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秘密消失的地方

来源 :解放军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2d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是废旧涉密载体的坟墓,军区部队大大小小的废旧涉密载体,都必须送到这里销毁。大到一台复合打印机,小到一张光盘,废旧涉密载体来到这里,就完成了自己的“永诀之旅”。驻蓉某涉密载体销毁中心——
  驻蓉某涉密载体销毁中心,作为成都军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涉密载体销毁机构,承担着全区部队纸质文件、电脑硬盘、数据光盘、移动U盘等涉密载体的回收、销毁工作。该中心成立近两年以来,累计销毁涉密文件200余吨,电脑硬盘1000余块,光盘3万余张,未发生任何失泄密事件,为确保党和军队秘密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近日,笔者来到该销毁中心, 倾听官兵们在保密战线上谱写的忠诚之歌。
  不让一个秘密丢失泄露
  2011年7月,战士蔡永国和张文杰全副武装站在销毁线旁准备处理待销单位送来的一批淘汰打印机。销毁线启动不到10秒,突然一声巨响,待销品发生爆炸,现场顿时冒起滚滚浓烟。两名战士忍着刺鼻的气味冒着被飞溅残片划伤的危险冲进车间,切断电源,最终确保了部队的秘密和财产安全。2012年3月,一辆运送深度涉密载体的卡车在开往销毁中心的途中出现故障,中心的同志围成一圈,在凛冽刺骨的寒风中站了5个多小时,用身体守护着卡车,防止发生意外,等救援人员到来后才上了车,回单位后2名同志发烧入院。
  该中心主任喻锋告诉笔者,比起突发的险情,日常的工作环境也时刻考验着这里的官兵。由于纸张销毁过程中形成纸屑,操作环境上要求不能使用空调风扇,加之保密需要,常年需关门闭户操作。销毁车间夏天最高温度接近50摄氏度,冬天也在30摄氏度以上,操作人员只穿夏装都流汗。车间粉尘多、噪声大,白色防护口罩几个小时就会变黑,鼻子里充满纸屑粉末,同志们带上双层甚至三层口罩和专用耳罩,坚持昼夜值守。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大家以信念和荣誉支撑。中心成立近2年来,共接受任务600余次,未发生任何失泄密事件。一位前来检查的军区领导曾感慨地说:“这是一支销毁线上的尖兵部队。”
  不让一名官兵失望而归
  销毁中心初建时,只有1名干部、2名战士。需要面对的却是全区300余家责任单位,既要联络协调、上门服务,又要回收押运、分拣上线,还要负责销毁及销后处理,平均每人每月加班100小时以上。随着保密工作不断深入和涉密载体的多样化,涉密载体销毁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2011年下半年开始,中心的名气在军区范围内渐大,大量涉密载体送来,工作量翻了两番。销毁处承担的销毁任务每季度平均增长超过30%,个别月份增速达80%。
  一次,责任部队一批涉密载体急需处理。电话打到中心,中心立刻派出工作人员,携带便携式销毁设备上门销毁,面对二三吨的待销品和没有电梯的机关楼,中心的干部战士和部队官兵手抬肩扛一层楼一层楼地运,硬是按照时间节点完成销毁任务。
  中心工程师朱江告诉笔者,对于责任单位的待销品,不论机关还是部队,他们坚持随叫随到、全程保障,对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对每一个细节深入研究,对每一处场所反复巡查,对每一批清退待销的涉密载体严格登记,形成了严格规范的工作流程。为了不影响各单位正常办公,他们经常要在节假日和下班后等休息时间工作,很难按时就餐,多人患有不同程度胃病。该销毁中心运行2年来,共出车200余次,行程5000公里。用苦干实干树立了涉密载体销毁工作人员的良好形象,赢得了责任单位的高度赞扬。
  不让一件装备白白浪费
  涉密载体销毁工作发展前行的每一步,都是一个在管理上、技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近年来,针对销毁能力与销毁需求严重不相适应的实际,销毁中心全体同志坚持边销毁、边改进、边建设,建立起一套符合实际、独具特色的销毁工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销毁成本。
  在规章制度上,他们及时总结成熟经验和实践成果,制定《涉密载体销毁管理规定》,为涉密载体销毁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在工作方式上,积极开展业务咨询规范服务程序,完善服务措施,拓展服务渠道。在销毁范围上,以纸介质销毁为重点,加强涉密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销毁研究。在管理理念上,逐步引进并实行成本核算、质量认证、安全认证、环保检测、法律支持等运营模式,打造现代管理体系。
  今年1月初,中心选派骨干到成都市政府销毁中心学方法,学流程,学规定。回来之后,针对任务量逐步增多,销毁器具损耗严重的实际,销毁中心经多次试验,成功制定“涉密电子设备拆解五步法”,有效提高了销毁效率。刀具是销毁易耗品,每台销毁机器年需刀具2~3套,价格极其昂贵。为节省成本,他们自主研制金属物品防碰撞拦截装置,使刀具损毁率降低了30%,效率提高了15%。近年来,通过工作实践和技术创新,中心人员掌握了销毁工作的全部流程,人人都成了销毁线上的“行家里手”。
其他文献
最近,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2012军营大拜年》节目,为全军战友奉献了一道道丰盛的精神大餐。早在几个月前,《军营大拜年》节目组就开始展开“走基层、送欢乐、拜大年”慰问活动。  节目组分成7组人马,他们到边陲,进靶场,上高原,下海岛,踏冰雪,破海浪……深入到30多个英雄部队和边防哨所,与基层官兵们一起欢度新春,历时两个多月拍摄和演出,参加大小演出80多场,制作了7个专场的节目。他们歌唱一路,感动一路,
期刊
记得那年西北驻训,部队驻地紧靠大漠边缘,看惯了南国的郁郁葱葱,初次接触到塞外的辽阔荒凉,大家在感慨江山如此多娇的同时,格外关注看似不经意的生命气息。即使是一泓清泉、一棵胡杨,也能让大家兴奋不已。因为在战士眼中,生命在此刻不光演绎着生存延续的本能,更传递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奋斗基因。  幸运的是,营房附近就有条大河,这让大家兴奋不已。在西北腹地,水意味着生命,传递着希望,透射出生机。每天,从昆仑山
期刊
1.玉免辞岁寒风尽,金龙迎春喜气来。1月23日,龙年大年初一,南京军区某团新春游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具有军营特色的节目登台亮相,极大地丰富了官兵的节日文化生活。这是在“吃出大彩”活动中,官兵们在吃饺子中体验其中无穷的乐趣。   彭 贵/摄    2.春节来临之际,南京军区某防空旅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区内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该旅积极响应
期刊
新兵倪清鹏,因为2.01米的身高,“麻烦事”一件接着一件……  大个子的“麻烦事”  文图/黄金衔 费伯俊 章善玉   睡上2.4米的大铁床  倪清鹏刚到警营的第一个晚上,麻烦就来了。原来,宿舍里的铁床长度才1.9米,小倪就是半躺着,双脚也早已顶到了床头。“总不能让倪清鹏跷着双腿睡觉吧?”班长邹小龙挠起了头皮,最后没办法,只好让小倪在地板上将就一晚。为了怕地上太凉,邹班长特意给小倪增加了两床垫被
期刊
再次走进军营,王维坤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在自己的笔记本上郑重写下这样一句话:    参军入伍,止步于第45天  憧憬总是带有一定的幻想色彩,一旦远离现实就可能会消磨追求梦想的激情。王维坤的成长经历亦是如此。  2007年,正在读大学四年级的王维坤,怀着对绿色军营的憧憬和影视片中对军人职业的了解,与大学同学赵建勇一起入伍来到石家庄武警某部。刚入伍,王维坤对军营处处充满好奇,工作训练积极主动,日常
期刊
战场态势屏幕实时显现、各种作战信息纷至沓来、特情处置口令不断下达……红、蓝双方“背靠背”没有统一安排,各自根据现场态势展开攻防部署,一次普普通通的空勤班子业务训练,跌宕起伏,处处弥漫着紧张的战斗气氛。  这天,记者对杨志斌司令员的采访,正是从该部队模拟对抗中心开始。现场,杨司令员的话掷地有声,句句让记者对“铸造未来战争‘利刃’”有了更深体会。  责 任  未来空中作战的“指挥部”  解放军生活:今
期刊
翻开尘封的史料,我们看到这片土地上那一场场激荡人心的战斗!  从震惊世界的“三分钟,三比零”创举到空战史上“温酒斩华雄”的现代活剧,从孤胆战群敌的战例到首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人民空军怀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坚决执行命令,旌旗所指,利剑出鞘,在祖国的领空谱写了一首首气贯长虹、叱咤蓝天的英雄史诗。  厚重的历史承载着一茬茬官兵厚重的担当。部队建设像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永无止境。和平时期绝不意味
期刊
举案说法  谁的车就是谁的错?  文/陆海涛  “什么?我撞了人?马上把钱送医院?这都啥事啊,你打错了吧?”刚开始李参谋还以为是个误会,但当对方在电话里报出他的车牌号码和款式颜色时,李参谋急忙按对方说的地址赶往医院。“你是谁?那个撞人的司机呢?”李参谋走进病房没等开口,伤者刘某的家人首先把他给问住了。  当天清晨,李参谋高中时的同学张某登门求助,说自己生意上有点急事,问能不能借私家车用一天。李参谋
期刊
张飞的成功秘诀  提起张飞谁都会想起“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的那位三国猛将,可我说的张飞,却不是那位猛将。那他是谁呢?他就是新疆军区某团指挥连报话班班长张飞。  文/69225部队 陈长站  2005年12月入伍的张飞,看上去不但文质彬彬,而且还多少有些内向。新兵连训练时,别人站军姿1小时一动不动,张飞却不行,站到半个小时后就开始摇晃,手榴弹投远训练,
期刊
军队建设好似一台高速运转的发动机,每名官兵都是其中的一个部件,或许只是一根电线、一颗螺丝,但无论大小,都缺一不可。  南京军区空军某指挥所有群官兵,他们身处不同的平凡岗位,却又非凡。他们因为热爱与恪尽职守,让忧患意识的枝蔓,开出壮美的花,结出履行使命的果;他们因为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把绿色忠诚注入血脉,释放全部能量,实现人生价值。品读他们身上绽放的点点“星光”,不禁感叹:平凡并不拒绝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