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开放的:MOOCs解读及发展预测

来源 :中国电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w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蒂斯·邦克(Curtis J. Bonk)现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学系统技术系教授,同时也参与认知科学项目研究并兼职于印第安纳大学情报学院。他曾获印第安纳大学信息技术协会数字化新星奖、美国远程学习协会最佳成就奖、印第安纳州远程教育教学创新奖。2012-2014年,他连续三年被Education Next 及Education Week杂志评选为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者。2014年,他还荣获远程教育领域Mildred B. 及 Charles A. Wedemeyer杰出实践奖。
  20世纪80年代初,邦克教授曾任威斯康辛州注册会计师和公司财务总监;80年代后期,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获得教育心理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1989-1992年,在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West Virginia University)任教三年;1992-2005年,任职于印第安纳大学教育心理学系;2005年7月至今,工作于教学系统技术系(Instructional Systems Technology Department)。鉴于邦克教授企业管理、会计、教育心理学以及教学技术的多重背景,他对商科、教育学、心理学及技术的交叉融合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
  作为新兴的技术学习领域的一位权威专家,科蒂斯·邦克曾在世界各地进行1400多次有关网络学习的演讲。此外,他发表和编著了300多篇文章和出版物,主题涵盖在线教育、混合式学习、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s)、大规模多人在线游戏、Wiki图书、博客、开源软件、协作学习技术,以及同步和异步计算机会议等。2012年春季学期,邦克教授还在CourseSites平台上教授了一门近4000人参与的在线课程。
  关键词:MOOCs;角色;问题;趋势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访谈者:您好,Bonk教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知道您一直致力于开放教育领域的研究,并在近年来尤其关注MOOC的发展。当前,MOOC是一个全球热议的话题,我们也得知您自2012年以来也开设了自己的MOOC。所以,首先请您简要谈谈在您眼中,MOOC最主要的优势和魅力在哪里?换句话说,为什么MOOC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这么流行?
  Bonk:好的。在我看来,MOOC的优势是多方位的。第一,在人们投身一个领域之前,MOOC为人们提供了机会去看看他们是否喜欢这个领域。例如,人们可能面临选择研究领域的十字交口,MOOC则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这些领域,从而决定进入其中一个研究领域。所以,MOOC可以帮助人们打开眼界,试探水深。第二,有些人因为考试成绩不够没有机会进入斯坦福、麻省理工或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现在,他们可以利用MOOC学习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的课程,获得学习世界级名校、知名教授课程的机会。第三,MOOC体现了远程学习的优势,即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学习,特别的,学习的灵活性方便了很多在职学习者。第四,MOOC致力于提供免费的课程,对于美国来说,高等教育花费较高,而MOOC的出现给更多的人提供了接触高等教育的机会。第五,换一个角度来看,我认为MOOC的优势还取决于它的使用对象。例如,对学生来说,可以利用MOOC尝试学习一些知识,在不久的将来甚至可能获取学分。如果你是一个教授,你可以在你的MOOC课堂上得到众多学习者的反馈,你可以和全世界的人建立联系。我现在就有挪威的朋友,南非的朋友等,这是在开设我的MOOC之前所没有的,我的MOOC帮助我认识了许多来自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对于学校,MOOC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和建立社会/公共关系。会有一些已经完成学业的校友因为关注了MOOC重新与母校建立联系,甚至捐资助学。也会有一些人因为学习了某一所学校的优秀网络课程而决定申请这所学校,或者口耳相传,为学校带来生源。
  访谈者:所以,针对您上述提及的第五点,我可以总结您的意思是说MOOC可以改变所有人的生活吗?只不过它取决于你是学生、教授、学校,还是其他社会角色?
  Bonk:是的,MOOC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但不是将要改变而是正在改变甚至已经改变,只是对不同的人改变的程度不同罢了。我在威斯康辛学习心理学之前,就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远程学习,正是这段远程学习的经历为我打开了威斯康辛的大门。当初,为了成为威斯康辛心理学系的研究生,我通过电视的方式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先修课程。在学习了几门电视课程之后,我成功地进入到了心理系研究生院学习,这段远程学习的经历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成为了威斯康辛的学生,从而走上了研究之路。我在此谈及这些,是为了指出人们已经在远程教育领域做了很长时间的研究和试验。而MOOC既源于远程教育,又克服了远程教育的诸多问题,因为它可以集成世界一流大学的优秀学者,开发极好的学习资源,提供免费的课程。我遇见过一些人,他们有的因为学习了一些MOOCs,以及一些开放教育资源而找到了新的工作。有的人因为学习MOOCs获得了晋升的机会。有的因为利用MOOCs补习了一些课程从而可以进入到研究所继续深造。有些人在学习了如何使用数字媒体,如何制作平面设计,如何进行网页设计后开了自己的公司。我还认识一群人,他们在学习了网络技术课程后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做起了e-Learning。
  访谈者:学者们对MOOC的分类进行了较多的讨论。一个是由丽萨·慕·莱恩(LANE M. L)提出的,依据MOOC的实践形式可分为基于网络的(Network-based)MOOC,基于任务的(Task-based) MOOC和基于内容(Content-based)的MOOC三种。另一个更被广泛接受的分类则是联通主义模式和斯坦福模式,即cMOOC和xMOOC。您如何看待对于MOOC分类的讨论?它们的意义何在?
  Bonk:讨论某个东西的分类就好比给它们贴上标签,可以帮助人们进行识别。就好像我也会区分不同种类的技术,从而引导自己去思考在线课堂环境下激励人们学习的不同方法和途径。所以分类系统在前端分析中十分具有价值。贴标签的方法在认识事物的初始阶段是有用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不再需要这些标签,因为人们将会致力于做这件事情而不是争论这些容易混淆的名称。现在,因为世界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的东西不断涌现,人们使用了更多的标签从而形成了易混淆的局面。然而,这些标签也为人们反思自己正在做什么、谈论什么提供了途径。它们提供了一种语言,使得你不再只是简单地说“我今天很忙”,而是说“我正忙于研究xMOOC或是cMOOC”。人们或许知道它,或许只是听说过,但至少我们有了一个术语来谈论它。   我也将MOOCs做了较为细致的分类,包括以下十种:理论/趋势驱动下的MOOC(Theoryor Trend-Driven MOOC),补充性的MOOC课程(Remedial Course MOOC),以学位/资格获取为目的的MOOC(Degree or Program Qualifier or System Bottleneck MOOC),以专业发展为目的的MOOC(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OC),代替招生、招聘或录用系统的MOOC(Alternative Admissions Systems, Recruitment, or Hiring System MOOC),帮助快速习得技能及能力的MOOC(Just-in-Time Skills and Competencies MOOC),慈善性质的MOOC(Goodwill MOOC),会议MOOC(Conference MOOC),可循环、可重复、可重用的MOOC(Rotating, Repeatable, and Reusable MOOC),以及口述历史式的MOOC(Oral History MOOC)。
  访谈者:MOOC的核心要素是人。从您《世界是开放的》一书中,我们发现您就学习者和教师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角色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所以,您觉得不同于传统课堂的,MOOC中学习者和教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Bonk:我们正在远离教师控制课堂的时代,所以不再由教师一个人控制所有的事情。以前,因为资源的稀缺我们没有足够可用的教育内容,并且需要花费金钱去购买书籍、补充型资源、学习指导等。如果我们购买了所有这些资源,并且有专家基于这些资源来授课,我们就可以控制学习过程。就好比有一扇门阻隔着知识的获取,学习者注册课程则有教师在一个相对封闭的门界内传授课程。但这导致了一个困境,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问题。因为它致使了一种精神危机,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样,每一个人都在同样的环境中竞争并试图追求同样的学位,人们不知道在这个危机中应该做什么。在这样的环境里,教师成为了一个独裁者,命令学习者做这件事或是做那件事。现在,我们有了丰富的资源,并且其中很多都是免费的,学生不再依赖教师获得学习资源,而是通过网络、各种书籍和身边的人,我们都可以获得资源。这使得教育系统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即不再是由一个人管控整个内容或过程,开启或关闭学习的门界。伴随着MOOC的产生,学习的通道来自世界各地,会有全世界的学习者教你一些你从未想过的内容和知识,而不仅仅是教师。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之前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从未发生。
  谈及教师,我认为当前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材料的创建者和组织者,他们为学习者提供获取知识和资源的途径,提供建议和指导。实际上,我用12-15种不同的比喻来描述教学(信贷经理Credit Manager,法官Court Room Judge,咨询师Counselor,咨询顾问Consultant,指挥者Conductor,使者Course Ambassador,营旅向导Camping Trip Guide,博物馆馆长Curator,接待员Concierge,耕耘者Cultivator等)。举例来说,教师就像是宾馆的接待员,当你在旅途中去到一个宾馆的接待台,接待员会告知你所在的城市有哪些景点,分别需要搭乘哪种交通工具,以及当地的美食特产等,他们提供可参考的活动建议供你选择。教师也是学习的催化师,我喜欢使用“耕耘者(Cultivator)”这个词,因为教师就好比培养一粒种子或是一个在种植庄稼的农民。学习者不再像是一块海绵,一味地吸收教师教授的所有东西然后接受考试的检验。如今,学习者像是成长中的种子,教师培养并哺育着它们,从而通过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帮助学习者实现他们的潜能。就学习者来说,我认为他们会变得更加自主,所以我称之为引导式发现学习(Guided Discovery Learning)。它是发现学习,但是基于一定的引导,因为我们需要教师提供一些资源,这也是为什么将教师喻为催化师、促进者、指挥师等等的原因。希望这些比喻能帮助你理解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
  访谈者:谢谢您的解释,您对教师角色的比喻很是贴切。那我们再来谈谈学习者,您在书中提到,学习者需要在开放教育的时代掌握更广泛的学习技能和能力,可否请您谈谈这些技能和能力具体指什么呢?
  Bonk:首先,是快速寻找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并且理解这些信息。在新的时代,每一天都像是在做一篇文章。我们要不断地总结在我们面前的是什么,发现、搜索、筛选和理解信息是一项关键的技能;还要知道什么信息是高质量的,什么是劣质的,要选择评判这些信息的指标,从而确保自己没有使用错误的数据。其次,另一个胜任力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要能够跟所有的人谈话、沟通,要有领导能力。特别的,还要有团队协作的能力,要学会与人分享。现在,我们已经远离了闭门造车的时代,所有的教师都要会分享,分享他们的领域实践。最后,学习者还需要具备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需要批判性思考是因为有太多的信息和数据需要我们选择和评估,但因为世界需要新的发明,所以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也一直被强调。然而,批判性思维是一项评估技能,是聚合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则是生产技能,是发散性思维。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中,两种能力同时发生并被强调,如何保持它们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访谈者: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指出“如果2012年是MOOCs之年,2013年将是反MOOCs之年”。正如其所述,2013年以来,MOOCs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的冷静期,反对MOOCs的呼声越来越高。由此来看,MOOC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您认为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哪些?
  Bonk:我觉得有三大问题,一个是学生保留问题,第二个是教师问题,第三个是否有新的适用的方法帮助更好地评测学生成绩,即学生评价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可能我们需要改变会话方式。例如,哈佛大学的研究者正试图使用参与度代替学生保留率。他们认为相比保留率,参与度是一个更好的变量,它表征了你如何参与到这门课程之中,你是否出勤了,你做了些什么,带来了哪些课堂贡献等。参与度还可能存在不同的等级,充分参与的人可能完成了所有的课程,较少参与的人可能只是在获取一点点课程信息后就离开了。我认为这是一个新颖的想法。在开放课程的参与度这个问题上,已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比如我们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校区的丹尼尔·希基(Daniel Hickey)得到了Google的资助,目前正在开展一项新的研究,促进学生在开放环境中的交互和参与,以降低学生的辍学率,这个项目叫BOOC(Big Open Online Course),丹尼尔基于知识情境化理论(Situativity)和同伴评价等理论,设计了一系列策略。   MOOC的第二个问题是教师问题,这些教师只知道如何在传统的面对面的环境中教课,却从来没有被告知过该如何在线教学。因此,面对成千上万的学习者,教师们举足无措。MOOC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培训”问题,我也因此为MOOC教师提出了十条指导原则,分别是:计划并准备(Plan and Prepare),使用同伴评估、机器评估、自我评估等获得反馈(Use Peer, Machine, Volunteer, and Self-Assessment),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个别化教学(Personalize Where Possible),收集世界范围内的地理数据(Gather Geographic Data),建立组织并获取社会支持(Form Groups and Social Supports),结合同步教学和异步教学(Combine Sync and Async Instruction),提供每周回顾知识和共享资源的机会(Offer Weekly Recaps and Share Resources),使用探询式问题等获得更多的参与者(Use Polling Questions to Involve the Participants),提前到达以准备同步会话(Arrive Early for Sync Session),分配足够多的问答时间(Allocate Ample Q
其他文献
圆锥曲线的本质是几何问题代数化,有些习题看起来很平常,实际上反映了相关数学理论的本质属性,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思想精髓,是创新思维的生长点,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不断的发展,引申,变迁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1  习题展示: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椭圆C:x29 y25=1的左、右顶点分别为A、B,经过点T(1,0)的直线l
【摘 要】 和中国一样,印度尼西亚正在进行高中数学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教科书也随之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教科书内容和编写风格、编写模式的变化体现了该国教育思想的变化.和2006版高中数学教科书相比,印尼2013版高中数学教科书内容大幅减少,但是更加注重“解决问题”导向的数学学习模式,注重将数学知识融入情境问题中,学习主题深度加深,各主题知识范围也扩大了.  【关键词】 印度尼西亚;高中数学;理科教科书
日本有一部美食紀录片叫《食彩之国》,其中讲萝卜的那集,我看了两遍。大根是日本人对萝卜的称呼,纪录片里,农户收获一季白玉大根,这块地就得改种其他的庄稼或者蔬菜。  片中人物解释说,萝卜好吃,但非常耗“地力”,不适合连续种植。这事儿我问过科学家,专业的答案是,作物轮种其实是为了平衡土壤,耗地力的说法,有些矫情。  但日本人料理萝卜,确是真讲究。哪怕最简单的烧萝卜块,切完之后,还要尽可能地把直角的圆边再
【摘要】新课标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课程、教材的二次开发者.如何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更加符合不同的施教对象,本文从具体实例出发,给出了一种可行的方案.【关键词】新课标;教材;二次开发  新课改在教师如何使用教材上赋予了更大的权力,要求教师转变传统“圣经式”的教材观,形成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和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和创造性使用的“工具观”或“材料观”
摘要: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全国省级电教馆(教育技术中心)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平台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平台开通情况、平台用户使用情况、平台现有资源情况(例如资源容量、覆盖学科、年级、教材版本、资源类型等)、资源应用推广情况、资源建设机制和方式,以及“十二五”期间数字教育资源建设计划几个方面。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各地基础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建成的基础教育数字资
数列,作为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一个重要衔接点,是历年来高考和各级数学竞赛命题的热点及难点之一.它既具有函数特征,又能构成独特的递推关系.  本文选取中国和美国的高中数学教材进行了比较,希望从中发现两者在教材内容上的编排和呈现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为我国高中教科书这部分内容的设计和编写提供参考,汲取美国教材中有效的、可操作性的经验.其中,在我国人教版数学必修5教材中,第二单元专门讲解了关于“数列”的
1  通常,节日狂欢是从放假前的晚上开始的,2016年的国庆也一样。九月的最后一个傍晚,九眼桥各个酒吧早早地上满了人。这对做代驾的来说,本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但孔心没到十二点就收了工。明天一早,他和舒馨打算去峨眉玩几天。关于这个,孔心给未婚妻江若是撒了谎的。他说,我得回老家一趟,我爸腿摔了,得住院,恐怕我也顾不上照顾你。江若还没去过孔心家。江若想了好半天,说,那好,我干脆也回去看看父母,好久没回了。
在扎德的路上,一個旅行者遇到一个住在附近村子里的人,旅行者用手指着一大片田野,问:“这片土地是国王阿赫兰姆打败敌人的古战场吗?”那人回答:“从未有过战场。这片土地曾一度矗立着伟大的扎德城。”随后旅行者和那人分别,走了不远,遇到了另一个人,他又指着田野问道:“这是伟大的扎德城一度矗立的地方吗?”那个人回答:“这个地方从来不曾有过城市。不过这里曾有过一个修道院。”不久,在这条扎德城的路上,旅行者又遇到
1  在词语的部落里  在意义的草丛中  有一只孤独的鸟  寻觅隐喻的睡眠  梦境深处的窠巢  命运预留的空格键  有一双手停在那里  抚摸着受伤的哀鸣  现在已经是凌晨  风轻轻吹过你的  羽毛。仿佛霞光  弹奏的温柔节拍  你在自己的身体里  与万物一同醒来  2  面对人世间的键盘  生活里诡异的气流  有多少云朵隐藏着  雷电的开关和按钮  如果我不想让诗歌  在暴雨中颠沛流离  此时请允
最近,笔者观摩了市数学优质课比赛,上课的内容是《随机事件的概率》(人教A版必修3)第一课时.众所周知,设计科学合理的数学实验,使学生主动探索频率与概率的关系,体会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对立统一是本堂课的“重头戏”.多数参赛教师都直接采用了教材中的抛硬币实验,但也有教师另辟蹊径,通过创新数学实验凸显教学“亮点”.下表就是本次比赛中各个选手所设计的“创新”实验.  实验名称D具体操作D实验目的掷牙签D学生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