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高职课程改革的新视角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lang1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协同创新”计划为处于瓶颈状态的高职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思考方向,“新”表现为高职课程改革将以现代技术为基点,通过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职课程改革;新视角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3)09-0021-03
  当前,教育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高职院校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从师资、教学、管理、课程、实训等多方面开展改革活动,其中,课程改革是核心。然而,高职课程改革在经历了改革初期的生动场面,现在已初步显露出疲软的态势。此时,国家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启动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协同创新”计划),为高职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新”在以提升职业核心竞争力为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表现为高职课程改革将以现代技术为基点,“新”在高职课程改革的途径是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
  一、“协同创新”计划指导下的高职课程改革以提升职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协同创新”计划出台的背景是胡锦涛同志在清华百年校庆上的讲话,关注点是高等教育质量。它启示高职院校重视教育质量,关心人才培养,明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将提升职业核心竞争力作为高职课程改革的目标。这是由于职业核心竞争力既是衡量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行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诉求。
  (一)职业核心竞争力是衡量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在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方面有待提高。譬如自主创新能力,在毕业生自评中,认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占28.8%,认为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占39.2%;在352家企业评价中,认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占21.7%,而认为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占45.8%。一方面,高职院校对职业核心竞争力缺乏认知,这与高职院校自身定位滞后有关。现代社会要求高职院校不仅培育人才,更要培育能够适应新型经济发展复杂需求的人才。然而,部分高职院校仍然以名教师、特色专业、名课程、学生第一岗位就业率为办学质量的衡量标准,忽视了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缺少合适的平台。部分洞察力敏锐的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职业核心竞争力在学生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却由于职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难度系数大、可操作性差而停滞。
  (二)职业核心竞争力是行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诉求
  现代社会中企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是综合性的,然而高职院校在实际的人才培养工作上更加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学生职业素质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职业核心竞争力低。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岗位适应性差、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这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有密切的关系。很多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一味追求人才的“第一线”,认为高职人才的培养就是培养一线的操作人员,完全注重“技能”,将高职教育等同于职业培训,而忽略了“高等”二字,没有充分地将“高”和“技能”相结合。传统的人才培养目标表征为“高级技术型人才”或者“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对人才培养规格缺乏具体而严谨的阐释,缺乏涉及毕业生中长期职业能力培养的表述,造成理论上的人才能力培养与实际要求的能力规格不一致。据统计,70%以上的工作岗位需要的是具有更高智力含量的知识型工人,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岗位技能知识,而且应当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判断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因此,行业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核心竞争力的诉求有待于高等职业教育满足。
  无论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还是行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诉求,其最终落脚点都是课程。因此,高职课程改革必须将提升职业核心竞争力作为目标。
  二、“协同创新”指导下的高职课程改革以现代技术为基点
  “协同创新”计划重视科技创新,强调现代技术对经济、社会、科技、国防等的重要作用,它启示高职课程改革应该将现代技术作为基点。技术贯穿职业教育的始终,现代技术是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动力源泉;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以掌握现代技术为基本要求;高职课程与企业生产工艺密切相关,现代技术是课程内容的核心。
  (一)技术贯穿职业教育的始终,现代技术是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动力源泉
  “西方近代职业教育的产生无疑与人类的科学知识积累、技术更新发展有密切关系”,职业教育产生之前已经有了技术,技术催生了职业教育。17、18世纪,职业教育开始萌芽并发展,工人要掌握大机器的操作程序和工作原理。19世纪,科学家与工程师将动力工程、化学和电学运用到生产过程中,工人掌握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现代工艺学的产生为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以技术革命为核心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对技术工人的需求量增大,促使以学校为中心的职业技术教育被正式纳入教育体系。20世纪,第三次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更新了人们的观念,计算机的出现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成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国内外职业教育都发生了重大变革。21世纪初期,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以信息转换器技术、人格信息包技术、仿生技术、创生技术和再生技术为关键技术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即将到来,职业教育吸收新的技术知识,以现代技术作为发展的源泉。
  (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以掌握现代技术为基本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主要进入到与所学专业相对应的企业工作,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这是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本质区别。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思辨能力较强,接受的是学科知识体系,属于“科学”的范畴;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性思辨能力处于中职学生和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之间,接受的是技术知识体系,属于“技术”的范畴。未来工作将逐渐显现出技术性强的特点,而从事技术性较强工作的人员在收入、满意度等方面都要高于其他工作种类从业人员、也更具发展潜力。据麦可思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专业是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等技术性较强的增长型专业。然而,高职学生在技术上的天然优势正面临着难以逾越的屏障。实际上,高职院校偏重学科知识教学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造成高职学生企业适应能力差,学生和雇主双方满意度都较低,在就业过程中缺少自身特有的专业优势,职业竞争能力明显薄弱。因而,高职院校应当以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技术为主要任务,辅以适度的理论知识,满足学生进行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基本需要。   (三)高职课程与企业生产工艺密切相关,现代技术是课程内容的核心
  现代工艺学的产生“使得劳动者有可能掌握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为专门的职业教育机构进行广泛的培训提供了便利和可能”,从中可见,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初期阶段,生产工艺已经是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生产工艺与职业教育课程有着天然而不可分割的联系。任何技术应用到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就转化成了生产工艺。也就是说,技术是生产工艺产生的源泉,生产工艺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来源所在,那么技术天然地就是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根本。根据技术的本质进行阶段划分,可划分为古代手工技术时期、近代机器技术时期、现代与科学联姻的高技术时期。在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也是不同的。近代机器技术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以机器技术为主;那么,到了现代与科学联姻的高技术时期,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就应该以现代技术为核心,以现代技术引导高职课程改革,以现代技术作为高职课程与企业需求进行联接的纽带。
  三、“协同创新”指导下的高职课程改革以校企深度融合为路径
  “协同创新”计划重视参与协作各方的紧密联系,打破合作壁垒,“采用共生经济模式,使得创新组织之间以同类资源或异类资源互补为目的而结成协同创新共生体,创新组织内部或外部的直接或间接资源配置效率改进,推进提升创新资源效率的最大化,满足社会的需求”。它启示高职课程改革通过校企深度融合,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合作领域,创新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课程改革目标。“校企深度合作是相对于校企浅层合作而言的,主要是指学习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不仅是‘结果’的合作,更是‘过程’的合作,校企之间形成积极互利的关系”。校企深度融合是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校企深度融合为高职院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条件,为企业提供科研支持;校企深度融合吸引企业实质性地参与高职课程改革活动,为高职课程改革提供持续的行业指导。
  (一)校企深度融合是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实现着由规模扩张向全面提高质量的战略转变”,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从纵向上来说,高等职业教育介于中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之间,既要做好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工作,又要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对接应用型本科教育。从横向上来说,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竞争,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校企合作在过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高”并没有凸显出来。这就需要校企深度融合,既展现出高等职业教育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的高理论、高技能和强大的科研能力,也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高技能、应用型特点,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二)校企深度融合为高职院校参与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条件,为企业提供科研支持
  长期以来,大部分高职院校与企业停留在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等方面单项合作的阶段或者只捐助教学设备、提供实习基地、培训员工等合作的初期阶段,与企业尚未在科技创新层面有实质性的合作。于是,企业既不能将高职院校作为自身技术创新的依托,高职院校的科研功能也就被忽略了。然而,“协同创新”计划指导下的高职课程改革采取校企深度融合的方式,一方面鼓励高职院校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参与企业核心技术研究,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共同解决一些难题,服务社会发展,拓宽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渠道,为高职院校争取更多发展资源。譬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创建“轻工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开放式的共享平台,学院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针对企业关键技术革新、新产品开发等共同进行技术研发;同时,学院与企业共同实施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从事轻工业的人才。
  (三)校企深度融合吸引企业实质性地参与高职课程改革活动,为高职课程改革提供持续的行业指导
  校企深度融合的最大特色就是打破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存在的壁垒,不仅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条件,更注重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所能获得的利益。“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企业在校企深度合作中能够获得高职院校的科研支持,通过技术革新和产品自主研发等创新研究,将企业利益扩大化。在此基础上,企业才会作为主体真正地参与高职课程改革的各个环节,将高职课程改革的成效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部分,为高职课程改革提供前沿的生产工艺技术、真实的人才需求规格、持续的行业指导,最终实现互利互赢。
  “协同创新”计划的提出是与时俱进的,它针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从宏观角度进行指导,并落到具体问题的解决上。“协同创新”计划为高职课程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关注人才培养,启示高职课程改革确立提升职业核心能力为新的目标;它重视科技创新,将高职课程改革导向现代技术;它鼓励突破壁垒、加强协作,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创新高职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徐海峰.江苏省普高后生源三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问题与解决途径——兼述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3,(1).
  [2]王公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J].价值工程,2010,(4).
  [3]罗艳.广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现状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
  [4]王川.西方近代职业教育史稿[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1.
  [5]孙自法.中国学者预言2020-2050年将发生第六次科技革命[EB/OL].http://news.cntv.cn/20110805/117112.shtml,2012-08-03.
  [6]赵鑫,肖玉平,黄荣林. “2011”计划与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J].职教通讯,2013,(2).
  [7]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
  [8]刘湘榕.把握协同创新实质 推动高校科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3,(6).
其他文献
<正>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水平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选择47例临床确诊慢性肾衰病例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将其分期,并且分为合并心衰和未
会议
<正>大环配合物是指其环的骨架上含有 O、N、S、P 等多个配位原子的多齿配体所生成的环状配合物,它不仅是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而且与生命科学、新材料和新技术
跨学科是一个复杂、多维的概念,单一的测度方法无法全面描述其本质特征。先前的研究大多针对跨学科某一维度进行分析,缺乏整体视角和系统建构。本研究对跨学科的外部知识融合
<正>近年来,人们对含有侧臂功能基团的大环金属配合物的兴趣与日俱增,其中越来越多的含侧链功能基团的十四元六氮杂大环过渡金属配合物被合成出来。本课题组通过模板法合成了
农家乐旅游是社会、经济以及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了体验原生态的乡村生活而兴起的一种旅游休闲活动,并依靠对农业产业结构持续进行创新、改变城乡消费结构而产生的
本文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客户沟通能力》实训课程为例,基于校企合作真实项目,从项目选择、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三个方面对高职“项目制”课程的实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1999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共抢救窒息新生儿332例, 现将复苏护理过程总结如下.
目的克隆AN2-叶因子基因hTFF3,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TFF3,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从真核细胞中扩增得到人盯乃的全长序列,克隆
“文话”中包含许多关于古代文体的品评资料。七体是古代文体中的独特样式,“文话”从辨析文体名称、追溯文体起源、思考文体立体、探究文体体制、概括文体演变、评价文体模拟
摘要:《电路基础》课程作为大部分高等学校理工专业都设置的课程,而且是专业基础课,那么如何将这门课程建设好,对于这些专业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实验课、理论课和课程考核三个方面着手,分析如何建设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电路基础;课程体系;教考分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1-0084-02  一、《电路基础》课程的现状  一个学校如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