、亚低温组(C组),B、C组又分为3,6,9 h亚组,动物死亡或模型不成功者剔除,每亚组8只.TUNEL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及亚低温处理后脑皮质中凋亡细胞数的变化情况.RT-PCR检测
1病历资料患者男,21岁.交通伤致左额开放性颅脑损伤,在当地医院行清创术,手术行人工硬膜修补、转移皮瓣封闭创面.术后7d,创口皮肤坏死,骨、脑、人工硬膜外露,并有高热、创口有浑浊液体溢出.转入我院后,体检:体温38.6℃,意识清楚,左前额头皮、颅骨、硬膜见3 cm×7cm缺损,缺损皮缘见黄色脓性分泌物,创口内可见脑组织及修补人工硬膜外露,后方3 cm处可见大小约2 cm×3cm头皮黑痂.左眼结膜充
期刊
腹部刀刺伤在腹部创伤中是最常见的创伤类型之一,腹部刀刺伤往往伤情严重且复杂,大部分患者需要剖腹探查;但也有一些患者在严密的临床监测下可以保守治疗,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11年收治的腹部刀刺伤患者113例,其中保守治疗36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创伤是威胁人类牛命的主要疾患之一.神经创伤的发病率尽管在各类创伤中排第二,但其死残率却高居首位,是全世界青壮年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给社会、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而且近年来神经创伤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死残率居高不下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神经创伤工作者面临的棘手问题。
期刊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灾害性颅脑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美国每年约有150万TBI者,其中99 000人永久性致残,约有50 000人死亡[q].随着对TBI研究的深入,已知TBI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分子通路参与、包括炎症反应在内的复杂神经性疾病。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组织修复专业委员会(组)和欧洲创伤技术学会(Academy of Wound Technology,AWT)共同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承办的2011年第一届中欧创面修复学术会议,确立创面修复的转化实践为主题,旨在交流和分享创面修复领域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科研成果,促进该学科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创伤修复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性研究。
期刊
颈椎骨折脱位由于外伤导致颈椎序列异常、不稳,多伴有颈脊髓损伤。治疗原则是通过牵引复位或手术恢复颈椎正常序列、解除脊髓压迫并重建颈椎的稳定性。手术方式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一般依据具体损伤情况和术前牵引复位情况选择单纯前路、单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对伴有颈椎后侧关节突关节骨折、绞锁,特别是单侧关节突关节绞锁,牵引复位尤其困难。因此,为了达到解剖复位目的,且最大限度保护脊髓功能免受损害,对于难复性颈
期刊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工业的快速进展,手外伤的发生逐年增多,于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尤其多见,一般患者均有保留指体的强烈愿望.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修复的方法越来越多[1-6].最为理想的方法是根据指体缺损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修复,尽可能重建手指的外形和功能.2005年3月-2010年5月,笔者收治拇指、手指指腹缺损患者19例,均采用(足母)趾腓侧皮瓣游离移植进行再造,取得满意疗效。
期刊
由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主办,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专业委员会承办,山东省医学会、山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山东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山东省立医院协办的第四届中国骨科医师年会将于2011年5月12—15日,在济南市山东大厦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