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2-乙炔基噻吩为单体合成聚(2-乙炔基噻吩)(PET),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谱图对其进行表征。再通过旋转涂膜法在石英板表面制备PET薄膜,并分别通过热重、荧光、紫外、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评估其形貌及性能,同时研究了聚(2-乙炔基噻吩)液相形态下的响应性。研究发现,PET薄膜对水杨醛有更强更明显的响应,其最低检测限为1.9×10-5 mol/L,线性范围为2.4×10-5-7.2×10-4 mol/L,并且这种响应是可逆的。
【基金项目】
:
池州学院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14ZR001),池州学院研究中心项目(XKY20150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130602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乙炔基噻吩为单体合成聚(2-乙炔基噻吩)(PET),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谱图对其进行表征。再通过旋转涂膜法在石英板表面制备PET薄膜,并分别通过热重、荧光、紫外、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评估其形貌及性能,同时研究了聚(2-乙炔基噻吩)液相形态下的响应性。研究发现,PET薄膜对水杨醛有更强更明显的响应,其最低检测限为1.9×10-5 mol/L,线性范围为2.4×10-5-7.2×10-4 mol/L,并且这种响应是可逆的。
其他文献
伴随着媒介对“人的延伸”,视频语言正逐渐取代文字语言,成为人们社会交流的主要方式,随之产生的“视听微叙事”正以短视频的媒介形式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在短视频中“凝视”他人,也通过视听微叙事语境呈现自我。短视频媒介在人们的使用中,形成对现实世界映射的“媒介景观”,传播主体则通过“媒介景观”审视作为传播主体的自我。自我呈现通过符号的双轴关系、修辞、反转叙事完成,形成意义共同体,而传播主体自我呈现的同时产生“泛娱乐化”“传播失范”等一系列问题。对传播生态中主体的呈现表意进行研究,旨在总结表意规律、辨别符号述真
大数据分析应用程序是一种新的处理大量数据的应用软件,使用可扩展的并行处理的基础架构获得隐藏的价值。大数据分析工作通常是连续的,而不是相互分离的。现有的工作主要关注于顺序执行作业,往往效率低下,能量消耗大。为了提高大数据分析的效率,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大数据分析作业调度模型。为了实现作业调度模型,利用一个评价模块来预测集群在执行分析工作时的性能,并从可行性和准确性两个方面对所提出的作业调度模型进行了评价。
针对房屋建筑学课程实践性强、应用性广的特征,把翻转课堂与项目式教学相结合,以智能手机等移动平台为载体,通过手机APP移动客户端进行学习和组织课堂研讨互动。构建基于项目式教学为导向的翻转课堂模式,充分利用手机APP客户端的便捷、灵活、资源丰富等特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以碳酸钠、磷酸二氢铵和五氧化二钒为原料,草酸为还原剂,聚乙二醇为表面活性剂,通过两步法制备Na3V2(PO4)3/C复合材料.研究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对材料晶体结构、颗粒尺寸、
高等教育管理脱胎于经验管理,成熟于科学管理,将在新的历史时期升华为文化管理。运用文化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和管理范式上的根本性变革,其基于师生员工都是特殊的“文化人”的前提,把文化当作重要的管理资源,着力建设校园文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力求以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帮助师生员工的发展和进步,进而实现师生员工对于高等教育管理的文化自觉。推动高等教育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要精心选择和营造适当的校园文化,要促使校园文化被师生员工内化,还要让校园文化向外辐射,产生社会效应。
以4-对苯甲酸-2,2′:6′,2″-三联吡啶为原料,通过直接还原、先还原后氧化和先酯化后还原再氧化的三种方法将羧基部分还原为醛基,制备了4-(4-甲酰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化合物。对所合成的目标产物通过核磁、红外光谱和液相质谱等进行了表征,综合对比了三种羧酸基团还原为醛基合成方法的特点。考察了催化剂用量、溶剂的类型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并对合成过程进行了优化。
池州民间故事作为民众精神文化的构成部分,在文化景观建筑的形式审美及空间格局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通过研究池州民间故事的概念、内容及其影响的文化景观建筑实例,分析池州民间故事对地方文化景观建筑的具体影响。
通过对九华山及古徽州区域访谈调研提出营建村史馆的理论框架,以历史文化名村为始基,窥探中国建筑的“三观三性”建筑文化理论,提出皖南地区村史馆的视觉方案与营建策略,构建起村史馆多元价值的新理念,实现建筑理论与生态实践的本原回归。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的壮阔发展历史,一部宏伟的思想建设史。党的思想建设在革命、建设、改革整体建设布局中地位突出,对党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整体性实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进入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和内容。通过简要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思想建设历史,汲取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与当前重要时期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随着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依据人体的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理,运动性疲劳可分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调控机制包括神经递质、骨骼肌细胞代谢紊乱、糖代谢紊乱以及其他物质代谢紊乱。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探讨营养物质的摄入,如糖类、蛋白质类、维生素类对运动性疲劳的恢复作用,希望对基础性研究提供理论指导。