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亲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sca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娘离开我们已近三周年了。
  老娘虽未吃斋念佛,但她心地善良,性格开朗。村里无依无靠的老人,以现在的说法那就是“空巢老人”。有时见他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久病缠身,面无血色;有的气喘吁吁,行动不便,娘热情地嘘寒问暖。言谈中,发现个别老人有厌世情绪,便循循善诱地开导,苦口婆心地劝说,直到老人放弃轻生念头,这才放心地、微笑着离开。
  当时,我有些不理解,他们与我们非亲非故,想不通老娘为什么要这么做。在有些人眼里他們早已是村里的拖累,是被人们遗忘、被社会抛弃的人群。但当听到众人对老娘的评价,听到他们对老娘的感激,才终于明白。老娘的口碑很好,德高望重,四邻八乡都很敬重她。记忆中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深深地刻入我幼小的心灵,至今记忆犹新。
  一个初冬的早晨,老娘到河边的水井里挑水。远远望见河边一群人正围观着什么,并指指点点,议论纷纷。原来是一个大腹便便的孕妇,躺在河边草地上,蓬头垢面,奄奄一息。老娘将她扶起,几个人七手八脚地把她抬回家。老娘盛了一碗刚煮好的野菜粥,一口一口喂她。渐渐地她醒了,嘴唇抽搐着喃喃地述说着。丈夫出门想找点粮食,备她分娩后坐月子,出门几天不见回来。她既担心,又着急,便在河边等待丈夫回来。她精神恍惚地呢喃着:“俺还活着?夜来下晚俺不知是怎么熬过来的?”为了腹中胎儿,她活下来啦!这是母爱的支撑,使她顽强地战胜了饥饿,战胜了严寒!求生的欲望是强烈的,求生的力量是无穷的!几天后,她生下了他们唯一的儿子——小栓子。
  小栓子该上学了,身上连一件遮体保暖,能走出家门的衣裳都没有。在那衣不御寒,食不果腹,生活极度困难的年代,老娘作为她的邻居,也只能找几件旧衣服送她,她却十分感激。深秋时节,天气渐凉,老娘正牵挂。一天,小栓子的妈妈兴奋又腼腆地告诉老娘,她的远方亲戚给寄来了衣服包裹,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她慢条斯理地,嘴里振振有词:“俺头天做了一个梦,把一匹高头大马牵进了俺家的马棚里……这就叫驴是鬼,马是信,梦见骡子出大殡。”她红着脸低着头,那种满足与幸福,全写在脸上了。
  有时,甚至一句玩笑,也能帮助、挽救一个人。老娘见一位老人,整天坐在井边的石头上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凝视着野草丛生、通往他村的小路。老人膝下无子,他是在等待女儿回来,见最后一面。老娘并未开门见山地开导说教,而是与他唠家常。老人的戒备心理渐渐消失,终于道出了久久难以排解的困惑、疑团:“俺养了四个闺女,一个个长大都走了,现在俺老了,跟前连一个端汤送水的都没有啊……哎,养闺女都是给人家预备的啊!”老娘面带微笑不慌不忙地说:“可不,养闺女都是给人家预备的,当初恁丈母不也给恁预备了个闺女!?”老人迟疑了片刻,哈哈大笑着回家了。
  老娘做过多年调解,时常有人到家里哭诉,甚至一大早就登门。看他们痛不欲生的表情,撕心裂肺的哭诉,我总觉得很棘手,但经老娘苦口婆心的劝解,真真假假的说教,最后又总是破涕为笑,欣慰而归了。
  记得一次一对年轻夫妻打架,束手无策的公婆抱着不满周岁的小孙孙来到我家,求老娘帮忙。她简短听完老人的哭诉,意识到情况紧急,他们的儿媳向南边水库方向冲去,怕一时想不开做出傻事,留下终生遗憾。老娘不知哪里来的力气,抱起小孙子冲出家门,边跑边呼救人。在众人的“围追堵截”下,千钧一发之际,痛不欲生的媳妇看到老娘怀里的孩子,如梦初醒……她慌慌张张从老娘手里接过孩子,扑通一声双膝跪地,失声痛哭。闻讯赶到的丈夫大惊失色,双双跪地谢老娘的救命之恩。
  老娘没进过学堂,只是在识字扫盲班认过一些简单、常用的汉字,这是她一生的遗憾。当她连一封儿女的书信也无法阅读,更谈不上回信时,万事不愿求人的老娘,也总是面带尴尬、无奈和惋惜。这时她也总是不失时机地说教一番:“人活在世上,不识字等于睁眼瞎,没有文化就是半痴傻啊!你们一定不能像我这样活着。”什么远大理想、报效国家的字眼没有涉及,但从她的话语中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生哲理,处事为人的道理。
  老娘一生要强,有她参与的工程项目,不但场面气氛活跃,进度快,而且成功率极高。大跃进年代,县里组织修筑跃进渠,上千人的工地上:红旗招展,热火朝天。上级领导的一声令下似平地一声春雷:……我们的任务非常艰巨,时间非常紧迫,容不得我们精雕细琢;容不得我们三思而后行;更容不得返工,推倒重来。我们必须在洪峰到来之前,全部完工!之后的一段日子,加班加点习以为常,有时甚至夜晚加班。大家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我带着三岁的弟弟,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
  当时机械化程度很差,绝大部分工序全凭人力。年近四十的老娘,又是小脚,整天肩挑背扛,泥里来水里去……凭着一腔热血。看了她的劳动强度,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领导竖起了大拇指,年轻人也瞠目结舌,赞叹不已。
  水渠全线贯通,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为了鼓励大家的劳动积极性,在工地现场评选出一、二、三等劳动模范。老娘是当之无愧的一等劳动模范。颁奖会场阵阵响起雷鸣般掌声,老娘胸前戴着大红花,双手把奖品高高举起,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下领奖台。我为老娘而骄傲、自豪!
  晚年的老娘更加豁达开朗,谈笑风生。怹把一切看得很淡,她从不讲究长辈尊严,与小辈们打成一片,但儿女子孙多是敬畏、亲近、尊重。一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老娘,到了晚年更加眷恋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这片热土!年近八旬高龄的老娘,坐着弟弟的农用车进山摘苹果,下山楂……看着漫山遍野红彤彤、黄澄澄硕果累累的果园,老娘陶醉其中,什么辛苦、劳累早已荡然无存了。
  老娘亲,我们想您啊……
  责任编辑:曹景峰
其他文献
愣怔,是一个人。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的本名叫什么,就像鲁迅先生当年写《阿Q正传》那样,我是根据舅妈和乡亲们所说“这孩子命苦,从小爹就死了,跟着个疯傻的娘,三岁半了还不会说话,歪着个脑袋傻坐着看,一坐就是一天……”来断定,他的名字也就应该是“愣怔”这两个字吧。  我是去年在老家认识他的。认识他仅仅用了一天,但是,到今天提笔来写出他的故事,我却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姥姥生于1923年9月初四,2
期刊
那是1983年的初春,乍暖还寒。父亲从嵩县最边远的乡镇——车村乡蹲点回来,吃午饭时,把刚咽下去的一口饭突然吐了出来。待稍缓了一会儿后,又慢慢地吃、小心翼翼地咽才好些。当时父亲并没有太在意,我们也没太在意,只以为肠胃里可能有些炎症,随后父亲到县医院开了几服中药带着,又到他的车村蹲点扶贫去了。  两个月后,父亲吃饭呕吐的症状更加厉害了。五月初的一天中午,我记得那天特别热,中午吃的是捞面,父亲没吃几口就
期刊
去年七月,县城像火炉一样,一走出屋子,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在这样的天气里,母亲从乡下老家坐车颠簸三四个小时来县城给我送鸡蛋。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大热天想保存好鸡蛋是一件很难办的事。在乡下好些,山多、树多、水多,不像县城那样“狂热”,但在酷暑,也好不了哪里去,同样一个“热”,要保存好鸡蛋照样难。鸡蛋在大热天里放置几日就会变质,再过几天就会发臭,不及时处理,满屋子都臭的,并且臭味久久不能散去。母亲是个
期刊
八九年前,母亲从朋友手里救回了一只小藏獒。这条藏獒,不是要被朋友掐死的唯一一只,也绝不是最后一只。  而母亲抱养的原因也很简单——个小、脸丑、黑不溜秋,走一步都要踢一次屁股才能邁开腿,丑陋的样子很符合当代的审美标准。  第一次,八个月大的狗,竟然咬伤了路人。我至今仍记得那人腿上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滑动剐蹭的两排深深的伤口。也是第一次,家里人意识到这个小不点是如假包换的大型犬,属于狗主人死亡率最高的犬
期刊
桂花开了,远航的人不知道它为谁而开?是为秋风吹冷的寂寞长空?还是为秋雨洒落的滴滴梦露?或者为了陪它一起苍老的落叶能够采撷那一缕淡淡的桂香?  船人不止一次地低头问自己,守候了四季的情缘在哪里?是望穿秋水的等待?还是心手相牵的思念?还有,在季节的拐角处,枯槁的两双手紧握在一起,笑看岁月风云,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  朦胧的月光下,一吹而逝的秋风里,船人曾是你虔诚的侍者。天地悠悠,冷冷中秋,谁在守护你的
期刊
小屋是什么时候没了的,已经记不清楚了,也许是我离开家乡之后吧,也许是家里的老屋推倒盖成两层小楼的时候吧。  小屋位于老屋前厅与后堂之间的院子里,坐东面西,门前有一条用并不十分规则的石头铺成的小路,连接着前厅屋与后堂屋。小屋很小,仅容一张小折叠床、一桌一椅;南山墙开有一个小窗,晴好的天气,日光正照在靠墙的书桌上,室内给人洞然之感;偶有一阵风吹过,摇动着窗外的一棵小石榴树,满屋便是游移的影子,如同古老
期刊
凌菲喜欢木棉树,连带着便爱上了那个从小在木棉树下长大的男子。  当窗外那棵陪了自己七年的木棉树枝叶萧瑟时,凌菲为自己短暂的婚姻画上了一个凄美的句号。  我从电话里得知凌菲已到达离我不足千米的车站时,瑾萱正在商场里得意地向我展示她看好的第六款风衣。听到我欣喜的惊呼,她迅速收起前一秒矫揉造作下的搔头弄姿,丢下一脸不满的营业员,爷们儿一样地拉着我直奔车站。  虽然凌菲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离婚早在大家的意
期刊
秋雨潇潇,挡不住窗外五彩霓虹灯的明灭不定,遮不住街上嘈杂俗音的泛滥流淌。而我,则如同独守茫茫大海中的一座孤岛,独坐书房,凝神屏气,挑灯夜读一千八百年前的诸葛武侯。我总是固执地认为,这是一个只能够用这种虔诚方式来拜读的生命。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仔细看。”一千八百年前的烛光是否也是这般摇曳不定?一千八百年前的夜雨是否也是这般淅沥清凉?偌大丞相府,武侯应该也是在这般夜晚秉烛伏案奋笔疾书的,夜色
期刊
午后,喧嚣的城市仿佛安静了许多。我坐在向南的窗前,一手拿书,一手轻摇纸扇,忽然听得窗外传来“知了,知了”的叫声,那是蝉在鸣唱,那蝉鸣仿佛一把开启我记忆大门的钥匙,瞬间唤醒了那些大汗淋漓的童年时光。  记得小时候,夏日总是蝉鸣不断。房前屋后,路边河堤,处处是悦耳的蝉声。你走过去,走过来,走过来,走过去,蝉声始终在你耳边鸣响。若哪一天一旦没有了蝉鸣,那倒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而如今,城市里处处钢筋水泥,
期刊
“这是一位老画家的画,一对中年农民夫妇,带着他们收获的农产品,摇着小船进城去……”61年前的一天,吕无愆老师展开一幅国画,给我们上了第一堂美术课。  初中的美术课是我们最感兴趣的课。吕老师领着我们把课堂搬到西花园里、瑞云峰下、伟绩碑前。入秋,大礼堂东边的仙鹤喷水泉围栏上摆满了盛开的菊花,金黄的,粉红的,淡紫的,墨绿的,缤纷夺目,富丽堂皇;伟绩碑的台阶上也摆满了菊花盆栽,那花瓣儿,四散开的,团成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