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真心喜欢音乐鉴赏课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高中生的人生观已经上升到一定程度,对美的认识与欣赏也时代化、个性化。在音乐课上,学生就希望能学习时下流行的音乐,而使教师教得欢,学生学得乐。那么,如何让高中学生真心喜欢音乐鉴赏课呢?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我做了以下两点尝试:
  一、以教材为主线,把音乐融入生活,自组教材
  自组教材并不是废弃教材,而是尊重教材,让我们的教材成为音乐教学的一种导向和框架。“艺术来源于生活”让我们的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现实音乐生活,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音乐选择。例如在母亲节的课堂上,我制作了一个以赞颂母亲为题材的课件,通过不同的演唱风格来表现课题内容。孩子们听唱着有民歌风的《想娘亲》、通俗风的《烛光里的妈妈》《懂你》以及现代风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即感受到不同的演唱风格,同时又在心灵上感受到爱的甘露。又如逢到感恩节,我在课件中融入汶川大地震的惨烈场面,加上播放歌曲《感恩的心》《让世界充满爱》,孩子们听着是热泪盈眶,课后还纷纷写感想、日记怀念这堂课。因此,音乐教育中应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生获得音乐美的同时,更得到人格的健全发展。
  音乐是情感艺术,要留大量的空间给学生去想、去说、去听、去演、去感觉和体验。于是我改变以听为主的课堂教学,创立以听、唱、动、说、创编结合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教民歌刘三姐对山歌时,我让学生按照对山歌的旋律创编歌词演唱,学生们又编又唱又演,学得不亦乐乎。在欣赏《祖国颂歌》时,我让学生当导演,把歌曲编成音乐剧,学生各抒己见,把家乡的特产和美景融入其中,加上学生千姿百态和充满真情的动作,有助于启迪、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而学生在“动”的过程中也更加热爱自己的音乐课堂。
  二、拓展音乐教育视野,提高学生音乐审美鉴赏能力
  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给学生提供各种类型、风格多样的音乐体验,尽量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具有音乐审美鉴别能力的音乐听众。例如在欣赏京剧时,我先唱了一段信乐团的《one night in 北京》,因为熟悉,很快学生就和了进来,激起了兴趣。然后,我将其中的民族音乐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京剧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欣赏《独特的民族风》时,我将腾格尔、新疆美丽公主组合、高原红组合等一些少数民族歌手的音乐引进课堂,同他们的民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的民歌放在一起,让学生欣赏,并启发他们从中找出不同民族民歌的特点。总之,在高中音乐教育与时俱进的今天,作为音乐教师,要采取各种有效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受音乐美,使学生“会学”“爱学”“乐学”,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审美体验,从而使学生真心喜欢音乐鉴赏课。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干县第二中学)
  责任编辑:方 玉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陨落天际的星辰里,一个豆蔻年华的女孩曾经在天际划过短暂的痕迹.她漂亮而优异,她的艺术天赋使得自己的生命如花般绽放,如星辰般璀璨.她的生命曾经如此美丽.rn时光的隧道将
期刊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已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针对目前高校教师在毕业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指导教师的角度出发,围绕提高毕业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学科。教学实践证明,学习语言除了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外,还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设置情境,创设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或创设的情境主要是由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来进行的。其目的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要使学生在轻松、兴奋、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理解知识,正确牢固地掌握知识并形成语言技能。在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走出沉闷、不通风的卧室,站在阳光的怀抱中,终于明白了不在阳光和风中晾晒皮肤,怎可能褪下厚重的壳;不通风的小屋,怎可能有阳光和空气涌入。我伸出手,迎着太阳张开五指,突发
交际能力是能有效地运用某种语言的知识并在交际中能真正驾驭这种知识的一种能力。这是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一直是以教师、课本为中心,方法主要是中英翻译法,并强调死记硬背。结果,学生考试的时候常误解题目的原意,缺乏语境分析能力。更糟糕的是学习了好几年英语后,学生可能只记得一些固定的英语句子结构,或者能翻译一些句子、阅读简单的英语文章。但在和别人用英语交流时,他们根本无法将在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