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酮嗪治疗副银屑病13例疗效报告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uxiao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科自1977年、1981年试用双酮嗪治疗副银屑病13例获良好效果,特报道于下.

其他文献
自1977年以来,我院应用转移因子的60余例中,见到2例过敏反应,兹报导如下.
期刊
本文报告31例花斑癣菌培养结果,采用嗜油性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墓于37℃孵箱中培养.7天后有23例生长,占74.4%.移种于血清培养(37℃)2天后有芽管出现.而在吐温80米粉培养基及同化试验均无生长现象.糖发酵试验为阴性.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有真核细胞的一些结构.对照观察正常人的皮肤及典型脂溢性皮炙鳞屑培养各10例均为阴性.
本文报告6例LEp并复习了部分文献,共得LEp66例.作者在着重研究了LEp与DLE,SLE相互转化关系后发现有以下3种变化方式:(1)LEp不变(8/66);(2)LEp与DLE,SLE之间可以互相转化(46/66)(3)LEp,DLE,SLE可两型或三型同时发生(12/66),作者认为(1)SLE,DLE,LEp都是LE的不同表现型;(2)DLE和SLE是LE病潜的两极型,LEp是病谱的中间过
本文报导372例AD患者,男多于女,初发年龄较早一般于2个月以内.皮损形态与分布部位随年龄增长而异.由婴(幼)儿的面部急性,亚急性湿疹表现渐向儿童及青成年的四肢、躯干部苔藓样变为主.患者有明显的个人及家族遗传过敏史.免疫学测定显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期刊
例1,女,40岁.口腔、外阴部反复出现溃疡3年余.
期刊
患者32岁、女性.1981年4月25日入院.
期刊
患者男,50岁.1980年4月30日以阴囊有黄豆大肿物2U年来院就诊.皮损无自觉症状,末治疗,20年来无明显变化.
期刊
肢端黑色素瘤(Acral lzntiginous melanoma,ALM)是恶性黑素瘤(MM)的一型.作者1980年7月~1982年8月遇到5例,现报道如下.
期刊
梯洛龙(Tilorone)是一种小分子干扰素诱生剂,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我们从1979年1月份开始,应用我国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提供的梯洛龙片,治疗带状疱疹52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甜瓜蒂引起药疹,国内尚未见报告,现将我院所见2例报告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