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理解”在统编教材中的体现及实践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课程性质中强调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文化传承与理解”确定为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可以说是对2011 年版课标指出的语文学科性质的响应、发展与深化。自2016 年秋季始,在逐年推出的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化”成为其特点和亮点之一。面对着熟悉而又陌生的“文化”,我们有必要从新的视角进行细细咀嚼和认真实践。
  一、辨清要义,从核心素养看文化选择
  要给文化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诚如洛威尔所言,“我们想用文字来定义它,这就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除了不在手里,它无处不在”。广义的文化普遍认为是指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
  面对着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的文化,统编教材是怎样取舍的呢?2017年版高中课标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度就“文化传承与理解”发出这样的声音: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不难发现,第一学段的统编教材在对文化的选择上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1. 人生要“底色”,选择讲“颜色”
  当古老的中国大踏步进入融媒体时代,我们需要给孩子们的人生打上什么样的“底色”?义务教育课标在前言部分开宗明义:“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不仅决定了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也旗帜鲜明地指出,如同我们的黄皮肤一样,汉语及其所表现出的种种形式,永远都是炎黄子孙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标志性颜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等正是统编教材要首选的“颜色”。
  如果我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为“中华风韵”(汉字、古诗等)、“中华风情”(民俗、民风、民情等)和“中华风尚”(美德、品格等)三大部分,从时间的长轴上又不妨再将“爱国主义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纳入“中华风尚”之中,就不难理解第一学段统编教材对文化选择的良苦用心。仅以“中华风韵”为例,第一学段的统编教材共安排了59 课(篇),其中古诗27 首,汉语词汇(名言、格言等)12 篇,韵文14 篇,现代文等6 篇,单从篇数上看就下足了功夫。可见通过精选人文主题与典范文章,培育学生的灵魂,让他们挺起民族的脊梁,这样的文化选择也正是教材的重要使命之一。
  2. 文化有层次,选择讲序次
  “文化传承与理解”潜藏着三个关键词:传承、理解、借鉴。这三个词在次序上也颇为讲究。无论是“三、百、千”还是“四书五经”,传承的做法就是只要口诵不求甚解,至于理解和借鉴那是日后成长中在“反刍”中才可能有的事,过程虽然缓慢,但是这样的文化在一代又一代时序的更替中,传得踏实,传得牢靠。统编教材的编者深谙这样的“传承之道”,因此在“文化”的选择和编排上也非常讲究。
  二、看清特质,从教材内容探索文化样态
  统编教材第一学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解到“中华风韵”“中华风情”和“中华风尚”三个大部分的内容之中,从中我们要看清文化的特质及其所呈现出来的样态。
  1. 汉语言文字里的传统文化
  语言文字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汉字和汉语词汇一方面忠实地记录了中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其本身又深深地烙下了传统文化的种种印记。
  汉字文化。作为符号的汉字,大都受汉民族思维的整体性和直觉性的影响,本身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一年级上册识字的第一课,呈现在书本上的三个正楷的大字,就是“天、地、人”,由形及义的象形字“人”正是用“状形”的方式直观描绘外物,其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此外,“天、地、人”亦被称为“三才之道”,蕴含着民族崇尚和谐共处,追求天地人合一的精神,这也暗示了识字课还应引导孩子们感受在“天”“地”“人”三个字组合背后所蕴藏着的传统文化意蕴。
  汉字书法。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中国文化发展史。传承书法艺术,就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汉字书法创作自古就深受中华哲学思想影响。2019 年1 月16 日,日本东京博物馆举办了“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展览,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颜真卿传世名品《祭侄文稿》展出,引发热议。人们热衷的不仅仅是《祭侄文稿》真跡,更多的还有真迹之外的人、事、历史、爱国精神和哲学思想。在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汉字之美,努力表现汉字之美,这样便在学生心田撒播下了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种子。
  汉语词汇。汉语词汇部分源自古代,如出自《诗经》的成语就有上百个。这些成语虽然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但依然蕴含着来自远古的文化信息,它们直接地反映了民族的文化心理,同时民族的文化心理又反过来深刻地影响着词汇本身。比如“春”不仅仅指春季,以“春”为语素的词,还可表示生机、希望、温暖。如“春回大地”“如沐春风”等。此外,教材中还有大量的名言、歇后语、谚语、格言、四字词语,它们不仅体现了传统语言形式的特点,也生动地传递了我国古代先民的智慧。
  2. 汉语言文字创生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汉语言文字为工具创生的传统文化更是如同满天星斗,熠熠生辉。这些文字有的忠实记录了悠久的历史与各民族的民风、民俗和民情,有的传递了传统文化精神和古代哲学思想,有的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有的介绍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等辉煌的成就……以汉语言文字为工具创生出来的这些成果,不仅负载的内容是传统文化,而且由于汉语言文字的独特性,这些成果的样式也具有独特性,同样也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在第一学段统编教材中主要的样态有如下几种。   古诗词。古诗词无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自古以来,人们常以诗歌为载体表达内心的想法,或直接,或隐晦。《古朗月行》《风》《静夜思》《梅花》《咏柳》《村居》,大自然的景物有春夏秋冬、朝夕阴晴的变化,这也引起了诗人们的共鸣。像《悯农》这样的古诗则是在景物之外对人类的悲欢苦乐以及忧患苦难的深切关怀。通过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们在奇山异水、野壑芳甸、天物灵境之中的心境,涵养对自然生灵温善敦厚之心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韵语。我国传统蒙学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等,均以韵语为表现形式,教材中的《人之初》《姓氏歌》《古对今》《春夏秋冬》《孙悟空打妖怪》以及从古诗句中涵化而出的《田家四季歌》等课文,就充分地借鉴了韵语朗朗上口的特点,学生们可以在吟诵中踏着节奏进行识字,在品味典雅的语言中吸吮传统文化的甘露。
  表现传统文化的现当代作品。第一学段统编教材中有些课文是时文,但是它们有的是现代人改编的古代神话故事,如《大禹治水》《羿射九日》等;有的是现代人改编的古代寓言故事,如《坐井观天》《寒号鸟》《亡羊补牢》《揠苗助长》《刻舟求剑》等;有的以反映民族传统习俗为主题,如《春节童谣》《端午粽》《传统节日》《剪窗花》《数九歌》等;有的内容与传统文化有关,如《中国美食》《十二月花名歌》《二十四节气歌》等;有的记录历史人物故事,如《鲁班造锯》《李时珍》;有的融合了历史、文化,如《神州谣》等。
  三、分清对象,从课堂现状谈文化实践
  虽然统编教材已经使用两年多,但“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落实情况并不乐观。一是主观上的认识误区。众多一线教师受现实功利的影响,片面强调课堂上的“语用”,重在即学即得,而对貌似“无用”的文化多是视而不见,见而不理。二是客观上的实践困难。有的觉得文化高不可攀,无法实践;有的对文化的各种样态雾里看花不明不白,或糊里糊涂不知其藏身何处。当然,还有的“文化有心人”对文化着力过度,枯燥读写,恣意发挥,令学生望而生畏,近而生厌。对此,在课堂上一要分清不同的文化对象,二要分清文化接受的对象,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和实践。
  1. 言传身教,守好底线
  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其实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即文化传承与理解是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过程中得以训练、发展和提升的。教师言传与身教的着力点应该在“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上。体现在第一学段就是要守好识好字、写好字和读好书的底线,而这个过程也就是文化获得的过程。
  在触摸字形上着力。汉字是中华文化之基,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元身。走进这个特殊的审美世界,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如一年级上册《日月水火》中的八个象形字,均属常见汉字。教材按“图片—甲骨文—汉字”的编排方式,直观地将“观物取象、寓意于形”的象形字的构字特点展示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文字与图片、原始字形与现代模样之间走一个来回,让学生发现象形字造字特点及象形识字的方法,同时在运用中掌握生字,获得识字的成就感。教学中守好识字底线,反复触摸字形,就会使学生接受文化的熏陶,进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在汉字的书写上着力。悉心指导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不仅要守好汉字书写规范、端正和整洁的底线,守好良好书写习惯的底线,甚至还应通过手把手的传承方式,让学生在一提一顿、一收一放之间感受书法的曼妙,领略传统文化的风韵。
  在品味音韵之美上着力。汉语言讲究独特的平仄和韵律,讲究气息的强弱、起伏,追求抑扬顿挫、悦耳动听的音乐之美。遇到长句子和不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用心教、细心教。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不破词、不拖音是底线。通过诵读记忆理解知识是一方面,用这种语言韵律美感浸润耳朵、滋养心灵,则是传承文化的更重要的一方面。
  2. 点拨促悟,适段而为
  将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的融合作为文化实践的重要前提,以语文课程标准为纲领,以语文课程学段目标为主要依据,以教材为主要凭借,综合考虑每个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合理确定第一学段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以古诗教学为例,第一学段主要是通过诵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进而感受诗句的优美。古诗自身是文化,其所负载的依然是文化。这些文化的内涵要教到什么程度,主要取决于第一学段学生的接受能力。中华古诗词中蕴藏着特殊的意象文化。例如对应“明月”这一意象的是思乡。教《静夜思》,如果对一年级的学生过多地纠结于意象,像做外科手术一样进行烦琐的分析,静夜思中的“静”也就消失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熟读成诵,在读中思“疑”,诵中想象,初步体会诗人望月思乡,并将思乡之情融入古诗节奏之美和音韵之谐的体味之中。
  3. 溶盐入水,妙在无痕
  文化的实践要以呵护儿童的世界,尊重儿童的天性为前提。“传承”要力戒干瘪苍白的说教和理性生硬的灌注。如果将教材中潜藏的文化比作“盐”,那么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就是“水”,溶盐入水,无痕有味,应成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的自觉追求。如二年级下册的《羿射九日》,教材内容根据中国古代神话改写,文本本身契合童心,充满了神奇的想象,趣味十足,适宜激发儿童的想象。后羿的悲悯情怀和刚毅有力、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通过苍白的说教和生硬的方式灌输给学生肯定不是最适切的选择。教学中我们可以引领学生读故事,借助课后表格的提示,按顺序把故事讲清楚、讲具体。在这样扎实的语言实践中,学生一方面掌握了学习的方法、策略,领会了课文内容,发展了思维,为中年级开始练习复述打下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讲故事这种重要的语言学习的方式,进入特定情境,还原人物形象,在讲故事中表达自己的爱憎,在这种特殊的“悟道”方式中,“文化传承与理解”得到最好的无痕落地。
  4. 无为而理,有心包容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文化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一年级)、《我爱阅读》《快乐读书吧》(二年级),是在第一学段统编教材中的特殊栏目,这也是对“课外阅读课程化”这一重要理念的具体化。
  如一年级下册的《孙悟空打妖怪》,这是一首以韵文形式呈现的节奏明快、活泼有趣的儿歌。在看似“无为”的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和朗读接龙、表演诵读之中,激发的是学生探索《西游记》人物和故事的兴趣,种下的是经典文化的种子,培养的是由“一起”到“独立”的阅读能力。还可以结合课内阅读教学,开展拓展性的古典名篇、名著课外阅读活动,结合教材相关主题,开展以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样主阵地用力,多渠道并行,广泛播撒“文化”种子,就能为学生扎实打好人生底色。
  此外,教材中还编入了不少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如根据《伊索寓言》改写的《乌鸦喝水》、巴乌姆美莉的《小蜗牛》、鲍圭埃特的《一封信》、谢尔吉年科夫的《雾在哪里》、匈牙利民间故事《狐狸分奶酪》,这些我们民族之外的文化,是学生放眼看世界的重要窗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还要避免故步自封和泥古不化。我们应该带领学生在理解和借鉴之中拓展文化视野,最终达到在植根中华文化的同时与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交流互鉴。
其他文献
摘 要:农村小规模学校由于地处偏远、条件艰苦,教师资源长期难以配置到位,农村偏远地区学龄儿童难以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现行的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短缺问题的各种措施,都难以解决这一问题。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镇试点的“同步课堂”,应用网络视频技术,把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学生纳入到中心学校的班级授课中去,使偏远地区的学龄儿童既可以就近入学,又可以获得与中心学校基本同等质量的义务教育服务。“同步课堂”环境建设应
小尾巴狼和大尾巴兔子走过大广场时,这里正在举行一场拍卖会。  今天要拍卖的东西既不是古董青瓷花瓶,也不是名人画的画,而是狒狒先生的一顿午餐。  狒狒先生是著名的大老板,很会做生意,许多崇拜他的人做梦都想着能和狒狒先生吃一顿午饭。所以,狒狒先生偶尔就会把自己的午餐拿出来拍卖,拍卖成功的人便可以和他共进一次午餐。  “報纸上说:狒狒先生有把一块钱变成十块钱甚至一百块的本领。”大尾巴兔子说。  “这不是
【摘要】预习在学习中是个很重要的环节,预习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积极性。本文就小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交流分析、学会鼓励以及怎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来结合典型事例加以说明,理清条理,具有说服力。  【关键词】教学;思考;交流  教师在指导教学内容之前,必须要先得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而预习作为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教师一定要为
摘 要:近些年来,教育领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进行了新一轮的变革,选择合适的技术去重塑教育变得尤为重要。文章将从博弈论的视角进行探讨,由囚徒困境这一典型的情境入手,具体分析了教育教学过程中参与者的技术素养、一定教育情境下的技术选择、教育目标与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博弈支付矩阵,探寻在多种教育教学情形下使用教育技术时所能达到的平衡状态,以期寻求教育技术的最优策略,使得教育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教育;技术;
摘 要:基于移动终端的英语学习已经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大趋势,文章结合移动终端、混合式学习和移动学习的特点,将移动技术融入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建立基于移动学习平台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并通过对比实验、定量分析、问卷调查和访谈,开展教学实验,收集研究数据,探讨该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职业英语口语学习的影响以及学生的态度和意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能,有助于师生
有一天,我在楼下放风筝,美丽的风筝在天空中展翅飞翔。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左,一会儿右。突然,风筝的线断了 ,这可怎么办啊,我心里着急得不得了。风筝没有了牵引线就好比汽车没有了方向盘,这时候风筝肯定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它就会一直惊慌失措地飞呀飞呀。也许过不了多久,風筝通过自己在天空中的不断挣扎飞行找到了平衡自己的方法,再也不用担惊受怕地飞行了,蔚蓝的天空变成了风筝宽广的家。
周末,我一边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一边吃着零食。不一会儿,就只剩下一小包海苔片了。我拿着海苔来到书桌旁,边吃边叹气:“要是我家有一亿个零食就好了。”  我吃完海苔還意犹未尽,就去花园里看看有没有带零食出来的小伙伴。突然,我的脑袋被砸了一下。“好疼!”我闭着眼睛,捂着脑袋喊道。可是,我的身上又接二连三地被砸到了。这到底怎么回事啊?我躲到屋檐下,却看见天上掉下来很多东西。我揉了揉眼睛,这才看清楚,天上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