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运行机制和工作成效探析

来源 :西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j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采取了“统一协商、统一办理”与“自行办理”灵活结合的工作机制,树立了“希望的中心”,培养了大批民族干部,为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最终成立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优化营商环境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行政执法文明是优化营商环境的行政法治保障.近几年来,地方营商环境得到了改善,但同时,仍存在着粗暴式执法、人情式执法、恣意式执法、运
新时代地方政府围绕经济增长而展开的竞争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一种围绕社会治理领域创新而展开的竞争悄然登场.在全面推行社会治理创新背景下,建构出聚焦此类政府竞争产生、行
“五四”以降,现代汉语置换了古代汉语,西学范式置换了中学范式,汉语之韵整体性流失,汉语思想苍白冷萧.世界文化绝不是文化的“同一”化,而应是“星丛”化;中西语言各有优长,
基于典型案例,在分析了产权治权关系对于社区治理模式的影响后发现,清晰、简单、统一的产权结构是实现良好治理的基础.只有组织化的产权主体在需求表达、决策安排、执行生产
大别山革命老区新县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绿色资源和古色资源发展全域旅游,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了革命老区的“绿色崛起”.新县田铺大塆的建设发展是当地利用
文化模式是文化中的支配力量,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主旋律,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整体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模式和异域文化模式处于一种相遇的状态,两种或多种文化模式并置、合成、整合,彼此相互改造、吸收和交融,于对话、互动中形成文化间性;考察中国跨文化影响有两个维度:一是宏观层面的整体性文化影响,二是微观层面的个体性文化影响.文化影响力是文化影响的程度和效度,衡量中国跨文化影响的程度和时效,需要综合看待文化主体、文化客体、交往关联三个要素的关系变化.在跨文化交流语境中,需要构建起新的关系模式,其核心是文化之
全球化、文化多极化的发展和新媒体的普及推进了世界传播秩序的重塑和文化传播主体多元化的形成.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中国文化的对外阐释、全球语境的适应性和国际受众的接受度依然存在问题.本文采用舆情分析方法,从转文化传播视角对中国电影国际受众的认同路径进行分析,指出具有共同意义接触区的多重文化表意体系、异质文化与同质现代文化结合的受众带入、娱乐化和虚构内容负载的隐性文化构建是推动国际受众中国文化认同的有效路径.在新背景下,中华文化传播要走出去,需要不断探索有效的媒介产品生成途径,深入培养国际受众的文化
胥吏是中国古代各级行政机构中的具体办事员,其地位独特,是与官民衔接的桥梁,在古代行政事务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封建社会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胥吏制度,它是
学界对昌都战略地位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说明,一个地方的战略地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大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昌都解放前后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性基本在学界和政界达成共识。进入新时代,西藏的战略任务是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我们应更加重视昌都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发挥好其战略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五史”教育是正确和深刻理解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内在要求,与“五观”教育关系紧密、相辅相成。在西藏高校开展“五史”教育,有四点需要考虑:第一,西藏高校的“五史”教育应与目前思政课紧密结合相互融合;第二,西藏高校的“五史”教育应增设相关课程;第三,把握“五史”教育的主流和本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第四,“五史”教育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注意把讲故事与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