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功利主义和物质主义价值观不断影响着人们对美术的看法。因此,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美术学习的意义,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动之于情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晓之以理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的对美学进行探索,深入了解到美学的原理和规律,情理结合则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美术绘画技法的同时可以创作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美术教学;情与理结合;美术课堂;美术作品创作
美术教师往往会期望中学生会和他们当年学习美术时那样,对美术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正是因为很多美术教师经常会产生这种设想,往往使得他们看待美术教育是从学科本位角度出发的,学科中心思想比较严重,对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表现的过于注重,导致美术教师往往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而学生一方只能选择被动接受,对教师的主观意识也只能表示服从,导致学生主观创新思想缺失。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让学生在接受的情况下自主进行美术的学习和技法的钻研,因为兴趣并非教师强迫就能获得的,而必须要发自学生内心,能够通过教师的激发获得。所以在中学美术教育施教过程中,务必要保证我们传授给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和技能与学生兴趣相符合,否则只会消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导致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缺乏,很明显,这与美术素质教育的理论是相互违背的。
一、对未来中学美术教育的展望
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已经在全社会得到了有效推行,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我们对于未来的中学美术教育,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依旧需要广泛探索。今后中学美术教育会朝向何处发展,在笔者看来,主要有:首先,要尽量让美术教育贴近日常生活,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而应走出校门,与广大社区携手齐头并进,充分利用博物馆和美术馆等优质社会资源,合理展开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其次,要设法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让学生对每幅画的细小环节都有比较准确地了解。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允许学生亲赴考古现场观摩,并允许学生动手体验,然后要求学生要么用故事讲出来,要么通过美术语言表述,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质疑和好奇的心态下让其自身艺术细胞得以有效开发。
二、动之以情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育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情感的特性,因为情感具有很好的感染力,对于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秉承以情育人的原则,只有对学生倾注师爱才能使学生打开情感的大门并将全部的情感倾注到作品之中。因此,美术教师应该通过各种美的形象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将升华的情感注入都作品之中,学生的情感在美术知识和创作互动中审美体验可以有效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路易·多洛曾指出,美术教育应该再次回到人本身。作为教师只有将情与理纳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作用,美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说是情感教育,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素质水平,让其情感、价值观以及个性等都能获得快速发展,并促进学生在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情感文化品格。在美术教学课堂上,处处都能体现情与理的教育理念,首先要通过加强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从而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有效提升;其次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合理运用学生对真实静物的情感进行思维上的启发,从而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如果学生仅仅掌握了技法表达能力,但却因为没有情感上的引导而导致缺憾。这也需要尽可能地深入挖掘绘画素材,并注重学生想象力、观察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最后要对学生加强美术技能训练,让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只有加强学生美术素质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美术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三、晓之以理让学生深入认识美学的原理和规律
美术是一门十分重视技巧的学科,例如:透视学原理和色彩学原理都是美术技法形成的前提。教師可以通过美术理论的授课让学生准确掌握美术的基础和基本理论的同时也是拥有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生活中美学的原理和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作品创作。在手工课上教师除了传授学生亲手制作的技巧外还要帮助学生将学生的作品具有审美性。教师在传授素描技巧时要首要考虑画面构成,让黑白灰的色调变化可以形成一种协调之美,让学生在掌握点线面构成的技巧的同时也能提高其审美能力。
四、情理结合让学生创造出真情实感的作品
情与理相辅相成、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学生在熟练掌握美术技法的同时可以创造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因为一幅优秀的作品既要符合美学的要求更要情与理相互辉映,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的本性可以得到最完善的发展。创作是如果是建立在真情的前提上,就能更好的引导学生以真情实感去体味现实中的世界。虚假的情感画出来的画也会变得空洞,是无法引起人们心中情感的共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对中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美术教学情与理的结合可以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并推崇自由发展的优秀人才。之所以提倡在中学开展情与理的教育模式,是因为这样就能改变传统美术教育中灌输式的单一模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助于开阔学生思维,并通过写实或抽象的表达形式生动灵活地把生活意向描绘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观察能力提升,还能让学生的文化素质以及道德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列文.浅谈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C].新教育时代,2015.
[2]张霞.浅谈中学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2012.
[3]顾华山.初中美术教育现状及其对策探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
作者简介:
于斐(1985.03—),女,甘肃兰州人,本科,美术教师。
关键词:美术教学;情与理结合;美术课堂;美术作品创作
美术教师往往会期望中学生会和他们当年学习美术时那样,对美术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正是因为很多美术教师经常会产生这种设想,往往使得他们看待美术教育是从学科本位角度出发的,学科中心思想比较严重,对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表现的过于注重,导致美术教师往往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而学生一方只能选择被动接受,对教师的主观意识也只能表示服从,导致学生主观创新思想缺失。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以让学生在接受的情况下自主进行美术的学习和技法的钻研,因为兴趣并非教师强迫就能获得的,而必须要发自学生内心,能够通过教师的激发获得。所以在中学美术教育施教过程中,务必要保证我们传授给学生的美术理论知识和技能与学生兴趣相符合,否则只会消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进而导致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缺乏,很明显,这与美术素质教育的理论是相互违背的。
一、对未来中学美术教育的展望
时至今日,素质教育已经在全社会得到了有效推行,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我们对于未来的中学美术教育,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依旧需要广泛探索。今后中学美术教育会朝向何处发展,在笔者看来,主要有:首先,要尽量让美术教育贴近日常生活,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而应走出校门,与广大社区携手齐头并进,充分利用博物馆和美术馆等优质社会资源,合理展开美术教育教学活动。其次,要设法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让学生对每幅画的细小环节都有比较准确地了解。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允许学生亲赴考古现场观摩,并允许学生动手体验,然后要求学生要么用故事讲出来,要么通过美术语言表述,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在质疑和好奇的心态下让其自身艺术细胞得以有效开发。
二、动之以情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育的主要特点就是具有情感的特性,因为情感具有很好的感染力,对于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秉承以情育人的原则,只有对学生倾注师爱才能使学生打开情感的大门并将全部的情感倾注到作品之中。因此,美术教师应该通过各种美的形象让学生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将升华的情感注入都作品之中,学生的情感在美术知识和创作互动中审美体验可以有效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路易·多洛曾指出,美术教育应该再次回到人本身。作为教师只有将情与理纳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作用,美术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说是情感教育,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素质水平,让其情感、价值观以及个性等都能获得快速发展,并促进学生在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情感文化品格。在美术教学课堂上,处处都能体现情与理的教育理念,首先要通过加强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从而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有效提升;其次要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合理运用学生对真实静物的情感进行思维上的启发,从而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如果学生仅仅掌握了技法表达能力,但却因为没有情感上的引导而导致缺憾。这也需要尽可能地深入挖掘绘画素材,并注重学生想象力、观察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最后要对学生加强美术技能训练,让学生多动脑,勤动手,只有加强学生美术素质教育,才能更好地促进美术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三、晓之以理让学生深入认识美学的原理和规律
美术是一门十分重视技巧的学科,例如:透视学原理和色彩学原理都是美术技法形成的前提。教師可以通过美术理论的授课让学生准确掌握美术的基础和基本理论的同时也是拥有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深入的了解生活中美学的原理和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作品创作。在手工课上教师除了传授学生亲手制作的技巧外还要帮助学生将学生的作品具有审美性。教师在传授素描技巧时要首要考虑画面构成,让黑白灰的色调变化可以形成一种协调之美,让学生在掌握点线面构成的技巧的同时也能提高其审美能力。
四、情理结合让学生创造出真情实感的作品
情与理相辅相成、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学生在熟练掌握美术技法的同时可以创造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因为一幅优秀的作品既要符合美学的要求更要情与理相互辉映,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的本性可以得到最完善的发展。创作是如果是建立在真情的前提上,就能更好的引导学生以真情实感去体味现实中的世界。虚假的情感画出来的画也会变得空洞,是无法引起人们心中情感的共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教育对中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美术教学情与理的结合可以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并推崇自由发展的优秀人才。之所以提倡在中学开展情与理的教育模式,是因为这样就能改变传统美术教育中灌输式的单一模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助于开阔学生思维,并通过写实或抽象的表达形式生动灵活地把生活意向描绘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观察能力提升,还能让学生的文化素质以及道德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列文.浅谈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C].新教育时代,2015.
[2]张霞.浅谈中学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2012.
[3]顾华山.初中美术教育现状及其对策探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
作者简介:
于斐(1985.03—),女,甘肃兰州人,本科,美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