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心疼

来源 :意林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fzqgkvbav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媳妇商定,为了家庭和谐,跟她家说平常我做饭,跟我家说平常她做饭。一天丈母娘来我家住,我就自告奮勇去做了一顿饭,结果丈母娘说:“闺女啊,以后还是你做饭吧,妈看你做饭心疼,可看你每天吃这饭妈更心疼啊!”
其他文献
每个季节都有应季的时蔬野菜,二月的荠菜韭菜、三月的香椿菠菜、四月的榆钱槐花……确切地说,这些植物作为食材的话,最鲜嫩可口的时间段其实不超过两周,比如槐花,谷雨那天一场大雨过后,我妈院子里的白槐花就不再白得发光了。  周末的中午,我们回老家还是包了顿槐花饺子:肉馅用新鲜的槐花拌上,加了点虾皮,热了花椒油一泼,搅上十三香……我弟小肖吃得扶著墙离开餐桌,据说吃到特别好吃的东西,连三观都会发生改变,小肖就
期刊
最近看了个新闻:日本女孩作呋靠省钱买了三栋楼,33岁提前退休,靠房租就能月入2万(日元)。  她有多省呢?早餐只吃一个面包,中午饭连调料都不加,晚上青菜煮面,一天下来合人民币才10块钱,冰箱里常年只有廉价的折扣食物。衣服基本是亲戚朋友不要的,鞋子穿老妈的,家具也都是别人二手淘汰下来的,连头发都被自己卖掉了……  姑娘用了15年左右的时间,前后买下三套房。接下来她的人生迎来了令人羡慕的高光时刻——退
期刊
人的自虐往往胜于他虐。  被别人打了一拳,可能打的人忘了,看到的人也忘了,自己却忘不了。一遍遍地回忆,就是一遍遍地把自己重新打过。  也就是说,别人打了你一次,你打了自己无数次。  无力去战胜别人,就无休止地折磨自己。这样的人往往懦弱。越是懦弱的人,越渴望英雄主义。只是,所有的英雄主义,不过是自我脑海中的风暴。  这个世界每天都上演着怒火和仇恨,也同时发生着宽恕和忘记。  别人跟你过不去已经够没意
期刊
比起悠闲地散步,我更偏爱大步流星地疾走。周一至周五,我住在律所附近的公寓。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不用焦虑拥堵的交通状况,穿上滑板鞋,大步流星地疾走二十分钟,就能到达律所。疾走是一项令人愉悦的运动兼休闲项目,不过需认真做好准备工作。时值春夏交替之际,出门之前,我会给所有裸露在外的皮肤认真涂抹防晒霜。因为对花粉轻微过敏,戴副口罩必不可少。不要迷恋铅笔裙及高跟鞋,穿上设计简约的裤装,搭配滑板鞋或跑鞋。阳光强
期刊
“魔镜,魔镜,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中女主人公的继母并不是唯一一个经常在镜中端详自己容貌的人——《今日美国》2014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女人每天照镜子的平均时间是55分钟——也就是说,一生中花在照镜子上的时间相当于两年!而男人每天照镜子的平均时间是39分钟,这一数据同样不可忽视。  每天照镜子的习惯其实不知不觉影响了我们的审美倾向。  不仅如此,镜子会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审美
期刊
往澳门的船上,我遇到一位老人,缩在一角,望出海外。从他的眼神可以看出“孤独”两个字。  忽然产生一份同情,我主动跟他说:“到澳门去赌钱?”  他有点惊讶,从头到尾把我望了一遍,看出我不是一个不怀好意的人,露出笑容:“不,我回去办事。”  各自再寒暄几句,船已抵达,问老人往哪一方向走,答案是在我下榻的酒店对面。  “不必搭的士,我送你。”  “不不,走路可以走到。”他说。  “酒店有专车接送,不用花
期刊
成语“杯弓蛇影”最早出现在东汉末年应劭写的《风俗通义·怪神》里。应劭的祖父应郴为汲(今河南卫辉)令,某年夏至,应郴把主簿杜宣请来一起饮酒。当时,北墙上挂着一张红色的弓,光线折射,那张弓在酒中的影子就像一条蛇在蠕动。杜宣又怕又恶心,可上司赐酒,只好硬着头皮喝了下去。当天杜宣就觉得胸部、腹部疼痛异常,进食困难,服用各种药物均不见好转。应郴知道这事后,把杜宣接到家,让他坐在原来的位置上,斟了一杯酒,指着
期刊
自从家里来了只小灰机,下班赶紧往家奔,有饭局,推!被问起,赶紧说:“家里有鸟,鸟太小。”周末有聚会,推!被問起,赶紧说:“一堆衣服要洗呢,都给拉上了。”终于有一天,一个朋友憋不住,凑过来:“你是不是生二胎不想让大家知道?”  我!像哺乳期妇女吗?  我一个劲解释养的真是鸟,别人又问:“你这鸟有嘛特点?”我脑子唰唰唰地想,都是思绪的火花,它不会说人话,不会握手和摆手,也不会什么技能,你叫它都不过来,
期刊
我对苹果里的肉虫子很有兴趣  我并不是一开始就从事天象科普相关的工作,小时候我特别喜欢昆虫,进而对各种动植物都有了很大的兴趣。  小时候在家里帮大人择菜,经常观察菜里取出来的虫子,它们总是能在各种蔬菜水果里咬出一个个小洞,我不但不害怕它们,反而觉得很有趣——100个苹果里可能99个都是完好的、千篇一律的,但其中那个有虫子的就显得非常特别,虫子会在里面修筑出各式各样不同的家。  我成长在20世纪八九
期刊
有一天我心血来潮,跟同事们商量好叫黎巴嫩菜外卖。黎巴嫩菜有薄面饼、烤羊肉丸子、煎鸡肝,家常美味,清爽实落又不油腻。然而在牛津叫外卖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城区街道狭窄,游客成群,几乎没有停车的地方。送外卖的大多是兼职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或摩托车,身背四四方方的保温箱,如风似电,掠过窄窄的街巷,经常会吓行人一跳。  给我们送外卖的人是个不了解市区行车困难的新手(后来我们发现他几乎不会讲英语),开着车兜进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