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实践活动中培养小学高年段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ch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高年级正是学生道德自我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在班级实践活动中,逐步具备了自我教育的能力。但从学生在这个阶段里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还不够完善。综合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对个体的影响,笔者就如何在班级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做了探索和研究。
  一、尊重主体,设计愿景,唤醒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
  新学期开始,我们将常规化的班规制定进行了改革,变为设计班级发展愿景活动。由制定变为设计,将班规变为班级发展的愿景,这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变化,其深刻含义在于尊重学生的成长需要,通过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高度的尊重和信任,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为了准确了解学生对班级的发展期待,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以此了解学生对班集体的期待。参加调查的同学共有44人,结果统计如图1:
  在初步了解了学生的美好期待之后,我们又基于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开展了第二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为我们班级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全班44名学生全部参加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班级优势:
  [我们发现,学生能对自己、对自己的班级做出比较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继而我们共同设计了班级发展的美好愿景:自由的思想、规范的行为。为了让学生了解并尊重自己的内心需求,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确立自己的目标,规划自己的未来,继而设计出班级成长的愿景,通过群体的参与,大家共同创编了班徽、班训,形成了积极、自觉的班级意识。
  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大家因为共同的愿景而努力,彼此支持,相互鼓励,创造出了温暖、温馨的氛围,唤醒了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学生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动机。
  二、“四长负责”,小组轮值,让学生在管理中学习自我约束
  取消组长、班长,根据班级生活的切实需要,增设有明确目标和任务的岗位,是我们班级实践活动的第二大变革举措。
  原来班级的班干部比较固定,且鲜少变动,于是班级自然地出现了两个层面——由少部分学生组成的管理层和由大部分学生组成的被管理层。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个体的成长。它一方面造成大多数学生缺乏班级责任感,常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缺乏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成为班级中沉默的大多数。另一方面,又容易使少数长期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形成优越感。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们做了以下的变革。
  首先,我们将全班44人分成11个小组,每组4人。打破常规中组长由固定某个同学担任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增设学习组长、文明组长、卫生组长和生活组长,组成“四长负责制”,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自荐。在这个由四人组成的小组里,每个人各司其职,拥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形成了真正平等互助合作的同学关系。
  其次,取消由一人担任的固定的班长,取而代之的是小组轮值。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建,尽可能使各组同学在能力、性格上大致相似。小组轮值是个大岗位,权力相当于班主任。他们要主动管理班级所有的事务,具备大局观,随时关注班内动态,发现好的行为要及时表扬,发现不好的言行要及时制止。每个学生都具备各自的性格特点,通过小组轮值,发挥团队的力量,逐步克服胆小内向等性格弱点,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四长负责制”和“小组轮值”的班级管理活动,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能力,增强了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特别是少数“德困生”,他们在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后,由长期的“被管理者”变为“管理者”,通过发挥约束和被约束的双重效用,增强了他们自我教育的意识。
  三、社团活动,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服务他人中实现自我发展
  丰富的社团活动,能够提供给学生不少锻炼的机会,在社团活动中,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特长,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社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组建社团时,我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每个人必须参加一个或两个团队,但不要超过两个,以保证机会均等,人人都能得到锻炼;二是要始终遵守社团的宗旨——为大家服务,为班级服务。很快,在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后,八个社团诞生了(转下页表1)。
  这八个社团由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需要设立,基本上涵盖了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而且他们的劳动成果由大家共享。因此,每个人参与到社团的建设,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了社团工作的开展,这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自己作为主人翁的快乐。
  四、主题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自我教育能力
  班级还开展了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利用春游、秋游等活动,寻访革命先烈的足迹,寻访武汉的大小湖泊、新武昌的变化;寻访老校友,老教师;开展徒步走长江大桥感受武汉三镇的美;积极参加义卖,与农村地区的少先队员开展手拉手实践活动;利用班级家长资源,开设每月一次的“家长课程”。开展了“班级吉尼斯挑战赛”“创意落叶周”“红领巾帽子节”“疯狂发型周”“环保创意服装节”“书窝日”“双胞胎节”“美德少年”“月度明星”“相约中国梦——演讲比赛”“戏剧节“等富有特色的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更自信地展示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
  英语跳蚤市场及风情街,把生活交给自己,让体验伴我成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不同的社会角色,了解到校园外商业街的实际运营模式,同时也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才能的平台,让他们在一个虚拟的职场进行演习,锻炼了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为了营造读书新气氛,感受读书乐趣以及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造力,全班采纳了读书社团的提议——书窝日。活动前夕同学们分工合作,积极准备建造书窝相关材料:帐篷、纸箱、胶带等。筹划各自小窝的特色活动。资讯社团还申请学生讲坛——《坦克的起源与发展史》,设计制作宣传单,配备主讲人、纪律管理员,到其他班级巡回“上课”。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简短的话,却蕴含了友善、给予、关爱他人的无穷快乐。同学们积极担任学校的义务服务岗:从校广播员到图书管理员,从电影放映员到安全小红帽,从校讲解员到校升旗手……向福利院孩子献爱心义卖活动,向西藏贫困地区捐献义务活动,学生们更是积极踊跃地参与其中,他们在体验中真正领悟到自己约束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不遗余力助人的理念,提升了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多方评价,关注过程,在评价中学会自我反思
  在班级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不断通过自省、自悟的能力,不断通过对自我内在精神世界的改造,从而实现精神世界的发展。让学生回归到教育主体的位置,真正发挥自我教育的能力,于是,我们以自评与小组评议相结合、家长与老师评议相结合为原则,以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能力为目的,在评价方式上做了积极的探索。
  过去对学生的评价是以《素质报告单》为主,每学期一次。它最大的问题是:对学生的评价比较笼统,缺乏过程性的指导。基于此,我们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评价方式。资料社团主动承担了这个任务,他们在反复征求全班同学意见的基础上,将每学期一评改为每月一评,终于设计了这样一份评价表:
  我们发现,通过自评与小组互评,学生很快发现了自己现阶段的进步和不足,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逐步实现自我监督、自我激励、自我管理,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的教育目的。
  课题研究开展以来,学生的发展积极而健康,他们变得更自信、更有主见,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发展较为显著,班级特色鲜明,被评为“武汉市级先进班集体”。班级的社团活动,还被武汉教育电视台拍成短片,在武昌区教师节大会上作为经验分享。
  为了准确掌握课题研究以来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状况,我们进行了调查问卷,全班44人,一人病假,收回有效问卷43份,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小学生高年级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实现思想转换和行为控制的过程,是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自我教育的内化过程,因此需要借助社会、家庭、学校的合力,且持之以恒,方能见成效。自我教育是每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素养,因此,培养小学生高年级自我教育的能力,虽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必须满怀热情,继续沿着这条路开展研究与探索。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谭 琴)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工作第一年当上了低年级的班主任。每天的工作被孩子们的生活琐事包嗣,被家长的qq信息和电话淹没。作为新时代的年轻班主任,怎样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全心全意爱着自己的学生,这种爱体现在方方面面,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家访是家校共育的桥梁,通过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主体零距离
一天,快放学了,家长们都站在教室外面,等着下课接孩子回家。正当我布置周末作业的时候,突然窗外传来一阵怒喝:?“我从来没见过你这么不负责任的老师!哪有老师只站在走廊中间讲课,不管两边孩子的?”周遭一下子特别安静,我和孩子们循声望去,只见一位高个子爷爷正用手指着我,生气地嚷着。  发生什么事了?我不知所措地愣在那儿,爷爷怒气冲冲地拽着靠窗坐的孙子,骂骂咧咧地走远了。  我强忍住满心的屈辱和不解,等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