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财》杂志社社长、易趣财经传媒总裁石东:跨界融合数字技术或重构整个金融生态圈

来源 :金融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lyn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21日,由《金融理財》杂志社、易趣财经传媒主办,渤海银行协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邀请监管权威人士、行业协会领导、金融机构高层等对当前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金融理财》杂志还携手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中国数字金融竞争力蓝皮书报告》,业界翘首以盼的数字金融金牌榜31项大奖也新鲜出炉。
  《金融理财》杂志社社长、易趣财经传媒总裁石东出席峰会并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他表示,“数字金融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能,数字经济是躯体,数字金融是血液。数字金融不再是虚无缥缈东西,也不仅仅是服务与产品或者是工具,而是崭新的体系,全新价值方式,将重构金融机构的运行模式、服务模式,乃至整个金融生态圈。”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石东在发言之前首先表达了对各位参会嘉宾的感谢,希望大家能够畅所欲言,集思广益,来一场思想的激情碰撞,为中国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贡献智慧力量。接着,他总结了前两位嘉宾的讲话内容,并对他们的发言大加肯定。“魏迎宁主席从生活细微处着眼,分享了数字化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讲述的是历史。杨再平会长讲的是数字金融世界的生存法则,都特别具有指导意义。”
  如今,全球科技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整个世界经济化、经济金融化、金融数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新旧动能转换也正在加速,而金融作为经济的血液,其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会愈加紧密,同时在很多应用领域也实现了重大突破,比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投顾、数字营销、数字风控等方面的应用,还有倍受关注的区块链技术等(对此习主席有专门的论述)。总之,上述新技术的广泛运用与交叉结合,催生了很多新的金融业态。

再造整个传统金融运行模式


  比如互联网金融,现在很多人一提到它就想到P2P,爆雷、跑路……我记得互联网金融大概是2012年前后开始兴起的,政府的本意是创新、创业,降低资金成本,而现实中却是大搞、乱搞理财,后来又做现金贷、助贷、校园贷等贷款业务,利率高得吓人,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这怪谁?
  当然不能怪技术,因为技术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它只有优劣,关键是看运用它的人,用它来干什么,其目的意图又是什么?石东认为,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包括区块链本身是个好东西,只是我们的一些歪嘴和尚把经给念歪了,它们有点被污名化了,现在我们才需要重塑它,发挥它们应有的效用与使命。
  比如说,先锋张振新的死,一些投资人就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你死征得过我们同意了吗?石东表示他和张振新有过一些接触,张为人很豪爽、仗义,还讲过他在西斯罗机场旁边有个球场,去英国可以在他那里打球,挺好、挺有能力的一个人就因为P2P、玩币而身死异国他乡,太不值得了!留下700亿的乱摊子,死了还遭人指责、遭人恨。逝者为大!振新是做担保起家的,而且做也得很专业,但后来一心想把企业做大,什么都敢玩,才有了今天的结局。所以啊做金融,学会放下是一种智慧,懂得承担更是一种成熟,只有这样才能长久,才会共赢。
  关于主题的选取,石东解释道,“今天,我们这个高峰会的主题就是重塑与共赢。在几个月之前,我们还专门征求过监管部门以及相关专家的意见,他们说新金融的提法有点过时,金融科技有点模糊不清,互联网金融就更不行了以为是网贷,而数字金融定义精准而且更契合时代潮流。”(说到数字金融不能不提习主席的重要指示,他指出,数字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动能。)如果说数字经济是躯体,那么数字金融就是血液,因此,今天的这个论坛叫‘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
  为此,石东专门还百度了一下,数字金融的定义是指通过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业态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网上银行、金融服务外包及网上贷款、网上保险、网上基金等金融服务。石东觉得,它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也不仅仅是某种所谓的服务与产品,或者是一种工具,它是一个崭新的体系、全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将重构整个传统金融运行模式、服务模式乃至整个金融生态圈。

从规模型转向为价值型


  当今,金融数字化已经深入人心,一个更加清晰的现实是数字金融已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其发展势头已不可阻挡。
  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金融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乃至思维模式,冲击着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和商业版图,正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包容性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金融的数字化,石东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作用:大的方面,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的转型升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字化转型;再就是数字风控,有助于防范与化解风险;数字营销;数字化投顾;普惠金融。



  特别是在普惠金融方面,最近苏宁银行的董事长黄金老,也是他的师兄,提出一个观点叫无数字不普惠。的确,数字技术的发展能够增加居民的收入,特别是农村地区和中低收入家庭,效果会更加明显。同时,它还可以促进居民的消费,能缓解消费信贷的约束。另外,数字金融还可以通过改善创业的金融环境对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更难能可贵的是,数字金融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使用,特别是像阿里、腾讯、京东等一些科技平台沉淀的海量企业与个人的大数据,改善了对个人和企业的风险定价。   像新網银行、微众银行,它们平均一笔贷款只有4-5000元左右,但总体贷款规模并不小,而且不良率还控制在1%以内,甚至更低,这要在过去是没法想像的,他们的人并不多,就那么几杆枪,如果不依靠有效的数据作支撑,就是神仙也忙不过来啊。
  还有,建行的普惠金融为什么做得最好啊,那是因为它科技的强大!自股改上市以来,建行顶住种种压力毫不犹豫地推倒了之前的“老城”,小到“下水道”、“输水管”,大到“护城河”、“高速公路”,如今已重新建立起一座四通八达的“科技新城”。如果将建行的一系列动作简单地归根为业务转型、流程再造、产品创新、服务升级……那就错了!它是全方位的颠覆与重塑。
  的确,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之后,无论是郭树清时代还是王洪章时代都力挺“重建科技系统”这一宏大工程,前后持续了近10年时间,很多一线骨干人员都青丝熬成白发……
  一年多前,建行的高管也就是陈彩虹教授讲(今天他也在这里),李克强总理视察宗教系统时问,“为什么是建行来做这项业务”,身边的人讲,“只有建行才能做”。宗教系统的账户情况那个复杂啊,牵扯太多,他们也嫌烦,也向一些商业银行提出过需求,但只有建行迅速拿出了解决方案。监狱系统也是一样。
  其实,在数字金融方面,中行起步最早,工行实力也相当雄厚,农行、邮储有后发优势,交行、主要的全国性股份行、以北京银行为代表的头部城商行也不甘示弱,都占据了一席之地。
  套用“华尔街之王”杰米·戴蒙的一句话:“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世界终究需要金融机构。只是在新的世界里,金融机构的发展面临艰难挑战。”
  特别是在当经济增速放缓、金融机构整体利润下滑的大背景下,接下来的几年会是中国金融企业转型生存的关键期,各大金融机构亟需从规模型转向为价值型。往后,大家都得做更辛苦的事,挣钱也会更辛苦。
  何谓价值?价值两个字里都有人做偏旁,说明人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定要重视人才而且要以客户为中心,价字有介,介字意味着在两者之间,引申为交流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是我们这个活动的宗旨;值字右边为直,其含义是正直、真诚等。所以如何成为有价值的人,做有价值的事,我们金融人必须要记住,要合作共赢、要正直向上。

马拉松冠军是最为稀缺的物种


  尽管以云计算、移动互联、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金融是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业态、新阶段,但它并没有创造出新型的金融形态,其本质上是一场关于金融信息的传输、接收、分析、处理技术的革命,它借助数据技术优势,从掌握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数据,延伸至支付、融资、投资等金融核心业务领域。但其金融功能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风险管理永远是它的第一要义。
  守住风险永远是数字金融企业经营的底线,有效管理风险永远是数字金融基业长青的秘诀所在,金融家这个群体就怕百米短跑选手,而马拉松冠军永远都是最为稀缺的物种。
  更需要提醒的是,新技术的诞生并不意味着传统金融业走到了尽头,也并非是马云等所说的,所谓“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么简单。事实上,传统金融机构在科技创新这件事上从来都不甘人后。现在,一方面,金融科技企业开始真正研究金融业务,对金融风险有了敬畏之心;另一方面,传统金融企业也逐渐加大科技投入,对技术的敏感度大幅提升。两者互相学习,并非是你死我活。
  的确,数字技术改变了金融交易的载体、渠道、技术,也提高了交易效率,但并没有改变交易对象,更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和功能。可以预见,未来,数字金融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并不在于昂贵的硬件设备、复杂的算法模型或者是天量的数据信息,更不在于机构网点的众多、资产规模的庞大,而是在于其能否确立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思路,构建数字金融生态下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信任)、客户(流量和规模)、管理(风险控制)和信息(数据基础)等方面的综合竞争优势。
  当丰满的理想照进现实之后,但愿我们归来仍旧是那个少年!!!
  风起于清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这句话的意思是风从地上产生,开始从草头上吹起,逐渐形成大风;浪原本只是细小的涟漪,最后汇聚成为波涛巨浪。我坚信,虽然今后我们在数字化金融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数字金融的前景依然很广阔、未来也会更加美好!
其他文献
11月28日,历时7个多月的民生银行小微金融“Open Day'’全国路演活动在北京顺利收官,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副行长林云山和150余名小微企業主出席,共同分享了民生银行对于中国小微金融发展的全新思考、“小微金融3.0”模式的创新和成效,以及该行开启小微金融第二个10年新征程的决心、信心和优势。  作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近年来得到了多方政策的大力支持,
期刊
10月24日,深圳中信银行大厦,中信银行举办了“幸福年华”老年客户服务体系全面升级暨“中信如意信用卡”产品上市发布会。中信银行在国内首推申请人年龄提升至70岁的老年专属信用卡,并推出全新升级的“幸福年华1+6”老年客户服务体系。  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在本次发布会上表示:“人们的思想观念已发生变化,人生完全可以从老年再起航,站在人生新高點,抒写人生的华彩乐章。中信银行正在全面布局个人养老金融服务体
期刊
刘晓岚  高级经济师,北京农商银行总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创新委秘书长,民主促进会成员,中国银行业协会中间业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保险行业协会银行保险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民进北京市委经济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社区服务协会副会长单位代表。参与主编《全球视野下的银行保险——业务与实践》;发表过《商业银行网点资源的整合及其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及市场营销》等多篇学术论文,著有散文集《和喧嚣平静相
期刊
乡下的后生结婚时,同辈已经生儿育女的嫂子们会将一些大枣和花生放在婚床上,因枣与“早”同音,这个“早”字与长生果中的“生”字连在一起,就是“早生贵子”的意思,寓意婚后儿女成群,家族有后,传承有人。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小时候喜欢猜谜,天天晚上缠着大人们出谜面,绞尽脑汁乐在其中。上面的这则谜语就是当年印象最深的一个,谜底大家可能知道,就是花生。  花生
期刊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企业在人民币贬值阶段收缩结汇的行为,一方面令自身屡屡错过结汇好时机,另一方面则人为加剧了人民币贬值压力,央行和企业面临双输局面。  出口难已成诸多企业家的口头禅。在全球经济不振的大背景下,海外需求萎缩,利润率下降也是事实。但匪夷所思的是,我国企业多次放弃高位结汇好时机,令本可大为缓解的盈利压力雪上加霜,这岂非咄咄怪事?  说起来令人心痛,我国企业似乎有错过结汇好时机的“传统”。最
期刊
六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高管调整仍在继续中,只不过此次轮到了最需高管补位的中国工商银行(下称:工行)。  11月22日下午,中国建设银行(下称:建行)发布公告称,因工作调动,廖林已辞去建行副行长的职务。紧随其后,工行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廖林先生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的议案》。廖林的任职经董事会审议批准后,须报银保监会备案。  业内权威人士分析说,近10年来,廖林的此番调任在四大行
期刊
美国11月6日公布的10月非农数据远超预期,所有数据都支持美联储在12月的会议上加息(将会是2004年以来的首次加息),终结为时已久的零利率时代。  机构普遍预测,美联储将从今年12月开始加息,并可能在今后5到7年的时间内每年上升0.75%左右的幅度,最终使利率回到历史平均水平附近。那些在美联储开闸放水时裸泳的投资者将会浮出水面。  这些投资者应该考虑上岸  黄金、白银、石油等大宗商品投资者。由于
期刊
11月21日,由《金融理财》杂志社、易趣财经传媒主办,渤海银行协办的“金貔貅·第二届中国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发展高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峰会以“重塑与共赢”为主题,邀请监管权威人士、行业协会领导、金融机构高层等对当前数字金融服务与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金融理财》杂志还携手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中国数字金融竞争力蓝皮书报告》,业界翘首以盼的数字金融金牌
期刊
11月份的北京,似乎已经迫不及待将整个冬天拥入怀抱。迎着寒冷的北风,穿过繁华的街道,11月4日下午14:00,《金融理财》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0号的兴业大厦。刚走进营业大厅,记者便看到了兴业银行私人银行部客户经理李蕊,当时刚好有客户打电话咨询,她正耐心地向客户解答着问题,并示意记者稍微等一会。挂完电话之后,李蕊便热情地过来打招呼。“不好意思哈,刚刚接了一个客户的电话,让您久等了
期刊
历史潮流浩浩汤汤。  对于保险业的发展来说,渠道是决定保费增长的关键因素。而寿险三大渠道团险、个代和银保则经历着此消彼长的发展历程。其中,银保渠道又经历了从启动到高速增长,再到规范发展的三个阶段。  1995年,人保、泰康等公司初步尝试涉足银保合作;2000年,平安寿险率先推出专门的银行保险产品——“千禧红”两全保险,受到市场的追捧。随后,银保业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到2008年,银保业务甚至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