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内科学在医学教育中属于临床学科,学好内科需要大量的医学基础知识,也是学生最终完成医学理论学习的最后科目之一。学生在内科的学习中经常会经历由期待到抗拒再到接受的诸多心理变化过程,如何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内科学学习效果的重要内容。
【关 键 词】 内科教学;心理特点;应对措施
医学的学习,艰苦而漫长,学校的理论学习只是个开端,而初入医门的学生(尤其是中专生)好多都还没理解医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其中有大部分来学医的学生还是奉父母之命,加之年龄尚小,还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转变时期,智力发育还没完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还有些同学是本着对医生这个职业的仰慕来学医的,对治病救人这个医生的天职并没太多理解,以这样的心态学习,一旦学习遇到困难或者学习内容超出原来的想象,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大幅下降甚至厌学。中专学生还有个特点,就是有部分同学在初中期间由于学习成绩差,升学无望,不得已而选择中专,这部分学生如果将其消极的学习态度带给班级其他同学,会大大影响大家的学习效果。因此,要及时发现学生心理转变特点,不同时期采取不同应对措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结合内科学教学特点,浅谈一下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应对措施。
一、期待
(一)心理特点
医学基础学科的学习是艰苦的、繁琐的,经过一年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扎实学基础,根基打得好的同学,他们渴望将已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临床科目的学习之中,毕竟在很多人眼里,临床科目仿佛才是真正的医学(虽然这种想法很局限,但却是存在很多学生意识中),另一种是糊里糊涂学完基础学科,对临床学科,尤其是可以进医院实战见习的授课方式感到很新鲜、很有趣的。不管哪种同学、哪种动机,他们都对内科的开课有了不同程度的期待。
(二)应对措施
教学期待在现代教学中越来越显出其积极的作用。教师的行为不可能使学生瞬间学业质量提升和人格的完善,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教师利用教学期待的积极功能就可以把握这个特点,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这个时期很短,常常就是在开始学习的头几天,这个时候教科书讲授的内容主要是回顾本单元疾病涉及的常见症状和体征,还有就是第一个简单的疾病。前半部分内容是已经学过的,学生学习起来相对简单,这对学习自信心的提高很有帮助。第一个疾病的设置一般都是易懂易记忆的,学生学习起来压力不会太大。这个时期借助学生期待的热情,教学中主要多表扬、多肯定,使学生对往后的学习充满自信。但也要把内科学的复杂和艰苦加以说明,以免学生期待值过高、自信心膨胀,这能使学生在以后内科学习出现困难时,心理变化不至于落差太大。
二、迷惑
(一)心理特点
迷惑是指对事物辩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教科书中接下来的内容,已经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压力了,各种基础学科相关知识的横向纵向穿插,新旧知识的交织,对刚燃起热情火焰的同学尤其是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来说,不亚于浇了盆冷水。这个时期,学生的主要心理是迷惑,对于内科学内容的迷惑,对于如何学习内科学的迷惑。
(二)应对措施
这个时期不长,也就是持续开始几个疾病的内容,学生存在迷惑心理,说明内心还在探索,苦于没有找到出路。教师在这个阶段要多花时间帮学生复习以前所学的相关内容,只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学好内科,虽然复习花费的时间较多,但这既可以帮助学生坚固对学习内科的自信心,也能为后面疾病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毕竟同一系统所涉及基础知识大部分是相同的)。这个时期,教师要给予所有同学充分的肯定,不要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而横加责怪,增强学习信心是这个时期的主要对策。
三、抗拒
(一)心理特点
经过几个疾病的学习后,绝大部分同学已经明白了内科学的学习内容和特点,但是学习的压力仍然来源于复杂的知识交织和记忆,这对于智力还没发育成熟的中专学生来说,是最大的障碍。部分基础好的同学由于苦于无法记住大量的知识点,更有部分基础较差的同学的压力来自无法理解教科书的内容。诸多因素,使同学们开始对这门原来期待值很高的科目产生厌倦和抗拒心理。
(二)应对措施
这个阶段,教师要开始安排临床见习了,给学生换个教学环境,换个教学方式。见习是医学临床科目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在医院的环境下,让学生把已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上,以及观摩医生的诊治过程。利用环境刺激和角色转变来提高学习的兴趣。通过见习,让同学们真正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感受医学知识的重要性。也有很多同学由于相关知识欠缺,在和患者进行交流时失误百出,内心的羞愧也会促使他们加强知识的掌握,避免再次发生失误。通过见习既可使理论知识得到巩固,还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缓解学习压力。除了见习,采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能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交流协作能力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被动接受
(一)心理特点
一段时间以后,很多学生已经接受内科的学习了,尤其见习过后,大量知识的临床运用已经无可避免地摆在学生面前,除了课堂学习,找不到更加直接、快捷、轻松的方式,只有被动接受现有的学习方式。
(二)应对措施
这时候的学生还是两种表现,一种接受后会主动探寻适合的学习方法,另一种就是基础差的学生,无奈接受但是没办法进入学习状态,不管是哪类学生,此阶段教师要做的就是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临床见习仍然是必要的方式。另外,病例分析、习题练习、分组讨论等都是可以采取的方法,只要能让学生学懂知识的办法就是好办法。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多媒体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医学是门深奥的科学,许多东西复杂而抽象,单凭课本的文字讲解,学生(尤其是中专生)很难理解其真正含义,有时候医生认为很简单的一个体征,在没有接触过患者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却好似登山,如佝偻病鸡胸,这让很多生长在大城市里,连活鸡都没见过几只的同学去把患者的胸部畸形和鸡作对比,实在很是牵强。把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把书本上的文字形象化,既方便同学们学习理解,更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可以买专业人员做好的成品,也可以根据自己授课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自己制作,大量的资料来源于广袤的网络平台和自己在医院临床带教中收获的患者真实资料,只要教师用心,就可以帮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
五、主动接受和其他层次并存
(一)心理特点
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主动接受医学理论学习的,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掌握了书本理论的讲解体系特点,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感觉压力不大,兴趣自然很浓。对于这部分学生,除了课本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增加些书本外的一些最新理念和研究成果。但课堂上同时听课的还有对于医学学习苦于找不到方法的学生,更有些还一直不愿意接纳医学这门学科,糊糊涂涂、得过且过的学生,优劣对比明显后,会使原来基础差的同学产生“没办法跟上学习,干脆不学了”这种非常消极的心理。
(二)应对措施
不管教学进程到了何种程度,多种方法并用在教学中一直是教师授课的基础。只是到了这个阶段,学生学习效果有了明显分层后,可以用优劣帮扶的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起来形成学习小组,以讨论的方式解决一些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的知识点,等学生们有了自己的结论后,教师再讲解正确的内容,这样,这些知识点就能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而不是刻板接受老师的讲解,这也正好满足了这个年龄时期的孩子渴望独立、渴望自我的心理发展需要。在讨论中,基础较差的同学不但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同龄人的学习方法,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
总之,内科教学是一个灵活的过程,其结果就是要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并且能适当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只是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教师可以发挥各自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但最基础的一点,就是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出来。所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心理转变,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到他们的兴趣所在,才能真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
【参考文献】
[1] 李平年. 用教学期待引领学生健康成长[J]. 管理观察,2011(3).
[2] 齐宝宁.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 职业时空,2011(11).
【关 键 词】 内科教学;心理特点;应对措施
医学的学习,艰苦而漫长,学校的理论学习只是个开端,而初入医门的学生(尤其是中专生)好多都还没理解医学是一门怎样的科学,其中有大部分来学医的学生还是奉父母之命,加之年龄尚小,还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转变时期,智力发育还没完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还有些同学是本着对医生这个职业的仰慕来学医的,对治病救人这个医生的天职并没太多理解,以这样的心态学习,一旦学习遇到困难或者学习内容超出原来的想象,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就会大幅下降甚至厌学。中专学生还有个特点,就是有部分同学在初中期间由于学习成绩差,升学无望,不得已而选择中专,这部分学生如果将其消极的学习态度带给班级其他同学,会大大影响大家的学习效果。因此,要及时发现学生心理转变特点,不同时期采取不同应对措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下面结合内科学教学特点,浅谈一下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应对措施。
一、期待
(一)心理特点
医学基础学科的学习是艰苦的、繁琐的,经过一年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扎实学基础,根基打得好的同学,他们渴望将已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临床科目的学习之中,毕竟在很多人眼里,临床科目仿佛才是真正的医学(虽然这种想法很局限,但却是存在很多学生意识中),另一种是糊里糊涂学完基础学科,对临床学科,尤其是可以进医院实战见习的授课方式感到很新鲜、很有趣的。不管哪种同学、哪种动机,他们都对内科的开课有了不同程度的期待。
(二)应对措施
教学期待在现代教学中越来越显出其积极的作用。教师的行为不可能使学生瞬间学业质量提升和人格的完善,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教师利用教学期待的积极功能就可以把握这个特点,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这个时期很短,常常就是在开始学习的头几天,这个时候教科书讲授的内容主要是回顾本单元疾病涉及的常见症状和体征,还有就是第一个简单的疾病。前半部分内容是已经学过的,学生学习起来相对简单,这对学习自信心的提高很有帮助。第一个疾病的设置一般都是易懂易记忆的,学生学习起来压力不会太大。这个时期借助学生期待的热情,教学中主要多表扬、多肯定,使学生对往后的学习充满自信。但也要把内科学的复杂和艰苦加以说明,以免学生期待值过高、自信心膨胀,这能使学生在以后内科学习出现困难时,心理变化不至于落差太大。
二、迷惑
(一)心理特点
迷惑是指对事物辩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教科书中接下来的内容,已经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压力了,各种基础学科相关知识的横向纵向穿插,新旧知识的交织,对刚燃起热情火焰的同学尤其是基础知识薄弱的同学来说,不亚于浇了盆冷水。这个时期,学生的主要心理是迷惑,对于内科学内容的迷惑,对于如何学习内科学的迷惑。
(二)应对措施
这个时期不长,也就是持续开始几个疾病的内容,学生存在迷惑心理,说明内心还在探索,苦于没有找到出路。教师在这个阶段要多花时间帮学生复习以前所学的相关内容,只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学好内科,虽然复习花费的时间较多,但这既可以帮助学生坚固对学习内科的自信心,也能为后面疾病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毕竟同一系统所涉及基础知识大部分是相同的)。这个时期,教师要给予所有同学充分的肯定,不要因为基础知识不扎实而横加责怪,增强学习信心是这个时期的主要对策。
三、抗拒
(一)心理特点
经过几个疾病的学习后,绝大部分同学已经明白了内科学的学习内容和特点,但是学习的压力仍然来源于复杂的知识交织和记忆,这对于智力还没发育成熟的中专学生来说,是最大的障碍。部分基础好的同学由于苦于无法记住大量的知识点,更有部分基础较差的同学的压力来自无法理解教科书的内容。诸多因素,使同学们开始对这门原来期待值很高的科目产生厌倦和抗拒心理。
(二)应对措施
这个阶段,教师要开始安排临床见习了,给学生换个教学环境,换个教学方式。见习是医学临床科目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在医院的环境下,让学生把已学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上,以及观摩医生的诊治过程。利用环境刺激和角色转变来提高学习的兴趣。通过见习,让同学们真正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感受医学知识的重要性。也有很多同学由于相关知识欠缺,在和患者进行交流时失误百出,内心的羞愧也会促使他们加强知识的掌握,避免再次发生失误。通过见习既可使理论知识得到巩固,还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缓解学习压力。除了见习,采用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能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交流协作能力和综合分析处理问题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被动接受
(一)心理特点
一段时间以后,很多学生已经接受内科的学习了,尤其见习过后,大量知识的临床运用已经无可避免地摆在学生面前,除了课堂学习,找不到更加直接、快捷、轻松的方式,只有被动接受现有的学习方式。
(二)应对措施
这时候的学生还是两种表现,一种接受后会主动探寻适合的学习方法,另一种就是基础差的学生,无奈接受但是没办法进入学习状态,不管是哪类学生,此阶段教师要做的就是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临床见习仍然是必要的方式。另外,病例分析、习题练习、分组讨论等都是可以采取的方法,只要能让学生学懂知识的办法就是好办法。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多媒体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医学是门深奥的科学,许多东西复杂而抽象,单凭课本的文字讲解,学生(尤其是中专生)很难理解其真正含义,有时候医生认为很简单的一个体征,在没有接触过患者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却好似登山,如佝偻病鸡胸,这让很多生长在大城市里,连活鸡都没见过几只的同学去把患者的胸部畸形和鸡作对比,实在很是牵强。把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把书本上的文字形象化,既方便同学们学习理解,更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可以买专业人员做好的成品,也可以根据自己授课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自己制作,大量的资料来源于广袤的网络平台和自己在医院临床带教中收获的患者真实资料,只要教师用心,就可以帮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
五、主动接受和其他层次并存
(一)心理特点
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主动接受医学理论学习的,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掌握了书本理论的讲解体系特点,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感觉压力不大,兴趣自然很浓。对于这部分学生,除了课本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增加些书本外的一些最新理念和研究成果。但课堂上同时听课的还有对于医学学习苦于找不到方法的学生,更有些还一直不愿意接纳医学这门学科,糊糊涂涂、得过且过的学生,优劣对比明显后,会使原来基础差的同学产生“没办法跟上学习,干脆不学了”这种非常消极的心理。
(二)应对措施
不管教学进程到了何种程度,多种方法并用在教学中一直是教师授课的基础。只是到了这个阶段,学生学习效果有了明显分层后,可以用优劣帮扶的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起来形成学习小组,以讨论的方式解决一些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的知识点,等学生们有了自己的结论后,教师再讲解正确的内容,这样,这些知识点就能在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而不是刻板接受老师的讲解,这也正好满足了这个年龄时期的孩子渴望独立、渴望自我的心理发展需要。在讨论中,基础较差的同学不但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同龄人的学习方法,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效果。
总之,内科教学是一个灵活的过程,其结果就是要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并且能适当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只是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教师可以发挥各自的教学方式来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但最基础的一点,就是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出来。所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心理转变,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到他们的兴趣所在,才能真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
【参考文献】
[1] 李平年. 用教学期待引领学生健康成长[J]. 管理观察,2011(3).
[2] 齐宝宁.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 职业时空,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