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的共享单车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huhua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纽约大都市区有一家而且仅有一家共享单车企业——花旗单车。它成立于2011年9月,是因中标纽约市交通部门的对外招标共享单车项目而组建的,其实际拥有者和运营方是福特旗下著名的共享单车运营管理商,初始赞助商是花旗银行,因此冠名为“花旗”。
  花旗单车采用“有桩”单车模式,初始投放6000辆,设300个站点。2014年,在吸收了各方面的投资之后,花旗单车宣布将单车投放量扩大到12000辆,站点增至700个。到2016年年底,花旗单车在纽约大都市区的投放量约为10000辆。也就是说,用了超过五年的时间,花旗单车的单车总投放量也只有10000辆,每年平均新增2000辆。这与纽约的城市人口规模——超过2000万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与中国共享单车市场动辄以万为单位的一次性投放量更是不可相提并论。
  是不是市场份额有限,别的单车企业发展得更快,使花旗单车缺乏市场空间?不,整个纽约只有花旗单车在独家经营,而且,花旗单车这个投放量已是目前全美城市中最大的。
  是不是纽约居民不需要单车?纽约交通的拥堵是世界闻名的,而且交通费用昂贵,开车进城30到40美元一次的停车费是家常便饭,乘坐地铁费用也不低。君不见花旗单车的广告:“因为花旗单车,我可以不用坐地铁,它让我一路欣赏城市风景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钱。”骑一年花旗单车的成本不及两个月的地铁费用。
  那么,是什么约束了花旗单车的扩张呢?
  关键差别在于“有桩”与“无桩”。在“有桩”模式下,每个站点可以投放的单车数量是有限度的,一般是20辆。在既有的城市建成区内,要找到一块可以设站点的地非常不易,说是寸地寸金也不为过。站点除设立标志牌、说明使用规则外,还要附有地图,告知离目的地最近的停车站点。这就避免了随地停放。设立了停车站点,车辆就必须在各个站点之间不断调配调整,以保证配置均衡。这样,除了投放单车的成本之外,花旗单车还要承担站点的建造费用,以及调节各站点之间单车停放量的人工成本和配套运输设备的购置成本。
  为了解决600个站点之间的单车调配及空位停车问题,花旗单车每天需要移动的单车约为2000辆,需雇用100个工人专门负责搬运,这些都使单车运营成本增加,约束了企业的规模扩张。如果要求国内的共享单车企业也按此模式运营,试想一下,按照10000辆单车,日需移动2000辆,雇用100个工人的比例,那么,在厦门这样的中等城市,现有的30万辆共享单车日移动量是多少?为此需雇用多少人?全国呢?如此比较后,你就知道,在不起眼的“有桩”和“无桩”之间,企业将多少运营成本转嫁给了社会。
  从费用设计看,花旗单车不要押金,而是与信用卡相关联,采用会员制模式。会员费为163美元/年,若是本地居民,则为60美元/年。会员制的好处是:只要每次用车时间不超过45分钟,会员可以全年无限次地免费使用单车。非会员临时用车有两种收费方式:一是12美元/24小时;二是24美元/72小时。非会员每次用车的免费时间为30分钟,规定时间内,同样可以无限次地免费使用单车。所有方式下,如果超出了规定的免费骑行时间,每15分钟2.5美元;如果单车丢失,用户要被罚款1200美元。
  可以发现:第一,美国的共享单车在约束用户方面,明显强于中国。一是通过信用卡背后的个人信用背书,限制用户的不当使用,延长了单车使用寿命,降低了单车维护成本;二是通过高额罚款促使用户注意爱惜、保护单车,降低单车丢失率,减少运营成本;三是从不同的价格标准可以看出,花旗单车的运营目的是切切实实地解决本地居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它虽不绝对禁止观光骑行,但在价格上,使之基本不可能。哪位观光者愿意花上12美元,而后每半个小时还车一次再借车继续骑行呢?如果他不间断地租用一天,则必须支付12 24×2.5×4—2.5×2=247美元。制度设计充分体现了花旗单车是城市公交系统的补充,服务于本地居民的“最后一公里”代步之需。
  第二,政府扮演的角色有差异。纽约市公交部门是花旗单车的招募发起方,根据公共交通的需要,对外招标共享单车项目。因此,花旗单车从诞生之初就是一个带有浓厚的公私合作色彩的“PPP”項目,是公交的延伸而非单纯的企业行为。双方以合约确定合作关系,各自承担责任。
  政府部门授予花旗单车在纽约市共享单车市场上的唯一特许经营权,提供单车站点的公共用地,对单车的消费和使用收入予以免税优惠,但对单车、单车配件、停放的岗亭、站台等设备延伸出来的收入则不免税,对丢失单车的个人赔偿、罚没收入等照常征税。花旗单车公司则负责单车的日常运营管理,自负盈亏。政府不再额外补贴,而且一旦发现单车违规停放,还要对单车企业进行高额罚款。
  而目前国内的共享单车项目,最大的失误在于忽视了它是城市公交系统的延伸与补充,它要使用大量的城市公共资源——主要是市政公交用地。它是一个准公共产品,一个“PPP”项目,却错误地把它视同完全竞争产品,放任自流,听任其将企业成本转嫁给社会,导致“公地悲剧”。一旦乱局形成,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又急忙叫停,违背事先承诺,滥用行政职权进行干预,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引发了潜在的企业风险,助长了企业的短期行为。
  (摘自《特别关注》)
其他文献
《就是这样!》是以色列电视台1978年推出的一档节目,一经播出就火遍以色列的大街小巷.rn雅茨克是节目中最受欢迎的人物.他留着奇怪又夸张的八字胡,头戴一顶渔夫帽,披着以色列国旗,身上还总是挂着一把手风琴.他的任务就是在以色列各地旅行.每期节目的末尾,雅茨克可能会从树上掉进河里,从马背上摔下来,甚至掉到牛粪里头.不过,他总会马上站起来,对电视机前的观众说道:“用不着担心,孩子们!雅茨克摔倒了马上就能站起来!”
期刊
宁波油气产业条件优越,但对标新加坡等国际油气能源贸易中心,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宁波能源贸易所涉及的基础设施、贸易交易、综合服务等方面数字化程度亟待提升,通过建设数字化国际油气资源配置中心,集聚国内外产业资源,打造形成高效、便捷、开放的数字化国际油气产业生态体系.
春秋时代的范蠡眼毒。称眼毒,是言其眼中有水,能把人看透、看漏、看得入骨三分,使人原形毕露;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让人觉其目力可怖,竟能看清人的生前身后事,故言之曰:“毒。”究其汉字中的毒字,皆贬义,只与眼相配,形容眼,才有了褒义。  勾践,中国人都不陌生的历史人物,其完成复国复仇称霸大业靠的是范蠡、文种两位旧臣。他们与勾践风雨20余年,吃苦20余年,深谋20余年,卧薪尝胆20余年。终于苦尽甘来,灭吴
期刊
电影《星际迷航》这样描述星际航行原理:飞船加速飞离地球后,就不再依靠自身的燃料,而是依靠星球间的引力在飞行,利用星系间的“引力弹弓”,把自己发射到一个又一个新方向。这种情况下,自身燃料只用来调整自身角度,这样飞得最快,最远,也最省力。在某些时刻,甚至可以利用“虫洞”来穿越空间。  个人发展也是一样的,个人的命运并不是一条孤独的航线,而是与整个社会缠绕在一起。一开始你应该通过努力和精进达到“逃逸速度
期刊
巴黎屋顶和法棍面包,谁能代表法国申请2022年聯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什么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会与法国的象征联系在一起呢?  如今人们口中的 “巴黎屋顶”始建于19世纪中叶。当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掀起“让巴黎换颜”的城市改造运动,总设计师奥斯曼男爵推动的“奥斯曼式公寓楼”在巴黎像蘑菇一般四处萌芽。奥斯曼下令,这种公寓楼的屋顶采用锌板,因为与当时常见的板岩、瓦片、石材等相比,这是一种廉价、防水且
期刊
顺治十二年(1655年),汤斌出任陕西潼关道员,为不扰地方百姓,他仅用官俸买了三头骡子,主仆各骑一头,另一头驮着两条破旧的被褥和一个书箱。那模样根本不像新官赴任,倒像穷书生赶考。  到了潼关,道台衙门的把总一见这人畜俱瘦的场面,连连摇头,说:“把你们丢进锅里也煮不出个官味儿!”然而,就是这个“煮不出官味儿”的四品道员,上任不到三个月就令潼关各州县的土豪劣绅闻风丧胆,再也不敢作恶,地痞流氓更是纷纷收
期刊
君子小人之辨  长期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儒家学派,强调中国特色的精英文化,对这种中国特色精英的说法,可以是“国士”“士大夫”,可以是“大丈夫”,可以是“仁者”“义士”,可以是“君子”。君子的对立面是小人。君子對比小人的说法在各界各地各群体中,最为脍炙人口,广泛流传。  君子小人,基本上不是一个阶级官职与经济地位的说法,而是一个对于教育教养、文明程度、品质内涵、精神素质的高低、文野阔狭
期刊
澎湃新闻:劳幹先生说,在战国七雄中,楚国和其他六国不同,它曾长期独立于周天子之外。楚国的这种独立性,跟后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李开元:我看不出有什么直接的关联。相反,从所谓中原华夏正统的各国来看,秦是西戎,楚是南蛮。秦昭王以来,楚国外戚集团更长期掌控秦国政权。秦楚两国之间复杂而密切的关系,远远超出我们固有的认识。正是因为有这种关系,楚怀王才会轻信而进入秦国被拘留,昌平君才会
期刊
李斯之死是秦帝国迅速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斯是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的重臣。秦始皇所有政绩中都有李斯的一份功劳。秦始皇沙丘病故之后,李斯更是肩负着维系帝国命运的重大责任。赵高企图篡改秦始皇遺诏之时,唯李斯一人有扶大厦之将倾之力。虽然赵高已经串通了胡亥,但是,如果得不到李斯的认可,赵高要想成功,绝非易事。  可是赵高的一句话击中了李斯的要害:如果扶苏即位,丞相之位理应由扶苏更熟悉、更信任的蒙恬担任。
期刊
秦王朝为中国文化打下了一个底盘,汉王朝为中国文化树立了一个框架,除此之外,还有一副目光。现在,我们就要对视那副目光了。  任何杰出人士都有自己的目光,有的目光还相当锐利和深刻。但是,有没有一副目光,成了整个民族数千年的共同目光?这几乎没有可能,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却有一副,那就是司马迁的目光。  司马迁的著作《史记》成了以后全部“二十四”史的“母本”,他的目光也成了几千年间所有历史学家目光的“母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